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安徽】亳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3-11 其他 安徽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亳州市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服务业发展的 相关政策措施,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促进服务业快 速发展,全市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能级加速提升,内部结 构和空间布局逐步优化,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取得的成就 
(一)服务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15 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377.4 亿元,比 2010 年增加 193.3 亿元,年均增长 10.8%;服务业从业人员 117.9 万人,占全社 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 33.36%。2015 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为 44.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 767.3 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投 资占 57.5%,比 2010 年增长 290.0 亿元,年均增长 23.9%。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步 伐 加 快 , 2015 年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为20.7:39.3:40.0,第三产业占比较 2010 年提高 4.1 个百分点,商 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 展较快,增速保持在 15%左右;金融业、信息服务等营利性服务业增 幅由 2010 年的 15.3%增长到 2014 年的 23.2%,服务业质量和内部能 级进一步提升。 
(三)服务业载体项目扎实推进 济祁高速永利段等建成使用,S307 线亳州至蒙城段一级公路完 成改造,商合杭高铁、涡河高等级航道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 快推进。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亿都国际商贸城等大中型 专业市场投入运营。珍宝岛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及配套物流园、 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九州通中药物流园、天运现代物流 园(一期)、蒙城广运现代物流园、万达城市综合体、新发地农副 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服务业龙头项目先后落地,亳州(浪潮)云计 算大数据产业园、中华中医药文化博览园等现代服务业载体项目有 序推进。
(四)服务业文化特色日趋显现 依托亳州独特的历史名人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深入挖掘“天 下道源、曹操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人文内涵和时代价值, 通过推进“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三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药博会、 亳州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暨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等,国际国内独 具人文气质特色的“药道亳州、养生之都”文化品牌逐步形成。 
二、面临的环境 
(一)国家战略为亳州借势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实施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 “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亳州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自身中 药产业优势与特色,通过申请和设立亳州中药特色国际经贸试验区, 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 移,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贸易、技术和文化等领域的 互动和交流,成为推进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促进亳州传统产业能级提升。 
(二)省域改革试点为亳州服务经济跨越式提升提供了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继续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亳州 要紧紧围绕省服务业发展战略举措,抢抓将亳州打造成为省际交汇 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依托优势产业,积极申请服务业综合改 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集聚区建 设,争取上位配套政策和机制扶持,提升发展竞争力。 
(三)高铁开通为亳州万商云集、繁荣旅游提供了新干线 “十三五”时期,亳州一大批公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基础设 施开工建设,特别是商合杭高铁开工,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亳州交 通条件,有利于推进亳州服务业与发达地区的联动发展,为亳州实 施区域一体化、招引实力企业、带动区域旅游、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支撑。 
(四)供给侧改革为亳州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 力转换三大特点,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供给侧 改革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主导力量。亳州市要主动适应 经济增长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体制改革,鼓励支持服务业,尤 其是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互联网+”为亳州服务业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新条件 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 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加快全球产业升级的 强力引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类产业创新活动层 出不穷,跨界融合、异业联盟、兼并收购等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 式、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新一轮产业革命既是发展方式的“历 史转折”,也是亳州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六)新型城镇化为亳州服务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将带来 70-80 万人进入城市,结 合现代城市发展产城融合理念,前瞻性地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科学 布局城区空间资源,使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人的需求有机融合, 注重以智慧应用引领城市运行,强调低碳实践,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持续推动城市发展理念更新等,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空 间条件。“十二五”期间,亳州服务业虽取得较快发展,但服务业基础 薄弱、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间互动能力 弱、产业发展环境不优,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急需进一步提升。 综述:“十三五”时期,亳州服务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发展 潜力巨大,处于“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 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以建设“中华药都、智慧亳州、文化名城、健康之乡”为战略导向, 以推动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 施创新驱动、区域联动、产业互动、龙头带动为策略,坚持扩大规 模和提升质量并重,坚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和改造升级传统服务 业并行,坚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级和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并举, 推进亳州服务业平台化、智能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深入践行 五大发展理念,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改革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结合新一轮产业变革,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通过技术、模式、业态 和管理创新,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二)坚持产城融合,促进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功能与服务业 发展同步规划,带动人口、公共服务设施、存量资源优化布局和合 理配置,实现服务业与全市总体产业布局协调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三)坚持转型升级,推进产业互动。聚焦发展高端新兴产业, 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动承接国家、省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积 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会展营销、品牌策划 等高端服务业态,构建与传统产业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 
(四)坚持文化先导,做强特色产业。以“天下道源、曹操故 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为统领,把亳州“老庄、三国、中医药、 商帮、农耕和白酒”等主题文化要素融入到服务业发展和规划布局 之中,形成具有亳州历史人文特色的服务产业体系,打响“药道亳 州、养生之都”品牌,提升亳州文化品位和气质。 
(五)坚持优化布局,突出发展重点。依托服务业集聚区,合 理引导各类服务业资源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协调联动 的服务业产业布局。加快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功能重塑、功能开发和 升级,增强功能定位与空间形态、产业集聚、资源配置、项目布局 的协调性。 
(六)坚持市场主导,创新政府服务。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 合理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国 际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营商环境。 
(七)坚持规划实施,完善配套保障。本着规划落地原则,从 政策保障、服务效率、产业配套等层面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制 定规划招商“施工图”,确定服务业重点项目和潜在招商方向,推进规划逐步落地。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实施“调结构、显特色、引龙头、优布局、强创新”的发 展思路,到 2020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 650 亿元,年均增速保 持 10%左右,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超过 4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5%以上。建成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和中医 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示范区、安徽省文化 旅游强市,打造皖北靠前、全省居中的服务业经济强市。中长期, 立足中医药特色,逐步将亳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 际药都”,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服务业内部结构更趋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 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占服务 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5%左右,年均增速 18%以上。研究与实验发展经 费占 GDP 比重达 1%。 2.服务业发展特色更加明显。“中华药都”产业特色和优势进一 步凸显,切实完善和提升中医药种植生产链、中医药养生服务链、 中医药能级提升的创新链以及金融、信息等相关配套的支撑链,继 续做大做强亳州特色产业。 3.服务业主体更具竞争力。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服务 业企业,形成 2-3 家国内知名企业,3-5 家省内重点企业,引进 5-1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中国驰名商标 3-5 个、安徽省著名商标 5-10 个。4.服务业空间布局更加完善。推动形成四大服务业集聚区、五 大特色物流中心以及“一带四区”的文化旅游空间等服务发展空间 布局,新建商务商贸、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等服务业集聚区 2-3 个, 重点建设高铁物流园、九洲方圆、圆通速递、九州通、中国物流、 皖新皖北物流园区及三县综合物流园区项目。 5.服务业创新水平更上台阶。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 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和服务 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四新”加快发展。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 路径,打通制约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推动科技研发、检 验检测等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四、发展策略
 (一)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搭平台、优环境、促协作”等创新发展行动深化和完善 亳州创新服务机制,提升亳州技术创新能力,切实为亳州经济发展 注入内生动力。围绕“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化集群”的创新发展链 条,完善创新模式,积极搭建科技产业基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 新型创新平台;出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亳州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优化创新环境;聚焦创新链转化和产业化环节,主动融入长三角区 域创新体系联盟,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促进协同创新。
(二)区域联动发展 依托安徽省“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及合新欧专列开通,通过申 请和设立“亳州中药特色国际经贸试验区,”建设中医药国际展览展 示中心以及技术、文化交流中心等,加快推进中医药特色产业的国 际化发展;以破除行政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形成长江经济带 统一市场为前提,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联席会+高层论坛”合作交 流平台,通过建立“飞地模式”、“顾问模式”的合作机制,重点与 上海等发达地区的政府、行业协会、民间机构和知名企业等建立战 略合作关系,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合作。 (三)产业互动发展 依托农业可观光、可采摘、可体验种植等特性,延伸农业产业 链条,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企 业+基地+农户”的集团化、现代化、产业化开发运营模式;顺应产 业服务专业化发展趋势,积极发展上游研发、下游物流、品牌营销 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和引导工业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满足产业发展精准服务需求,积极发展汽车金融、科技金融以及农 产品物流等专业服务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 新兴服务业态和技术,加大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促进新兴服 务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四)龙头带动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在要素集聚带动、投资环境优化、产业转型升级 中的促进作用,大力实施外引、内育的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区域服
务经济快速崛起。重点围绕金融、物流、科技、商贸、电子商务、 文化旅游等服务产业领域,加大对服务业龙头企业招商力度,积极 谋划和建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和工程;出台《关于加快培 育和发展亳州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亳州市培育和发展 服务业龙头企业工作领导小组,从政府资源、资本市场、技术创新 升级、创建名牌、信息化建设、开拓市场等方面为龙头企业发展提 供优惠政策,加快培育本土服务业龙头企业。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 
(一)生产性中医药服务业 推动中医药产业服务领域更科学、服务方式更智能,实现中医 药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到 2020 年,基本实 现生产性中医药服务业“科技化、信息化、绿色化、体系化”发展, 建设全国生产性中医药服务业品牌高地。 提升中医药科技化含量。利用亳州成功申报安徽省首批战略新 兴产业基地建设契机,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我国中医药科 研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力度,通过建立中医药战略科研联盟,加快 推进中医药公共研发平台、技术转移促进中心等项目建设,聚焦中 医药前端育种、中端加工提取、治未病前沿理论等中医药产品和技 术的研究开发,培育本地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提升中 医药全链条产业科技化发展水平。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联 网、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中医药种植、商贸流通、监管 等领域数字化发展水平。以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筑梦社 区、专业市场、中医药经营企业等为主体,通过自主开发、加入第 三方平台、委托运营等方式,加强电子商务应用,转变传统贸易模 式,打造亳州中药材电子交易集聚区。积极开发智能控制终端、监 管仪器仪表、智能识别技术等,在中医药种植及监管领域,加大信 息化管理应用。 推动中医药绿色发展。积极鼓励抗病虫中医药品种研发与培育 工程,确保药材安全性,提高药材有效成份稳定性,促进中药材绿 色生态发展。积极推进中药药渣变沼气的绿色回收工程,充分利用 中药药渣等固体废弃物,推进生物质发电等生态循环利用。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化建设。积极完善中医药展示、检测、学 术培训等配套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服务链条。设立中医药展览展 示馆,举办各类中医药展览,加强中医药产品和文化宣传推广。积 极培育和引进第三方中医药交易、检测、鉴定等中介服务企业,有 效降低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整体创新功 效。推进与全国知名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依托亳州中药科技学校, 加强与中科院、中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 通过筹建全国知名中医药大学(亳州)实习基地、亳州中医药人才 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中医药技术培训班、中医药论坛等,引进和培育中医药领域专业服务人才。
(二)生活性中医药服务业 完善中药健康服务标准体系,培育健康服务主体,大力建设中 药健康重点项目和工程。到 2020 年,实现亳州中药健康养生标准化、 连锁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基本确立亳州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 生休闲服务品牌地位。 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化体系。依托亳州中药科技服务基础 和优势,开展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深化对中医药理念、治未病机理、方法、技术及健康养生产品、养生手段开发,建立中医药健康 服务标准公告制度,加强监测信息定期报告、评价和发布,制定中 医药健康服务机构、人员、产品、技术等标准,完善中医药健康服 务标准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 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连锁化经营。依托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体 系的逐步完善和创新,立足技术优势,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新模式创新发展,率先发力,打造我国中医药养生服务企业创业之 源;鼓励基础实力较强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探索规模化、标准化、 连锁化经营模式,实现本地健康养生品牌输出,提升区域中药健康 养生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品牌化工程。以道家健康养生核心理念和 中医药资源,依托中华中医药文化博览园、道源国家湿地公园等项 目,积极推进养生亳州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保健示范区。大 力宣传养生亳州品牌,充分挖掘道家养生、五禽戏养生和民间长寿 秘方,出版中华药都系列养生文化丛书,开发集中医健康监测、养 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构建有中 华药都特色的养生文化体系。 构建中医药医疗和健康养生体系。实施中医馆进社区健康服务 品牌样板工程,建立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和 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且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中医医 疗服务网络。开展“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积极创建全 国、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 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中医、西 医、专科和特色康复医院,鼓励发展特色养老保健和中医养生机构, 逐步形成医疗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具有开发实 力的健康地产商开发养老产业综合体项目,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鼓励综合医院和 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以及合作共建,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 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 
(三)信息服务业 实施“宽带亳州”工程,大力建设信息技术基地,推进智慧政 务和智慧产业发展,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积极组织申 报“电子商务示范县区”。到 2020 年,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 和软件业增加值突破 25 亿元,年均增长 14%。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实 现 200 亿元,培育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企业、平台 5 家以上,在国内知名网络销售平台建设特色亳州馆 5 家以上。基本 实现信息服务民生工程全覆盖。 推进“宽带亳州”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宽带亳州”工程,推 广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部署无线网络接入点,在公共场所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积极推 进三网融合发展,扩大 3G、4G 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积,加快宽带网 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 入能力,提升网络质量。 加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亳州市青年创客空间、筑梦 社区、蒙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完善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 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等服务,打造和构建电子一站式商务电 商园区及集聚区;依托谯城物联网产业基地以及电子产业园,聚焦 信息消费电子产品、智能终端、移动支付、信息软件等信息服务业 基础支撑方向,通过引入专业产业地产开发商,积极开发和新建 1-2 个软件园、互联网产业园、数字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提升信息服 务业支撑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大数据分析产业。坚持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立足亳 州大数据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大数据应用及分析产业,重点发展基 于大数据应用的大数据专用数据库平台、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 数据挖掘咨询与方案实施等环节,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应用化发展。 积极引入和发展新经济产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新 经济模式对亳州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作用,积极引入和发展 VR、分享 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和业态,通过对新经济产业相关智慧 产品的开发以及在传统产业、传统环节领域的应用,助推和引领区 域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亳州服务经济弯道超车。 深入发展智慧政务和智慧产业。重点推进科技信息服务业在政 务管理中的应用,聚焦教育、民政、文化、卫生、社保、环保等民 生领域,通过信息化发展,提升民生服务的便利性、智能化、高效 化,打造全国信息服务民生品牌标杆。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信息技术 和电子商务应用,重点依托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白酒流 通集聚区、农副产品流通业相关企业和贸易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和电子商务应用,转变现有企业的业务经营模式,促进转型升级, 重点打造企业信息化转型标杆和亳州市中药材及农副产品大宗商品 智慧发展示范项目。 积极推进“信用亳州”建设。依托信息服务业发展基础,打造 信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服务平台,全面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 社会诚信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规范企业运行监管,建立 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弘扬“诚实、厚道、守信、担当”的诚信文化理念,逐步建立起针对诚实守信者业务优先办理、 程序简化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优良的城市营商环境。
(四)文化旅游业 到 2020 年,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 个、省级文化示范基 地 10 个;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 200 亿元,文化产业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到 5%。新增 A 级旅游景区 10 家,星级农家乐 20 家、星级 旅游饭店 10 家、创建 1 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6 个国际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若干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6 家。基本建成集文化旅游、 文化博览、文化演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文化强市,初步建成全国 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曹魏文化、道文化、酒文化等文化内涵,跨区域、跨领域整合 文化旅游资源,引导形成集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娱乐于一体 的文化产业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集历史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 化等文旅融合业态。集中规划和建设古城旅游区保护与开发项目、 老子主题健康养生度假区项目、西淝河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项目、 曹操华佗故居项目、庄子文化产业园项目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培育发展文化博览业。依托中药文化、道文化、酒文化等多种 文化名片,以打造亳州文化强市为目标,重点打造关注人健康的集 聚“身、心、神”于一体的综合会展业态,加快培育以国际中医药 博览会为龙头,曹操酒文化节、老子文化节为补充的会展品牌化体 系,全力塑造道家文化、酒文化品牌,打造老子朝拜大典等系列文 化节庆平台。加大争会办会力度,积极对外招展揽会,吸引中药中 部博览会等一批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大型展览展示、品牌发布、投 资贸易洽谈会等商务活动在亳举办。 拓宽发展文演产业。挖掘亳州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民俗风 情、文化典故、名人传奇等特色资源,重点推进以时尚、多元为特 色的演艺创作、文化表演、演艺服务、演艺培训等产业发展。积极 开发旅游演艺、剧院演出、娱乐场所演出、主题公园演出、剧场演 艺等相关产品。依托亳州丰富的名人文化、历史事件、历史典故等 素材,重点发展影视、动漫、音乐、微电影及影视动漫衍生品。开 展动漫真人秀、漫画作品展、动漫衍生品展览展示等主题体验活动。 推进创作、生产、销售、衍生开发和体验娱乐、旅游等完整产业链的影视动漫主题创意产品集聚区建设。 提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功能延伸和主题拓展,积极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激活传统文化,支持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二夹弦、 华佗五禽戏、亳州剪纸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水平。发掘历 史文化资源,实施文化精品培育工程,提升文化产业原创能力。依 托曹操等历史名人以及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加强对老庄道源、三曹 故事、建安文化、农业旅游项目等的挖掘,促进旅游植根于本土历 史文化的创意产业,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街区等重 点项目建设。 推进“六个一”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工程。全面推进亳州旅游产 品特色化、客源市场区域化、游客出行便利化、服务质量品质化进 程,推进一条旅游休闲游憩带、一个 5A 级旅游景区、一个省级旅游 度假区、一台大型文化旅游主题节目、一个特色主题街区、一个省 级研学旅行基地等“六个一”品牌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古城文化旅 游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乡村旅游四大提升工程。
 二、大力发展六大基础产业 
(一)金融服务业 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亳州金融业实现空间布局集聚 化、金融服务专业化发展。到 2020 年,力争直接融资总额突破 300 亿元。培育 4 家以上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地方金融机 构,新增上市企业 1-3 家,新三板挂牌 30 家以上。 积极招引和培育金融服务主体。引进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 加大对上海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招引力度。推 进政府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培育壮大本土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 推动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支持村镇银行加快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 育和组建在全省有较强影响力、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金融品牌企业, 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引导金融机构在南部布点。依托商合杭高铁建设和亳州经济开 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机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南部布点。通过对亳 州现有各类金融机构的整合,加大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向高铁片区和亳州经济开 发区布局,打造我市金融业务发展主平台,引导外地驻亳州支行在 金融集聚区落户。 培育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中医药、白酒、汽车、农业等重点 特色领域关键科技环节的金融扶持力度,加快提升科技开发、成果 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区域科技发展水平。通过出台政策和成 立科技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引入和培育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 款、科技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服务业态,培育和完善科 技金融体系。 积极发展小微金融。重点支持农商行及各类商业银行加大小微 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增设扎根基层、服务小微的社区支行、小 微支行等。整合小微企业信息共享与发布渠道,推动建立小微企业 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加强与财税政策的配套联动。加强银证合作、 银担合作,举办政银企合作座谈会以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等, 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 大力发展新兴金融服务业。鼓励落户于本市的银行、保险、基 金、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大力开展网络银行、 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升 级与应用。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金融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自建和 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支付金融、信用评级等业务发展, 加快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积极引入汽车融资租赁、汽车担保、汽 车贷款,物流设备租赁、物流保险金融等汽车和物流经营环节专业金融服务。
 (二)现代物流业 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区域物流特色明显、专业化智能 化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皖北地区、沿淮区域及中原 经济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和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到 2020 年,现代 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70 亿元,年均增长 12%。全市 A 级以上物流企业 总数达到 10 家以上。 重点推进高铁及临空物流园工程建设。推进商杭高铁亳州站的 规划和建设,重点依托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公路、铁路网络优 势,强化中心,加快建设高铁片现代物流园区。亳州支线机场尽快 开工,同步启动空港物流园区建设,逐步构建亳州水、陆、空、铁 多式联运高效物流服务体系。 着力打造皖北农产品跨区域物流中心。立足皖北和中原地区农产品发展基础,抢抓高铁站建设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贸 易物流,提升全国性中药材和区域性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辐射能力。 以亳州市蔬菜批发市场、新发地(亳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蒙城 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龙头项目为抓手,整合周边城市农业产 品资源,打造以亳州为轴心,辐射半径 100 公里范围的皖北农副产 品交易集散中心。 完善发展冷链等供应链物流。立足本地农副产品及中药物流需 求,引进和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等供应链物流服务, 满足区域冷链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区域农产品、中药材等物流中心 优势,依托天运物流园、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圆通速递皖北 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大外引内延力度,积极招引物流百强企业 在亳建立地区总部、信息中心、分拨中心、采购中心、展示中心、 结算中心和管理中心等高端供应链环节。加快推进九洲方圆中药电 商物流城、梦祥电子商务物流园等物流项目建设。 实施物流业智慧提升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积极推 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 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依托天运物流(二期)、珍宝岛、九州 通等物流项目,加大智慧化物流系统的应用,实现运输合理化、仓 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发展。依托 公路、铁路和水路等物流节点,建立物品接收跟踪系统,实现亳州 市内各物流系统无缝对接。 建设国家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节点城市。依托亳州全国中药材集散中心优势,加快推进水、陆、铁、空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导入物流服务高端环节和新兴业态,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 提高区域物流服务发展能级,主动融入国家物流园区规划节点城市 布局,实现物流企业集聚、物流特色凸显、物流服务高效协同发展, 全力打造皖北现代物流中心。
(三)科技服务业 大力实施科技专项、新型科技基地建设、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等工程,全面提升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科技服务业与 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到 2020 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 5 亿元, 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 5000 万元。培育骨干科技服务机构 5 家,研发 设计服务机构达到 35 家,建成孵化器(含众创空间)10 家,引进专 利代理机构 2 家。 引进产业科技孵化新模式。引导天使资金、风投、基金等社会 资本投资,加快构建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商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等为载体的新型创业孵化体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 推进创业资金、场地、办公配套等硬件资源建设,全面提升创投对 接、创业指导、税收减免、分发推广等软性服务能力,为中小企业 的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工程。立足亳州市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 基础,重点推进和实施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治、农产品新品种培 育、酿酒工艺、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四大科技专项工程。通过成立科 研联盟、建立重大科研成果研发社区、举办各类科研论坛等方式, 整合政府、龙头企业和专家团队力量,促进各类专项工程技术攻关。 积极完善和补充科技创业、科技金融、科技信息咨询、科技中介、 科技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等一站式科技信息服务链条建设。 实施科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主动加强 与上海等城市重点科研机构企业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健全高 效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机制,招引发达地区科研机构来亳设立分支机 构、试验基地。加强与中科大、合工大、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院 所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本地企业以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和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模式,开展行业技术攻关,培育和形成 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对 已形成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科技信息服务企业,鼓励其面向市场、 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发展预测、技术评估、企业诊断等咨询服务外包 业务。推进传统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鼓励传统企业加大信息化投 入,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和自动 控制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机械装备制造 融合发展,实现从决策、管理、控制、工艺设计到加工、生产、装 备水平的全面升级。依托区域科技信息化服务市场,促进智能系统 开发,智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后续运营服务,挖掘科技服务 业市场,创造科技服务业市场发展机遇。
(四)商贸服务业 到 2020 年,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200 亿元,全市实现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 700 亿元。其中实现年营业收入超 5 亿元的商贸企业 3 家,培育全国性专业市场 2 个,区域性专业市场 5 个,基本形成层 次鲜明、布局合理、业态完善的城市商业格局。构建层次鲜明的城市商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 制和修订,着力构建以谯城城市商业主中心为龙头,蒙城、涡阳、 利辛城市商业次中心为节点,社区商业及专业特色街为补充,社区 便民便利商业网点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重点以涡河以南、人民 路以北、新华路两侧的老城商业中心,南部新城和高铁片区构成的 城市商业新中心为主体,形成辐射全市的市级商业主中心。依托蒙 城县商业基础以及家乐福、红星美凯龙等重点项目,积极培育和打 造辐射周边的区域商业副中心。积极完善和发展涡阳、利辛两翼商 业节点中心,不断优化商业布局,增强辐射能力,放大集散功能, 引导商贸业规范、协调发展。 实施大商圈培育工程。以南部新城、高铁片区建设为契机,依 托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面向市域及周边城市中高端收入群体、符合 现代都市消费升级趋势、销售额超 10 亿元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 合理拓展高档消费空间,推动消费升级换代,全面提高城市商业品 味。推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工程建设。以激活消费市场、挖掘消费 潜力为目标,推动电子商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 销网络向农村延伸,加快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商品配送中心、中心 村直营连锁店,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水平。全面推行“农超对 接”和“区超对接”,健全村级物流配送网点,建立现代农产品流 通体系,鼓励农产品物流外包,提高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 优化和引进特色新兴商业业态。加大网络购物企业和平台培育力度,扩大电子商务消费。培育消费热点,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减 少消费外流,继续扩大汽车、家电、建材、通讯产品等重点商品消 费。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加快发展家政服务、早餐等社区便民 服务。依托高端核心商圈及商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商业新业态, 积极引入 O2O 体验店、奥特莱斯、高端连锁商业店、文化创意店、 品牌旗舰店。 
(五)农村服务业 依托亳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立足于服务乡镇和村庄,强化 农村服务业与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重点提升 和发展农技农资农机服务、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休闲养生旅游服务 和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四大重点领域,力争“十三五”末,建成体 系完善、服务高效、带动力强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格局。 探索和推进“互联网+三农”创新应用工程。借鉴制造业转型升 级经验,通过与第三方优质服务资源对接,发挥互联网平台服务三 农作用。创新三农发展新模式,形成和推广“互联网+服务+三农” 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以“互联网+”农民创业、智慧农村建设、智慧 农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推动传统农村服务业 转型升级。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实现政府政务、农村医疗、 农村教育、农业技术等方面信息供应的无缝对接。 实施农技农资农机基础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健全公益性服务网 络,改善基层服务站条件,保障基层农技农资农机经费补助,提升 公益性农技农机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基 本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服务 组织,通过政府采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扶持方式,支持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农机推广项目,引导新型社会化组织和龙头 企业参与农技农资服务。依托现有重大科研专项、学校和基地建设, 加强农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储备和培育农村技术人才,重 点培养一批中青年农业科研优秀人才。 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加大各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进一 步改善中小学校舍、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办学基础设施条件。着 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制定和实施全市农村职业教育和 培训规划,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 的普通中学可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配备 生活料理和心理辅导人员,妥善解决农村低年级寄宿学生的生活和 心理问题。 
(六)社区服务业 以便利居民生活、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到 2020 年,基本建成配套完善、管理高效、服 务智能的现代化社区服务体系。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完善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 广泛开展卫生(计生)、文体、就业、慈善、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业。 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实施就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积极带动社区人员就业,提升社区就业及救济服务功能。到 2020 年, 社区基础设施达标率 90%。 推进“网格化”社区管理工程。开展智能化小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逐步建立社区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平台,不断健全社 区人口和单位基本信息资源库。加快实施社区管理“网格化”工程, 通过科学规划网格,配齐配强网格管理员,落实网格管理员待遇, 完善网格管理运行机制等举措,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力争 2-3 年 内实现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3-5 年内实现农村社区网格化管 理覆盖率达到 60%。 
 三、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均衡发展 “十三五”时期,根据各县区产业基础,坚持“集中集聚、布 局前瞻、均衡发展”的产业布局原则,引导特色集聚区、商贸商务、 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科学布局。
 (一)推进“四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产业 发展方式,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有效提高产业集聚度,全力打造现 代中药、汽车、白酒和新兴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现代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会展、商贸、科技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实 现资源共享、服务共享、信息共享、管理共享、环境共享。
(二)提升“一核三区”商贸商务服务能级 充分发挥谯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现代中药产业优势,进一 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打造商贸物流业、生活服务业、楼宇经 济、会展经济等融合发展的商贸商务核心区;依托涡阳、蒙城、利 辛三县产业基础,突出城市特质,提高园区承载能力,高标准建设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主城区,着力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区 域增长极。 1.“一核”:谯城商贸商务核 根据亳州以向南、向西发展为主,适度向北,横跨铁路向东发 展为辅的城市发展思路,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现状和建设机遇,确定 谯城商务商贸核心区“一轴、两心、三片”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 布局均衡、重点突出、特色明显、功能互补的商贸商务圈。 图 3-2:谯城商贸商务核心区空间布局示意图 一轴:希夷大道商贸商务发展轴。根据老城区、中心城区发展 基础和万达广场、高铁片区建设机遇,发挥希夷大道贯穿城市中心 南北,主轴连接涡北片区、老城区、城市中心区和南部新区优势, 以建设南部高铁片区、希夷大道、涡北片区等综合商务区为主,以改造提升老城区商贸商务水平为辅,不断增强希夷大道商贸商务服 务层级和集群能力,力争将希夷大道打造成为亳州市具有城市地标 效益的商贸商务核心廊道。 两心:老城商业商务中心:位于涡河以南、建安路以西、药都 大道以北、汤王大道以东。以传统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和居住等 功能为主,依托市政府、市行政服务中心和成熟商贸区,重点展现 地方中药文化特色和古镇风情,打造全市核心中央商务区。城市新 中心:联动市经济开发区和高铁片区,实施与老城区错位协调发展 策略,以现代化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宾馆酒店、文化娱乐、创 新创业等新兴高端产业为主,重点展现城市现代化景观风貌。 三片:满足涡北片区、谯城经济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开 发建设及配套需求,打造三大区级商贸商务中心。涡北片区:与涡 北新城建设相适应,凸显涡河商务休闲特色,建设北部商务中心。 谯城经济开发区和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满足谯城经开区、亳芜现代 产业园区周边居民办公和生活配套需求,推进开发(园)区高端产 业发展,打造商贸商务现代服务产业集群。 2.“三区”:涡阳、蒙城、利辛商贸商务区域增长极 (1)涡阳:强化商贸商务本地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市场区域影 响力以改造、提升、新建为发展导向,总体打造城市老中心、城市 新中心、涡北次中心的“三个中心”空间布局,服务本地商贸商务 需求。城市老中心:依托现有商业、旅游业和居住等功能,以调整 优化和适当填充为主,建设宜居的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城市新中 心:以南部新城核心区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行政办公、商业 金融、宾馆酒店、文化娱乐等产业;涡北次中心:不断完善各类现 代商贸及生活服务设施,服务涡北新城区发展。 依托中国供销·涡阳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国强钢材市场、尚居 都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打造大宗商品专业基地。以商品 展示、会展博览为先导,以设计、研发为后盾,加快建立电子商务 交易平台,形成集群采购、集中供应、厂价直销、接单加工、电子 商务、拍卖交易等复合化经营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 多功能、全方位、强辐射、大流通、网络化、专业化的大宗商品综 合服务平台。 (2)蒙城:提升商贸商务区域辐射力度,培育发展高端生产性 服务业依托蒙城县城市建设和家乐福、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玖隆 国际商业区等一批区域带动性较强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充分发挥地 处皖北六市中心的优越区位交通优势,抢抓蒙城县“多规合一”试 点机遇,从提高城市能级出发,积极打造亳州城市南部区域性商贸 商务中心,不断提升辐射涡阳、利辛及周边县区能力。“十三五”期 间,蒙城现代服务业发展将重点实施两大战略: 商贸商务辐射能级提升战略:以县城现有产业为依托,科学规 划商圈产业定位,重点发展老城区梦蝶文化广场,城南新区梦蝶湖 公园、西片区鲲鹏路和东片区三角地带等四大商圈,差异化发展城市综合体、连锁超市、休闲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打造县域综合商 贸集聚区。老城区重点以城市更新发展、生活配套完善,商务能级 提升为主要方向,城南新区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金融商务街、汽 车园区、现代物流等业态,打造县域未来服务业发展中心和高端服 务集聚地。 生产性服务集聚发展战略:立足政务中心和商业街等服务产业 发展,围绕稽康南路、三阳路、永兴路、濮水路周边区域,重点培 育和发展金融、咨询、保险、物流、总部、租赁、生产培训等高端 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楼宇经济。 3.利辛:完善商贸商务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丝网纱门特色服 务业根据利辛县商贸商务发展基础,结合滨河新区综合功能设置, 进一步完善 2 个县级商业中心、2 个片区商业次中心和 10 个社区商 业中心的总体空间布局。老城商业中心:重点以改造提升品质为发 展方向;滨河新区商业中心:加快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加大引入 国内高端商务休闲业态,提高生态宜居生活品质;北部新区次商业 中心和南部新区次中心:以中小型零售业态为主,控制大型零售业 态及批发市场、仓储市场进入;社区商业中心:以满足日常生活综 合需求,提供个性化消费和多元化服务为主,配备基础百货店、大 型综合超市、便利店、药店、餐饮店、维修、美容美发店、家庭服 务等服务业态。 立足利辛丝网纱门产业特色和优势,以推动丝网纱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鼓励丝网纱门拉丝工艺研发投入,加大品牌培育和贸 易模式升级力度,积极推动丝网纱门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电子化 发展。充分调动利辛县丝网纱门产业协会力量,积极开展丝网纱门 展销会活动,联动发展丝网纱门技术、产品展示展览、工业旅游等,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能级。 
(三)优化“一带四区”文化旅游空间布局 结合涡河生态环境治理,以涡河为轴,通过涡河水系将北关历 史街区、花戏楼、老庄故里、休闲生态环境串联,形成一条集中药 文化、古街文化、道家文化、休闲生态文化于一体,以水上游览观 光、沿河历史凭吊、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功能的沿涡河文化休闲旅 游带。由北向南依次布局中华药都养生休闲旅游区、亳州古城旅游 区、天下道源文化体验区、生态水乡休闲度假区等四大旅游区。 “中华药都”养生休闲旅游区:抢抓涡河治理和北关旧城改造 机遇,凸显亳州文化旅游特色,以中华药博园建设为基础,坚持与 北关旧城改造联动发展,全面推进北部城区沿河环城景观带和北关 旅游区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涡河水系旅游龙头项目。重点加强名 药园、博识园、养生园、种植园、休闲园等五大园中园载体建设, 打造以中药主题游为特色,融科普、观光、体验、休闲、科研等于 一体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文化主题游,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产研互动 发展的典范。 亳州古城旅游区:发挥亳州文化名城优势,全面整合、提升和 改造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明清一条街、南京巷钱庄等古城文化项目,延伸中华药都养生休闲旅游链条,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涡 河水系极具有亳州特质的文化旅游集聚区。重点以花戏楼保护与改 造、曹操故居的恢复建设等作为亳州古城旅游发展的引爆点和突破 口,集中打造和恢复古城旅游核心资源和标志性产品,带动古城旅 游业整体发展。联动古城周边的现有商业开发基础,加快打造集历 史古迹观光休闲、餐饮娱乐、商业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古城文化旅 游区。天下道源文化体验区:结合涡河、武家河和塌陷区湿地公园自 然生态风光,创新发展以老庄道家文化体验游项目,打造集教育熏 陶、休闲娱乐、会议度假、养生修学等功能为一体的道家文化旅游 产品体系,培育亳州健康养生旅游知名品牌。发挥涡阳老子、蒙城 庄子两大名人效应,加快推进以天静宫为核心的老子故里旅游区和 以庄子祠为核心的庄子故里旅游区项目建设,带动“中国原始第一 村”尉迟寺遗址原始古村文化游,新四军四师纪念馆、彭雪枫公园 红色旅游和板桥生态度假游。 生态水乡休闲度假区:根据利辛现代农业和休闲产业基础,充 分发挥涡河下游、茨淮新河和西淝河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以 淮上江南、淝畔绿洲、蝴蝶泉、白鹭洲等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 展沿河特色“农家乐”,培育休闲消费“绿色食品”品牌,促进休闲 农业观光度假等休闲文化主题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集农业观光、农 事体验、养生康疗、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养生度假区。
(四)强化“五大”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建设 
现代中药物流中心:积极推广物流智慧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多 式联运等多种物流方式,有效降低中药产业物流费用,加快推进经 济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高铁片区现代中药服务业集聚区建 设。重点依托中国物流、天运物流、圆通速递皖北综合服务中心、 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九州方圆、九州通等专业物流项目, 为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中药材上下游产品的集疏运服务。 
白酒物流中心:结合谯城区古井镇、涡阳县高炉镇白酒产业发展基础,立足服务白酒集聚区企业物流需求,主要为以古井集团、 高炉集团为龙头的亳州白酒企业提供白酒来料运输、成品分拨配送 等物流服务。 
能源化工物流中心。选址涡阳县涡北煤炭循环经济工业园,重 点依托公路、港口、铁路等交通枢纽设施,为煤炭、煤化工产品等 货物提供公水、公铁联运的集疏运服务,承担部分城区往南方运输 货物服务。 
汽车及装备制造物流中心。选址蒙城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为基地内汽车成品、汽车零部件提供运输、组织、仓储、分拣、加 工等物流服务。依托陆路口岸,为进出口货物提供海关检验、检疫、 报关等业务。加大货运资源整合力度,承担公水、公铁联运的货物 集疏运服务。 
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选址利辛县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为园内企业提供农副产品及相关物资的仓储、货物集散和零担运输 等服务,承担亳州部分向南的公路货物集散。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规范实施机制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亳州市服务 业发展领导小组, 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县区政 府要按照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共同推进服务业加快发 展。对服务业重大工程、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成立专 项领导小组和实施队伍,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
(二)强化规划实施和问责机制 突出目标导向,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强化监督惩处,确保“十 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及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明确目标任务、 责任要求,将服务业发展指标绩效考核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细化时 间节点,有计划、分阶段跟踪督促检查实施情况。组织开展中期评 估和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过程中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 行动态调整,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建立 人才规划实施情况反馈调整和通报制度。 
二、聚焦政策扶持 
(三)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社会融资体系 立足“可控、适度、充分”,从企业基本融资需求出发,逐步 拓展政策支持范围。支持服务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私募 股权投资等渠道直接融资。建立服务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 金的杠杆撬动作用,逐步建立政府、银行、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 国外资金良性互补的融资环境和通道,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引创 客风险投资商,加大社会化资本对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 
(四)强化重点领域政府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 制定促进“四新”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和完善《亳州市创 新创业扶持专项政策》,设立亳州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力支持 科技创新企业、创客空间和孵化器建设,推动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 济融合发展。制定出台《亳州市电子商务及信息服务业产业发展扶 持办法》,大力推进我市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积极鼓励传统企业进
行信息化改造升级,加快推进亳州市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市场前景 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影响力的重点服务业企业财税扶持力度, 对进入国家、省名牌的服务业企业进行奖励。对国内外知名服务业 企业在亳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数据后 台自建、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的,给予财税补贴。 
(五)优化重点区域政策支持 依托市级政策支持,聚焦高铁新区、临空物流园区和中药、白 酒等特色集聚区建设,加大城市中心区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力度,突 破规划控制和土地管理等政策制约,在人口、金融、财政、土地、 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利用现有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 统商业街等存量地产,兴办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教育 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各地收储土地、依法处置闲置土地、“退 二进三”腾出土地优先供给服务业项目用地。保障生产性服务业项 目用地,对在服务业聚集区内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根据投资规模和 强度,享受“一事一议”用地政策。 
(六)拓宽对外开放政策体系 坚持改革开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借鉴和 复制准入前国民待遇管理经验,完善区域合作投资扶持政策,简化 项目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重大招商活动、 重大合作项目推进工作产生的相关费用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支持 落户外资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对符合相关财政专项资金 扶持规定要求的外资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贴息或补助。
三、创新政府服务 
(一)改善事中事后监管体制 在监管环节上,探索完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机制,从 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商登 记与商事登记制度,放宽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经营行为对社会 影响监管,建立动态监管与信用管理、安全监管及反垄断管理相结 合的管理体系。在监管主体上,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转变,加快 推进第三方技术、评估、监测、仲裁机构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 和媒体的行业监督职能。 
(二)完善统计和财政资金评价考核体系 突破传统模式束缚,完善服务经济信息采集和统计职能,为服 务业加快发展提供完整有效的信息参考。加强对服务经济财政扶持 资金的跟踪问责,以行业为依托,细化分解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责任, 鼓励管理服务创新,逐步探索实施部门自评、企业评价、政府审计、 中介评估相结合的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指标考核体系, 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政策实施效果和财政资金投入绩效,使政 策和资金扶持领域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更具科学性和绩效性。
 四、优化营商环境 
(一)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降低准入门槛,构建统一、平等和完善的服务经济市场准入制 度,创造内外一致的企业扶持体制和营商环境。民间资本通过参股、 并购、合资、合作、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建
设和社会事业,享有与国有资本同等的权利,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积极推进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共机构购买社会服务,扩大政府服 务项目采购领域。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 医保定点的民营医疗机构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医疗保险结算 政策。
(二)培育行业服务平台体系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行业协会商会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逐步建立较为齐全的现代 服务业行业协会商会体系。鼓励行业建立同业联盟、异业联盟、产 业链联盟,促进新经济发展。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 钩工作,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力度,逐步将政府事务性、辅助性等职 能,依法转移给行业协会商会承担。重点加强其资质认定、标准制 定、竞争秩序、争议仲裁等职能。
 五、加快人才培育 
(一)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采取高校合作、核心人物带动、高新 技术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符合亳州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各 类创新人才来亳创业;积极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学者 进行战略合作,采用订单式教育、定制式培养等方式,为服务业发 展输送高端人才;制定和落实惠及领军人才的优惠政策,对团队优、 能力强、技术新、成果好的企业及项目给予支持,扩大领军人才规 模,全力促进领军人才企业发展壮大。
(二)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政策,满足各类人才学习培训的需 要,鼓励科研人才到高校学习、企业兼职或实践。出台社会保障等 生活方面配套政策,加快提升满足外来人才在医疗保健、居住、子 女就学、文化等方面消费需求水平,解决引进人才后顾之忧,逐步 建立完善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 
(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对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完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 激励分配机制,探索建立股权期权激励、创业融资、中介服务、知 识产权管理等多元化、复合型的激励发展机制。完善企业股权激励 制度,支持创新团队骨干人员以知识、技术、能力等参与受益分配。 建立创业融资、中介服务、知识产权管理等公平竞争机制,完善人 才激励机制,激发高端人才创业热情。 
(四)实施亳商回归计划 加大与国内服务业发达地区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和高校研 究院的合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现代服务业合作年会、项目投资 研讨会等,加强与亳州本土在外创业企业家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开 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回乡创业行动,鼓励在外创业的亳州籍、 安徽籍的尖端人才、知名专家、企业家和创业能人回归家乡,创业 家乡,置业家乡,投资家乡。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