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藏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3—2035年)公示文件
发布时间 2024-08-24 截止日期 立即查看
联系人 立即查看 联系电话 立即查看
项目地址 立即查看 招标机构/单位/公司 立即查看
填报单位 立即查看 代理机构联系人 立即查看
设备词 立即查看 招标编号 立即查看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中项网会员用户开放, 【 注册 / 登录 】 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招标公告详情

一、编制背景 藏青工***区(以下简称“园区”)成立于***,是全国首***省区的“飞地经济”工***区,也是藏***省区合作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载体。为充分发***区资源禀赋优势,指导未来一定时期***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各类建设,推***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加强藏***省区交流合作,落实***区党委、政府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求,编制《藏青工***区总体规划(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3-***)》(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原则 (一)生态优先、安全永续 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进行综合管控和引导,***区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内涵型发展。 (二)全域统筹、产城融合 ***区域协调,加强与周***区的生态共保、环境共治、设施共建、产业共兴。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三)以人为本、提质增效 保护自然生态格局,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宜居宜业的产***区生活圈,保障安全性、提供便利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多规合一、科学规划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地域特征,加强上下衔接传导,体现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西至年***路、东至雅***路、南至***路、北至日***路,国土空间总面积3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为***,规划期限为***-***,近期目标年为***。   四、发展定位 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西部绿色循环经济***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新平台,***区“飞地经济”样板。   五、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一)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一心、四轴、***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一心”即位于***区西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四轴”即一***区发展轴和三条景观风貌轴,以***路为产业发展轴,沿孔***路、***路、哈木斯特东河打造景观风貌轴;“***区”即综合***区、四个***区和物流商贸***区六区协同。 (二)现代产业空间格局 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玉石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新兴产业为支撑,以商贸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的“3+3+N”现代化产业体系。 形成“十二大”产业功能组团***区,即综合服务组团、科创服务组团、电池制造与***区、锂电***区、铜铬钼精深***区、铅锌精深***区、钾精深加工与精细***区、镁硼精深***区、新兴产业组团、循环经济组团、物流商贸组团。 (三)人口规模 规划到2035***区常住人口约2.2万人。 (四)用地布局优化 规***区国土空间用地总规模2999.9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911.88公顷。主要为工业用地1794.39公顷,***区规划建设用地的61.62%。其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45.6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5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4.3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49%;商业服务业用地31.6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9%;仓储用地257.6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85%;交通运输用地356.9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2.26%;公用设施用地50.7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74%;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360.4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2.38%;陆地水域88.04公顷。   六、园区要素支撑体系 (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区生活组团布***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馆、幼儿园各1处,结***区管委会布***区综合服务站1处;***区***区布置科创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设施,结合文化中心布置技能培训中心1处。 (二)道路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两横两纵一环”***路体系,其中日***路、年***路、***路、雅***路组***区外环,***路、***路***区横向***路,***路、孔***路为纵向***路,道路红线宽度30-50米。***路、***路等***道路构成“四横三纵”***路体系,道路红线宽度30米。支路红线宽度20-24米。 (三)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给水:规***区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采用格尔木第二水***区域地表供水厂联合供水。 污水:规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保留现状清源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9.0万吨/天。 电力:形成以750千伏柴达木变为电源点,330千伏藏青变***区110千伏公用变为主供电网架的电网结构。新建33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公用变电站3座,大型用电企业内设独立35千伏或110千伏用户变电站。 电信:规划结合公共建筑新建电信模块局和邮政所各1处。 供热:规划将热力站改建为燃气锅炉,供热能力464兆瓦。 燃气:规***区工业和采暖以天然气为气源,天然气气化率100%,基本实现天然气全覆盖。 环卫:规划生活垃圾按照“分类袋装—分类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处理场”的流程进行收集处理,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2座。 (四)安全防灾应急体系 防洪排涝体系:确***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滞标***区域暴雨强度来控制,确定哈木斯特东河左支二河划为洪涝风险控制线范围。规***区周边修建截洪坝和截洪沟,河道两侧设置二级防洪堤。 综合防灾建设:构建全覆盖、多灾种、多策略、多阶段的现代化安全保障体系。园区按照地震烈度7度设防,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按8度设防。规***区设消防站2座、避震疏散场地13处、人均掩蔽面积1平方米。 应急管理体系:强***区应急体系建设,结***区管委会***楼设置人防指挥中心,结合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急救中心与公共卫生中心。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