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黑龙江】黑龙江省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0-07-03 其他 黑龙江
一、出台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气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明显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完备,法治化程度显著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成效显著,对重点行业发展的总体贡献率明显提升,特别是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气象信息员达到13125名,乡村气象大喇叭10135个、气象电子显示屏2052块、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963个。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和因气象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接近90%,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接近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五年平均达到91.5分,其中三年位列全国第一。
       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基本形成了以省部合作为平台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与“十一五”时期相比,月降水预测评分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天气预报综合质量提高7.1个百分点。新一代天气雷达由6部增加到10部,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现技术标准统一和基本观测要素自动观测,四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28.6%提高到100%。气象卫星和大气本底观测业务长足发展。完成了东北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黑龙江项目建设。64%的台站建成高清天气预报会商系统。信息化能力明显提升,开发了高质量的基础气象数据集,建成了2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了富锦气象保障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全国首个多脉冲雷电防护实验室等一批气象中试基地。
       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保障气象改革发展的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地方气象法规由“十一五”时期的4部增加到6部,发布各类标准10项。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气象业务科技、服务和管理等多项改革深入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取得进展,251名县级气象人员实现了参公管理,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6.4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4.5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77.3%和92%。气象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两倍,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条件和气象探测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市(地)政府(行署)对气象工作满意度超过99分。
       气象部门党建工作明显加强。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要求贯彻落实到气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构建了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全省气象部门有2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增加到23个。
       (二)“十三五”时期我省气象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1.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省气象加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及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正式出台,为我省补齐短板、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针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成为我省解决发展问题、迎头赶超的重要指针。省委、省政府实施“龙江丝路带”“五大规划”、建设十大重点产业等战略部署,以及打造“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尤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防灾减灾和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我省加快气象发展、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找到了切入点,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更高需求,为我省气象加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财富日益积累,气象事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气象灾害潜在威胁和气候风险更加突出,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幸福指数,对高质量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这些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我省气象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我省实施网络强省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蕴藏着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有利于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活力,这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潜力,更为发展智慧气象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和强大的驱动力。另外,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对气象改革提出新要求,也带来提质增效的发展机遇。
       2.面临的挑战。
       ———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惠及全民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公共气象服务组织能力与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要求还有差距;气象服务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天气预报的智慧化、个性化和差异化水平不高。
       ———气象预报准确率、精细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康福祉的要求还有差距。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特别是针对重大天气过程的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预测准确率还有待提高;对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亟待加强。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核心业务技术水平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需求还有差距。气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对科技发展的把握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能力不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不高;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匮乏;气象服务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气象发展环境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气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气象事业运行的财政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气象事权与对等的支出责任还需进一步对应,气象基础能力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服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信息化为基础,着力发展智慧气象,构建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黑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流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气象发展新动力。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努力营造依靠科技、依靠人才的发展环境,努力在局部领域和核心业务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等体制机制,稳步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增强气象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气象基础作用,着力推动农垦、森工等行业气象的协调发展。加快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步伐,推动城乡公共气象服务统筹发展。加强气象现代业务、社会服务、法治工作,推动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省市县气象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立足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围绕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把绿色发展贯彻到气象事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发掘和厚植气象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推动黑龙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等产业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坚持开放发展,拓展气象发展领域。以“龙江丝路带”为纽带,深度融入黑龙江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进一步密切与俄罗斯气象的互访机制,努力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先进省份的气象科技合作交流,推动强化集成创新,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深化省部合作、局校合作、部门合作,优化气象发展外部环境。依法推进气象服务市场和气象数据资源的开放,服务民生和经济建设。
       ———坚持共享发展,突出气象保障民生功能。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让黑龙江人民共享气象改革发展成果。牢固树立防灾减灾红线意识,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为黑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气象保障。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气象”的智慧气象,加强气象预报产品、技术、系统、平台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以气象科技助力黑龙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行业气象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气象综合实力和气象工作贡献力明显增强,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同期国内中上水平,一些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气象保障振兴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其中,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以上,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达到99%,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0%左右,人工增雨(雪)能力达到48亿吨,人工防雹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公里,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三、全面创新发展,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一)全面深化气象改革。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加快构建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优化气象服务发展环境,健全和完善气象服务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强化气象服务市场监管,完善气象服务备案、信用管理、质量评价、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引导和规范气象增值服务、中介组织参与气象社会管理。按照“政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
       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为导向,以提高业务科技水平为主线,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有序竞争的人才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调整优化气象业务职责,建立集约高效的业务运行机制,完善科技驱动和支撑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省级重核心、市县重服务”的业务布局理念,推动业务管理朝着非对称、扁平化的方向发展。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正确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力、责任、程序法定化,实现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提高气象管理效能。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明确气象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把集成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实现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
       (二)实现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新发展。
       强化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深化局校合作,发展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开展全球/区域集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GRAPES)的本地化应用,做好其他先进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发展满足“龙江丝路带”建设需求的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系统,开展基于大气-生态-陆面综合监测系统多源信息数据分析,改进区域数值模式陆面过程参数化技术,提高区域数值预报能力;研发数值模式产品和大气探测等多源信息结合的动力统计预报模型,为精细化预报提供技术保障。
       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完善一体化现代天气气候业务,推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方向发展。建成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集约化气象监测预报业务体系,发展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强化短时临近预警和延伸期到月、季气候预测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报预测业务能力,实现站点预报向格点/站点一体化预报转变。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
       发展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建立集高时空分辨率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点对点预警推送、基于用户请求响应、自动适配为一体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技术,研发集气象灾害区划、灾情收集与监测、灾害风险预估与预警、灾害风险转移以及气象防灾增效服务效益评估为一体的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研发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统计动力数值模式和基于影响的专业气象预报预警等核心技术,建立健全生态与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及监测、预测、评估技术体系,加强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库、技术库、知识库和案例库建设,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互动性、融合式发展。
       发展先进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综合集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形成垂直组网观测能力,实现观测业务现代化。完成灾害易发区局地天气雷达布局,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和重点区加密,基本消除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利用现有综合观测系统,结合新一代卫星、遥感和移动探测等多种观测手段,形成多种探测技术互相补充、多时空结构和尺度特征的大气-生态-陆面综合生态监测系统,实现林业、农业、气象、环保等多部门联合,对森林、农田、湿地、草原、大气等多圈层的水、土、气、生及特殊指标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建立布局合理、职责明确、部门与社会互补的装备保障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装备保障业务,显著提高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实现观测业务信息化。加强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完善县级雨量站现场校准手段。
       (三)提高气象信息化水平。
       加强气象数据管理。优化观测数据产品全周期的业务流程。建立较为完善的观测数据产品加工处理业务,观测数据总体可用率和观测产品正确率满足同期预报服务需要。同时,通过对获取的各类观测信息的质量控制、分析、加工和处理,并有机集成到整体的信息业务流程中,形成不同尺度、不同时空分辨率的气象观测数据和观测产品。统一标准,建设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统一数据环境、集约化的综合气象观测信息收集存贮平台,实现对观测信息全要素、全行业的实时收集、存贮、分发和交换。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和统一开放平台,建设面向民生的公共气象数据资源池,定期更新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制定基础气象数据服务开放清单。建立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间数据共享协作体制机制,满足跨学科、跨行业的数据融合、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的需求。提高气象数据产品质量,初步建成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和数据产品加工体系,优化气象资料业务流程,提升资料处理和分析能力。
       建立集约化气象信息业务系统。建设资源集约、流程高效标准统一的业务运行和气象管理的信息化业务体系。发展气象服务数据集成和挖掘技术,构建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云平台,增强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政务和综合管理的支撑。建立物理隔离的气象部门电子政务内网基础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气象部门集约型门户网站群。完善信息网络传输系统,提高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以信息化发展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为发展人工智能气象奠定必要基础。
       推进信息新技术气象应用。积极跟踪国内外信息新技术进展,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效益,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气象应用。构建数据产品加工处理流水线,实现集约发展。基于标准、高效、统一的数据环境,建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等气象业务应用和管理应用系统,实现集约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
       实施“互联网+气象”战略。树立互联网思维,落实《黑龙江省“互联网+气象”行动计划》,构建“云+网+端”的气象信息化发展新形态,以互联互通为基础,实现从各种终端持续获取全面感知数据,通过对各类数据和信息“融合贯通”以及数值模式、气象数据技术等应用,实现数据和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和挖掘应用,进一步缩短服务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直接表达需求,参与服务产品的设计,实现基于位置、精细互动、“按需定制”的惠民个性化气象服务。
       (四)大力发展“龙江特色”智慧气象。
       在智能感知、精准预测、普惠服务、科学管理、持续创新等方面着力打造针对性更强的气象业务系统,为我省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高效、便捷、智能的气象支撑。发展智慧气象服务,优化气象服务资源配置,面向公众,建立需求导向、无微不至、无处不在、开放共享、体验良好、具有自学功能的个性化、精细化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推动“龙江特色”智慧气象与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等协同发展,提升气象保障各行业智慧发展战略能力。
       (五)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优先发展。
       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适应需求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科技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技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推进气象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打通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能力转化通道,提升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
       组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经验、方法,加强精细化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要素格点预报、暴雨洪涝预报、突发性强天气临近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完善和改进延伸期和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生态气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
       实施气象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建设为重点,完善人才培养规划。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和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评估、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职称评聘、待遇分配、绩效激励等机制,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气象人才体系。
       四、统筹协调,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省市县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夯实基层发展基础,转变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方式,打造绿色台站。完善基层机构设置,调整优化事业结构和业务布局,加大对边远艰苦气象台站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气象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全省气象现代化水平。
       (二)统筹气象各领域协调发展。
       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通过深化气象改革,以气象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基本保障,理顺体制机制,促进气象业务系统之间,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之间,气象与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更加协调。加强业务系统一体化总体设计,实现气象观测、资料、预报、服务等各业务领域的科学管理、集约高效,促进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协调发展。
       (三)强化部门间协作机制。
       加强气象与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工信、安全监管、旅游、电信、地震、测绘地信等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气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和信息共享;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开展定向服务,提供针对极端天气变化可能引发的事故灾害气象预警服务,不断提升气象保障黑龙江振兴发展的能力。
       (四)推动气象硬实力与软实力协调发展。
       在强化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气象科技等硬实力的同时,重视气象发展战略、规划设计、法制、标准、科学素养和文化等气象软实力提升。加强气象智库建设,完善各种专项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气象法规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提高气象普法实效,推动全社会树立气象法治意识。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执行,实现气象标准在基础业务领域的全覆盖。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文化建设。
       (五)统筹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
       优化行业气象资源配置,完善合作机制。推进行业数据分析应用,实现“智慧气象”融合发展。引导行业部门优势资源参与气象业务重大核心任务协调攻关,健全科研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强化人才培养、科技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加强行业气象标准化建设,探索将部分行业气象站纳入国家气象站网管理或业务体系。
       五、绿色发展,保障气候安全和生态建设
       (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建设。
       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气象观测布局,加强移动多普勒雷达、林区自动监测站、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强化卫星遥感和大气本底业务建设,提高植被生态质量和生态灾害综合监测能力。继续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检验,升级作业指挥系统。建设并完善飞机保障分中心,实现跨区域飞机作业。强化和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加快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业务体系建设步伐;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设施的标准化改造,作业装备监控和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安全作业技术水平。完善以森林火险预警信息为先导的灾害防御机制。服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高霾、沙尘和重污染气象条件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森林碳循环等监测能力,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开展气象生态效益评估。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支撑。
       加强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监测业务,开展全省气候变化成因分析,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强化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森林碳汇、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大型城市(城市群)生命线系统、人体健康和旅游等重点领域与特色产业影响评估。
       (三)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承载力分析,做好城市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主要粮食产区气候资源潜力分析,完善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强化精细化森林气候区划。加强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经济开发潜力评估。开展风电场发电量预报和风电场运行、太阳能发电的气象保障服务。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四)保障绿色发展。
       强化“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开展绿色有机食品气候品质认证和地标认证以及林产品、绿色北药等绿色生态产业气象服务。开展旅游景区精细化预报服务,加强对生态休闲旅游、重点旅游区域和重要旅游节庆气象服务保障。开展雾霾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推进健康养老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六、开放合作,构建龙江气象新格局
       (一)融入全省开放发展新布局。
       有效对接“龙江丝路带”“五大规划”等重大振兴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全面服务,切实做好气象保障工作。重点加强与俄罗斯等“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气象部门沟通协作。推进中俄极端天气预报预警、黑龙江流域汛期联防和人工影响天气合作。积极将专业气象服务纳入“哈俄欧”通道。
       (二)加强内部合作和国际双向开放交流合作。
       加强与外省特别是东北区域气象部门的合作交流,推进松花江流域气象中心建设,加强松花江全流域联防联动机制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和合作基础优势,拓宽对俄合作领域,构建层次合理、重点突出的合作新格局。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与俄罗斯和欧洲、日本、韩国在气象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完善双边和多边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大智力引进和人才交流培养力度,推进我省气象科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共享共用,提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
       (一)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城市到社区、农村到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扩大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覆盖面,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助力精准扶贫能力,提升防范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的气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公共服务和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将政府承担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和政府考核体系,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和公众依法参与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气象防灾减灾长效发展。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运行管理制度,健全横向联接各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大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研发适合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预警的应急快速发布技术,依托现代传播手段构建多渠道、立体式、高覆盖的信息发布网络,实现预警信息发布精准高效。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建成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业务,强化对暴雨洪涝、暴雪、干旱、霜冻、低温冷害等主要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建立规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全面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履行气象在农业巨灾保险中的职能作用,同时提供技术支撑。
       (二)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
       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方式。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政府重大决策、重大灾害应对防范、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重大社会活动、重点工程建设等,完善决策服务方案,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开展重大灾害性、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评估。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成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新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利用现代信息及新媒体融合技术,发展和丰富服务手段与形式,实现气象信息的快捷发布和广覆盖。积极培育和规范气象服务市场,激发气象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探索建设气象服务应用众创平台。
       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建成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建立统筹协调、集约高效的新型公共气象服务运行机制,促进公共气象服务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发展精细化、个性化、互动式的公众气象服务,实现基于用户位置和订制需求的智能信息推送服务。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精细化气象服务水平,将气象服务纳入城乡“网格化”管理平台。提高城市防御内涝、雷电、风灾、高温、雪灾、雾霾等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气象保障能力。将农村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融入乡村治理,提高农村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科技扶贫气象保障工作。
       (三)提高现代农业气象保障能力。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及黑龙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三减”等特色需求,开展对农业气象观测、农田小气候观测等网站的评估和优化调整,利用天基、地基、空基相结合的观测技术,建立定位清晰、特色突出、管理规范、数据准确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开展针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农业气象观测。强化涉农部门间深度合作和信息共享。提升多源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提高农业气象基础支撑能力。深化气象为农服务 “两个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一体化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现代化。大力发展智慧、多元、规范、长效的黑龙江特色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基于农业气象指标和现代农业气象预报、评估等技术,实现农业气象产品的多时效、定量化,提高关键农时农事季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精准化水平。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着力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智能化水平,开展面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全生产链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强化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与灾害防御和农业气候资源评价,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方法和模型,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和产品发布,为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四)加强重点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
       强化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的针对性、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加强面向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培育专业用户群体,大力发展面向林业、水利、交通、电力、旅游、安全生产重点高危行业,以及城市供排水、清冰雪、供暖节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气象服务,提升保障能力。开展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森林病虫害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提升森林火灾扑救气象保障能力。开展影响交通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逐步实现以“点段线”为特征的高分辨率交通气象预报。加强交通气象服务与交通管理、调度的联动,提高道路、内河等综合交通气象服务能力。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气象服务。发展完善气象景观天气预报、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和景区气候评价等旅游气象服务。探索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专业气象服务。
       (五)加强气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完善信息资源开放机制,构建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面向民生的公共气象数据资源池,制定基本气象资料、产品共享目录与基础气象数据服务开放清单。建立气象内部,以及气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间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机制,满足跨学科、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需求。统筹应用社会气象观测资源,加强全社会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共享。
       八、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一)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
       完善我省大气-生态-陆面综合监测系统。进一步优化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网的建设,增加云量、云高、天气现象和日照等自动观测;加强地基遥感观测,完成风廓线雷达和天气雷达等建设;推进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完成环境气象监测、雷电定位监测、双通道微波辐射计的建设;优化高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气象信息共享。加强气象装备保障系统建设。
       建设以高分辨率模式预报业务产品、高分辨率气候模式预测业务产品为依托的解释应用系统。加强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精细预警预报业务能力,发展分类灾害性天气短时概率预报业务。建立精细化格点预报和概率预报业务。发展集合预报在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强对流天气预警和中期、延伸期(11—30天,下同)预报中的应用技术,开发业务应用产品。建设多模式最优集合客观预测系统,改进月季气候趋势客观化预测方法和模型;研发动力统计结合预测方法,发展针对气象灾害的多模式预测模型;加强气候模式集合预测释用技术研发,完善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预测技术,发展灾害性天气过程延伸期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测业务。加强对高纬度大气环流的分析。建立月、季、年尺度的定量化预测和概率预测业务,重点开展灾害发生时段、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预测。发展涵盖预报预测全过程的分类检验评估技术,建设科学客观、定量精细、系统全面的预报预测业务检验评估系统。
       发展基于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预报和基于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预警业务,重点加强基于致灾阈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以及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能力建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平台。完成气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对接。完成省市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二)智慧气象服务工程。
       基于互联网、地理空间信息、气象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气象基础数据开放共享,面向民生,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气象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气象大数据普惠共享,构建跨部门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互联网气象平台,建设连接气象服务市场主体、气象服务对象和气象装备生产厂商等的互联网气象平台,为围绕气象服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居民生活气象服务系统和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加强气象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环境和基础设施资源池。依托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覆盖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综合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的集约化、一体化的管理与业务平台,实现气象管理科学化、气象预报精准化、气象服务智能化。通过建设农口系统数据集约汇聚系统、气象云与政府云融合支撑系统、气象大数据应用产创平台,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真正用到灾害防御、气象为农服务、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在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深化气象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创新应用,实现气象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开展哈尔滨精细化预报试点,建立大城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和洪涝风险评估系统。建立并完善交通气象服务保障系统、电力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设智能化、网络化的行政许可等气象社会管理系统。建设松花江流域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合理高效的流域气象业务服务运行机制。
       (三)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工程。
       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优化农业气象观测和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网布局,建立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气象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系统,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建设设施农业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加强主要设施农业区气象监测,建立以设施农业为基础的农作物监测反馈系统。开展设施农业建设气象规划,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全生产链“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全覆盖。实施粮食生产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加快构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完善粮食生产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和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做好富锦气象保障现代农业试点工作。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气象灾害及森林草甸火险调查与综合分析,加快建立集监测、预警、评估为一体的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气象信息员管理监控平台。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气象地面观测、遥感监测网络等基础能力建设,开展生态建设的长序列气候影响评估和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加强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升级改造卫星遥感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精细化森林火险等级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建设省级森林火险气候预测业务平台和森林防火专项滚动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森林气候区划和气候资源分析评价系统。开展雾霾天气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
       (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工程建设,推进哈尔滨(肇东)、黑河、加格达奇飞机人工增雨保障中心建设,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县站配备1部小型天气雷达、建设2部X波段天气雷达、1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建立增雨飞机PMS云粒子探测设备和热线含水量仪系统。完成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扎实做好全省人工影响天气机动作业能力建设。加强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建设。加强省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区,以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哈尔滨市宾县为中心,分别建立飞机增雨作业试验区、地面增雨防雹作业试验区。建设人影系统效果检验评估系统,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概念模型及其指标体系。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对全省37毫米高炮进行全面安全改造,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管理系统、作业终端建设。
       (五)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有效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基础保障能力,以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为重点,对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城镇总体规划变更等原因,使气象探测环境已经或即将遭受严重破坏且无法采取补救措施,失去治理和恢复可能的气象台站实施整体搬迁;对探测环境改善仍有提升空间的台站进行整体改善。完善适应气象现代化和综合防灾减灾需求的基础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对部分建设规模较小、技术业务功能不全影响气象事业发展的气象台站实施改扩建,从根本上改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功能落后的局面,夯实气象发展基础。积极争取“中部专项”试点。转变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方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开展“绿色气象台站”建设。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升级黑龙江省科技馆气象展厅,建设气象科普大篷车、气象科普示范社区和校园示范气象站。强化气象保密工作能力建设。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完善上级气象部门与属地政府双重领导、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黑龙江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的“省部合作”协议,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目标责任,积极推动并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本规划与上位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机制。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修编和调整工作,确保规划编制科学、衔接有序、实施有效、督促有力。
       (二)完善财政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坚持和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明确气象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气象的支持,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目录。着力优化资金来源结构,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中央投资争取力度,优先投入边远、贫困地区和艰苦台站。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气象法治建设。
       坚持以法治思维构建保障气象发展的法治环境。加快气象部门履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职能的法治化进程。切实推进气象标准化与气象业务信息化、集约化的深度融合、同步发展,更好地发挥气象标准对黑龙江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全面推进气象政务公开。依法维护和保障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需求和合法权益。切实提高气象职工的法治素养和依法管理气象事务能力,努力营造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氛围,推进气象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完成气象规划各项重点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黑龙江特色的气象文化,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推进黑龙江气象现代化建设、落实“十三五”规划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