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四川】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2-05 其他 四川
第一章规划背景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
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发展高位求进的历史跨越,推动了现代产业综合实力的量质齐升,提升了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质,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开创了内陆城市走向国际化的崭新时代,取得了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巨大进步,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开创了成都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市承担着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任。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抓好创新驱动、融入“一带一路”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谱写伟大中国梦成都篇章奠定决定性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全市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人民民主,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推进系统全面创新,推动区域、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改革促开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立足西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统筹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努力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全面依法治市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进作风和反腐倡廉,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第三章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
——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三倍以上;转型发展成效明显,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步伐加快,建设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42.8︰54.5;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副省级城市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建设国家门户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点城市作用充分发挥,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完善,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本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初步建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加快形成,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加快成为独立成市的新城区,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轨道交通加密成网,宜居宜业水平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变,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发展体系和绿色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成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现代治理先进城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推进,法治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
——建设幸福城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覆盖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5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必须准确把握市情特征和时代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科学确定发展路径,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共享发展,顺应人民新期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篇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攻方向,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加快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步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第一章全面推动创新创业
大力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以激发创新创业人才活力、强化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重点,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到2020年,建成中西部规模最大、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载体群落,新设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100只以上,创新创业载体数量达到400家,载体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0万人。
第一节 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激励青年大学生创业,依托各类孵化载体建设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学业+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业绩与学分挂钩机制。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设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在蓉领办企业。聚集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模式。深入实施“成都人才计划”,鼓励高层次人才在蓉创新创业,吸引和聚集科技创新殿堂级大师、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鼓励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知名天使投资机构设立连续创业者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企事业人员连续创业。
第二节 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依托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园区(基地)等力量,鼓励建设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充分利用特色街区、楼宇等存量载体资源,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落户成都。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工业总部、闲置楼宇和厂房转型成为各类孵化载体,支持建设专业领域创投基金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创业企业围绕产业链聚集发展。围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器。
第三节 推动创新创业要素聚集
打造一流创新创业平台,常态化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创业活动,提升菁蓉汇、菁蓉创享会、菁蓉训练营三大平台功能,高水平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国内外知名创新创业活动,着力打造覆盖创业生态全要素、促进全球创新创业要素流动和成果交易的品牌性盛会。探索推进公益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结合的模式,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要素大市场,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技术交易、研发设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形成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服务链。
第二章大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方位创新,激发和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潜力和能力。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达到80个以上,科技企业达到1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量比例超过70%。
第一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前沿新产品新技术,参与重大科研国际分工。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打造吸引科技领军人才的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开发战略性新兴产品、重点新产品和创新商业模式,创制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以合作研发推广、技术成果交易、联合创办科技企业等多种形式开展协同创新,共享研发成果。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收购境外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设立境外研发平台,参与国际科研活动,实现创新要素全球化配置。
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加强产业链企业配套协作。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示范,鼓励企业新产品应用推广和市场拓展。建设成都市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科技公共服务。推动有条件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到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融资。
打造高科技“天府军团”。加快推动成都高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吸引和聚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积极培育本地创新企业,鼓励本土龙头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等重点区域的要素聚集优势,打造形成一支根在成都、面向全国和全球发展的高科技“天府军团”。
第二节 提升校院(所)地协同创新能力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服务,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技术工艺产品研发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索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打通研发、中试、应用转化渠道。
推进校院地创新合作。积极构建校市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机制,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在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推动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加快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轨道交通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在生物医学、电子信息、核技术等重点领域推动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争取国家在蓉布局建设西部科学中心。探索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等新型校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环交大智慧城”、武侯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高新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融合发展计划等载体建设,支持在蓉高校院所与所在区(市)县利用高校院所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联合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形成围绕高校院所发展的创新创业群落。促进高校院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技术平台向社会开放,实现跨机构、跨地区的开放运行和共享。
第三节 强化政府创新创业引导力度
加大创新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建立创新投入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保险。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和担保风险补偿金制度,鼓励和引导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开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例,鼓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改善科技管理方式。建立跨部门科技项目统筹管理制度,搭建统一项目投入的管理和信息平台,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财政资金科技投入联动机制和社会监督保障机制。加强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探索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完善科研项目形成、遴选、评审和监管工作机制。争取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扩大科研项目单位和项目主持人对经费的自主使用权。争取开展研发支出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试点。
第三章加快创新驱动重点区域建设
加快创新驱动重点区域建设,到2020年,将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将成都科学城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宜业之城、生态之城。
第一节 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先发展
发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开发管理、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技术标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大胆突破,率先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实施一区多园、产城一体发展战略,推进成都高新区扩区,延伸示范区辐射范围。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率先形成国际互联互通新格局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第二节 推动成都科学城突破发展
秉承“创新为魂、科技立城”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的目标,重点发展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打造创新创业要素聚集区,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将成都科学城纳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和绵阳科技城政策覆盖范围,在成果转化、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用地管理等领域开展改革试验,加快形成科技成果自主转化、创新人才自由流动、财税金融有效支持、土地要素创新保障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第三节 推动全域创新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区(市)县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加快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协同创新示范区等,形成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支持中心城区以都市工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加快高端发展,支持近郊区县以深化校院地合作为重点加快提质发展,支持远郊市县以创新驱动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升位发展。
第四章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深化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增强创新创业主体动力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地方法规,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科技成果强制转化机制,加快开展科技成果自主处置试点。建立技术创新企业主导机制,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建立首台(套)创新支持机制,完善首台(套)奖励和保险补偿、远期约定购买、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企业高端化升级机制,鼓励企业转型和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第二节 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
健全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支持国内外知名创业投资基金在蓉设立区域性总部。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推动设立为科技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分行等,加强面向创新创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金融创新服务能力。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加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建立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与沪深交易所、创业板、新三板的转板机制,推动设立成都股权众筹交易所、固定收益类产品交易所、互联网金融资产和商品交易所。
第三节 完善军民深度融合机制
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成都军工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立军民融合对接机制,推动设立军民融合管理机构,统筹跨部门跨层级审批、军地信息沟通联络、重大项目以及军民融合工作绩效考核,促进军用民用技术相互转化应用。创建军民兼容国家重点试验室、产学研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争取开展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试点。
培育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创新军民融合产业投融资体制,争取开展军工投资体制改革试点,推动放宽军工企业投资决策权,允许其自主决定参股、控股民营企业。支持军工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争取开展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试点和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转移转化改革试点。争取放开军工市场准入。
第四节 完善创新创业开放机制
建立成德绵区域协同创新联动机制,推动设立成德绵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同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融合,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优化引进全球创新资源机制,大力引进世界知名大学、著名研发机构、企业来蓉建立分支机构和搭建创新平台。拓宽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新兴技术、知识产权和研发机构。完善投资开放机制,建立境外投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创新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境外投资方式改为按照投资领域、用途、募集资金规模进行备案或核准。????
第五节 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建立成都知识产权交易所,开展知识产权及产品的全链条交易服务、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试点、知识产权众筹,促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融资转化、资本化交易。争取建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动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和商标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和快速维权机制。组建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完善人才集聚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健全更有效的育才模式、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务机制。优化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实施管理、技术“双通道”晋升制度以及灵活的聘用和薪酬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和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创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推进成都科技馆建设,塑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国际知名品牌。
第三篇加快建设开放门户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为重点,推进全面开放,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初步建成国家门户城市、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第一章构建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
打通出川大通道,着力构建以双机场为核心、“空、铁、公”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到2020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主枢纽,初步建成内畅外通、辐射区域、联通世界的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章加快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畅通物流大通道,完善口岸功能,实施“蓉欧+”战略,加快形成便利快捷、功能完善的国际区域物流体系,促进口岸由单一门户功能向综合型经济开发功能演进,加快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第三章加快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立足区域分工协作,积极推进“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建设,加快形成高效共赢的多层次区域合作格局,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板块。

第四章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
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加大向西向南开放力度,营造国际化良好环境,建成国际交往中心,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四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紧密配套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向“高端高效、集约集群、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循环”转型发展,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章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为着力点,分类推进产业发展,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全国辐射力、中西部带动力的产业“航母编队”,增强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主支撑作用。到2020年,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新增2个千亿产业集群和1个万亿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

第二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增强服务于生产活动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800亿元左右。

第三章着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
按照打造“创新高效、标准品牌、生态安全、开放合作、幸福共享”新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构建完善“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以现代科技为支持、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力争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力争农业增加值超过480亿元。

第四章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全面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重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注重规模向量质并重转型,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五篇加快市域空间转型升级
以主体功能区为统领,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区域间错位发展、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优化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城市向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转型。
第一章优化全域成都主体功能分区
科学优化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发展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与大都市区形态相适应,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相协调的开发格局。

第二章构建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统筹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转变,努力构建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第三章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围绕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格局,按照集约集群的原则,合理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布局,推动近远郊区(市)县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全面支撑市域空间转型升级发展。

第六篇加快提升城市功能
按照“四态合一”理念,提升中心城区和成都天府新区“双核”功能和引领能力,加快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成为独立成市新城区步伐,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和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推进城市功能向以经济、民生、生态等多元功能并重转型。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5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规模控制在1400万人左右。
第一章高品质发展中心城区
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体系,推进城市更新及历史文化保护,实施“小街区规制”,逐步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品质化发展。

第二章加快发展天府新区
加快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按照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天府新区打造成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第三章推进新型卫星城独立成市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原则,以“独立成市”为导向,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着力打造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新型卫星城。

第四章提升区域中心城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独立成市”理念,提升完善区域中心城城市功能和产业支撑,增强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

第五章完善小城市和特色镇功能
积极推进小城市和特色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和特色产业支撑,吸纳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

第六章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顺应自然肌理、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农村与城市的功能性差别,坚持“建、改、保”“结合,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因地制宜地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将农村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

第七章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市域高速、快速公路网体系,建设地铁城市,力争每年新开通运行2条地铁线路。到2020年,力争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以上,近郊区县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40%,远郊县(市)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30%,地铁(含轻轨)运营里程500公里、在建里程15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地铁机动化出行比率达到35%以上。

第八章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积极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水利基础设施、能源设施等,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第九章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大城市、细管理”的理念,推进城市综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第七篇加快信息化深度融合
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机遇,推进实施大数据战略,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
第一章 建设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全力完善和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改造现有基础网络,提升应用性基础网络,有序推进“三网融合”,为深入推进信息化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到2020年,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左右。

第二章以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向“成都智造”转型,全面提升服务业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政府服务管理高效化以及便民服务普惠化,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力争智慧城市建设走在中西部城市前列。

第八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生态市、县建设,构建城乡生态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一章优化城乡生态体系
坚持用生态的办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严守市域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屏障建设,全面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构建城乡生态体系。

第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和水、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三章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重点领域减排力度,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统筹城乡的环境保护机制以及环境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环境风险,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四章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快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科学决策、行政管理、市场化建设、监督考核机制,引导和规范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第九篇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水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章提升全民教育质量和水平
深入推进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到2020年,率先建成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和教育强市,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达到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

第二章提升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9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全覆盖。

第三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创新优化人口管理,积极发展福利和老年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群体权益,全面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四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实施“健康成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到2020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标”达到中西部领先水平。

第五章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水平,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章实施精准扶贫
将“扶贫开发”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到2020年,基本实现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和对象的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第十篇全力提升城市人文魅力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全面推进人文城市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素质。

第二章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形成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都市文化。

第三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格局,与三次产业跨界融合转型提升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8%,成为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

第四章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统筹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为重点,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第十一篇深入推进法治成都建设
协同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法治成为成都最鲜明的城市特质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第一章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以宪法为依据,以提高立法质量、司法公信力为关键,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地方法规规章,切实保障司法公正,充分发挥民主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推进法治成都建设。

第二章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增强法规规章制定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依法全面优化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用法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服务质效。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制度规范,严格执行限期答复机制。
第三章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不断健全社会普法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入推进平安成都建设,建设完备的普惠型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第十二篇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重点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和城乡统筹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发展新体制。
第一章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步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第二章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围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方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完善政府职责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务环境。

第三章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机制
围绕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城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四章健全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深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温江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新机制。

第十三篇切实有效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章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文明规划“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纲要的引领作用,与国家、省、市行业部门相关规划紧密衔接,加快编制实施重点专项规划,明确各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纲要目标顺利实现。
第二章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报道,深入宣传“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思路、目标及重点任务,加大对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报道力度,协调中央主流媒体、境外主流媒体加强对成都城市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借用民间智慧参与到成都城市发展中来,激发市民参与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全民参与度。
第三章开展评估考核
本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区(市)县、部门要严格遵守。制定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推动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实,并向市人大报告。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由市政府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