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项目信息网 > 资讯列表 > 正文
【辽宁】水利局“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1-18 农林水利 辽宁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十三五”规划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入研究、统筹谋划,规划重在“补短板”,切实解决好民生水利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全面提升水利综合服务能力,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转变用水方式,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水资源保护,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防洪、饮水等问题,推动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严格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

  加强水行政监督执法,强化对水资源水环境依法管控,依法保护江河湖库水利工程设施;

  “十三五”我们完成了水利事业改革,跟随者机构改革的环境我们完成了水利事业单位改革,成立了开原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完成了大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管养分离,成立了开原市灌区农业供水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治理中小河道50.29km,维修养护堤防76km,水土流失治理6.71万亩,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处,改造饮水安全水源工程2处,受益人口1.3万人。改善灌溉面积27.47万亩,改善易涝耕地面积13.02万亩。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由于投资大环境变化,水利的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大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等已经列入省级水利十三五规划。由于资金问题上述项目均没有按照规划完成建设任务。

  一、防洪排涝减灾项目存在的问题

  辽河堤防还有22.22km需要提标。尚有1.7km共3处险段没有治理,使辽河堤防的安全度汛存在着隐患。

  我市现有需要治理的河道277.688km,其中清河作为主要河流1条长度71.468km,重点地区9条中小河流共139.02km,中小河流4条共67.2km。

  现有8座大中型水闸工程由于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主体工程经过水闸安全鉴定需要除险加固。

  开原境内的4座小Ⅰ型水库,已经达到运行的设计使用年限,需要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尖山水库坝脚出现漏水现象,需要对坝体进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属于公益性建筑物,每年要对水库的日常维修养护,维护资金由省以上专项资金解决。

  农村涝区现有的排涝设施、设备年久失修。现有排涝渠道需要疏浚,排水涵闸带病运行,排水站的排涝标准的、设备使用年限已经超过设计年限。

  开原现有21条重点山洪沟河道淤积严重,需要治理。

  雨量站设备已经运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更新设备。

  二、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类项目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易旱区域缺少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没有规模以上工程,运行年限超过30年的自来水工程经常出现管网接头处漏水,维修费用飙升,造成自来水工程停用现象逐年增加。农村集中供水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2019年达到60.7%,目前还没有达到省政府要求的两率达到75%的目标。

  三、农村水利项目类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1个大型灌区和3个中型灌区的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及配套建筑物完好率较低,大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4,中型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1。灌溉期为47-55天,泡插期在15天左右。灌区内的干支渠渠道需要通过改造缩短灌溉时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除大型灌区的主要取水口安装计量实施外,其他工程均没有计量实施。灌区管理没有开展信息化管理,省属水库灌溉用水已经实行计量收费,灌区由于没有完整的计量体系,水费的收取依然采用按面积收费。

  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类项目存在的问题

  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指数任务和湿地建设任务还在进行中,尚有49km封育围栏工程需要建设,林地面积和湿地面积还需要急需扩大。

  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7500公顷,坡改梯998公顷,需要治理的侵蚀沟工程300条。

  五、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类项目存在的问题

  移民村无自己的特色产业,村内的基础设施配套依然不完善,村路、村内小型河道需要治理。

  第三节 发展环境

  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十四五”规划是在“十三五”工作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立足科学发展、高效保值、可持续发展,着力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妥善解决辽河保护和沿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解决关系辽河治理保护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问题,着重研究和统筹考虑确保水质、生态和防洪安全的路径和措施,系统安排布局综合治理、工程、监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开原市“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是依据辽宁省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大纲和开原市水利事业发展需求进行编制。

  该规划从行业特点出发,根据本行业需求从防洪排涝减灾、水资源和城乡供水保障、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共5个方面进行规划编制。

  第二章 十四五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 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产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紧紧围绕《辽宁省水利改革“十四五”规划》、我市的乡村振兴战略等系列战略,加强依法治水 和科技兴水,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建设管理质量和水平,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水利工程建设短板,着力完善水利监管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水利行业监管体系,水利建设管理与地区产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完善节水供水、防洪减灾、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解决水灾害和水资源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开原市水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围绕治水矛盾变化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所处的阶段定位,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立足要点,突出亮点,提出既符合长远目标要求、又能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实施的水利改革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节水优先、高效利用

  全面落实省水利厅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考核,推动全行业全社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水平。

  2.空间均衡、统筹兼顾

  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从生态文 明建设的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确保地经济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3.系统治理、协同发力

  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协同发力,共治共管,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现“五水”共治,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

  4.两手发力、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 营管理,增强水利建设管理活力。

  5.确有需要、可以持续

  结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制定实施计划。抓住关键环节,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6.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 水、防洪、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升水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科技创新、智慧水利

  充分利用省水利厅提供电子信息化技术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水利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对水资源、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提升水利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8.完善机制、强化监管

  建立健全水利行业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注重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转变,做到事 前要“堵住”、事中要“卡住”,事后要“查处”,保持整个监督过程首尾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监督效果,确保水利行业监管得到有效加强。

第三节  发展定位

  水利事业发展规划以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基于已有的小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该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划定更好地发挥水资源水生态的引导约束作用,促进各类空间布局。

  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明确涉水空间保护与利用和约束性指标,聚焦涉水生态空间及“红线”落地的刚性管控要求,合理布局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继续提升河道防洪能力、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对“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考虑需要与可能,围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和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涉水事务全面监管四大体系,从防洪排涝减灾、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农村水利工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五大类项目,紧紧围绕水利部的“十四五”发展思路和《辽宁省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投资方向编制《开原市水利事务发展规划》,尽最大努力争取省以上投资来完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完成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农村供水保障规划。

  .加快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治理河道277.688km,堤防达标22.22km;重点山洪沟21条,治理长度226.7km;更新47个自动雨量站设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8座,小型水库安全鉴定4座,尖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涝区基础实施改造,改善易涝耕地面积17.08万亩;

  2、加快水资源配置管理体系建设,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严格水资源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 量,提高用水效率,提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用水量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市供水保证率、用水计 量率、地下水压采、重要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指标。

  3、加快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水利基础

  “十四五”期间改造大中型灌区4处。改造开原市西部涝区。新建小农田水利工程,提高抗御旱灾的能力。新建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3处,建立健全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提高2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水质达标率超过90%,集中供水率达到80%,供水保证率等指标达到95%。加强水库后期移民扶持工作力度。具体指标如下:

  ①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20处,农村饮水抗旱应急水源10处。

  ②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5处,老旧工程及管网改造26处,受益人口16.87万人,其中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受益人口7.94万人。

  ③规划开原灌区的续建配套改造工程、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改造建设3座。

  ④小农水工程规划维修改造18座塘坝,30座方塘,5座小型水库,10座小型拦河闸坝,6座中型拦河闸坝及20座提水站;

  ⑤移民直补发放25343人,完成移民村的产业升级发展让移民村有自己的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继续加强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把移民村打造成美丽乡村。新建培训基地加强对移民人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生存能力。

  4、加快河(湖)长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新建辽河湿地2处,共1800亩;综合治理侵蚀沟300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00公顷,坡改梯998公顷;

  5.加快依法治水管水体系建设,全面构建水利现代化体制 机制

  依法治水全面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建立 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以河长制为载体的河道管护责任基本落实,河湖面貌显著改善;水法治、水政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河湖、水资源、水工程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大幅提高水利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水利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提高水监测站网覆盖率、水工程监管覆盖率、河湖长制监管率、重点取用水户监管率。

 第三章  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任务

  第一节  防洪排涝减灾项目

  防汛抗旱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必须完善防汛抗旱组织系统,落实工程安全度汛责任制。

  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完善各级各类防汛预案,针对近年来防汛抢险和工程调度中暴漏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乡镇和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和宣传,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防汛机动抢险专业队伍,对防汛队伍进行了调整补充,并对队伍成员实行登记造册、统一管理。加强了军民联防、警民联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防汛抢险救灾队伍体系。

  建立健全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监测预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加强物资储备库建设及储备管理,形成储用结合、调拨有序、保障有力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格局,保证物资及时补充和更新,以满足防汛抢险、抗旱救灾需要。

  防洪排涝减灾实施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清河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柴河等中小河流13条。实施寇河拦河闸等8座大中型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对尖山子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提升山洪灾害预警治理能力和农业自然灾害防御能力。项目分防洪排涝、减灾2个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1、防洪排涝规划

  (1)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续建堤防提标22.22km,险段治理3处共1.7km,砂堤砂基治理8.82km,堤坡硬性防护治理5.29km,防浪林补植9.1km。规划投资13893.4万元。(辽河治理项目)

  (2)主要江河治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上)

  新建治理清河河长71.468km。 保护人口9.2万人,保护耕地13.5万亩。建设期为2021-2022年,规划投资17581.59万元。

  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积200-3000km2) 新建阿拉河、中固河、柴河、马仲河、碾盘河、叶赫河、寇河、亮子河、南柴河,治理河长139.02km。保护人口14.7万人,保护耕地16.67万亩。建设期为2021-2025年。规划投资为52209万元。(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3)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积50-200km2)

  新建西小河、小河子河、南沙河、小沙河,治理河长67.2km。保护人口0.75万人,保护耕地0.9万亩。建设期为2021-2024年,规划投资4000万元。(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4)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

  除险加固寇河拦河闸、付庄子拦河闸、威远寇河拦河闸、亮子河拦河闸、靠山柴河拦河闸、上清河拦河闸、东升拦河闸共8座,8座拦河闸改造完成后有效灌溉面积可达到17.8万亩。建设期为2021-2025年,规划总投资 13070.77万元。(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

  ①寇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寇河拦河闸枢纽工程位于寇河主河道上,位于南城子水库下游20km处,为寇河灌区渠首枢纽工程,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灌溉面积7.8万亩。1993年根据农业开发总体需要,以满足防洪和灌溉需要,对寇河闸进行改造。改造后采用双支点水力自控翻板闸,原溢流坝增加混凝土面板,并在翻板闸右岸增设三孔调节闸。

  主体工程包括:右岸进水闸、右岸调节闸、翻板闸、溢流坝、左岸调节闸、左岸进水闸。其中水力自控翻板闸,共22孔,总长155.2m,堰顶高程为103.15m,门顶高程为104.65m,闸孔净宽145.32m,支撑墩44个,墩厚0.2m,加强墩2个,墩厚0.8m,工作桥高程105.17m,海漫高程102.5m,闸前设计水位104.65m;溢流坝坝顶高程104.65m,坝长92m;左岸调节闸4孔,开敞式,每孔净宽2.5m,闸门高2.5m,底板高程102.5m;右岸调节闸3孔,开敞式,每孔净宽1.8m,闸门高1.8m,底板高程102.75m;左岸进水闸2孔,涵洞式,每孔净宽1.5m,闸门高1.4m,底板高程103.2m;右岸进水闸5孔,开敞式,每孔净宽2.0m,闸门高2.0m,底板高程103.0m;设计洪水洪峰流量1005m3/s。

  经过多年的运行,主体工程出现破损,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由于维修资金未及时到位,虽经过修缮,但仍未彻底解决工程的安全问题。

  寇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拆除溢流堰、水力自动翻板闸,全河道断面布置合页活动坝,充分利用部分原闸底板;取消左岸进水闸、左岸调节闸,将左岸调节闸合并到右岸布置;两岸边墙拆除重建。概算总投资4314.62万元。

  ②下肥地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下肥地付庄拦河闸建于1992年,位于开原市下肥地乡付庄村,柴河主河道上。

  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为0.8万亩,为灌区内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使灌区的灌溉面积得到保证,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拦河闸由溢流堰、调节闸、进水闸组成,拦河闸全长123.00 m,其中溢流堰长120m;调节闸宽3.0m,采用螺杆式启闭机。

  工程原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相应洪峰流量560m3/s),20年校核(相应洪峰流量858m3/s)。

  经过多年的运行,主体工程出现破损,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由于维修资金未及时到位,虽经过修缮,但仍未彻底解决工程安全问题。

  下肥地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溢流坝扩建,维修堰体,增设防护措施;新建调节冲砂闸,新建进水闸。概算总投资1083万元。

  ③贾屯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贾屯拦河闸建于1985年,位于开原市八宝镇贾屯村,亮子河主河道上。

  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为6万亩,为灌区内作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主要建筑物级别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4级,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主体工程包括:翻板闸、调节闸、提水站、进水闸。水闸全长27m,其中翻板闸长25m,调节闸长2m,提水站控制灌溉面积1.8万亩,4台机组,为混流泵。

  经过多年的运行,主体工程出现破损,严重影响工程的全运行。

  贾屯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拦河闸在原址重建,分别布置有水平铺盖、闸室段、消力池、海漫、抛石防冲槽段,全长共计88.9m,整个闸室宽42.60m。在闸室段上设工作桥、排架、启闭机梁。概算总投资860.14万元。

  ⑤威远寇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威远寇河闸建于1975年,位于开原市威远镇东7.5km。威远寇河闸位于威远灌区境内,其为灌区渠首充水式橡胶坝,位于二道村寇河主河道上,在南城子水库下游2.5km处。

  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为1万亩,为灌区内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使灌区的灌溉面积得到保证,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拦河坝主要由橡胶坝、充水泵房、调节闸组成,其中橡胶坝长100m,分两孔,每孔50m;调节闸3孔,每孔净宽2.5m;上游进水闸3孔,每孔净宽2m,设计引水流量3.5 m3/s,启闭机形式为螺杆式。

  拦河闸全长113.2m,底板宽度为5.5m,橡胶坝底板厚0.8m,调节闸底板厚0.6m;设计洪水位为121.5m,橡胶坝坝袋高程119.5m,底板高程118m;调节闸底板高程117.5m。

  拦河闸设计最大过流量为1050m3/s。

  开原市威远寇河闸运行34年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管理橡胶坝枢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

  威远寇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橡胶坝坝袋进行更换。橡胶坝充排水系统进行彻底改造,调节闸、进水闸底板、闸墩、消力池、海漫、翼墙等构造物进行加固处理,重建工作桥,对闸门等金属结构。估算总投资2390.76万元。

  ⑥亮子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亮子河拦河闸建于1964年,位于开原市庆云堡镇王家窝棚村,亮子河主河道上。

  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为5.2万亩,为灌区内作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水闸主体结构按3级建筑物设计,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拦河闸由溢流堰、调节闸、进水闸组成。拦河闸全长35m,其中溢流堰长29m;调节闸长6m,启闭机形式为螺杆式。

  经过多年的运行,主体工程出现破损,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亮子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计划主要建设内容:新建上游混凝土铺盖,对溢流堰进行加固,新建下游消力池、海漫,提高工程渗流稳定性;对调节闸、进水闸底板、闸墩、消力池、边墙等进行加固。估算算总投资502.25万元。

  ⑦开原市靠山柴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靠山柴河拦河闸建于1964年,位于开原市靠山镇金龙门村,北柴河河道上,为靠山灌区渠首枢纽工程。

  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为6.8万亩,为灌区内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拦河坝由溢流坝、调节闸、冲砂闸、进水闸组成,其中溢流堰长76.2m;调节闸擦长32.5m,进水闸宽2m,螺杆式启闭机,冲砂闸5孔,为开敞式结构,宽10m。

  拦河闸全长120.70m,拦河坝高程135.15m,底板高程为132.95m,边墙顶高程137.50 m,启闭机梁顶高程137.79m。

  水闸主体结构按3级建筑物设计,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最大过流量为637m3/s。

  靠山柴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对拦河坝底板进行加固,提高工程渗流稳定性;对进水闸底板、闸墩、消力池、左侧边墙等进行加固。估算算总投资1210万元。

  ③资金筹措方案

  靠山柴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估算总投资1210万元。资金筹措以中央资金为主,省补助资金,市、县配套构成,中央资金968万元,省补助资金121万元,市县配套资金121万元。

  ⑧上清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上清河拦河闸位于开原市李家台乡上清河村,清河主河道上,建于1992年,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为5.7万亩,为灌区内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拦河闸由薄壁式连拱坝、调节闸组成,拦河闸全长169 m。其中连拱拦河坝长162.5m,调节闸为两孔,共6.50m,闸门为砼结构,启闭机为手动螺杆式。

  该拦河闸原溢流坝长124m,其中原坝体91.5m,调节闸6.5m,WES实用堰26m, 2006年根据农业开发总体规划,为满足防洪和灌溉需要,将WES实用堰加长了45m,加长后拦河闸总长169m。

  溢流坝底板高程17.5m,坝顶高程19.0m,调节闸底板高程16.9m。

  拦河闸现有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工程规模为中型,建筑物等级为Ⅲ等,现状最大过流量为460m3/s。

  经过多年的运行,主体工程出现破损,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上清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对上游铺盖、底板、消力池进行加固,提高工程渗流稳定性,修建50m长海漫;对调节闸、进水闸底板、闸墩、消力池、边墙等进行加固。估算算总投资1690万元。

  (8)东升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东升拦河闸建于1992年,位于开原市上肥地乡东升村,柴河主河道上。

  主要作用为保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灌溉面积6万亩,为灌区内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供水保障,使灌区的灌溉面积得到保证,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拦河坝由溢流堰、调节闸、进水闸组成,溢流堰采用克奥Ⅰ型实用剖面堰,全长100m,中间设2m宽插板作为调节闸使用,共7孔。在溢流堰右岸设进水闸1座,1孔,进水闸尺寸为1.5m×1.5m。

  工程原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相应洪峰流量486m3/s),20年校核(相应洪峰流量653m3/s)。现有最大过流量为500m3/s。

  经过多年的运行,主体工程出现破损,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东升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对调节闸上游铺盖、底板、消力池进行加固,对进水闸底板、闸墩、消力池、左岸边墙等进行加固;新建60米导流墙。估算算总投资1020万元。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含降等报废)

  对关门山水库、马家寨水库、老观堡水库和尖山水库共4座水库进大坝安全鉴定。建设期为2021年,规划投资23万元。

  规划完成尖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期为2021-2022,规划投资185万元。

  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主要对小Ⅰ型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工程必要的日常维修养护。建设期为 2021-2025年。规划投资 250万元。(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

  2、减灾规划

  (1)农村涝区治理规划

  继续加强易涝地区排涝工程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养护工作,全面提升排涝能力;全市涝区治理工程共涉及6个乡镇,位于开原市中西部平原,工程主要内容:排涝河道疏浚29.3公里,排涝渠系疏浚735.1公里,涵闸维修改造17座,排水站维修6座,回水堤加固10.95公里,改善易涝面积17.08万亩,建设期为2020-2025年,规划投资5540.14万元。(高标准、小农水项目、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费)

  (2)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

  洪水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洪水风险的不可消除性,督促我们要加强洪水风险管理,降低洪水损失。防御洪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应该直接把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作为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洪水管理体系。

  “十四五”期间将对全市21条重点山洪沟,分别横道河、青石河、秀水河、土口子河、西河、龙砬河、盛屯河、头道沟河、神树屯河、英山河、挠贝河、付家堡河、柳树沟河、代庄子河、上汪河、马千台河、乐堡河、孤榆河、郭蒋河、长岭子河、双城子河。保护人口4.4万人,保护耕地4.75万亩,治理河长226.7km。建设期为2021-2025年,规划投资 21000万元。(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3)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

  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加强网络建设,依托现有的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和相关网络资源,进一步加强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充实完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数据,开发应用系统,推动与有关单位及重点水利工程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网络体系。加强与水文、气象等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和协调配合,完善联席会商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认真汇总、分析、研判汛旱情发展动态,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准备。同时加强与各县市区的联系沟通,确保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形成统一的防汛抗旱调度体系。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监测预报,更新自动雨量站47个,为13个镇防洪提供予警。建设期为2021-2024年,规划投资10万元。(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第二节 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类项目规划

  1、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继续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新建农业灌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20处,新增抗旱灌溉面积0.3万亩。建设期为2021-2025年,规划投资1350万元。(中央特大抗旱项目)

  2、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根据国家实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围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顺应农村居民对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以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格局,整体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条件。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从60%提高到80%,水质达标率超过90%,集中供水率达到80%。“十四五”期间新建农村饮水抗旱应急水源10处,新建万人以上饮水安全工程3处,万人以下工程89处;其中新建工程64处,老旧供水工程改造25处。受益人口12.185万人,其中新增供水人口5.411万人。加大力度对农村水质的检测力度。建设期为2021-2025年,规划投资13667.97万元。(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农村供水保障项目)

  第三节  农村水利类项目

  1、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开原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1万亩,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改造,改善水田灌溉面积23万亩,灌区的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使灌区内的干支渠渠道防渗率达到了70%,水工建筑物的完好率达到80%,年节水量达到1000万m3,灌溉时间缩短了7天。“十四五”期间计划进行二期工程改造,规划新建渠道衬砌3万m,拆除重建渠系建筑物105座,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建设期为2021-2022年,规划投资5785万元。(水利部大型灌区改造项目)

  2、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更新改造开原市八棵树灌区、靠山灌区和关门山灌区3个中型灌区。改造渠首建筑物9座,改造渠道345km,排水沟77.7km,渠系建筑物341座,管理设施改造13处,新建安全设施24处,新建计量设施162处,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造3处。工程建成后可恢复灌溉面积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93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7万亩,新增供水能力450万m3,灌溉周期缩短10天,年新增节水能力540万m3,年增产粮食127万kg。建设期为2021-2025年,规划投资14900万元。(水利部、省水利厅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①关门山灌区更新改造项目:改造渠首建筑物1座,改造渠道143km,排水沟29km,渠系建筑物75座,管理设施改造6处,新建安全设施6处,新建计量设施57处,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造3处。规划投资4868万元。

  ②八棵树灌区更新改造项目:改造渠首建筑物5座,改造渠道875km,排水沟34km,渠系建筑物152座,管理设施改造3处,新建安全设施11处,新建计量设施75处,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造1处。规划投资6137万元。

  ③靠山灌区更新改造项目:改造渠首建筑物8座,改造渠道87km,排水沟34km,渠系建筑物114座,管理设施改造4处,新建安全设施7处,新建计量设施30处,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造1处。规划投资3895万元。

  3、小型水源工程

  小型水源工程在每年的抗旱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型水源规划主要以维修现有水利工程为主,现有小型水源工程基本上是公益性水利工程,没有经费来源,工程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保证小型水源工程发挥效益,“十四五”期间需要维修改造塘坝18座,方塘30座,小水库5座,小型拦河闸(坝)10座,中型拦河闸(坝)6座,提水站20座。改善水田灌溉面积6万亩。粮食增产60万kg。规划投资3300万元。(水利部、省水利厅先建后补项目、水价改革补助项目)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部门责任

  组织各级水利部门加强领导,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细化落实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切实提高规划实施的执行力;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办法和措施,加强对水利建设指导和监督,抓好规划项目前期审批服务,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争取中央和省级投入,由于水利工程主要是公益性建设投资以政府性投资为主,吸引社会资金和受益群众投资投劳为辅。所以本次规划中央投资占总投资的59%,省级政府性投资占28%,市县自筹资金占13%。

  水利局“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在项目确定后广泛征求各阶层的意见,水利项目建设地点均在各村,特别是农村供水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工程的建设必然要出动群众的利益,为保证将来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我们进行了水利领域“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或重点工程的意见征集,涉及到5类78个大项目,征集对象是规划项目所在乡镇街政府、村委会、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收到项目征集意见共949份,均同意我们“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或重点工程建设,并希望工程早日开工并取得效益。

  第二节  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1、建立水权市场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水利作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水资源总量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制约因素。在辽宁各流域明晰初始水权,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职能同时,利用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偿转让,实现水资源的综合价值。

  2、转换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监管

  实行政企分开,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水管理企业的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节  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

  1、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依据事权划分,加大各级政府投入,采取吸引社会资本等多渠道、多元化措施,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确保水利投资需求,逐步削减市县配套比例,最终取消省以上水利专项对县级配套要求。在积极争取中央级财政性投资的同时,还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快建立水利投入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责任,明确水利工程投资主体,通过国家制定政策支持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水利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投入。

  2、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前期工作经费投入

  要多渠道筹集并落实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及时向政府汇报经费需求,同时要积极争取增加前期经费的投入,保障各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安排不少于3%的比例用于水利规划、勘测设计、专题研究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3、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机制

  拓宽投融资金渠道,搞活经营机制,保证投资人收益,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弥补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实行市场化运作,明确法人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责任,在体制上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工程建设质量。

  放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准入条件,在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条件下,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各界投资水利事业,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资金、企业资金等共同参与投资的大好局面,最大程度地缓解工程建设资金供需矛盾。

  继续加大水利建设基金、河道堤防修建维护费和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对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如防洪工程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

  对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要研究社会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合理划分问题,对承担社会公益性功能部分,由政府出资保证其正常运转,发挥效益。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要积极探索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机制和方式,调动广大农民、企事业单位、城镇居民等各方面参与治理水土流失、开发水土资源的积极性,争取多渠道投入。

  第四节  强化协调配合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制定完善促进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

  第五节  制定和完善水利扶持政策

  对于以防洪、灌溉任务为主,以及为增加粮食产量、减少洪涝灾害等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修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减免耕地征占税费及有关政策性收费,免缴征占林木等各种税费。完善水利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大辽宁沿海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沿海经济带骨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投资建议比照中部地区补助标准及享受中部地区各项优惠政策。

  完善水价政策体系,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既要新建水源工程增加供水量,还要维持现有水利设施的供水能力,运用价格手段,完善水价政策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使水利工程运行费得到合理补偿,保证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第六节 社会参与,共同实施

  水利发展规划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和实施,要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认识程度。在规划的制定中,既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专家的咨询作用,也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把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过程,作为专家咨询、科学论证的过程,作为深入基层、民主决策的过程,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实践基础,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
注册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ccpcservice获取,或关注公众号中项网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