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甘肃】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0-03-03 环保 甘肃
第一章 规划背景和意义
第一节 优势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基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5.1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31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93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1.89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51.49亿元,同比增长4.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5.45亿元,同比增长6.55%。境内公路2077条,其中普通国道2条、国家高速3条,省道6条、县道41条、乡道68条、专道12条、村道1945条,通车总里程16883.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9.48公里、二级公路834.96公里、三级公路778.86公里、四级公路14090.76公里、等外公路799公里,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二)生态主体功能全面提升。全市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长防林为主的国家生态重点工程以及城镇绿化、绿色通道等绿化工程,全面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为主体的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626.86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779.5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7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42%,林木绿化率由2000年末的38.9%提高到55.86%,植被覆盖率达到58.71%,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生态建设工作初步实现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转变、由定性型管理向定量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的转变。全市完成第一轮退耕还林363.5万亩,覆盖9县区195个乡镇、26.8万农户、112.9万农村人口;完成天然林保护面积1018.88万亩,健全了多形式的保护管理机制,初步实现天保区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完成长防林建设一期骨架工程501万亩,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起到了巨大作用。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533.75万亩,建立了公益林运行体系,实现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852.51万亩,初步形成了自然保护管理体系。完成绿色通道公路绿化和公路景观建设2120公里,道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市、县区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环境保护职能,进一步健全法制,规范环境管理,环保工程得到强化,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明显提高。落实环保计划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发挥环境保护计划的先导作用,使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动了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生态保护领域,有效治理了污染源,防止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基本完成了陇南市环境保护阶段性目标任务。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两大关,针对陇南市工业污染的特点,制定了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加大了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力度,淘汰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全市50万元以上有污染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率达到90%,“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0%,竣工验收率达到100%,废气、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到90%。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上,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年按照专项行动的任务,对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饮用水源污染、烟尘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问题、违法建设项目问题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分别造册登记,汇总归类,逐项进行清理整顿。陇南市城市环境质量以武都城区为主的历年监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城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地表水水质均完成了指标任务。
(四)绿色产业效益初步彰显。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核桃、花椒产业做到全国最大,把油橄榄产业做到全国最强”战略目标,以产业的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基地面积达到1089万亩;其中:核桃面积达到385.4万亩、花椒218.01万亩、油橄榄52.13万亩,三大主导产业产量达到17.69万吨,2015年实现产值72.51亿元;苹果面积达到67.45万亩,茶叶15.84万亩,蚕桑7.02万亩;经济林特色产业建设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坚持以市场化的理念抓产业开发,积极启动民资,招商引资,兴加工、建龙头、创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加、销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已建成以特色林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1户。三是大力加强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市发展各类苗圃面积14.5万亩,年生产苗木17亿株,良种优质苗木使用率达到65%。全市共引进经济林新种100多个,特别在核桃产业上,通过国内外核桃专家的审定,选育出了符合我市实际的核桃主栽品种18个,为全市核桃品种化栽培奠定了基础。四是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全市已建成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文县天池、两当灵官峡、康县白云山、成县泥功山、成县尖山子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区7个,每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亿元。
(五)水土保持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全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和长治工程建设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初步控制了区域内水土流失,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确保了主要农作物的增产和保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99.9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4.4%。修建梯田249万亩,占耕地的30%,农民人均1.0亩,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05.35万吨。治理区域新增林地385万亩,草地65万亩,荒坡和坡耕地减少50%,林草覆盖度提高40 %以上。各类措施年拦蓄径流19914.7万立方米,拦蓄效率达到71.2%,拦蓄泥沙246.09万吨。小流域综合治理341条,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六)生态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县区把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业执法工作作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来抓,相继建立健全了以林政执法、森林公安、森林武警为主体的林业法制体系,组建了专职护林员队伍,狠抓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全面贯彻林业法律法规,有序推进了林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使林政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市建立健全了环境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检测体系,环境综合执法和监管能力有了大的提升。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区位优势。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气候。独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陇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大、种类多样,提供了可靠的生态保障。经济林果、畜牧养殖、冬春蔬菜、中药材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和核桃、花椒、油橄榄等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形成规模,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独特优质的绿色原料。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西成铅锌矿带为我国第二大矿体,已探明金属储量为2200万吨,居国内第二,文县阳山金矿探明储量为330多吨,为国内特大型金矿之一。水力资源充裕,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25万千瓦,已开发量不足20%。旅游资源独特,汉代“三颂”之一的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成县杜甫草堂、礼县先秦文化遗存、西和县仇池故国遗址,西北最大的天然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森林公园成县鸡峰山、全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文县洋汤天池等众多人文及生态旅游风景区,与四川九寨沟、甘肃天水麦积山、陕西太白山遥相呼应,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适于构建以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为主的生态屏障,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经济。
(二)经济结构优势。全市围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一是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规模扩大、效益提高,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苹果等种植效益凸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农业专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多亿元,减少贫困人口79.63万人,农村贫困面下降了33个百分点。累计输转劳务428.5万人次,创收 494.7亿元。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在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的双重压力下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1.2亿元;三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产业持续活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1.89亿元,年均增长12.0%左右,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三)交通发展优势。全市把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建设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天十高速公路陇南段、“六纵六横”骨架公路和农村公路为重点。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全民交通大建设,全面实施“通达”、“通畅”工程,全力打通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联网路和市县区与周边地区出口路。着力打造陇南四通八达、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力争实现省到市、市到县高速或一级公路,县到县达到三级,县到乡、村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条件将明显得到改善。随着兰海高速、天十高速、武成高速、兰渝铁路、陇南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建成,以及区内交通网络建设,陇南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将极大地改善交通布局,提升区位优势,增加现代物流,平衡市场物价,加速产业升级,加强基础建设,有效链接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将进一步缩短与中东部较发达、中西部较发展城市的距离。
(四)工作基础优势。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力度,全力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创造了十分良好的基础。在工业方面,下大力气关停“五小”污染企业,全面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有一定污染的大户要求限期整改。在农业方面,全面启动了农业标准化与绿色食品生产计划和产品注册认证,制定和实施了一批农业地方标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林业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六大生态重点工程和生态产业,国土绿化率得到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纳入规划,开工建设了武都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项目,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生态文化优势。在生态文化领域,大力宣传生态理念、环境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加快生态陇南、文化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的舆论氛围。通过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一是生态文化教育得到了加强。通过开展“世界湿地日”、“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环保宣传月”、“公民道德宣传日”和“三下乡”等活动中,使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生态理念得到大力弘扬,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风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陇南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二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各县区立足当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地方风情等优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生态文化建设,把创建生态文明村与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特产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特色、丰富内涵。主要抓好现代新村型、古村文化型、山水田园型、民族风情型等特色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民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大转变。创建村群众的思想、道德、法律和科技文化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农民群众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有利条件,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促进了邻里之间关系的和睦及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三是生态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围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依托历史自然景观,打造出了以礼县秦公墓遗址和祁山武侯祠为中心的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品牌;以成县《西狭颂》摩崖和杜甫草堂为主的西狭文化品牌;以文县白马人、西和乞巧、武都高山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民间民俗文化品牌;以宕昌哈达铺、两当县兵变遗址为主的红色旅游文化品牌;以康县阳坝、宕昌县官鹅沟、文县天池、成县鸡峰山等为主的自然风光品牌。
(六)生态恢复成本效益优势。一是立地条件优越。陇南市大部分地区,降水资源相对丰富,土壤湿度较大,利于苗木成活。工程实施地区过去曾是森林分布区,均有天然植被生长,可以实施大面积工程造林和生态辅助措施,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恢复。二是组织措施到位。各级政府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林业、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有健全的生态工程建设运作机制,整体联动作用强,行政效率高。三是技术力量雄厚。市、县区、重点乡镇有稳固的专业技术队伍,长期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监理,能提高效率,确保建设质量。四是劳动力富足。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有长期从事生态建设的经验。各县区、主要林业乡镇由专门的施工队伍,长期从事造林、护林等林业建设,熟练度较高。五是种苗建设完善。目前,已建立市级苗圃、县级苗圃、基层林场苗圃和乡村苗圃以及育苗大户,年自产能力除保证当地外,已远销省内外。同时,当地乡土树种有利于培育良种壮苗,保障造林成活率,降低运输成本。六是建设成本低。当地完善的生态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将大大降低各项建设的成本。
第二节  机遇与逃战
 一、发展的机遇
(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的机遇。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要求,为陇南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确立了新路线,绘制了新蓝图。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陇南市9县区整体纳入规划实施范围;同时,陇南市已经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市,这都将在政策、技术、资金、体制等方面为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二)国家重视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带来的机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复于2014年正式发布,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央批复指出,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要加大政府投入,更要用改革的办法,积极探索,创新方式,着力构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协调联动机制,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和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确立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和考核评价机制,使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切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将在体制机制、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重大支撑,为陇南市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商贸大动脉,是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倚亚太经济圈,西系欧盟经济圈,堪称“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将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绘出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总体来看有利于中国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经贸与文化联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契机。我省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打造绿色丝路,建设生态甘肃,陇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区位、生态、资源优势。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的陆续建成,以交通为主的发展瓶颈必将逐步破解,陇南将有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我国西部乃至海上“丝绸之路”的快速便捷大通道。建设绿色丝路,将为陇南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陇南市加强对外的交流合作,为陇南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甘肃省支持陇南发展带来的机遇。甘肃省委、省政府一直支持陇南的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111号),进一步加大对陇南的支持。意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着力点之一,为陇南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机遇。2013年为加快构建甘肃省“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甘肃南部地区生态环境,加快这一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制定了《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成县、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规划的实施,将为改变陇南脆弱生态环境,提升陇南地质灾害生态治理综合防治能力,改善生态状况,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内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南部生态安全屏障发挥重要作用。
(五)全市各级党政和部门日益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陇南市委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立足陇南实际,站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准确的定位,以明确的思路,提出和完善了“433”发展战略,确立了陇南发展的总体思路、宏观构架和基本体系。其核心就是要围绕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这条主线,破解陇南发展的难题。同时也明确了陇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市、县区各级党政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主要举措是:一是全市在生态建设上,围绕“两江一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完善工作措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加快恢复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植被,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将极大地推动宜居宜业美丽陇南建设;2016年即将启动的国有林场改革、正在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和经济林确权颁证等工作,为陇南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草原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上,以及环境保护、国土治理工作上,把握工作的关键点,以采取有力的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抓落实,有效提升了各项工作,生态建设全面提速。二是在绿色产业培育上,全市围绕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森林旅游,在打优势牌、走特色路,加快推进资源转化,培育具有陇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抓产业提质增效这个关键,重点落实经济林低产园改造、经济林综合管理、林果园土地流转、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加快了经济林基地规模化、产业园区化、产品市场化进程。三是在扶贫攻坚上,深入农村,找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中的切入点和主战场,认真落实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关键措施,稳步加快了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围绕把市区建成陇南南部山水生态文化园林城市,把八县县城打造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不断加快推进市区、县城、城镇、乡村、公路绿化美化和环境治理的进程,不断完善了推动美丽陇南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二、面临的挑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1.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陇南市地质环境脆弱,是全国滑坡、崩塌、泥石流四大高发区之一,同时陇南也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受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陇南地处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属秦岭褶皱系地质构造,褶皱及断裂构造纵横交织,山高坡陡谷狭,切割深、落差大,土薄石多,地形复杂,给生态恢复增加了难度。虽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生态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控制,但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生态环保能力不足。一是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长期的开发秩序散乱、工艺设备落后、废水处理技术水平低的现象导致铅、砷等重金属入河污染短时期难以快速削减。陇南市3200多个行政村的村落广泛分布在川坝、半山、高山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源分散且范围广泛,治理难度大,丰水期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地表水质达标。二是矿区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近年来,陇南市铅锌、铁合金、黄金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市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成县东河、徽县永宁河、西和县六巷河流域重金属超标,黄金堆浸企业集中区域(礼县的洮坪、罗坝,西和县的马元、稍峪,文县的石鸡坝,两当的左家等)含氰尾矿的随意堆放导致该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到位,投入不足,水、大气、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人员不健全,设施设备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多元投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3.经济社会水平较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陇南市产业结构层次低,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支出远高于财政收入,财力和资金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全市九县区均为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6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2.6%。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受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二是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禀赋促成了陇南以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及水电能源建设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结构,但矿产开发、水电开发的建设和运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威胁。三是生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业虽被称作“无烟工业”,但由于旅游的建设管理跟不上,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当地群众不尊重生态保护的行为以及旅游者的无序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4.生态文明制度不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还不健全,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保护机制尚未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仍需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仍需完善。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态观念、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总体上不强,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仍需建立和完善。
(二)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约生态环境保护。长期以来,陇南市经济发展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之路,不完善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剧了陇南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总体能耗大、污染重的铁合金、铅、锌为文县、成县、徽县、西和县的主导产业。全市虽然提出建设生态陇南等目标,并且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大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步在全社会树立,但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仍然需要一个相当过程,产业结构调整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实际效果。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陇南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面临的较大课题和巨大挑战。
2.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十二五”期末至“十三五”期间,是陇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陇南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随着陇南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为解决长期存在的工业结构性污染、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经济快速发展将使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加,全市工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以铅锌、铁合金、黄金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将成为陇南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成县、徽县与西和县等重点区域环境压力将增大。城镇化进程加快增加污染防治压力,污水、垃圾、废气等污染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城市及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进一步提升将导致生态赤字增加,区域生态承载力将面临较大压力。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高监管工作难度加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要求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总量控制为例,“十二五”期间,除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外,氨氮、氮氧化合物也已纳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约束性指标的增加,目标值的加大,全市减排任务将更加繁重,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电磁辐射、废水处理厂污泥和地下水污染等新型环境问题的出现,将增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不确定性。此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等等将成为群众的日常需求,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提高,也将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难度。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环境、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文明长廊为骨架,以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文明新农村为载体,以生态文化为灵魂,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抢抓机遇,稳步推进,构建长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东部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绿色产业强市、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长江上游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绿色环保型城市,努力建设美丽陇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生态环境保障和支撑。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科技进步,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尊重规律,生态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生态优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实现互补,使发展更科学、生态更优质、社会更和谐。
(二)坚持指导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要做好宏观决策,把握发展节奏,实行分类指导,有层次分步骤地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决策上,落实到城乡建设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等各个方面。
(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先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领域和区域为突破口,通过大项目、大工程实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陇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注重整体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调整结构,发挥优势的原则。要紧紧依托本区域的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调整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骨架工程,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以加工生态产品为主的低能耗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生态品牌和特色产业基地。
(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发挥政府提供良好法律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建设新格局。
(六)坚持依靠科技,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大数据政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
三、建设目标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项目的实施,使重点生态区生态功能得到稳步提升,把陇南建设成为以生态安全和绿色环保产业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良好、资源永续利用的新型生态区域,达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求。
第二节建设布局
一、重点生态功能区
(一)功能区范围。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市管范围内1151.5万亩的有林地。具体为:文县白水江南岸、北部高楼山林区,武都区南部洛塘、西部渭子沟、北部米仓山林区,康县康南林区、北部万家大梁,宕昌县岷江林区、北部毛羽山林区,成县中部、南部鸡峰山、北部赵坝林区、西礼香山、礼县桥头、罗坝、西和县玉泉林区,徽县北部老爷山、永宁河、南部通天坪、铁山、大河林区,两当县北部透马驹梁、中部天子山、南部大阳山林区。
(二)项目布局。突出以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包括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为主,通过采取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营造生态防护林,实行封山育林,加强林地管护、森林防火和病虫害能力建设,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使现有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巩固提高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主体。
二、生态修复治理区
(一)实施范围。重点分三个区域:宜林荒山造林区、适宜退耕还林区、重点生态治理区。
(二)项目布局。这一区域要突出以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环境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为主,通过对25度以上坡耕地和小麦条锈病病源区实行退耕还林,加大对白龙江中上游、西汉水流域、白水江中下游半山、河谷地带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的生态综合治理力度,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用,造、封、管、拦并举,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加林草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修复这一区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
三、生态产业开发区
在全市中半山干旱、半干旱区域、西汉水中上游和嘉陵江流域,重点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和薪炭林,不断优化商品林结构。在中低山、河谷区域,重点发展花椒、油橄榄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林业产业,扶持发展花卉产业、野生动物养殖业和林下经济;兴建一批节能减排的特色林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和生物质能源生产企业。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景区为依托,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四、生态环境优化区
对全市中低山河谷地区的人口密集区域、工业基地,突出以山水园林城市、文明长廊公路绿化、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主,进行绿化和环境整治。对市区、八县县城和乡镇和村屯,加快美化亮化步伐,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对村庄周围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对工业污染区域进行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建设任务及投资
第一节 主要建设任务
一、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加强林业用地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林管区建设用地供给规模和林区无序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落实森林植被恢复补偿金制度,加快林地植被培育与恢复。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长防林建设、森林抚育六大工程,努力建设森林防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两大体系。(见附件1)
    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坚持退耕还林与产业培育相结合,与生态屏障构建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与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相结合,重点向25个特困片区倾斜安排, 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的特困片区、特困户。认真抓好现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切实把退耕还林办成“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最牵动人心的社会工程,影响最深远的生态工程”。
(二)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全面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完善建设内容,科学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加快重度退化草原的补播改良,加大人工牧草地建设。实施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开展草原病虫害、鼠害防治、草原防火、退化草地综合治理等,重点实施草原生态奖补项目、退牧还草工程项目、草原改良和生态示范项目。
(三)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重点对河流、滩涂湿地、高寒草原、高山草甸、湖泊、水库湿地的保护与管理,依法治理湿地。对湿地保护进行规划布局,建设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主要湿地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通过开展文县黄林沟、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基本建设和湿地恢复措施,实施宕昌滩子、西和晚霞湖、礼县红河、徽县嘉陵江、武都区千坝牧场等湿地公园申建项目,实施退田还湿、退牧还泽工程,恢复湿地植被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建立一个国家级以候鸟为主的疫源疫病监测站,5个省级监测站,5个市县级监测站,开展对以候鸟为主的水栖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整体改善市域环境质量
(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
1.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加密调查。制定土壤污染加密调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重点调查畜禽养殖场周边、农村地区的重污染企业、遗留或遗弃工矿企业等区域。对于未受到污染的土壤,加强生态隔离带和防尘网建设,阻断污染源;对于污染程度较低、尚可用于农业耕作的农用土壤,由县级农业和环保部门指导监督农户和企业转为种植非食用作物,同时预防土壤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对重污染土壤,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保障农产品安全,同时逐步开展工程治理土壤污染。
2.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在土壤污染调查和场地加密调查基础上,研究制定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程序,确定场地污染等级。按照污染等级和危害程度,明确“优先修复名单”,制定中长期修复计划。在徽县柳林镇洛坝村等开展矿区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在成县二郎乡武坝村实施河滩尾矿堆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在黄渚镇王庄村和王庄村实施选矿厂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在西和县六巷乡郭坝村实施历史遗留尾矿和历史遗留场地的环境修复与治理项目。
3.加快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专人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以管理领导小组、科室监督员为主的二级管理网络建设。加强运营单位资质审核管理,促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化发展,支持医疗废物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管理的专营公司。建立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产生源头做好登记申报,运输路径做好跟踪监管,最终处置去向做好监控监测,严格实施转移联单制度,防止任何形式的不合理利用和处理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应采取以资源化利用为主,无害化处置为辅的综合处理模式。大力推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类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置,健全和完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污染管理支撑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努力削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二)加强地质灾害治理与矿区修复
1.开展高精度山洪地质灾害详查。开展人口密集的86个乡镇重点地质灾害详细勘查与风险评价,查清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发育规律和形成原因,掌握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评价和预测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开展1:5000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图编制工作。
2.启动山洪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编制完善9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强化通过生物和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以城镇堤防、村庄堤防、重要建筑堤防、农田保护堤防、水库安全和尾矿库安全堤防、水源地安全堤防作为山洪泥石流治理重点,实施重点山洪灾害沟道治理工程,提高防汛减灾能力,近期治理不少于50处重大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20处,泥石流20条,崩塌(危岩体)8处,地质塌陷点(地裂缝)2处。
3.开展尾矿库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武都煤金矿区、文县和礼县金矿区、西和县铅锌黄金矿区、康县阳坝铜矿区、成县铅锌矿区、徽县铅锌黄金矿区、两当县西坡煤矿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等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开展区内尾矿库的风险评估工作,全市境内共有106座尾矿库,优先治理对于风险大的尾矿库,试点期间,治理10个以上。
(三)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监督管理。全面实施预防保护,重点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区域、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治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3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75万亩。
(四)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强位于水源涵养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和排放去向监管。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已经实施完成环境综合整治254个村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开展实施300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各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对18个城镇集中式水源地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对千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上游地区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整治情况进行排查。编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和环境整治。
(六)加强综合利用、回收和处置。按照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原则,提高城镇垃圾处理质量,防止二次污染。已经建成的卫生填埋场,以完善垃圾收运系统、规范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已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计划,正在建设的文县城区和10个重点乡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投用。规范资源回收市场管理制度,禁止无资质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拆除废旧家电的经营活动。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废弃产品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环境保护,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三、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基地,大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农林特色产业、高效生态养殖业、森林旅游业建设,科学调整和建立完善符合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一)壮大特色优势经济林产业。以“把核桃、花椒产业做到全国最大,把油橄榄产业做到全国最强”为目标,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科技化支撑”为重点,以产业的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扩充基地规模,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壮大农村特色经济林产业,实现三大经济林主导产业适生区全覆盖,基本形成以特色经济林产业为主导,以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大生态型农业为主体的陇南农村经济新格局。
1.核桃产业建设。按照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四化”目标,大力实施一到县、二到村、三到户“123”工程,把核桃产业办成陇南最大的第一富民产业。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林产业
1.加快区域产业发展。立足全国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设和改造苹果为主的水果基地20万亩,茶叶基地18万亩,蚕桑基地8万亩。加快苹果、茶叶、蚕桑产业基地标准化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大力普及推广良种栽培,新栽植发展的特色经济林必须全部栽良种苗,对老品种全面实施改良,做好补植补造。全面落实以病虫害防治为主的综合管理措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尤其要创新管理机制,推进果园土地流转,组建专业合作社和有偿服务队,放活科技人员抓点示范,实现管理新突破。
2.重点发展内向型和外向型兼顾的花卉产业。培植花卉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和育苗大户,开展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当地花卉植物开发,花卉批发市场建设等,大力培育优良的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在市直和九县区建立花卉培育基地,建设九县区批发交易市场,建设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园区和花卉产品集散交易物流中心,打造“西部花城”城市名片。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油用牡丹、文冠果、油茶等木本油料基地,不断为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发展野生植物特种种植业,推进珍稀物种基地建设继续扩大野生动物特种养殖业基地规模。
(三)加快林木种苗产业建设。加强种苗生产、经营、监督检测和技术服务四大体系建设,构建生态苗木覆盖全市、产业苗木重点突出、珍稀苗木各显特色,空间布局合理、品种门类齐全的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全市林业重点工程用苗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生态林和经济林苗木基地15万亩。
(四)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一是积极完善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的绿色文化旅游、公共休闲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生态旅游结构布局。以宕昌官鹅沟、文县天池、成县鸡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文县黄林沟、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康县白云山、两当灵官峡等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以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争取新建武都姚寨沟、东月沟、西和薤韭山、文县龙池坪、成县泥公山、两当云屏三峡等一批森林公园。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4A、5A级森林旅游景区,将陇南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展示陇南生物多样性特点,建设陇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建成甘肃最大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珍稀物种资源基因库,建成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抢救、科学研究、物种繁育和生态定位监测等生物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三是打造新型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构建陇南大景区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依托和挖掘陇南原生态、纯天然的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立体自然风光,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科研、教育、会展等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科技和生态旅游项目,为发展中高端、高效益和较高辐射力产业以及打造山水陇南新型生态文化城市建设服务。依托陇南所处南北枢纽的地缘优势和地理区位,深层次融入环九寨沟国际国内旅游圈,链接西北、西南和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推动陇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森林景区生态旅游建设升级,把生态科技园办成陇南市带动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国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当地及周边省市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生态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推广普及生态文化。建成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大专院校科考实习和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接待全国各地科学考察活动、中小学生夏令营、冬令营和社会参观者,在全社会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普知识教育,培养青少年尊重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新理念,使其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实现自我发展、经营养园,为陇南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文化基石。整合项目,连接县域,宏观构建,重点在全市打造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科技文化开发集聚区。
(五)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从各县区实际出发,分区域确定产业布局和主攻方向,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走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路子,建设日本落叶松、油松、优质杨树等速生用材基地;走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路子,分区域抓好核桃、花椒、油橄榄、杜仲、银杏等特色产业开发;坚持综合开发利用,走提高林地产出率的路子,适度、适量地发展林下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牧草种植业和舍饲养牛、养猪、养羊、林下养鸡、野生动物等养殖业;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兴办农家乐、森林人家等休闲、旅游;发展林下产品加工业,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通过招商引资和支持能人大户,兴建林产品加工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有效带动了农户发展。
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非石化能源推广改造
(一)积极发展碳汇林业。以应对气候变化为核心,以增加森林碳汇功能目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坚持政府资金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各界、社会名流和城市公民积极参与,落实好造林补贴项目,通过各种形式,支持陇南发展碳汇林业,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积极争取国际合作,推进清洁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展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林业可持续经营,营造碳汇林70万亩。
(二)加快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充分利用陇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加快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重点推出绿色能源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能源改造,普及农村沼气、推广光能、风能项目。
 五、加快推进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拓展生态产品消费市场
(一)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按照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大市场的生产理念,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力广,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基地农户,农工贸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特色农林产业龙头企业。在优势主导产业和重点区域特色产品领域,普遍建立龙头企业,力争新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以上,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上,市级龙头企业25户以上,改扩建市级龙头企业25户;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5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
(二)加快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提高农民合作化程度,实现农户小型生产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带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新建特色经济林、种苗基地、花卉、珍稀物种繁育、林下经济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8个,总数达到1000个以上;创建专业合作示范社200个。
(三)加快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立足国际、国内市场,发挥区域优势,实现电子商务、名优产品与国内外专业市场的对接。建设一批汇集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以及产品包装、销售等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吸引国内外客商到专业市场内及周边投资兴业、商品交易,吸附大批从业人员,增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推进林产品市场化、商贸现代化。新建农林产品专业市场47个,使全市农产品市场总数达到76个。重点要在兰渝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兴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综合性农林产品交易市场。
(四)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优势主导产业为主,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统一名称、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策划等,建设统一的陇南农林产品品牌,注册全国驰名商标,加大媒体推介,努力打造强势的农林产业名优品牌体系。新增加绿色食品认证10个,总数达到26个;新增有机食品认证5项,总数达到9项。
六、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一)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按照现代园林绿化新理念,以山体作背景,以江河为纽带,以公园相映衬,以道路当链条,乔、灌、草、花等多种植物合理配置,依据陇南八县一区山水自然条件,在现有城区绿化的基础上,改造一批使用功能低的绿地,新建一批具有陇南生物多样性特点、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彰显时代特色的绿地,使市城区绿地率达到20%以上;延伸一批断带的公路、街道等林荫道路,连接一批滨河水系风情带,努力打造市城区绿化公园、生态休闲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坚持生态文明,突出特色鲜明,实施九县区城镇绿化工程,市区南北二山、东江新区绿化,市区园林、绿地、广场绿化建设等。实施村庄亮化、四旁绿化、庭院美化、乡村自然景观建设,开展山、水、田、林、路生态综合治理,到2020年底,实现全市乡村绿化全覆盖。全面建设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富有历史文化韵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美山水园林城市,全面打造“陇上江南”绿色生态品牌。
(二)绿色文明长廊建设。以公路绿化为主题,以区内9条干线公路为主线,突出“文明长廊”道路绿化、村镇绿化、荒山造林、经济林特色产业建设四个重点,按照“治脏变绿、破墙透绿、拆旧补绿”的要求,建设国道、省道、县道和通乡公路绿化工程,全面绿化、美化和亮化公路沿线,提升道路交通环境品味,优化文明长廊生态环境。
(三)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五新”(即新定位、新标准、新目标、新样板、新举措)要求,发展农村可持续的生态经济,突出特色产业建设,建设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乡风文明,打造美丽田园风光和农村良好生态环境。把点上示范与面上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百村美丽、千村整治、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改善行动。重点实施好:百村美丽。各县区每年在省市确定示范村的基础上,再新建一批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使每年新建的示范村数达到行政村总数的1%以上。到2020年,全市建成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本要求是,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千村整洁。各县区每年环境整洁村要达到行政村总数的10%以上(在巩固提升已建成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同时,新建环境整洁村要达到5%以上)。基础好的县区要加快建设进度。到2020年,全市建成2000个环境整洁村,65%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千村整洁村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脏乱差全面治理,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村庄基本绿化。水路房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通行政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全覆盖。基本要求是让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
七、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奠定生态文明建设基石
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下大力气,全面抓好生态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生态文化重点工程、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生态文化法制“四大体系”建设,全力构建先进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重点抓好三项内容:
(一)普及全民生态教育。制作全民教育读本,开展群众性生态文化、生态科普活动和全民读书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以及生态纪念或活动日,扩大对生态文化的舆论宣传。抓好生态文化推介,举办大型生态文化节会,打造生态文化优势品牌;并积极申请承办国际、国内或省内大型生态文化节会,扩大陇南的对外影响。促进生态文化推广,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消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项目。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生态文化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开展生态文化研究,形成以陇南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基地,构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学术交流平台。
(二)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中国核桃、花椒、油橄榄之都(城),推行一县区一主题,一乡(镇)一特色活动,建设生态文化名市、绿色名县区、生态文化乡镇、旅游名镇、生态文化村、民族村。加强对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抢救和恢复,结合陇南主题文化开发,重点挖掘和发展森林文化、核桃文化、花椒文化、油橄榄文化、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民族村文化、生态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扩大博物馆、标本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的社会文化影响力。抓好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文化开发。
(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在市区建设生态科技教育推广中心和经济林科研推广中心,开展全民教育培训。在全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立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教学实习、夏令营活动,重点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教育。在市区和9县区建设生态文化广场10个、生态主题公园10个、生态文化活动中心10个;在全市新建、扩建乡镇生态文化馆195个,村级生态文化室3201个。发展区域特色生态文化产业群,推进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生态文化园区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生态文化会展、交易和投融资三大平台,健全生态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组建生态文化产权交易所,设立市、县区生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八、加快支撑体系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能力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林业执法体系、环境监察执法建设,依法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检测体系、环境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林木种苗质量监督体系,为陇南生态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科技支撑;认真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民心工程”。
第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组织实施
第一节 主要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
(一)宏观政策法规支持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据《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陇南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全市具有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划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农田3种类型,并确定实施保护的林地、森林、草原、湿地、基本农田、物种等生态资源的底线限值和空间边界,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认真执行《陇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封山禁牧、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保护生态植被的通告》精神,加大对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的法规和规章,确保林地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2.落实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价格、信贷、贸易、土地、风险投资等经济政策。制定绿色GDP核算和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完善短缺资源使用权转让制度。对优先列入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在资金、技术、用地、税费、信贷、风险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废弃物资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3.在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共同推进配套改革。围绕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改革目标,兼顾各方利益,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用成功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森林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实际、农民认可的方式方法推进改革。通过完善政策,全面建立“五项制度”:林业管护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权流转制度、财政支持林业发展制度、林业投融资制度,健全“一个体系”:林业服务体系。推进林地林权、林果园土地流转,调动厂矿企业、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业主、企事业单位和个体能人大户,投资开发荒山荒坡等林地资源,加快营造林步伐,提高森林植被生态质量和效益。
4.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供求方面的调节功能,引导资源按有利于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的方向配置。建立能够有效推进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政策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排污权交易及建设项目“三同时”保证金制度试点。
6.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化。
7.对一些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区,制定区域性生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生态扶贫开发政策、资源环境补偿政策,努力实现这些区域的生态和经济“双赢”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部门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中央现有渠道投资要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倾斜力度,支持陇南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提高国家有关部门相关专项资金投入陇南的比重,适当提高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进一步加大对陇南市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支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2.强化金融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及国外政府优惠贷款等资金参与规划实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保险机构为规划实施提供工程、财产、材料运输、农业、建设人员意外伤害等各类保险。
3.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考虑陇南市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和水利建设发展的需求,对规划实施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积极支持,简化用地审批程序,提高用地审批效率。
4.加快落实森林保险。积极培育林业保险市场,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林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我市林业稳定发展和林农增收。认真做好政策性林业保险工作,逐步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森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增强林农及林业企业抵御林业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林业风险保障机制。
5.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对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项目,适当简化审批环节。
二、整合项目资金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投入的路子,善于用足、用好、用活政策。
(一)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于政府性投资项目,要集中财力,加大投入,确保重点。市级财政安排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专项经费,并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二)大力支持生态产业及生态工业园区试点示范项目、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生态文明建设技术研究、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等。
(三)统筹安排天然林保护、公益林补偿、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建设、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开发、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河道整治、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加强不同渠道投资和项目的有机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各级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由生态建设协调部门和同级财政共同管理,当年用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投入,要高于上一年GDP的增长幅度,当年新增可用财力的10%以上用于生态文明建设。
(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绿色产业的门槛,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成材利用等方面取消一切歧视政策,促进平等竞争,为多元投资主体提供创业的舞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三、广泛宣传教育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一)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和工作成效,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科普知识,让生态文明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切实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促进广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生态文明观,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引导全社会转变消费观念。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活动,摒弃讲求奢侈的“高档消费”、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推进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绿色消费,让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成为社会习惯和时尚,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三)建立倡导生态文明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鞭策和惩戒,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深入人心。
四、创新机制体制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通过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等领域的改革,完善与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相一致,与陇南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涵盖产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口、环境等方面,有利于加快陇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体制。
(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政府指导、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公共服务环境。
(二)进一步深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深化资源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形成职责分工明确、运行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要使鼓励发展的政策和促进生态文明的政策有机融合,重点要制定或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导向政策;促进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土地利用政策;引导、鼓励下山脱贫的异地转移政策;破解要素制约的政策;差别化管理的环境政策,特别是旨在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有利于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
五、强化项目管理
(一)按照“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的要求,合理安排规划中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序,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安排建设。各类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建设和实施。
(二)各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要突出重点,严格控制工期,集中兵力打攻坚战,保证按计划建成发挥效益,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
(三)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规章制度,完善项目后评价体系,提高项目建设成效。
(四)强化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建成的每一项工程都能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第二节 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扎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市上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县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全面推进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涉及发改、工信、林业、财政、环保、农牧、水务、国土、扶贫、人口、科技、城建、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招商、旅游、工商、水保等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抓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所辖工作职责,理清本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把建设的各项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体系,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县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分解建设任务;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和职责分工,在行业内部也要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双规目标责任制。
三、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制定《陇南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考核评估体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分年度检查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年度报告,各责任单位向领导小组作出报告,领导小组向同级政府报告,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决策咨询、听证制度,推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作出发展和建设的重大决策时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切实开展生态评估和规划环评,对重大建设项目严把评估关,对可能产生破坏性生态影响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区域发展各项规划。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要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四、推行奖惩机制
建立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相关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通过强化督查和考核,促进形成分级负责、逐级推进、上下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对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严格实行问责;因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生态影响和破坏的,严肃追究责任。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