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河南】新乡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0-03-04 交通设施 河南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我市围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努力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初步形成了内联外畅、便捷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原经济区北部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地的区位新优势更加凸显,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铁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京广高铁建成通车,我市新增一条连通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运输通道,与沿线主要节点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极大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郑济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焦城际铁路和郑新市域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有序开展,郑州、新乡两市“交通同城”步伐不断加快。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到201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9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公里,普通干线公路952公里,农村公路9730公里。
——高速公路方面,大力推进鹤辉高速新乡段建设,已完成全线土建、隧道和桥梁工程;不断加快新晋高速前期工作,已具备开工条件;强力推进鹤辉高速与新晋高速互通立交建设,积极开展新日高速封丘至原阳段和沿太行高速新乡段前期工作,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普通干线公路方面,围绕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改善道路状况,大力实施拥挤路段扩容改造,五年共改建国省道262公里,G107全境达到一级公路技术标准,所有国道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9.5%。同时,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对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实现了“县县通国道,乡乡有干线”。
——农村公路方面,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基本实现所有建制村“乡村通畅”。到201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达到80.4%,铺装率达到80.4%。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全市农村公路网布局进行调整优化,调整后实现了县道“联县串乡”、乡道“联乡串村”,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覆盖所有建制村。
——养护管理方面,积极开展“好路杯”竞赛、干线公路“迎国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等活动,普通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85%,现有危桥基本消除,路域“畅、安、舒、美”环境进一步改善,县、乡道经常性养护比例分别达到100%和80%,农村公路中等路面以上比例达到管养里程的85%,基本消除了县乡道上的危桥,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农村公路“好路杯”竞赛金杯奖。 
客货枢纽场站能力更加充分。客运方面,新乡高铁东站建成投用,高速铁路与公交、出租等城市客运实现零距离换乘;封丘客运站建设完成,新乡客运总站、延津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综合客运枢纽南站、公铁联运客运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到2015年底,全市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达到11个,其中一级站6个,我市豫北地区铁路、公路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货运方面,新乡货运东站(一期)建成投用;汇集公路、铁路、航空等于一体的现代公铁物流园开工建设,凤泉物流中心、新乡物流配送中心等5个物流园区前期工作不断加快推进,现代化、集约化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乡“物流都市”品牌逐渐确立。
2.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015年,全市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3851万人、17.83亿人公里、1.03亿吨和282.86亿吨公里。客运方面,加快完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着力提高农村客运班车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8.8%;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在全省开启了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的先河。货运方面,国家甩挂运输试点建设不断推进,新运千山物流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甩挂运输”试点单位;农村物流试点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初步形成了“县城有园、乡镇设站、村庄布点”的三级城乡物流架构,卫辉市平原物流园先后被确定为省、国家农村物流试点单位。
3.“公交都市”建设初见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为契机,充分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公共交通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能力充分、布局完善、功能明晰、结构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成熟。到2015年底,全市公交车总量达到1307标台,万人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2.3标台;公交线路达到72条、1025公里,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日均客运量达到27.7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8.5%以上。
4.邮政快递业发展势头良好
“十二五”期间,我市稳步推进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22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全部补建完成。到2015年底,全市邮政局(所)达到169处,村邮站2895家,乡镇邮政局(所)网点覆盖率和建制村通邮比例均达到100%,邮政普遍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已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快递企业达到172家,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投递网络逐步向农村辐射,全市乡镇快递网点实现了全覆盖,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5.科技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和全省“城市智能交通”试点城市,信息化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初步建成了交通运输智能化监管与服务系统,搭建了涵盖公路管理、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运管理的数据中心,完成了营运车辆动态监控数据的初步整合,实现了G107、超限站、公交站、客运站、出租车停靠点等共计148个重要地点视频监控的联网接入。完成了所有执法车辆的3G监控及执法人员的执法记录仪配备,在祝楼超限站安装了全省第一套高速预检测系统,实现了对过往车辆的实时全检。开通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并成功推出“掌上公交”查询业务,便民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6.绿色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立了国内第一座全自动智能化充换电站,在国内开启了“车电分离、底部换电”的“新乡模式”,先后投入了100辆电动出租车开展示范运营,公交车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达到70%以上,开创了全省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的先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沥青路面材料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和沥青拌和站油改气的技术改造,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和基层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开辟了一条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学发展的公路发展新途径,走在了全国干线公路系统的前列。
7.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三年综合整治、“道路客运安全年”、“平安工地”等专项活动,道路运输事故率不断下降,五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水上交通实现五年零事故。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项目监管,建设项目监督覆盖率达到100%,鉴定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五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切实提高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实现了市区客运场站及重要路段的远程视频监控和“两客一危”车辆的动态监控。
8.体制机制改革进展顺利
“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稳妥推进并完成了市、县两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改革,建立了权责明确、体系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强力推进并完成了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管理能力不断加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简政放权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审批程序和流程更加简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行政审批由15至20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
(二)发展经验与存在问题
通过五年的发展,新乡市交通运输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协力配合,明确责任,凝聚合力,各项工作得以快速有序推进;二是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为交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和信息化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准确把握机遇,积极打造国家“公交都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多式联运和农村物流等示范工程,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努力提升发展水平。
但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中原经济区强市的角度,审视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一是基础设施网络有待完善,高速公路骨架尚未建成,缺乏紧密联系中原城市群的大容量快速铁路,便捷高效的旅游集散通道尚不完善;二是运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客运市场监管有待加强,货运市场集约化程度低;三是部分公路尤其是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仍比较突出,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条件有待改善;四是科技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交通信息化开发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发展需求旺盛与资金相对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环境等刚性约束不断增强。
(三)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我省“三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幸福新乡和打造中原经济区强市的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要求交通运输加快转型发展,注重提质增效升级,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在小康路上绝不让全市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
3.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及我省“三大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切实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引领作用,继续保持适度超前、优先发展,提升枢纽城市地位,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4.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要求交通运输努力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到各个领域和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5.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新布局,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运输市场公平,形成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国家战略布局和我省“三大国家战略”、“四个河南”建设,以率先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为目标,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支撑郑新融合、沿黄生态经济带、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为重点,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着力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六个交通”发展,使交通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为建设幸福新乡、中原经济区强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努力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难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行业监管作用,实现交通运输业创新发展。
适度超前,引领发展。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配置,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枢纽城市地位,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注重不同方式间的衔接;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均衡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建管养运全面发展,提升整体运行效能和服务品质。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把建设人民群众满意交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科技引领,智慧发展。以科技信息化为引领,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主战场,着力加强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交通建设取得全方位突破。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将绿色发展要求融入交通运输各个方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将新乡市打造成中原经济区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国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成快速铁路对接周边、高速公路内捷外畅、干线公路连县通乡、农村公路乡村通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努力实现“出行便捷化、服务优质化、运行智能化、发展低碳化、管理法治化”。交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好先行官。具体发展目标和指标如下:网络完善。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网络:铁路“三纵两横”的骨架网络基本建成;高速公路达到462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普通干线公路达到1379公里,实现中心城区至周边县至少有一条一级公路连通,相邻县之间至少有一条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省际和市际出口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农村公路达到1万公里左右,基本实现100人以上的自然村有一个硬化道路出口。衔接顺畅。城际客运、城市客运和城乡客运衔接顺畅、服务高效,积极推进新建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车站配套公路客运站和公路客运站配套城市公交枢纽场站的建设,实现公路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换乘。所有新建高速公路至最近的城区建有高速出入口,完成现有易拥堵高速出入口的改扩建,方便市民快速出行。服务优质。高速公路总体技术状况指数达到95以上,普通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85%以上,农村公路中等路面以上比例达到管养里程的85%以上。客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实现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际客运和城乡客运衔接更加顺畅,人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经济可靠。推进道路客运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服务精准性明显提高。“公交都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邮政快递用户满意率达到85%以上,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快递。运行智能。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公交、出租和公共自行车等“一卡通”,重点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100%,干线公路重要节点监测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智能快递箱全部覆盖政府、学校、小区、写字楼。发展绿色。全面淘汰营运黄标车,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辆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90%以上,营运货车里程利用率达到70%以上,与2010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2%。城市主城区交通工程施工扬尘全过程监控全部推广到位,高速公路养护实现全部沥青路面废料再生利用,普通干线公路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出行安全。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普通干线公路新发现危桥当年处置率达到100%;基本消除农村公路网中的大中危桥。公路应急救援现场到达时间不超过1.5小时,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抢通时间不超过24小时;水上救助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实现二级及以上客运站点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全覆盖。执法规范。交通运输行政违法案件查处率达99%以上,结案率达到100%,执法正确率达到98%以上,全市干线公路超限率平均控制在4%(含)以下,基本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客货车辆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一)积极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运输通道建设,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为重点,打通对外通道,完善优化通道功能,构建市域“两纵一横两放射”综合运输通道。加强与省会郑州之间便捷联系的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郑新交通一体化进程。强化与郑州航空港、国际陆港的融合发展,打造我市呼应郑州、辐射豫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区位新优势。
(二)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以规划建设快速铁路和高速(高等级)公路骨架路网为重点,以完善中心城区到各县(市)快速通道为主线,以推进农村公路民生工程建设为保障,以对接郑州航空港和发展通用航空为补充,提升完善我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构建以新乡为中心的市域半小时、中原城市群1小时和省域2小时交通圈。
1.大力推进铁路网建设
围绕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布局,协调推进郑州至济南铁路新乡段建设,确保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推进。强化与中原城市群相邻城市的快速客运联系,开展新乡至焦作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研究郑州至新乡市域铁路,促进郑新交通一体化,打造郑新融合、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快捷通道;谋划新乡至开封、郑州至新乡、新乡至鹤壁、焦作至林州等城际铁路,将新乡打造成为中原城市群铁路交通北部枢纽。
2.积极完善优化公路网
大力构建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以构建我市内畅外联、快速通行、形成环路的“四纵三横一联络线”高速公路网布局为目标,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发展。“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399亿元,实施高速公路项目10个,建设里程397公里,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建设里程306.6公里;续建项目2个,建设里程90.479公里。新改建高速公路出入口项目3个,计划投资7.45亿元。
3.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加快推进唐庄通用机场建设,着力打造通航实验区和产业园,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运营业和服务保障业等通航产业,大力开展农林作业、公务航空、私人飞行、私照培训及空中游览等消费类通用航空业务和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业务,努力培育通用航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通用航空。预计“十三五”期间,通用航空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
(三)努力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1.强化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配合市域内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大力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将新乡打造成中原城市群快速客运铁路网的“北枢纽”。 积极推进新建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车站配套公路客运站的建设,推进新乡公铁联运客运站、新乡客运南站等公路枢纽站建设,优化车站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枢纽功能。有序推进卫辉、辉县等县级客运站建设。积极推进市区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停靠站、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等场站设施的建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努力实现客运枢纽内“零距离换乘”,全面加快新乡市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步伐。
2.大力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优化空间网络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促进郑新融合联动发展,着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健康、稳健、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东西两翼”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凤泉物流中心、延津粮油食品物流基地、原阳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巩固卫辉、封丘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构建新乡市外围物流功能组团,到2020年,物流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覆盖全市的物流空间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四、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
(一)努力改善公共客运服务品质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大力发展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等大中运能公交系统,加快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构建以大容量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积极推广延津、新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经验,完成各县(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加强城市交通与城乡交通的无缝衔接,鼓励城市公交向周边延伸覆盖,稳步推进毗邻县际班线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切实改善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短途客运公交化班线,稳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港湾站等建设,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城际客运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城际快速直达客运,依托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着力开通至其他省辖市的运营稳定、服务便捷的城际客运线路。借鉴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方式,对传统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结合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优化调整我市至城际铁路沿线城市的城际客运班线。规范旅游和出租车客运发展。加快推进旅游客运班线建设,加强旅游客运市场的监管。加强出租车运营管理,科学确定出租车运力规模,提升网络约车、电召等出租车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停车场、停靠点建设。积极引导客运装备水平提升。鼓励发展中、高级公路运营客车和适应农村客运特征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领域大力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清洁能源客车,制定有关补贴、优惠政策。
(二)积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实施现代物流培育提升工程,构建甩挂运输、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三大网络,打造现代化、公司化、集约化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创建新乡“物流都市”品牌。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积极促进与郑州航空港和国际陆港的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冷链运输、挂车租赁、无车承运等组织方式,推进企业联盟发展,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大力推行“一单制”联运服务。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整合发展。加快构建城市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城市物流配送网络体系,鼓励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货运配送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统一配送、共同配送和夜间配送,推动城市配送标准车型车辆的推广与普及。大力推进农村物流发展。统筹交通、供销、邮政快递等物流资源,以农贸市场、供销网点、乡镇客货运站点为依托,加快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统筹交通、供销等农村物流站点资源,鼓励“多站合一”的站场运营模式,积极推广农村货运班线、客运班车利用货舱承接邮件运输和小件快运等服务模式。推进货运装备标准化专业化。积极引导厢式化、模块化、轻量化等先进车辆的发展,大力推广厢式、冷藏、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车辆,适应重载、快捷、集装箱、半挂车和特种运输需要。鼓励和支持老旧重型货运车辆报废更新,杜绝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车辆进入市场,强化对货运车辆的全过程管理。 积极推进新乡海关通关一体化。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抓住郑州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契机,谋划建设豫北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集散中心。对接郑州国际陆港和新郑航空港,推动新乡陆港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依托现代公铁物流园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争取实现新乡市“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一体化格局。
(三)加快完善邮政快递服务体系
推进邮政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村邮站综合利用,推进村邮站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化整合,整合邮政物流、金融、信息技术资源,打通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渠道,打造农村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实施火车站邮件处理中心搬迁工程,建设新乡邮政生产指挥调度中心。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提升邮政业服务能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政府引导,大力优化产品结构、网络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提升邮政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企业服务从单一的寄递服务模式向多元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生产、服务和配送需求。以满足需求、服务民生为导向,提高邮政服务水平,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运营保障,扶持和鼓励邮政企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推动邮政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大力促进快递服务发展。结合交通客货运输和电子商务发展,统筹布局快递园区,构建以高铁快件运输网和高速陆运快件运输网为骨干的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快递运输网络。创新提升快递业务,做大做强快递龙头企业,推进快递企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打造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全面实现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快递。继续推进快递进社区、进高校工作,大力开展快递进商业街区、进旅游景点、进大型购物商场的工作。
五、推动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发展
(一)着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互联网+交通”新模式。以全省“4+1”(一张图、一张网、一张卡、一片云和一中心)智慧交通发展格局为契机,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与交通运输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的交通运输新业态和模式。推进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行动,全面整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促进交通运输、交通管理跨部门信息共享,推动政府部门和企业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民服务、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和出租车服务等,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动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为优化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推进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鼓励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供应链管理技术优化配置快递资源,在我市建设智能仓储设施网络和末端配送网络,整合各类社会仓储资源,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健全交通科技成果引进、推广机制。扎实推进交通科技创新资源及基础条件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深度合作,建立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开展交通科技技术人才交流、培训,为建设现代化交通培养更多建设人才。
(二)扎实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大力推广绿色施工。大力开展路面材料、废旧材料的再生、循环和综合利用,加大实施施工扬尘治理力度。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措施。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耕地占用,避让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快推广客运清洁能源装备。全面推行新能源车辆的配置应用,制定鼓励发展政策,引导车户购置新能源的运输车辆,从事道路运输。大力推广应用电动出租车,逐步提高电动出租车占出租车保有量的比例。强制淘汰、报废、更新老旧和排放不达标车辆,建立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加快发展绿色货运和现代物流。认真抓好国家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和专线物流企业新能源车辆的配置工作,建立奖励机制,引导发展。积极引导货物运输向网络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优化货运组织,大力发展驮背运输等多式联运,提高货运实载率。加强新能源的推广和应用。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引入的新能源供应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天然气现有市场格局,促进公平竞争、规范经营。加快新能源汽车LNG加气站、充电桩、输配电网络等设施建设,加大对社会力量投资充换电设施的补贴力度。鼓励新建居住小区和公共停车场预留新能源汽车充电停车位。
(三)切实增强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深入实施“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完善道路、场站等安防设施,排除交通安全隐患。大力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持续抓好普通公路危桥管护、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防护工作,改善群众安全出行条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增强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与经营挂钩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招聘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源头监管,夯实安全基础,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强化监督检查,推进隐患整治,及时排查和治理各种安全隐患。加强部门联动,深化打非治违,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高压工作态势。强化科技手段,推进动态监管,加强对重要场站、路段和车辆等的管控。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应急救援机制,构建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评估现有预案,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增强现代化综合治理能力
(一)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交通运输行业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交通运输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等审批。完善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承接落实机制,确保下放的事项承接到位。精简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跨区域联合审批制度,推进网上办理和窗口集中办理。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支出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推动建立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市县各级政府责任清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投融资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养护,积极推动G107官渡黄河大桥和G230新乡黄河大桥PPP项目,吸取经验并逐步探索和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化道路运输市场化改革。完善道路班线经营权配置机制,发挥市场在线路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发展。深化道路货运市场改革,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机制。深化汽车维修业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平竞争。推进普通公路建管体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行业监管、权责统一、分级负责”的思路,推进公路建养管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干线公路建设、养护、运行管理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新模式,推动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法治建设
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推行交通运输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提高交通运输依法决策能力。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执法监督,细化并公开发布执法细则和操作流程,完善违规执法举报投诉处理制度。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严格执法人员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加强执法装备和基层执法站建设,逐步建成管理规范、形象统一、保障有力的基层执法体系。
七、保障措施
为确保全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实现,必须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强化保障、攻坚克难,全面推进规划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规划落实
市县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明晰职责,落实责任。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抓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实施,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财政、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要加强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规划的衔接,留足发展空间,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及时把握交通运输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关注,并参与交通发展、规划设计、实施监督等过程。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公益性交通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专项债券对交通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融资”的投融资体制,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对城市公共交通、城乡公共交通、农村客运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对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经营性或具有盈利能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投融资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切实保障交通建设用地,在用地计划、供地方式、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解决交通建设用地问题。
(三)创新工作思路,深化各项改革
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全面深化交通运输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交通运输发展相关政策研究,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改革部署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强化法治思维,建设法治交通。
(四)做好人才培育,加强科技引领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努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培养体系,完善多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结合实际需要,认真组织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应用科技解决交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