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安徽】宣城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3-12 农林水利 安徽
第一章  “十二五”林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宣城市林业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省林业厅的悉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牢牢把握森林增长工程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主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林业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大力植树造林,稳步推进生态建设
1、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为契机,以荒山荒地、低山残丘、石质山地等为重点,采取全覆盖造林,积极实施山地造林攻坚,致力构建生态绿色屏障,稳步推进生态建设。2011年以来,全市完成新造林面积5.0万公顷,新建绿色长廊442.7公里,完成退耕还林0.43万公顷,封山育林1.2万公顷,森林经营7.03万公顷;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参加义务植树人数584万人次,植树株数2965.2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全市“三线四边”绿化提升行动完成线路绿化167.27公里、新建林带188.27公里、补植林带151.98公里,完成城镇新造林149.6公顷、村庄新造林898.2公顷。
2、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2012年以来,宣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优势,在国家和省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与支持下,围绕“山峦叠翠皖东南,水墨诗韵新宣城”主题,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着力构建“山水诗乡,多彩宣城”。通过三年的建设,我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8.21%,比2010年增加3.21%;共完成新造林3.38万公顷;建成省级森林城市6个、省级森林城镇48个、森林村庄155个,242个村庄绿化达标;二是主城区29条道路、18个公园进行了新建和绿化提升,创建了157个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三是全市主要公路绿化长度4728公里,林木绿化率88%,铁路绿化长度236.5公里,绿化率100%;四是积极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提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新增省级森林公园8个,建成省级森林旅游示范景区5个、省级森林旅游人家40家;五是新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市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25个、县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33个。
“十二五”期间,宣城市通过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完成了省林业厅下达给我市“十二五”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三大约束性指标任务。经国家专业机构评估,我市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达到了908.8亿元,在全市形成了林水相映、林山相偎、林城相拥、林路相随、林村相嵌的森林生态网络。
二、突出兴林富民,林业产业发展迅速
“十二五”期间我市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发展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林业产业基地,林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1、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高效林业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山核桃、油茶、板栗、茶叶等特色经济林基地,笋材两用林基地,青檀宣纸原料林基地和林下养鸡、林下养猪、林下种植药材和食用菌等林下经济基地。大力推进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全市申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点12个,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仅2014年全市林下经济就实现产值33.47亿元。
2、林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现有林业企业2820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性林业企业124家,超亿元企业30家,其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1家、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家。
3、积极推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省级森林旅游示范景区和森林旅游人家申报工作。全市5家景区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森林旅游示范景区”,40家经营单位被认定为安徽省第二批“森林旅游人家”,分别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和七分之一。
4、产业合作程度不断提高。全市现有林业专业合作社623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市级林业行业协会5家,产业合作程度进一步提高。
5、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现有1个林产品(詹氏山核桃)获得国家名牌农产品,1个林产品商标(红星宣纸)获得国家驰名商标,44个林产品商标获安徽省著名商标,83个林产品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2012年我市成功创成“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基地”。
6、野生动植物产业增势强劲。积极推动野生动植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企业达到110家,产值达9600万元。
三、强化依法治林,不断深化生态保护
1、狠抓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创新森林防火工作机制,着力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责任、措施的落实,加强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特别是驻皖森警部队靠前驻防我市,进一步强化了扑火力量,有效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2011—2015年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均控制在0.1‰以内,远远低于省政府0.5‰的控制指标,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2、严控森林资源消耗。一是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实现了森林资源正增长;二是注重对森林质量的保护、提升,现有国家级公益林13.2万公顷,省级公益林6.0万公顷,地方公益林0.27万公顷。郊区森林质量较高,根据国家专业机构出具的《宣城市郊区森林自然度调查报告》,我市郊区森林自然度为0.69;三是组织完成全市“十三五”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完成全市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和林地“一张图”基础数据采集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市森林资源总体情况。
3、强化征占用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制度,建立了征占用林地专家评审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及时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服务,2011—2015年全市共征占用林地181起,累计征用林地面积1885.2公顷。开展征占用林地督查,坚决制止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和毁林开垦行为,依法查处乱征滥占林地案件。
4、切实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防治率等四率指标均达到省控指标,省林业厅年度考核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均位居全省前列。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成效明显,三道防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5、大力推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二五”我市提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新增省级森林公园8个;市人大常委会审核批准了《夏渡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完善。
6、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市政府2014年编制完成了《宣城市城市规划区湿地资源保护规划》,2015年出台了《宣城市城市湿地资源管理办法》;2015年市林业局积极开展宛陵湖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批准了金梅岭等7处市级湿地公园。
7、完善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开展了十佳古树评选活动;对全市3389株古树名木实行了挂牌保护;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调查建档工作,共调查古树名木243株;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和建档工作,对每株古树都按照《古树名木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拍照、测量和登记建档和GPS定位。
8、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非法采挖活体树木、非法野外用火、违反森林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天网行动”、“春季行动”、“护航行动”、“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雷霆行动”、“绿盾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维护了林区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四、不断推陈出新,稳步推进林权配套改革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围绕“以林权管理为核心、以服务林农为宗旨、以兴林富民为目标”的宗旨,大力推动组织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流转交易、服务社会的林权管理综合服务机构,推动了林权制度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成立林权交易服务机构6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7个,累计开展林权抵押面积4.0万公顷,贷款金额19.44亿元;各县市区先后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对林权抵押的认定、估价及贷款程序作出规定,实现了林权从资产到货币的转化,拓宽了林业资金投入渠道。同时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平台,服务林业高效发展,促进了我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林业生态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市的森林覆盖率虽然达58%,但林分质量不高,森林的林分结构、树种组成、林龄结构、林种组合不尽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幼林多成熟林少,人工林多天然林少;城市、村庄、道路、农田区等非山地宜绿化地块虽已得到普遍绿化,但树体普遍偏小,绿量不够,绿化效果欠佳;森林群落发育阶段较低,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森林生态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林业产业结构不够理想
   一是大宗林业基地效益不高。林地单位面积效益产出低,林产品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延伸不长。林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毛竹、油茶、用材林等大宗林业基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普遍较低。
二是林产品加工业较为粗放。以木业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业尚处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集聚、集群发展的转型期,初级加工比重仍然偏高,龙头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偏少,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偏低,绝对优势的拳头产品尚未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产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森林旅游、林产品交易、林业产业配套服务业尚不够发达,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林业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林业的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山林到户后出现小农化倾向,合作经营机制尚不完善,小规模的小户经营难以调动农民的经营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经营效益;木材采伐限制性较强,影响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尤其是地方各级财政项目配套资金难以到位,政策拉动有待加强;融资渠道不宽,对林业的信贷投放少,林权抵押贷款尚不够顺畅。 
四、基础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林区道路、供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长期落后,林业机械化、信息化手段尚未普及,设施装备落后,劳务成本不断上升,抵御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不强。林业执法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理顺执法关系、整合执法力量。
五、资源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保护林地与保障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林地被侵占现象时有发生,违规使用、未批先占林地现象存在,执法难度大。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仍需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公益林补偿标准低,保护压力增大。
 六、林业科技推广与队伍建设滞后。高新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足,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林业人才队伍薄弱,基层服务站点技术力量不足。林业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突出,特别是35岁以下的年轻科技人员出现断档,基层科技人员呈下降趋势。

第二章 新时期林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发展机遇
一、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落实十八大“美丽中国”精神和“五位一体”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四个着力”要求的重要措施。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期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林业要肩负起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重大职责。宣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突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整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洁的优质生活圈。这些高起点、大视野的规划着眼于可续发展,立足于生态保护,其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二、国民经济发展对生态安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宣城市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南翼,同时也是201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各项发展战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同时由于生态区位重要性突出,对生态安全的要求也更高。
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宣城市境内洪涝、干旱、冰雹、风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群落适宜分布范围改变,植被带北移,从而打破原有的森林格局,破坏森林生物群落,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安全。随着野生动物、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栖息、越冬地等环境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可能迁徙离开原居地。暖冬大大降低了虫害的越冬死亡率,加剧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与威胁。由于高温干旱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提高,防火压力加大。气候变暖使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还容易造成湖水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因此,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的主体作用,大力改善生态状况,始终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
三、社会进步对林业生态建设呈多元化需求格局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生态的需求已呈现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森林和湿地的历史、文化、美学、休闲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十分丰富,加快林业发展,能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旅游、休闲、娱乐和保健等多方面的社会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的消费预期进一步显现,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性食品逐渐成为城乡居民消费主流,生态休闲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对于具有优越山水资源、较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宣城市而言,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发展面临更好机遇,需要抢抓历史机遇,提高林业建设中休闲体验活动和服务设施水平,将生态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使资源优势转换为林业产业发展优势。
四、发展林业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生态保障
宣城市是安徽省唯一既与江苏又与浙江接壤的省辖市,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11331”的发展思路,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倾力把宣城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加强宣城市现代林业建设,不仅能切实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之城,而且能完善宣城市的生态体系建设,对维护宣城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保障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外部生态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生态保障,是努力成为安徽省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先行区、中部崛起的先行区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 发展优势
一、气候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展潜力大
宣城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丰沛,气候湿润温和,适宜多种森林树木的生长,非常适宜林业发展。全市林地总面积76.41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69.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8.21%。
宣城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丘起伏,北部江湖涟漪。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岗地、圩区四大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中部丘陵、岗冲起伏;北部除小部分丘陵外,大部分为广袤的圩区。可依地形特征和林木资源特点,发展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项目,如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基地、苗木花卉、森林旅游开发、兼用林建设、林下养殖、林农间作、竹木加工等,发展潜力较大。
二、组织机构完善,林业建设经营管理条件完备
宣城市现有林业管理体系较为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全市建立了市、县、乡(镇)三级林业管理部门以及森林公安、林检局、种苗站、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检疫检查站、林业站等专业管理机构,形成了较健全的林业管理体系。全市林业单位机构完整,技术力量雄厚。区林业局每年都承担各类林业建设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和建设经验,已初步形成了林业科技支撑网络体系。
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
宣城市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南翼。境内交通便利,长江支流水阳江、青弋江纵贯全区;京福高铁、皖赣铁路、宣杭铁路、沪渝高速、杨黄高速、国道318、国道205、省道104、省道322等纵贯境内与毗连诸县路路相通,县乡公路全部铺设柏油公路,3.5米至4米宽的“村村通”水泥路全境贯通,“组组通”工程也正在实施当中,已经形成了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内部交通县县相通、县乡相通的交通网络。优越的交通条件为林业发展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第三章  规划基本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 “生态立市”战略目标,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和加快推进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以增绿增效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提升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林地、湿地为主的林业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坚持把生态立市、生态优先作为我市林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作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二、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全面保护湿地资源,全面保护重要生物物种资源,严守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用途管制。发展现代林业,彻底转变生产方式,坚持低碳环保,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
三、坚持融合发展。以森林、湿地、物种等重要资源为基础,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我市林业发展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高新技术普及,增加我市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坚持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发展重要任务,创造更丰富的生态产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促进社会就业,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
六、坚持突出特色。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开发建设重点和保护重点立足地区资源禀赋,按照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地开发使用自然资源,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等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生态强市建设目标,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契机,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切实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到2020年,全市林地总面积不低于76.5万公顷,其中有林地总面积不低于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提高到60%和62%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3200万立方米;发展特色经济林基地(含竹林)20万公顷,行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加快宣城林业现代化进程,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第四节 指标体系
第四章 总体布局
第一节 结构布局
一、坚持“生态立市”一条主线。围绕“11331”确立的生态立市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契机,以构筑坚实的生态安全体系、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健全的生态保障体系为主要方向,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切实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
二、开展“增绿增效”两大行动。一是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为核心,不断完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市林地总面积不低于76.5万公顷,其中有林地总面积不低于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提高到60%和62%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3200万立方米。二是以实施三个“百万亩工程”为重点,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扩大特色林业种植面积。到2020年,培育木本油料林基地100万亩、笋材两用林基地100万亩、林下经济100万亩,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三、深化三项改革。一是推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以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放活林业经营权,积极培育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明确国有林场生态保护公益属性,推动国有林场发展模式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整合国有林场优质森林资源,依托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交易平台,先期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是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以解决林业行政执法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
四、落实生态保护“四条红线”。坚持严格执法,不断强化林地、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四条红线”保护,进一步强化林地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湿地保护管理等工作。
五、建设五大类重点工程。包括国土绿化增绿工程、林业生态保护工程、林业增效富民工程、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工程以及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等五大类33项重点工程(详见附表)。
第二节 空间布局
按照宣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生态条件、森林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生态文化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总体规划,将宣城市“十三五”林业发展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域,即北部湖泊湿地区、中部低山丘陵林业产业发展区、南部山区森林生态保育区和沿江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区。根据各区域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一、北部湖泊湿地保护和修复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宣州区北部、郎溪县北部
 功能定位:该功能区河湖棋布,圩区湿地遍生,南漪湖、固城湖、龙须湖、天子门水库、张家湾水库等湖群星罗密布,构成了市域北部的湿地生态屏障,特别是南漪湖作为宣城市境内的最大天然淡水湖泊,是全市重要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该区域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为目标,构建江、河、库、塘、沼泽一体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强区域湿地调节能力,建立更加稳定和更富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发展方向及重点:通过营建护堤、护岸防护林,建设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全面清理网箱养殖,适度开展退耕还湿,有效恢复湿地,提高水环境质量;探索建立环南漪湖国家湿地公园,实行湿地生态补偿,打造南漪湖重要湿地,全面提升南漪湖生态质量;推进以湿地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与湿地公园建设,拉动旅游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四旁”植树,建设高效优质水果基地;加强道路、水系、农田防护林网体系建设,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构建以林网为主的生态防护网络。
二、中部低山丘陵林业产业发展区
 区域范围:该区域主要包括宣州区中、南部,郎溪县中、南部,广德全县、宁国市北部和东部,泾县西部、旌德县的北部。
功能定位:该区域立地条件良好,既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区域,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坚持生态、产业并举,生态建设经济化,经济发展生态化原则,依托优势森林资源,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森林经济产业、生态防护及景观功能。
发展方向及重点:结合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按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突出优势特色,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和政策保障等措施,重点发展竹产业、木本油料产业、特色中药材产业和苗木花卉产业,着力打造“一县一业”、“多乡一品”的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区,推动形成“特色+规模+品牌”的发展格局,实现由资源型、粗放型林业向市场化配置资源、高附加值型林业的战略转型。
  三、南部山区森林生态保育区
区域范围:该区域主要包括泾县的东、西部,宁国市的西北部,绩溪全县,旌德县南部。
 功能定位:该区域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市生态公益林重点分布区域。泾县、绩溪县、旌德县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点建设区,又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科学适度开发利用原则,在努力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和特色林产品,有力促进林农增收。
 发展方向及重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国家木材储备林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有效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效益;积极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森林旅游精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提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能力水平,扶持一批森林旅游人家,充分发挥森林旅游人家的地方特色,加快森林健康疗养业发展,有力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加强以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为主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升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和扑火装备水平;适量发展徽派盆景、竹雕、木雕,大力推广徽州传统工艺文化;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构建碳汇交易平台。
四、沿江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区
区域范围: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等重要江河源头及两侧附近区域。
功能定位: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科学适度开发利用原则,加强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是保障宣城市生态安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石。
 发展方向及重点:该区域是宣城市林业生态建设主要区域,也是宣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区域。主要围绕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快实施长江防护林、林业血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因地制宜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护堤护岸林,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为依托,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旅游基础建设,加快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适度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湿,加强越冬水鸟栖息地保护,加强以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为主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升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和扑火装备水平在保护的基础上,采取封、育、管、造相结合,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合理对低质低效林分进行封育提质,全面建设生态防护体系。

第五章  建设任务
   第一节 坚持生态优先,构筑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
 “十三五”期间,宣城市以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构筑 “一核、两屏、三网、多点” 的森林生态体系。
一、一核:指以宣城市主城区为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的核心区域。
主要建设任务:以完善城区绿地系统、道路和河流绿化、以及城市周边郊野公园建设等为重点,建设以乔木为主、树种多样、层次丰富、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打造城市绿核。绿化建设倡导以乔木为主、灌木搭配、花卉点缀的绿化模式,实行破硬建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造绿的绿化方针。在景观组合配置上,注重整体性、连通性;在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点缀其它驯化树种;在群落组成上,使其更接近自然状态,形成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在养护管理上,减少对植物群落的人工干预,减少人工痕迹。
二、两屏:指以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宁国四县(市)为主的南部森林生态屏障和以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为主的北部平原湿地生态屏障。
主要建设任务:
围绕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以全面提升林业质量效益为核心,重点做好公益林的保育和商品林的培育等工作。推进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经营,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综合采用“封、改、补、抚”等措施,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自然分化情况科学实施抚育经营,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大力推进人工商品林集约经营,提高森林经营强度,积极改造低产低效林,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产出,以速生丰产、大径级和珍贵树种用材林为培育重点,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有效提高森林质量。
围绕平原湿地生态屏障建设,加大水阳江、青弋江、新安江三大流域森林、湿地和自然生态修复力度。一是加强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科学开展天然林经营,保育结合,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林分树种结构,大力培育天然复层异龄林;对稀疏的天然林实行封育和补植补造,对重要水源地、景观区的中幼龄林,按近自然的理念进行培育改造,提高天然林质量。二是在南漪湖流域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风景林,开展湿地的保护、修复和生态科研监测,保护好南漪湖。三是江、河、湖流域地区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减少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保护重要饮用水源地。
三、三网:指市域内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防护林网。
主要建设任务:一是道路林网。以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为主线,以县乡道路为补充,通过新造、完善或提升道路防护林,形成防护功能较强、景观效果良好的绿色通道。二是水系林网。以宣城市境内的水阳江、青弋江、郎川河、西津河、徽水河等主要江河,以及南漪湖、青龙湖等湖泊、水库为重点区域,高标准绿化水岸,形成综合水网防护林体系,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景观营造、固岸护堤等多重功能。三是农田林网。以宜林网化农田为重点,结合生产道路、沟渠等开展农田林网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发挥农田防护林阻风降速等生态功能,保障农业区生产安全。
四、多点:指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园、苗木基地、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
主要建设任务:以面积相对较小、多呈点状分布的绿化空间为亮点,通过水系、道路有机衔接,逐步形成片区化、层次化的绿化空间,最终实现区域绿化效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第二节 依托优势资源,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市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以“优化生态、改善民生”为战略目标和核心内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化改革、基层建设、创新驱动和政策保障等四大措施,实现森林资源资本化、人工造林工程化、林业产业规模化、重点项目精品化、森林管护制度化等五大转变。力争到“十三五”末,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培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基地)、林下经济、竹产业、森林食品、生物制药、苗木花卉、制浆造纸、野生动物驯养等主导产业
二、引导朝阳产业。一是森林旅游业。进一步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人家等载体,构筑宣城森林生态旅游框架。二是森林养生业。发展森林康复医疗、森林养生休闲度假、养生中草药以及与养生有关的其它种养业。三是生态文化产业。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产业,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节庆活动,形成会展经济。
三、实施“三个百万亩”工程建设。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扩大特色林业种植面积。到2020年,建成木本油料林基地10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100万亩、林下经济100万亩。
四、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结合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推动国有林场发展模式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整合国有林场优质森林资源,依托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交易平台,先期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五、深化改革破解林业发展难题。以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放活林业经营权,积极培育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建立林权收储中心,完善林业产业投融资政策,打通林业与金融融合的通道,推动建立林业特色贷款模式,实现森林资源资本化。
第三节 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建设是“十三五”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平台,结合宣城市多元性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完善、提升现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宣传、普及森林生态文化知识,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播生态文化建设成果,增强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全面弘扬宣城的生态文明。
一、建设特色生态文化基地
建设多种特色生态文化传播基地,包括特色文化主题园、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务植树基地、纪念林基地、生态文明示范社区等,充分利用这些物质载体来开展各种有关生态文化的活动,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
二、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保护工作机制
规划期内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和探索性开展城市绿地认养工作。通过建立管护责任制、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加强宣教力度、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对市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定《宣城市城市绿地认养、认管管理办法》,采取自愿认领、科学养护的原则,市域范围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自愿负责一定面积绿地的建设、养护及管理。同时,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定期监督实施,确保质量。
三、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活动
广泛开展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理念和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知识、生态伦理和生态审美等生态文化素养,引导人们养成保水、护绿、节能、减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建设生态宣城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形式,突出宣传宣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及当代文化,及时报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新闻及有关活动开展情况,重点进行森林文化、湿地文化、动植物文化及生态旅游文化的发掘与宣传。广泛展示生态文化建设的新成效、新经验,深入解析生态文化建设的新理论、新观点,为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生态文明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节 强化资源保护,健全完备的林业发展保障体系
健全森林资源保障体系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基础,“十三五”时期,需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体系、林木种苗体系、森林森林防火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林业科技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等建设。实现林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与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在大力推动林业体制改革的同时,注重建设林业科技、森林安全管理能力、种苗生产管理和林业基础建设等,以健全完善林业支撑保障功能,促进全市林业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行政执法体系
推进依法治林进程,加强资源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批滥占林地、乱采滥挖古树名木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公示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对林业执法工作的监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法制培训,增强综合责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巩固绿化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积极主动地协调好林业各执法机构的关系,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把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与林业主管部门内部职能调整、机构整合、人员配备、经费筹措等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二、林木种苗体系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事关林业发展的全局。大力宣传《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着力实施林木生产与经营许可制度,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破坏种质资源等违法行为,创造规范、有序、开放、诚信的种苗市场环境。把种子生产经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实行林木良种化。巩固和完善现有的采种基地,积极实施林木种苗工程建设,加速林木良种化建设进程,重点推广应用速生丰产乡土树种,大力开展香榧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的引进、选育、开发。
三、森林防火体系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信息、救灾”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幅度提高区域内森林防火装备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理和扑救能力,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构建以点、线、片相结合的立体式森林防火网络,显著提高工程防火能力。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促进防治工作上新台阶;一手抓自身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搞好“三大体系”建设,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检疫御灾体系建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在做好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除治工作;健全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检疫网络和防治社会化服务网络,全力推进监测预警网格化、防治服务社会化和检疫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培训基地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与监测中心建设;狠抓行业队伍建设,搞活机制,提高素质,为林业事业发展提供牢固的技术保证。
五、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
1、完成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
一是林地红线:林地总面积确保不低于76.5万公顷。
二是森林红线:森林面积(有林地总面积)不低于7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不低于3200万立方米,确保维护全市生态安全。
三是湿地红线:湿地面积不少于5.3万公顷,确保维护全市淡水安全。
四是物种红线:严禁开发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确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不再增加,已濒危野生动植物全部得到保护,确保维护国家物种安全。
2、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层层落实林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管理政策。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实行征占用林地定额制度,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非法征占用林地,有效补充林地数量,确保林地总量不减,引导节约使用林地。严格执行“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严格限额监督检查,依法打击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规范木材运输和加工管理。确保“十三五”期间依法将年森林采伐蓄积控制在省下达限额指标内。加强木材检查、林政稽察队伍与基础设施建设。依照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结果,科学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加快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根据林业生态和产业“双重”属性,将传统资源监测提升到生态系统监测,提高对森林面积、蓄积等物质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监测效率与精准度,增强对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森林碳汇和可持续经营状况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调查评估能力。
六、林业科技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需求、责任明确、功能配套、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县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提高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引领能力;强化乡镇林业站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职能,稳定和充实林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并鼓励民间组织的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形成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与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专业性队伍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相结合的新型林业科技推广网络,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技术推广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信息系统、森林火灾等级预报系统和卫星终端系统,建立森林资源监控网络、野生动植物管理网络、木材检查监督网络、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专家咨询系统和“3S”系统等信息系统,完成全县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提高我市林业建设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七、基层站所体系
加强乡镇林业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木竹检查站、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巩固乡镇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成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林业站所队伍素质,增强发展活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服务基层站所;强化“管理、组织、指导、服务”职能,担当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在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明确林业基层站所的公益性职能、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稳定基层林业建设队伍。
八、人才队伍体系
以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本土重点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通过突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加大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引进力度,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并加快人才平台建设,实施人才推动发展,发挥拔尖人才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林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第六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国土绿化增绿工程
1、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完善剩余荒山荒地造林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为重点,加大疏林地的补植补造和封育力度,加强林木后期管护,促进快郁闭、早成林、高收益。规划期内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土保持等政策措施相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造林700公顷。
2、长江防护林工程。构建较为完善的长江生态防护林体系,结合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等技术和工程,建成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防护林体系,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水源涵养效能,改善长江流域水源水质,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规划期间培育、营造长江防护林1150公顷。
3、抑螺防病林(血防林)工程。通过营造抑螺防病林,改变钉螺孽生环境、压缩其分布面积、降低密度、切断人畜接触传染途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畜血吸虫病的感染率,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期间营造抑螺防病林1100公顷。
4、村镇绿化工程。以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以城镇公园绿地建设为点,以道路、河渠绿化为线,尤其是加大城镇公园绿地建设力度,提升城镇绿化水平;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扎实开展“万村栽万树”活动,努力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一村一片林,一村一片景”的乡村绿化新格局,构建起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体的乡村森林体系,建成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到规划期末,新建绿化达标村庄180个。
5、道路绿化工程。对现有的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重点实施绿化质量提升和断档补植为主要内容的防护林建设(其中新建道路绿化主要为县乡道),不断提升道路绿化品质,形成防护功能齐备、景观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的森林景观长廊。同时新建、完善高标准的森林长廊示范段。规划期内,完善道路绿化带102km,折合面积20.4公顷;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52km、完善397km。
6、水系绿化工程。结合长江防护林、抑螺防病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青弋江、水阳江、郎川河、流洞河、徽水河、东(西、中)津河等江、河两岸陆地,南漪湖等四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到2020年,全市主要河流的林木绿化率达到95%,基本实现水域都建有防护林,水源地周边都有水源涵养林。绿化完善水系100km,折合面积150公顷。
7、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按照“田水林路统一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加快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防护林体系。规划期间,巩固提升宣州区、郎溪县农田林网折合片林面积100公顷;新建标准农田林网折合片林面积100公顷,形成生态稳定、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第二节 林业生态保护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明确保护责任。健全和落实天然林管护体系,形成远山设瞭望、近山巡护、委托代理的森林管护模式,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护区域全覆盖,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力争到规划期末,将18.30万公顷国有天然林和有培育成为国有天然林潜力的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范围。
2、公益林培育工程。科学开展公益林培育经营,保育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森林演替,调整林分层次结构,优化树种组成,大力培育天然复层异龄林;对稀疏的天然林实行封育和补植补造,对重要水源地、风景区等地的中幼林进行培育改造,确保天然林分面积逐渐增加,质量明显提升;推进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经营,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深根系树种作为目标树,大力培育混交、复层森林结构,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自然分化情况,科学实施抚育经营,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到2020年,对19.19万公顷重点生态公益林(国家、省级公益林)中阔叶林、混交林的比重达70%以上,林分质量进一步优化。
3、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以就地保护为主,异地保护为辅,以保护地带性植被、国家珍稀濒危生物群落、物种、湿地、古树名木等特殊价值的保护林和保护区等优先领域为重点,全面保护物种、基因、生态和景观多样性系统。以优良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模及群落结构为基础,建立具有市、县、村三级保护体系,由城市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小区网络、郊区生态区、景观区有机融合,形成点、线、面结合和斑块、廊道、基质结合的优良的绿色生态网络系统。规划将宁国板桥省级自然保护区晋级为国家级,泾县汀溪县级自然保护区晋级为省级,将夏渡省级森林公园晋级为国家级。同时,提升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
4、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对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修复和重建;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各类湿地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重建。遏制湿地资源退化的趋势,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得到正常发挥,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到规划期末实现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全市规划新建、完善湿地公园15个,包括新建3个国家级、完善5个省级和7个市级湿地公园,面积6996公顷。
5、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查清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全面掌握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建立全市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监测体系,加快推进古树名木分级鉴定、建档管理、挂牌保护。抢救和复壮濒危、长势衰弱、受威胁的古树名木,加强古树名木周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制度。“十三五”期间,实施全市古树名木挂牌项目,完善古树名木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6、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完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服务保障等防控体系。建设市级监测预警平台,加强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省级测报点建设,开展市、县级测报站和基层测报点建设;完善市级检验室,加强市、县级检疫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检疫执法装备和检疫追溯系统,完善19个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检疫执法装备;完善市级药剂药械库,加强县级应急防治专业队建设,充实和完善县级地面防治设施设备;加强宣传培训、防治技术研发与推广,推进防治市场化、专业化进程,完善网络森林医院,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专家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社会化防治组织;实施重点地区以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为主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监测预警体系。规划期末,成灾率控制在5.0‰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其中经济林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5%),灾害测报准确率达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7、森林防火工程。在重点林区建设气象观测站7个;改建、维修现有的望火楼(哨)20座;新建生物防火林320公里、开辟防火道 200公里、防火隔离带150公里;建立2个中继台、50个基地台、60个车载台;新建专业森林消防队7支、扑火队员140人,半专业队森林消防50支、扑火队员600人;建立防火检查站10个,并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扩建市级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2个,面积200平方米。
规划期末,全市建成较为完备的远程视频监控网,并实现与瞭望塔、地面巡护相结合,使全市林火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林火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
第三节 林业增效富民工程
1、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结合重点工程,实施低产林改造,促进森林生长量、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林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继续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和竹林丰产增效等工程,以竹林、山核桃、油茶、板栗等经济林、珍贵阔叶树种、公益林等作为主要对象,通过抚育经营和林分改造,不断提高林分质量。规划期间改造低产低效林11150公顷。
2、中幼林抚育工程。通过中幼林抚育工程等森林健康经营活动,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期间抚育中幼林12700公顷。
3、木本油料产业建设工程。积极发展油茶、山核桃、香榧、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基地,改造现有低产低效林。规划期内,新建木本油料生产基地2.2万公顷,其中新造林1.13万公顷;改造低产林1.07万公顷,使全市基地总面积达到6.67万公顷;新建木本油料良种采穗圃9个、繁育圃15个;新建木本油料加工基地25个、贮藏基地24个;加快建设市场需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流通网络,引导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制定木本油料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生产标准,完善油脂产品和相关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规范木本食用油包装标识管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4、林下经济建设工程。按照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发展现状,将全市林下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划分为三大特色示范片,即北部圩区林下中药材与蔬果种植示范片、中部丘陵区种植养殖示范片、南部山区林产品采集加工与森林旅游示范片。力争到2020年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67万公顷,重点建立5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7个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200家,形成“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种养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信息网络,打造林下经济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和林下经济发展支撑保障体系。
5、竹产业富民工程。通过竹产业提升工程的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竹林丰产增效示范基地6.67万公顷,全市竹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其中竹笋与竹材加工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竹笋、竹材和竹林下经济亩均收益超过1000元。重点培养低产竹林改造示范户600个,培养60家市级以上竹产业龙头企业,建成一批竹海风景区和竹加工产品展示园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竹文化生态旅游业。
6、青檀宣纸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布局在青檀最优生长区宁国市的方塘、青龙和泾县的汀溪、蔡村、榔桥、茂林、云岭、黄村等地,规划总面积1517公顷。
7、绿化苗木产业建设工程。构建以郎溪十字铺为中心的优质苗木花卉基地。规划发展6433.7公顷;培育省级苗木花卉龙头企业100家,建立苗木花卉示范户1000家;加快建成10个全省领先的优质高效苗木花卉示范基地。逐步建立苗木花卉电子商务中心,实现网上交易,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把宣城市优质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成为全国中部地区苗木花卉产业的核心区和辐射源。
8、林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林产品商品市场的建设,积极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努力培育和拓展专业市场,建立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2020年基本形成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电子商务市场和专业市场互相促进,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品牌形象好、辐射能力强的市场格局。重点发展区域性大市场、大物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广辐射、开放式的市场体系。立足现有市场结构和资源基础,建设档次较高、具备产品集散功能皖南林产品交易市场,形成林产品商业体系格局,以满足农林产品日常购销服务和林业基地、加工企业原料购销需要。规划期内,培育、建立林产品电商平台7家。
9、森林旅游产业建设工程。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湿地等景观资源为重点,加快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培育形成以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为主体,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森林旅游人家、生态山庄等服务业为补充的森林旅游网络体系。同时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产品,实施森林旅游产品的系列化开发。力争到规划期末形成“一心五区”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即宣城市区域旅游中心和文房四宝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敬亭山文化休闲旅游聚集区、皖南乡村休闲旅游聚集区、大云岭红色旅游聚集区、徽文化体验旅游聚集区等五大旅游聚集区,建设森林生旅游景区37处,其中宣州区9处,郎溪县3处,广德县3处,宁国市4处,旌德县4处,泾县9处,绩溪县5处。
第四节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1、特色生态主题园建设工程。
(1)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宣城是 “中国文房四宝之城”,以振兴文房四宝产业为契机,以打造“中国文房四宝第一品牌”和皖南文化旅游圣地为主题,展示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作品,鲜明的体现宣城的文房四宝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宣城的城市知名度。
该园位于宣港路宣广高速立交桥西南,北靠宣广高速、东临宣港路、南融夏渡森林公园,规划用地面积46.69公顷。
(2)竹文化博物馆
广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子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支撑,建立竹文化博物馆,打造集竹类种质保存、竹产品研发、竹文化交流与展示的大型竹文化基地。博物馆位于广德县笄山脚下,规划用地面积1.8公顷,物馆内设竹子展览园,分为序厅、历史资源厅、栽培利用厅、文学艺术厅、学术报告厅、工艺集萃厅、国际陈列厅等7个展厅。
(3)茶文化博览馆
宣城是中国绿茶之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也较大,涌现出“敬亭绿雪”、“涌溪火青”、“汀溪兰香”等本地品牌。博览馆位于宣城物流园区,是中国·茶府八大功能区之一,规划用地面积2公顷。内部陈列大楼设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缘等展厅,浓缩中国数千年茶叶文化的历史轨迹,荟萃世界品类丰富、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2、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为宣传宣城生态文化建设成就,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以当地特色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为载体,建设集科普教育、体验观光、休闲游憩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增强市民对现代林业、城市森林、特色林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升全社会生态保护的意识,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将生态文化内容融入已有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馆中,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传播生态文化知识。
规划建设宣城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33处,突出宣传竹文化、文房四宝文化、茶文化、诗山文化等森林生态文化,普及竹、板栗、山核桃、香榧等森林生态科普知识。同时,围绕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的主题,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依托宣城独特的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将红色文化与自然文化紧密结合,以已建成的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宣城市博物馆等为基础,建设以展示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声像音影等手段展现革命战争年代宣城人民万众一心,积极踊跃支持和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将红色文化与美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人们在欣赏大好河山的同时,了解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规划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其中新建2处,改、扩建8处。
4、义务植树(纪念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新建或扩建义务植树基地12处,植树基地面积435.7公顷。其中,新建、扩建250公顷义务植树基地;结合城市道路和水系绿化、荒山造林绿化、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村镇建设等工程,新建或扩建纪念林基地11处,总面积1877.3公顷,并采用挂牌、设置标语、刻立碑文等形式突出显示纪念主题。
5、城市绿地认养基地建设工程。制定《宣城市城市绿地认养、认管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各界以投资、捐资、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采取自愿认领、科学养护的原则,市域范围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自愿负责一定面积绿地的建设、养护及管理。同时,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定期监督实施,确保质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全民积极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达到绿化家园、美化心灵的目的。

第五节 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1、种苗培育工程。对全市范围内现有各类苗圃进行调研普查,摸清其苗木生产经营状况,按照本规划中涉及的各项重点工程对苗木数量和品种的需求,规划完善和新建一批重点用材林林木良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保障性苗圃,提升现有苗圃基地的培育水平,丰富品种结构,提高种苗品质,保障宣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稳步顺利实施。规划期内,全市建成重点林木良种基地5处,规模达到133公顷,使林木良种基地的树种结构趋于合理,供种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加强重点经济林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5公顷山核桃采穗圃、20公顷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5公顷香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油茶采穗圃2处,面积20公顷,建设优良种苗繁育基地10公顷;规划建设南方红豆杉良种繁育基地10公顷。根据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对苗木的需求,以培育林木良种苗木、珍贵树种苗木为主要任务,在现有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设施设备较为完善的国有育苗单位和民营育苗企业中,择优精选5处,规模达70公顷,以上作为保障性苗圃。
2、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工程。一是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对影响现代林业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的共性技术和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科技协作,组织脆弱区生态建设、特色经济林(竹林)培育、林木良种、林产品利用的技术研究,完成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山核桃和油茶良种选育推广,良种覆盖率达90%。实施山核桃、香榧、竹林生态高效经营、配方施肥、有机栽培、立体经营、节水灌溉等技术的集成,开发经济林产品保鲜、笋竹精深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技术。二是建设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推广山核桃、香榧生态经营以及青檀林培育、毛竹笋材两用林培育、山地油茶生态高效栽培、红豆杉培育等实用技术。三是修订山核桃、香榧、竹林系列标准,拟订山核桃、香榧生态经营地方标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加强山核桃、香榧、竹林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0%以上。四是培育创新主体,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组建工程监理机构。加强科技培训与科普宣传,扶持协会和合作社等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发挥民办技术组织在推广先进技术中的作用。通过定向教育,培养1500名左右林农技术员,建立1500个左右科技示范户,实现户户有林业科技明白人,村村有农民林业技术员和乡土专家,使林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林业宣传教育工程。整合现有林业科普宣传教育资源,促进林业科普基地的建设,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开展生态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全国科普宣传日”、“植树节”、“爱鸟周”、“防灾减灾日”、“环境保护日”、“地球日”等科普宣传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的向公众普及林业生态科学知识,促进公众对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培养爱护森林、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强林业职业教育和林业干部培训,提升林业职业技术培训能力。完善林业宣传教育体系,建立市、县(市、区)各级林业宣传教育活动基地或宣教中心,提升林业宣教能力。
4、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工程。强化林地及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应用和维护,开展年度动态更新,形成“一个体系、一个库、一套数”的管理系统,保证森林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林地及森林资源“以图管地”的精确调查与有效监管,满足资源“批、供、用、补、查”日常监管的需要,为森林资源年度出数、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双增”目标考核,以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提供重要依据;深化遥感、定位、通信技术全面应用,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评估体系,加强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建设,实时掌握生态资源状况及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评估重大生态灾害、重大生态环境损害情况。推进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监测业务与空间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建立系统科学、准确快捷的生态监测评价标准,加快编制林木、林地、湿地等林业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进损害森林资源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为推行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建设内容是:全面建成全市林地资源“一张图”,提升森林资源监测基础设施能力。
5、林业基层组织及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稳定、巩固、完善基层林业工作站,建立健市、县、村三级林业工作站管理体系。二是加快林业工作站、木竹检查站、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等标准化建设,整合各类林业基层站点功能,推进多功能综合型站点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全市林业基层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巩固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成果,完善供水、供电、通信、小区绿化等配套设施,提高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度。加强林区道路建设,新建“断头路”连接道路和桥涵,升级改造现有通行状况较差的道路,加强休闲游憩绿道网建设。

第七章 改革创新重点
第一节 进一步深化林改配套改革
紧紧抓住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契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破解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力争用2~3年的时间,在完善产权制度、经营体制、金融保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创新突破,探索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到2020年,使全市新型林业经营组织覆盖面达到60%以上,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80亿元,林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山区农民人均林业综合收入提高到3000元,实现资源增长、生态增效、产业增值、林农增收、林区和谐的总目标。
主要建设内容:引导建立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探索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建立林权收储中心,创新森林保险产品,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发展林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服务机构,探索生态公益林流转机制,探索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机制。
第二节 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部署,改革工作从五个方面推动: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最严格的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坚守生态红线的骨干作用。
二是界定林场属性。根据宣城市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以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需要,原则上,全市18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从事公益一类服务事业单位。
三是合理整合林场规模。原则上,每个县(市、区)保留1至2个国有林场。
四是科学核定人员编制。事业编制人数压减45%左右,用于聘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骨干林业技能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五是安排改革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适量的国有林场改革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深化综合执法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按照“精简、效能、统一、高效”的原则,推动林业行政执法改革,围绕突出事前预防监管,整合林业行政执法职能,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及推诿扯皮问题。进一步发挥森林公安查处森林资源案件的主体作用,支持独立行使执法权限,树立执法威信。整合林业行政执法职能,将检查站人员择优充实到森林公安,履行源头巡查监管职责,配合行政执法工作。解决落实木竹检查站人员财政经费保障。
创新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登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林业政务服务、林业信息化管理、林业司法鉴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与仲裁等林业发展所需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林区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第四节 积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工作
以增加和保护森林植被的方式增加碳汇,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生态建设、提高林农收入、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碳汇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具有前瞻性、国际视野的朝阳产业和公益事业。宣城市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充裕,要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促进碳汇林业体系建设。
一、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碳汇林业建设。“十三五”期间,通过主要公共场所碳汇宣传点的林业碳汇宣传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普及推广日常生活碳排放计算器、利用公共传媒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以林业碳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普及林业碳汇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与环保意识,让碳汇深入人心,吸引更多的企业、团体、组织和个人志愿参与营造林增汇活动,以林业碳汇为切入点拓宽林业生态建设融资渠道。
二、完善全市林地绿地碳汇能力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利用样地调查、遥感信息、碳通量及模型模拟等多种途径,探索覆盖全市的林地绿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形成长期固定监测样地和定点即时通量塔监测为主,以遥感监测为补充和验证的碳汇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对宣城市林地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汇动态的定时监测与预测模拟,为评价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对全市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预测未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完善宣城市生态效益补偿促进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三、进行碳汇交易试点,培育区域碳汇交易市场。宣城是全省率先开展汇交易试点的市,利用华东林交所宣城营业部的交易平台,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优先开展森林碳汇市场开发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碳汇交易模式,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碳信用信誉,为提升参与国际、国内碳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第五节 打造“互联网+”林业发展新引擎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动,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建立林业网上审批平台,搭建林业数据开发和智慧决策平台,建设林业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管系统、智慧林区综合服务平台、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等,为林业核心业务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智慧化解决方案。加强林业网站群建设,完善优化综合办公系统,实现政务管理公开透明、智能协同。建设智慧林业中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物联、智能化手段,建设立体感知、协同高效的生态监测管理决策服务系统:包括资源动态管理、生态环境一致性研究与动态监测、火情动态管理和控制、营造林和林区道路规划、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动态管理,资源综合感知监测、林产品质量监测服务、林农综合信息服务、重点工程监督管理平台,智慧林业体验中心智慧林政管理和智慧林业决策系统。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把林业建设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城镇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林业发展,及时协调和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林业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生态红线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生态建设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分别是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林业发展。
第二节 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林业投入体系,对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实行财政预算。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资金流向和使用的审计制度,以确保专款专用。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机制。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投资造林绿化,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造林,建立商品林基地和企业原料林基地,及时依法给予造林经营者颁发林权证。
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提升林业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积极开辟新筹资渠道,改善林业投资和经营环境,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广泛吸纳国内外社会各界资金注入到林业生产建设中。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林木、林地所有权。在巩固完善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全面深入推进配套改革,建立与产权关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释放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较为健全的林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林农增收致富体系和林权管理信息支撑体系,全面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积极深化推进以生态效益补偿、森林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引导林农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林业良性发展。积极稳妥开展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做好木材运输管理改革相关工作,规范强化木材检查行为。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进危旧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节 完善市场体系,强化社会服务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一批林业产业化示范区,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严格执行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林业品牌建设,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增强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全面提高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和完善木材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等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推进森林认证和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规范市场行为。鼓励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林业专业协会,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伐区调查设计等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平台和森林资源收储中心,着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全面盘活森林资产,依法规范森林资源流转。
第五节 加强资源保护,改善林业民生
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切实落实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和林地定额管理、征用征收审核审批制度等管理制度,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和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保护生态安全。切实加强乡村现有自然生态的保护,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生态,以及各类保护小区、村庄片林要严格保护,保持自然风貌。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在改善林业生态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改善林业民生。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苗木花卉、森林食品、珍稀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和药材培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经济等新兴林业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和产业示范基地。
第六节 筑牢科技支撑,注重队伍建设
依靠林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林业技术水平、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重点抓好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依托林业科研院所,加强与林业科研部门、林业院校的合作,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切实将科技保障贯穿于林业发展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大林业新技术应用培训,确保林农及时掌握林业新技术。利用林业信息技术,加强林业建设成效监测。利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区地理信息系统,完善林地地籍管理;加强林地、森林动态监测和林木资源信息监测,全面准确地搞好森林资源建档、续档工作,绘制全区林地“一张图”。推广林业实用技术,促进森林质量提升。推广良种壮苗,实施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促进森林生长量、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林地生产力、林农收入和森林生态效益大幅度提升。完善先进技术装备,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加强种苗植物检疫,从源头上防范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与蔓延;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健全预测预报网络,及时发布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的预警预报,及时掌握虫情、疫情、火情动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治早、治了。注重生物防控技术应用,实施森林健康经营。
加强全市各级林业行政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生态保护监测体系、林业执法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将全区林业执法和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人员与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着力加强林业工作站、木竹检查站、科技推广站、森林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建设,稳定机构队伍,强化职能作用,理顺资金渠道,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公条件。进一步完善全区林业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不断提升应对林业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加大对林业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林业资源监测、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机制,重点培养与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林业科技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拓宽载体、创新形式,加强林业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林业、支持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浓厚的社会氛围。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