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2-08 农林水利 贵州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遭遇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压力加大两大“天花板”,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以及环境资源双重约束两道“紧箍咒”,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和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意义重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补齐农业短板、弱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省委提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市委提出了“四新一高”工作要求,区委提出了实施“821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持园区带坝区,坝区带坡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转变,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农业也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全区68万多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全面推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坚持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坚持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增强发展活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形态,努力把播州区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品牌企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二、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9月26日);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号);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发〔2020〕1号);
6.《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7.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乡村振兴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32号);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9.《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1号);
10.《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9〕1号);
11.《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20〕1号);
12.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遵党发〔2018〕1号); 
13.《中共遵义市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的决定》(遵党发〔2019〕5号);
14.《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的实施意见》(遵党发〔2019〕14号);
15.《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遵党发〔2020〕1号);
16.《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遵党发〔2020〕9号);
17.《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遵义市与时俱进落实“四新一高”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遵党办发〔2020〕7号);
18.《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播党发〔2018〕11号);
19.《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意见》(播党发〔2019〕18号);
20.《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关于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播党发〔2020〕17号)。
三、规划时期与范围
规划时期: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
规划范围:遵义市播州区17个镇2个民族乡5个办事处。 

第二章 发展基础

一、自然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遵义市播州区地处贵州省北部,国土面积2487.6平方公里,全区确权登记承包耕地面积111.4万亩(其中田37.2万亩、土74.2万亩),约占国土面积29.6%,高产田占20.7%,中低产田占79.3%,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63亩。全区现有坝区39个、13.64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2.2%,适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集中连片单品规模化种植的耕地面积较少;6~15°的缓坡耕地面积46.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1.7%;15~25°的中坡耕地面积29.9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6%,绝大部分已开展退耕还林;大于25°的陡坡耕地面积2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9.5%,全部实施了退耕还林。
(二)生物资源 。遵义市播州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潜力较大。境内有水稻、油菜、烤烟、生猪、辣椒、高粱等传统优势主导品种,有西红柿、茄子、黄瓜、大葱、香葱、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品种,有脆红李、提子、蜜柚、核桃、弥猴桃等水果品种,有黔北黑猪、黑山羊、贵州白山羊、生态禽等特色畜禽品种和鱼类100余种。“黔北黑猪”“团溪白果贡米”“播州乌江鱼”“核桃箐核桃”是区内优势特色优良地方农产品,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气候资源。遵义市播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2%,平均海拔850~1100米之间,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4.9℃,年均日照时数1146.9小时,雨水充沛,降雨量1035.7毫米,无霜期291天,光、热、水基本同季。区域内小气候特征明显,分板块区域发展不同产业条件优越,中部适宜休闲观光体验城郊型农业,东南部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及生态畜牧业,西北部适宜发展夏秋冷凉型蔬菜。
(四)水资源。遵义市播州区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33座,山塘2297口,总蓄水量16583万立方米,能够满足35.8万亩耕地灌溉需要。总投资达7.29亿元的绿竹坝水库与上水水库工程已先后开工建设。全区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67条,河流总长738.95公里,平均河网密度0.292公里/平方公里,全区农灌水库总库容达3167.2立方米,可养鱼面积10.6万亩。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山区生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全区辖17个镇2个民族乡5个街道办,176个村(居、社区),总人口84.36万(其中:农业人口68.4万人)。2020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是2015年的1.46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1.3%,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5年:18.2:46.1:35.7调整为2020年的15.5:43.7:40.8。2020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6亿元;预计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年均增长8%。2020年预计完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7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8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6%和9.7%。
三、农业发展状况
我区紧扣“五步工作法”,围绕“八要素”,强化产业扶贫“一长两短”,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突出“四新一高”,以“821”为抓手,突出辣椒、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粮食产量稳定经济作物稳步增长,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占比稳步提高。2020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95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58亿元以上,2020年预计粮食产量25万吨、油菜籽产量5万吨以上,预计肉类产量10万吨、禽蛋产量1.13万吨,水产品产量完成1.53万吨,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围绕市场需求,以仔粒玉米调减为抓手,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全力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推进重点产业向最适区域布局,调整公路沿线产业持续优化,“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商品化率有效提升。完成1个样板坝区、9个达标坝区的创建,采取“一坝一业、一坝一策”,依托坝区内企业和合作社,创办示范基地39个,发展辣椒、蔬菜、稻+等约10万亩,引领产业发展;完成绿动九丰合作社等22家经营主体申报坝区产值奖补资金2943万元。龙坪提子、三岔弥猴桃、乌江西坪核桃、平正脆红李、枫香设施蔬菜、茅栗团溪稻+生态、三合马坪大葱、新民龙丰辣椒、鸭溪堰坎露地蔬菜、乐山新华蔬菜等成为主导特色优势产业的典型代表。围绕资源禀赋,依托广东温氏集团,建设从原种、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全产业链,建成新民、泮水生猪原种区,尚嵇、西坪、团溪生猪育种区,三合、龙坪为主的生猪育肥区,苟江饲料屠宰加工区,带动生猪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农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贯彻落实省委“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精神,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配合、全责任链压实”的要求,紧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流通和消费五个产业链环节,强力推进优质辣椒、生态畜牧、绿色蔬菜、生态“稻+”工程、食用菌五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迎来2017年全省水稻绿色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宋宝安等6位院士亲临并作主题演讲。2018年全面拆除取缔库区网箱养渔,净化乌江水域,2020年全面完成退捕禁捕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渔业转型升级,2020年迎来全省生态渔业现场会召开。全区农业龙头、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龙头+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产业发展。组建播州红公司入驻乐意园区,由区沃丰农业投资集团负责打造辣椒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带动我区辣椒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延伸。
(三)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2016年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抓好田间生产档案和投入品档案管理,应用手机APP创新基地监管,适时开展田间档案建设、投入品使用等监督管理,提高了基地大户、规模种养殖场主的农产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二品一标”认证,适宜农产品种植区域无公害认证全覆盖,认证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枫香黄金奇异果通过欧盟和有机双认证,“黔北黑猪”“播州乌江鱼”“核桃箐核桃”“白果贡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养得好”向“卖得好、效益好”转变。
(四)产业扶贫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紧扣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根本,贯彻落实市委产业扶贫“一长两短”贫困户全覆盖指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共同体等发展模式,订单带动,以销定产,精准扶贫、精准产业,坚持“长在山上、短在田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因地制宜抓好辣椒、经果、生猪等长线长效产业和蔬菜、生态家禽、食用菌等短期见效及短平快产业,确保能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都养殖生猪2头以上、种植蔬菜辣椒2亩以上、禽类100羽以上,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有保障,稳定脱贫有产业,扶贫产业累计覆盖贫户2.18万户,基本实现能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按照“园区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观化”要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创新土地流转、经营管理、投融资“三大机制”,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村级卫生公厕95个、覆盖率达100%,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88%。创建生态宜居示范镇1个,农旅文示范区10个、贫困示范村15个、示范点40个,枫香纸房村在创建中融入了当地的古发造纸文化和花椒产业,山岔高山村融入了安山古村寨、猕猴桃产业,平正红心村融入了仡佬文化、脆红李产业,鸭溪堰坎村融入了中药材、蔬菜产业,拓展了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康养功能,培育了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推动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等综合功能集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枫香九丰蔬菜园区获全国“创意农业园区”,枫香花茂村先后获“全国最美红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最美村庄”称号,乡村综合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
(六)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已全面完成,为“三权”分置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承包登记确权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获得“优秀”等次。且承担了国家农业部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二轮试点、全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社融合”改革试点,改革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区涌现出了鸭溪“返租倒包”、三合“三社融合”、枫香“村社合一”等多种类型规模经营形式,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手中,利用他们有资本、懂市场、善经营的优势实现了规模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向着区域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农业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提高,有效破解了“无人种地、种什么地”问题,提升了产业规模经营水平。
(七)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显著增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围绕“四种工程”“换种工程”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持力,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以上。全区“两杂”良种推广率达99%,脱毒马铃薯占50%,辣椒良种率达85%,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常年推广水稻、玉米、油菜、蔬菜、辣椒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以上,绿色“稻+工程”20万亩。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猪、牛、羊、禽的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十三五”期间,争取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区推进项目6000万元,2016-2020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00多万元,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设备配套达100%,资源化利率达90%以上,全面提升了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水平。实施了中央和省级购机补贴资金592.599万元,2020年末,农机总动力达6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42%。

第三章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空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7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进一步强化“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空前。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为解决“三农”长期投入不足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乡村振兴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32号),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到“十四五”期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贵州省委、省政府立足贵州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系列文件精神,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抓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组建省领导领衔主抓主导特色产业工作专班,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黔中经济区协作发展等,为全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二)全区农业具备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2020年播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7228元,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5%以上。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95亿元、农业增加值58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为15%,非粮增加值占比达到了97.7%,农业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面积占比达到65%以上,种养循环发展、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稳步推进,整体宏观经济进入转型跨越发展时期。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越来越快,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定制农业成为农业发展新业态,农业农村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农业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已流转土地面积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5%以上,规模经营主体近4000个,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作为现代农业关键生产要素的土地初步具备了集约经营、加快流转和商业化运作的基本条件,为现代农业提速转型奠定了基础。
(三)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播州区位于黔中经济区腹地,有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1个市级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是彪炳史册的红色圣地、绿色发展的旅居福地,在贵州省会贵阳这一经济增长极1小时经济圈内。播州区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北离重庆260公里,南距贵阳110公里,属于国家战略下的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核心区域,系贵州“金三角”战略腹地,是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渝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同时又是成渝、广西北部湾、珠三角等经济区辐射带动范围。黔中经济区作为西南地区连接华南、华东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是黔中经济区重要建设内容之一;黔中经济区同时受成渝、广西北部湾、泛珠三角等经济区影响,成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及经济区的扩散回流效应必将极大地促进播州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播州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基础必将在黔中经济区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播州区交通便利,各类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现有川黔铁路、贵遵和遵崇高速与杭瑞高速公路、210国道326国道纵横区境,贵遵高速复线、黔渝高速铁路和贵阳至遵义的城际铁路通过区境;新舟镇的遵义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以上;楠木渡码头和乌江渡码头可容纳500吨到1000吨级货轮直达长江,有助于播州区融入成渝经济区以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是名副其实的黔北交通枢纽,打通了优质农产品的外出通道。区境已建成高速公路163.5公里,国道155.7公里,省道86公里,县道208.68公里,乡道653.9公里,实现全部乡镇通公路,县乡公路好路率100%,有利于基地农产品的快速输送。全区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33座,山塘2297口,总蓄水量16583万立方米,能够满足35.8万亩水田灌溉需要;总投资达7.29亿元的绿竹坝水库与上水水库工程已先后开工建设,为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五)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潜力日益凸现。播州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海陆空交通物流通达川渝粤等全国各地,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播州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主线,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做大健康产业,围绕发展进一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网受理、全网办理,推广一站式、保姆式跟踪服务,加大招商项目代办服务,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将有力地推动全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努力争当全市“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排头兵。
二、不利因素
随着城乡一体化差距拉大,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更加突显,部分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农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的地板效应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的天花板效应的严重形势依然制约着我区农业现阶段质量效益,农业依然面临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融合发展不够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播州区是贵州省人口大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缺乏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全区小城市大农村的现状依旧未改变,“无人种地、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种什么地”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新生代劳动力离农去农现象严重,大量有较高文化、懂技术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兼业化问题日趋凸显。二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存在较多僵尸社,合作社实力弱,覆盖面低、带动力不强,管理不规范、功能发挥受限,且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针对新型主体的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缺乏等诸多困难。三是农民经纪人、农村中介组织等农产品营销人才缺乏,营销能力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四是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带动农户少、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中社会分工不细、产业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低下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全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依然是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不强,单品农业、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缓慢,高端产品较少,大宗产品规模不大,与现代农产品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同质化程度严重,大多为初加工,无拳头产品,加工水平低,技术含量不高,加工制成品品种少、规模小,名优品牌少实力弱,农业龙头企业不大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资金短缺,农业产业水平依然较低,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产业链组成要素整合不够,产、加、销一体化运作程度较低;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三)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加上农业比较效益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低于非农产业,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非农化现象,本已非常稀缺的耕地保护压力增加。全区存在节水灌溉面积小,水资源利用率低、利用难度大。山地农业自身面临生态脆弱和严重的环境保护压力。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相对较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现有耕作方式粗糙,大多为掠夺式经营,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农业耕地质量下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生产实践中落实不够好。同时,工业、城建、农村建房等与农业争地,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耕地产能进一步降低,土地碎片化加剧等,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困难加大;农业发展资金外流、贷款难度大;部分现有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其它地方比较已经偏高,而当前各类农业生产成本仍然不断上升,农业发展面临生产成本压力和资源环境的多重约束不断加大。
(四)产业基础能力依然不足。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设施农业占比较少,农业靠开吃饭的现状依旧未改变。2020年的雨水过多,导致农民无法按时耕作,作物无法按时收获,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了农业真难真脆弱,农民真辛苦。同时,部分镇乡对产业结构调整重视不够,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导致产出效益低,集约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营销、竞争力弱等。
(五)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任重而道远,形势不容乐观,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农村秸秆焚烧、废旧农膜回收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等仍然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难点和痛点。且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理念和观念在农村还没有树立,农民群众主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卫生意识淡薄,农业投入品包装物规范收集集中处置不够,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排放等处置有待加强,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破坏行为时有发生。同时,基层组织对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粪污乱流处置不好,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置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第四章“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二十大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八、九次全会、区委一届七次、九次全会精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守好发展与生态底线,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强化创新引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结好利益链,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突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加工农业新业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价值,将播州建设成现代农业示范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为2035看遵义添彩增色。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定不移抓实“821”工程,推进优势产业、优势资源向优势产区集聚,依托地理标识产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强化政府在出台政策、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推动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高端化、特色化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原则。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切实加强执法监管,应用现代科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实施品牌提升行动,用好现有品牌的同时,开展“二品一标”认证,培育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原则。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幅度,补齐产业短板,大力实施全区域发展、全产业推进、全要素提升、多业态经营,构建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坚持绿色导向可持续发展原则。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绿色导向美丽乡村成为美丽播州的品牌。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新模式探索提升和新主体培育引领,围绕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要求,对照“八要素”,全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延链、补链、强链,突出“四新一高”,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建好“第一车间”,做强“821”主导优势产业、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壮大绿色食品加工、做大加工企业集群,创新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利益联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稳步提升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占比,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和设备支撑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到2025年,播州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构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全面推进,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全面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提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激活,农民增收空间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在“十四五”期内确保粮食稳定在25万吨、油菜籽稳定在5万吨、肉类稳定在10万吨,水产品达到1.8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达到30%以上、到2035年占比达到35%以上。在“十四五”期内确保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5%、2025年达到135亿元(2035年达到200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2025年达到72亿元(2035年达到110亿元),农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5%、2025年达到6.5亿元(2035年达到1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025年达到25000元(2035年达到50000元),为遵义经济增长高于全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西部非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增比进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做出播州新贡献。

第五章  农业产业规划

一、总体布局
按照“四新一高”要求,深入推进农业“821工程”,围绕辣椒、蔬菜(食用菌)、绿色“稻+”、生态畜禽等主导产业,紧盯“基地成片、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目标,实施一批农业发展重点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单品化种植、市场化运作、加工化延链和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农业非均衡发展战略,将优势品种调整到最适区域,推进产业实现“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区域布局。中路南白、龙坑、石板、三合、芶江、三岔、龙坪按照“以文兴旅、以旅兴农、农旅文互惠”的发展思路,依托城郊交通便捷、设施完善,抓好城郊型蔬菜、精品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要围绕城市保供,盯住市长菜蓝子工程,统筹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休闲、观光、教育、文化、康养、体验等功能,大力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板块和保供型蔬菜生产示范区域。东南路龙坪、团溪、西坪、铁厂、茅栗、尚嵇、新民要依托温氏、天兆、台万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猪+沼+菜(果、树)”种养循环优良模式,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产业板块,带动建成外向型蔬菜产业示范区域;在水资源丰富区域,突出绿色生态,用好“白果贡米”地理保护标志,以龙头企业订单拉动“稻+”工程示范,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循环农业,打造西坪、团溪、茅栗、尚嵇、新民、龙坪为主的绿色“稻+”优质稻板块。西路乐山、鸭溪、枫香、平正、洪关、马蹄、泮水要充分利用海拔相对较高,终年气候冷凉特点,大力发展生态牛羊、特色经果、冷凉蔬菜、休闲避暑、旅游农业,打造夏秋冷凉蔬菜(食用菌)产业、新业态农业产业和优质烟叶产业板块。
二、重点规划
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县一业”“多县一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乡村产业板块发展格局。 
(一)打造辣椒产业集群。按照“油菜下田、辣椒上坡”要求,科学轮作、土壤改良要求,打造新民、洪关、马蹄3个辣椒专镇,打造洪关联心村、龙坪中心村、团溪香山村、团溪生产村、新民龙丰村、新民朝阳村、马蹄团江村、枫香张村村、枫香苟坝村、枫香青坑村、石板池坪村等11个辣椒专业村和辣椒168个专业组。规划建设鸭溪—龙坑—石板,枫香—洪关,马蹄—泮水,三合—新民,团溪—西坪5个2万亩,三岔—龙坪,茅栗——团溪—铁厂,三岔—团溪—尚嵇3个1万亩,建成5个5000亩相对集中辣椒示范基地和12个10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生态辣椒种植规模稳定38万亩以上。
(二)打造蔬菜产业集群。按照“设施蔬菜+露地蔬菜”模式,全区打造三大蔬菜产业板块。中部城郊型蔬菜产业板块:紧盯市场保供和市长菜篮子工程,围绕龙坑、南白、三岔、龙坪、芶江、石板等,建设南白民主—龙坑八理—金鼓、石板池坪—天旺—乐意、三岔苏山—红光、龙坪中心—小湾—上水等千亩速生菜基地。西部夏秋冷凉蔬菜产业板块:围绕冷凉小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的特色单品蔬菜,围绕鸭溪、乐山、枫香、马蹄、泮水、洪关、平正等,建成枫香花茂—青坑—洪关、鸭溪堰坎—金钟—高枧、乐山—浒洋水—新华、泮水遵金—纸厂等千亩以上基地。东南部外向型蔬菜产业板块:紧盯省外市场和消费需求,围绕团溪、西坪、尚嵇、茅栗、新民、三合等镇,建设三合互合—马坪—冷水—长丰,尚嵇乌江—保星—茶山,新民—茅栗、团溪—西坪等千亩外向单品蔬菜基地。到2025年全区优质蔬菜种植达到40万亩以上,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达到70%以上。食用菌以贵州泉源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引领,规划三合、苟江、三岔、龙坪、团溪、茅栗、西坪、铁厂食用菌产业带和石板、鸭溪、枫香、马蹄、洪关、平正食用菌产业带,重点发展香菇、平菇、木耳、茶树菇、羊肚菌等优势品种,到2025年种植食用菌1亿棒,产量6万吨。
(三)打造以“稻+”为主的粮食产业带。围绕粮食安全,创新粮食生产方式,优化粮食内部结构,加大以绿色“稻+”为主的水稻生产、以酒用为主的有机高粱生产、以饲料及特色粮食为主的薯类生产,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与效益。规划建设稻+综合种养示范,以石板镇池坪为核心打造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以团溪白果为核心的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打造团溪-西坪-龙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带,规划建设茅栗、尚嵇、新民镇结合美丽乡村的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带,打造白龙河、鸭溪河、黑水河为水源的乐山、枫香、鸭溪、马蹄、泮水、洪关、平正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区常年种植水稻25万亩,确保水稻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
(四)打造生态畜牧产业集群。抓好生猪生产,优化生态畜牧业结构,调减牛羊,增加生猪、家禽养殖,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提升生态畜牧业养殖水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重点建设一批以温氏家庭农场为主的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小区),构建以龙头企业引领饲料生产、原种选育、仔猪扩繁、商品育肥、屠宰加工、冷链配送、食品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延伸畜牧养殖加工和服务配套,打造全区农业的核心支柱产业。到2025年,猪肉深加工集聚区初步见效;内部养殖品种结构全面优化,补齐蛋鸡和黔北黑猪养殖短板,适度发展林下养殖;强化种猪基地建设,力争打造西南最大生猪育种基地。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0万吨以上、禽蛋产量1.2万吨,产值40亿元以上。
(五)建设现代渔业发展示范窗口。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交通区位优势、农业资源禀赋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用好“播州乌江鱼”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壮大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创建原种鱼场—商品养殖—休闲渔业—加工食用—体的生态渔业发展新格局,建成一批特色渔业产业园、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箱式养殖基地、智慧渔业示范基地,形成点线面互动的空间分布体系,建立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带,加快山地特色优势渔业发展升级,建成贵州现代渔业发展的示范窗口,到2025年水产品产量1.8万吨以上、产值6.3亿元以上。
(六)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优化水果种植结构,打造一批精品水果产业基地,力争精品水果种植达到2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中药材等产业,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林下药材、林下养鸡、绿色蜂蜜、特种养殖等林下经济,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特色品牌。围绕茅台酒用高粱订单,规划建设团溪-茅栗、泮水-马蹄2个万亩有机高粱产业带,平正、枫香、石板3个5000亩有机高粱产业基地,带动适宜区域常年种植高粱15万亩。坚持“稳中求精、精中求进、进中求强”战略谋划,全区打造万亩镇乡1个(茅栗)、万担镇乡7个(茅栗、新民、团溪、铁厂、马蹄、枫香、乐山)、万担村1个(茅栗草香),构建规模稳定、质量高效、持续发展的烟叶产业格局,全区常年轮作种烟农田面积稳定在11万亩,年种植面积稳控在5万亩以内、产值2亿元以上。
(七)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食品制造为重点,围绕辣椒、蔬菜、生猪、粮油、中药材等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特色化、高端化定位,完善支持扶持政策,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全国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同类加工企业抱团集群发展,重点扶持遵义椒源、贵州卓豪、播州红、温氏集团、绿叶原生、兴伟面业、山珍宝等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确保每个主导特色产业均有1-2个龙头企业引领,推动我区农产品加工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奋力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工集聚区,打造以辣椒(蔬菜)、稻+、生猪、粮油、中药材等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确保到2025年绿色农产品加工产值150亿元。
(八)培育新产业形成新业态。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精品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旅游农业,实施“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会展”等行动,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成为农村发展新产业,农民增收新业态。围绕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池坪生态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花香龙泉生态园、西崖山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等农业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设施、赋予职能、拓展功能,引领休闲、体验、观光农业发展。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精品示范区,加快推进龙坪—三岔—影山湖—桂花桥—南白—播南—三合—石板—鸭溪—枫香—乐山产业景观带建设,构建全景域最美田园有机统一体。加强对乌江村、苟坝村、共心村等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把枫香镇花茂村、纸房村、土坝村和平正乡团结村打造成乡村振兴战略样板,引领乡村旅游发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六章  重点工程

一、实施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四新一高”理念,围绕“821”特色优势产业高标准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以坝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农业“321工程”优良组合模式,强力推进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将播州建成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一)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以枫香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枫香绿动九丰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以枫香九丰公司蔬菜标准化、规范化先进技术为依托,聚焦优势单品、优势季节、优势区域,围绕市场需求、消费群体,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以早春蔬菜、夏秋冷凉蔬菜、反季节设施蔬菜为主攻方向,以大葱、茄子、花椰菜、瓜类(蜜本南瓜、黄瓜)为主导品种,按照“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生产方式,抓好农业“321”工程和保供基地建设,强化长短结合、高矮搭配,种养结合、立体发展等高效模式推广应用,围绕中路城郊型蔬菜、西部夏秋冷凉蔬菜、东南部外向型蔬菜三大蔬菜产业板块,建设设施蔬菜基地20万亩、露地蔬菜规模化基地20万亩,提高蔬菜商品化率和蔬菜质量效益。确保每年种植蔬菜40万亩以上,年产量75万吨、年产值20亿元。以泉源菌业为引领,深入推进原料和菌包的专业化生产,产品精深加工和菌渣综合利用,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抓好贫困村、异地扶贫搬迁点规划及种植,加大对种植2亩以上的基本菌农培育,巩固提升现有食用菌基地,稳步做大香菇、平菇、竹荪、羊肚菌等主打品种,到2025年种植食用菌1亿棒,产量6万吨,产值7.5亿元。
(二)辣椒产业提升工程。围绕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建设,按照“龙头引领、区域布局、订单生产、椒农培育、换种工程、品牌建设”要求,推动辣椒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群化和全产业链发展。完善辣椒基地田间水、电、路、病虫绿色防控等基础设施及产业体系建设,发挥地方品种优势,全面实施无公害辣椒生产,积极推进绿色辣椒生产,建设辣椒集约化育苗中心2个,烘干生产线15条,冷库23座,提升辣椒生产水平。持续抓好辣椒换种工程和种源工程建设,继续做好5-30亩的基本椒农培育,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辣椒2-5亩,巩固提升5个万亩示范基地和1条红色产业示范带建设,推动每个镇(乡)均发展1-2个辣椒专业村和3-5个辣椒专业组,带动辣椒产业做大做强。以线椒(卓香908、卓椒8号)、朝天椒(遵义朝天椒1号、艳椒系列)两大类为主导品种,提高辣椒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率,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标准化技术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绿色防控50%以上。到2025年培育基本椒农2万户,规模化基地20万亩,稳定种植辣椒38万亩、产值18亿元。
(三)绿色“稻+”综合种养循环工程。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稳面积、稳政策、稳产量要求,选用优质品种,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抓好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结构、稳定粮食产量,加大绿色“稻+”、高粱、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种植,确保年均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抓好粮食增产工程,做大绿色“稻+”工程 ,建立与“稻+”相配套的苗种繁育基地,加强稻+渔、稻+鸭、稻+生态相关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用好“白果贡米”地标品牌,强化龙头企业订单带动,推动水稻绿色创新发展,提升粮食商品化率和种植效益,增加种粮群众收入。通过施用生物农药和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提高到30%以上。同时,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稻+种养结合等措施,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化目标。
(四)生态畜牧渔业提升工程。按照“总量控制、绿色发展、延链强链、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以“种养结合、科技推广、产品加工、特色养殖”为重点,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提升质量与提高效益并举原则,科学规划产业,合理资源配置,因地制宜确定养殖区域、畜禽种类和数量,规范规模养殖,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提高规模比重,引导散户特色养殖,增加经济收益,推动播州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播州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1.生态畜牧业。按照“补链、延链、强链”发展方式,全面建成泮水原种猪场、西坪扩繁场和年屠宰100万头深加工1万吨屠宰深加工厂等补链项目。加快推进温氏生猪屠宰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尽早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成贵州温氏幸福安居工程、温氏鸡(牛奶等)中央厨房、养殖设备服务中心等延链项目,加快推进温氏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泮水镇生猪原种养殖基地和西坪、团溪仔猪繁育基地投产达产,以龙坪、三合、泮水为核心辐射全区的商品猪养殖基地;以芶江镇为主的饲料和猪肉深加工基地。以平正、洪关、枫香、乐山等为主的黔北黑猪生产基地。以平正、洪关、铁厂为主的牛羊养殖区,充分利用草山、草坡和农作物秸秆等天然资源,积极推广标准化规模肉牛羊养殖技术,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技术,努力提高肉牛羊养殖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积极推广粮改饲、秸秆等农副产品的饲料化利用,扩大饲用玉米种植,切实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提高肉牛、内羊品质和出栏率。以平正、洪关、乐山、枫香、铁厂等镇(乡)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年均出栏生猪100万头、肉牛4.5万头、山羊6.5万只、家禽480万羽。
2.生态渔业。切实巩固库区网箱拆除和退捕禁捕成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齐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加大保护长江力度,抓实十年禁渔退捕工作,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逐步实现稻田综合种养全覆盖,推动陆基集装箱养殖向工厂化迈进,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名特优品种适度发展,养殖结构更加优化,新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以上,推动“乌江鱼”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完善水产品产地检疫及养殖产品合格证管理,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逐步提升,不断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年发展绿色稻+渔综合种养殖工程10万亩以上,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3万平方米,建设池塘低碳高效内循环养殖池100个,水产养殖粪污处理池100个,改造全区中低产池塘100个,建设陆基集装箱(柜式)养殖箱、柜500个,循环池500个,到2025年水产品总产量2万吨。
(五)农旅文融合发展提升工程。以蔬菜、辣椒、稻+生态种养、花卉苗木、精品水果、中药材等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农业园区为依托,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将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融为一体,注重生态农业与田园景观的有机融合,巩固提升枫香九丰、南白西崖山、花龙泉等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基地和农旅文融合示范园区,引领乡村旅游发展。以美丽乡村升级为引领,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农村厕所革命,推进乡村休闲游设施配套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完善乡村休闲游配套设施,深入拓展乌江古村落、洪关太阳坪、枫香花茂、平正大发渠、团溪杨辉墓等文化功能,深入开发乡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配套发展农家乐经营,使美丽乡村具备吃、住、行、游、购、娱等乡村旅游功能,带动山地旅游、养生养老、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新兴业态发展,让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转化成为农民增收优势,到2025年乡村旅游综合产值120亿元。
二、实施绿色农产品加工升级工程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引导清洗、分级、包装、冷藏等初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集中,推进各类精深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遵义打造全国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添砖加瓦,做出播州贡献。
(一)打造辣椒加工产业集群。围绕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发挥播州辣椒产业优势,以抓标准生产来实现优质优价,以抓追溯体系来强化食品安全,以抓产品创新来突出产地优品,以抓加工转化来提高辣椒收益,以抓龙头带动来提升市场份额,做大播州辣椒产业绿色食品加工集群,建立“遵义辣椒”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播州红”、“遵香”辣椒系统公共品牌。到2025年,实现辣椒加工产值50亿元以上。培育亿元级辣椒加工企业3家(遵义椒源食品有限公司、贵州卓豪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播州红食品有限公司),招商引资或提能升级5000万元级辣椒加工企业2家,支持中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三板”上市。鼓励播州红、椒源、卓豪食品、新佳裕、苗幺娘等14家辣椒制品企业在精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推动辣椒加工从单一品种、低附加值向多品种、多产业、高附加值转变。强化播州国际辣椒产业园,推动火锅底料、辣椒调味品、辣椒效素等生产线投产达产。
(二)打造蔬菜(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围绕现有规模单品,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稳步做大蔬菜加工产业集群,培育“播绿”优质蔬菜系列产品品牌。到2025年,实现蔬菜(食用菌)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引进蔬菜(食用菌)加工企业和热处理加工、冷却、包装等先进技术,打造集食品研发、食品加工一体的蔬菜(食用菌)加工体系。巩固净菜加工,强化生鲜蔬菜(食用菌)的低温加工和包装,发展果蔬鲜汁、脱水蔬菜、冷冻蔬菜、腌制蔬菜等加工项目,推动蔬菜加工产业集群做大规模。
(三)打造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稻谷、两薯、油菜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生产各类专用粮油产品,提升“白果贡米”品牌价值,打造“遵香”食用油品牌。到2025年,实现粮油加工产值30亿元以上。培育或引进知名企业,用好区域品牌,探索“白果贡米”量版化种植、封闭化流通、精致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白果贡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进食用油加工企业,开发精炼油、高级烹调油和营养保健油产品,支持播州红5万吨牛油、2.4万吨菜籽油、0.6万吨芝麻油生产线全面投产。推进精深加工,支持卓豪、绿叶原生、兴伟面业等粮食加工企业开展特色化、科技化、高端化的新产品研发。
(四)打造肉制品加工产业集群。按照“补链、延链、强链”发展方式,全面建成泮水原种猪场、西坪扩繁场和年屠宰100万头深加工1万吨屠宰深加工厂等补链项目。加大精深加工和扩能改造力度,加快温氏生猪屠宰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推进猪肉加工实现“五个转变”。建成贵州温氏幸福安居工程、温氏鸡(牛奶等)中央厨房、养殖设备服务中心等延链项目。坚持适度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加工原则,推动肉制品加工集群化发展,培育亿元级企业1家(温氏集团),打造“遵义生态肉、播州主产区”品牌建设,做大“黔北黑猪”、“乌江鱼”品牌价值。到2025年,实现猪肉加工产能12万吨以上,肉及肉制品加工产值50亿元以上。促进强平肉联、每宜鲜等猪肉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搞好冷鲜肉精细分割,扩大高温软包装,开发低温肉制产品,提高冷藏储运水平,积极推进跨区域、连锁式经营。支持礼奇食品、辰佳食品等5家企业发展壮大,引进肉制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开发熟肉、膳食、肉类速冻食品、肉类方便休闲食品、肉类调味品等新产品。引进鱼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推进鱼丸、鱼饺、鱼排等鱼产品加工,提高渔业附加值。
(五)打造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坚持特色化、高端化定位,扶持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特做优,到2025年,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40亿元以上。依托现有茶园和日矿泉水资源,加大茶饮料开发,做优水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做大做强山珍宝刺梨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刺梨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实现刺梨加工产值1亿元以上。引进杜仲加工企业,开发以杜仲为主要原材料的药品生产和杜仲类保健茶加工,实现杜仲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开发李子、核桃、天麻、花椒、茯苓等保健功能饮片、饮品、食品、药品等优质农副产品,加大“芶江脆红李”等品牌宣传,实现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围绕乌江豆腐鱼、鸭溪凉粉、尚嵇豆腐皮、南白黄糕粑、龙坪辣子鸡等地方“老字号”品牌,开发旅游食品、航空食品、即食食品等,推动特色小吃由作坊式生产向产业化加工转变,做大地方名优小吃,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三、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品牌提升工程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切实优化产地环境,提升产品品质,从源头上确保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创建农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化行动。通过大力优选及推广蔬菜、辣椒、水稻等抗病品种,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风险农药,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逐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通过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沼渣沼液还田等措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无效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稳步降低,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利用社会化专业化技术力量,全力推广农作物综合绿色一体化防控,提高综合防控水平,降低施药次数和施药量,确保年均减5%左右。规范兽用抗菌药使用,严禁人药兽用,严厉打击养殖环节滥用兽药行为。确保到2025年,蔬菜、辣椒、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稻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蔬菜、辣椒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设农业废弃物田间处理池、农用化学品包装物田间收集池、农药减量控害设施设备等田间设施。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回收网络,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
(二)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行动。强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厂粪污无害化处理及污水净化处理,建立严格的监督监管机制及制度,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推进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和利用产业化发展。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实施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利用全程管理,全力推进畜禽粪污“能源化”和“肥料化”为发展方向,切实解决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控制和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有效推动播州区山地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推广秸秆过腹还田、腐熟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禁止秸秆焚烧,实现秸秆资源化经济化利用,确保到2025年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用好上级专项资金,加大粪污及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建设,扩建2万吨有机肥厂1个,新建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肥厂1个,提升种养循环水平。
(三)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扎实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品牌,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原则,大力推进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开展认证登记产品的跟踪监测、标志检查、综合检查、日常巡查等形成例行监管制度,加强监测结果的分析研判,提升质量安全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监管力度和队伍培训,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红黑名单制度,纠正市场上产品不规范用标问题,确保“二品一标”的品牌和信誉。加大“二品一标”品牌认证,推进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建设工程,推进动植物检疫防疫联防联控。建设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不断扩展追溯品种和追溯环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对接,实现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的追溯管理,建立质量追溯、执法监管、检验检测等数据共享机制。
(四)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升级行动。加强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与保护,大力推行农产品公共品牌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认证,着力打造一批省内外知名农产品和龙头企业品牌。实施生态农产品“整体品牌创建行动”,开展“十佳农产品”评选认定活动,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充分发挥好每年举行的“农民丰收节”,优选播州绿色特色农产品,稳步做大做强,做成地域品牌。进一步打响“黔北黑猪”“白果贡米”“核桃箐核桃”“播州乌江鱼”等公共品牌,加强“最美田园、乡愁播州”农旅品牌建设,农旅品牌与优质农产品品牌进行交叉推介。围绕“辣博会”加大播州辣椒产品推介,打响播州辣椒品牌。加强产品宣传推介,突出网红直播带货,搭建多元化网络营销渠道。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兼并重组、市场融资等方式组建农业养殖、加工、销售集团,做大做强品牌企业,争取每年培育及申报龙头企业5家。积极组织组织经营主体积极参加目标市场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产销洽谈会,开展农超对接,开体验店,办展示园,举办园区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开发园区旅游产品等多形式、广渠道宣传产品,打造品牌。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农村垃圾处理、村庄风貌改造、全域增绿提升,美化农业形态、建设美丽乡村,展示播州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到2025年,实现全区178个村(居、社)2406个自然村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农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上。到2035年,将播州打造为全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确保乡村振兴在全省(全市)树标杆、走前列、作表率。
(一)实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推广农村生活垃圾降解还田还土的农肥利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加快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及环卫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引导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治理模式。大力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推广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废弃物资源化模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中城郊村可适当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型村可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其余村根据规模、地势可采取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分散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式主要采取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池)处理为主,分散式采取化粪池、沼气池等小型设施处理。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积极推广氧化塘、生态湿地等微动力和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推行生活污水“生态化、分散化、小型化”处理方式,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
   (三)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集中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环境,对村内道路、水沟、大街小巷、居住集中区、农户房屋周边垃圾、建渣、杂物、杂草等开展集中治理,清除卫生死角。全面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着力抓好“小康绿”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注重乡村旅游区及交通干道沿线的乡土景观打造,营造开阔自然、乡土气息浓厚的田园风貌,打造蕴含美丽宜居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寄托乡愁的故园、观光休闲的公园、投资兴业的乐园。实施农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庭院景观。严格遵守省政府关于做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民建房和宅基地管理“五个不准”,坚持黔北民居“七要素”,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有效管控房舍建筑立面风格,提升村庄整体乡愁韵味。加强对乌江村、苟坝村、共心村等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传统村落、文化村寨等申报国家或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建立和完善全区传统村落名录及传统村落信息系统。实施古树名木保护,严禁破坏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完善村庄道路、公共照明等设施,鼓励村庄建设一批太阳能照明等节能设施。
   (四)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全区厕所革命,显著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按照“数量充足、卫生干净、便民实用、管理有效”的要求,以农户厕所和村级公共卫生间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对农村、旅游景区、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厕所进行建设和改扩建。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旅游厕所应按照国家A以上旅游厕所标准进行专业化设计和建设,突出旅游厕所的建筑风貌和服务功能。到2025年,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新建或改建旅游景区景点A级旅游厕所150个以上,每镇(乡、街道)建成2个以上A级公共厕所。
第七章  重点工作

一、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耕地红线意识,加大耕地保护,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粮食生产保护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管理,严禁农业用地非农化和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探索实行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完善提升农田灌溉设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山、水、林、田、路”配套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加快建成一批设施农业和农产品保鲜冷冻分级及冷藏库,完善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优先在500亩以上坝区、“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田间机耕道建设,整合高标准农田、水源性水利工程、粮食增产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等项目资金,集中开展田间机耕道路、渠系配套、农田整治等工程建设,配套完善基地冷链系统、市场体系、加工运输、分级包装、物流仓储、产业路等设施,确保打造一片成功一片。对项目已覆盖但设施落后的,按照新标准配套部分项目资金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提升农业保障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立足山地农业特点,抓紧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普及力度,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推广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蔬菜、茶叶等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到“十四五”期末,农机总动力达75万千瓦,年均增长3 %;农机化综合率达47%,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耕地亩占有农机动力情况0.64千瓦,提高农机化率和劳动生产率,解决农村无人种地问题。
二、抓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坚持强链、延链、补链,补齐农产品发展短板弱项,围绕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到2025年确保每个产业培育扶持1-2个龙头企业。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用地难、用地贵、用电贵等实际困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收益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编制、农产品推介、办好农民丰收节等,提升全区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壮大乡村企业家队伍。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一批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军乡村企业家。引导网络平台企业投资乡村,开发农业农村资源,丰富产业业态类型,培育一批引领乡村产业转型的现代乡村企业家。同时,发掘一批乡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小巨人”乡村企业家。 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按照“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要求,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改造、组建联合社,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服务,支持开展加工、流通服务业,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鼓励农业科技人才领办现代农业产业和创办专业合作社,推进“能人治村、能人治社”,加大土地经营权流转,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提升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
三、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全力抓好市场拓展,围绕省内、省外等不同市场,做好品种调整和产品生产。建好产地冷链物流系统和产地市场,实现产品就地分级包装储藏,提升产品供应能力和水平。围绕“黔货出山”,提升播州特色优品的销售力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播州产品销售往上海及东部市场占比达10%以上,销往省外及周边市场占比达20%以上,销售额达97亿元以上(其中进军营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7亿元以上。巩固提升本地市场。积极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产销洽谈会和农产品推介会,多形式、广渠道宣传好产品,推进“黔货出山、遵品入沪、遵品入渝”。持续推进“七进”活动,确保实现公共机构年均采购占比85%以上,社会化市场年均采购占比40%以上。力争东部及省外周边市场在播州区设立直供直采基地5个以上,推动我区农产品与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长沙、四川等地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长期合作,确保生鲜农产品95%以上实现订单生产。逐渐推进“进军营”份额。建立“播州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配送企业+军营”的产销合作模式,逐步扩大军营定向采购额度。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的主体作用,全力推动马家湾绿产批发市场、遵铁物流一级农批市场、区沃丰农投集团、播绿农产品产销合作社、椒源食品、卓豪食品等主体企业流通能力的转型升级,助推播州产品销售。充分发挥销售经纪人的作用,培育壮大多层级的销售团队,利用好销售资源,巩固扩大销售渠道。充分发挥电商销售主体作用,利用好“一码贵州”销售平台,完善“云仓+服务中心+站点+基地+农户”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建立健全“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的电商供应链体系,大力推广“网红直播带货”等新型流通模式,线上线下推动黔货出山,实现每年网络零售增速达20%以上。全力创新销售方式,建设完善农产品销售专场专区专柜,高标准办好辣博会,每年组织参加国家和省、市和各类相关展会4次以上,全力推介播州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切实畅通“黔货出山”通道。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推广使用,创新推广“返租倒包”“村社合一”“三社融合”组织生产方式和利益平抑机制,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强化订单生产、入股分红,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进行分红,提高农户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收益,让广大农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农村“三社融合”改革、农垦改革、村社合一等农村改革成果,进一步理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关系,搭建好农村产权交易的运转平台,全面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把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切实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活力,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统筹协调推进农村改革、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抓好农村宅基地改革,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严禁违法占用耕地修建房屋,严禁工商资本下乡圈地建别墅,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作用,确保让农户共享发展收益。进一步规范三合镇三社融合改革,提升专业合作社运行水平,推广应用好改革成果。2025年,实现“村社合一”合作社村级全覆盖,“返租倒包”规模化生产全覆盖,“村社合一”和“三社融合”合作社运营规范,“农业产业风险基金”运行有效。 
五、全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质量效益。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和农机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智慧农业。按照“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要求,加大基层农技干部队伍培养,制定人才引进及培养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动在编不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回归岗位,补齐建强农技推广干部队伍,确保骨干农技人员为农技推广服务,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鼓励农技干部积极领办、创办现代农业产业,让他们真正成为科技推广、科研示范、创新引领的中坚力量。全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其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返乡创业农民工为重点,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农村产业革命产业振兴提供更多规模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深化产学研成果,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联合与合作,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强化农业科技应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抓好“四种工程、换种工程”,配套实施高矮搭配、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等优良模式,巩固提升农业“321”工程,实现“一地多用、一季多收、一水多养”目标,全面推广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保护地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打造一批科技田、效益田、样板田,带动农业节本增效提质,用科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创新,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和服务方式,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和管理模式,新技术实现全覆盖、新模式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加快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使用山地农业装备,推进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强山地农机适用技术研发与引进示范推广,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及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确保农机耕作综合水平达50%。大力推广智慧农业。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智能农机,建立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基于卫星遥感、航拍无人机、田间观测的农业精准化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应用,实施智慧农业工程与“互联网+农业”行动,积极培育发展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农产品物联网等新业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可追溯信息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突破口,全面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产业振兴。成立播州区乡村产业兴旺统筹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全区乡村产业发展所涉及的事务,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出台相关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及措施,确保到规划期末全面完成规划各项任务目标。同时,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乡村产业振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乡村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市场调查、运行分析和信息发布,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科学评估发展成效。   
二、加强政策扶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要求,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到十四五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切实构建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三位一体”的支农政策统筹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完善财政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鼓励地方发行专项债券用于乡村产业。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建立“银税互动”“银信互动”贷款机制。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农业保险,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业保险业务,提高特色优势产业保险覆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抵御灾害能力。围绕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等方面,已编制项目30个、项目资金1062017万元,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争取更多大项目、大资金落户我区,推动我区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   
三、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制定人才引进及培养计划,面向社会招考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院地合作、项目合作、脱产集中培训等方式培训人才。切实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提拔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突出贡献的拔尖乡土人才在乡镇和村担任领导职务,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工艺,创制一批适用性广、经济性好的设施装备。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乡村企业、领办合作社等,带动产业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深化动物防疫制度改革,加大乡村兽医培养,强化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区域性动物疫病。深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化体系建设,提高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
四、营造良好氛围。挖掘乡村产业发展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典型发展模式、成功示范案例和领军引领先进人物,深入开展宣传推介,凝聚起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强大活力。弘扬创业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激发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热情。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五、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科学设置乡村产业振兴实绩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指标。把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重大任务纳入到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具体考核办法。按年度制定推进计划,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明确举措,确保规划落地实施。做好跟踪监测评价,充分发挥考核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把规划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中,加强对重大改革、重点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动态监测。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