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安徽】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4-07 环保 安徽
一、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
(一)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占据全球节能环保市场份额的主要部分,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政策扶持方面,建立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出向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项
目研发以及信贷投资等方向倾斜。日本出台了一系列环保相关的基本法和专门法,是环保法规最为严格的国家,通过《绿色采购促进法》和《绿色合同法》引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德国自1996 年以来连续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将推进循环经济明确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创新方面,积极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科研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创新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开发的商业化模式,
并在技术示范、土地供给、审批许可等方面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支持。美国出台相关研究经费可作为税款扣除或享受政府补助的政策,并针对高技术风险、较长返还期限的研发项目,成立资金平台,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绿色金融方面,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方式,政府通过发行市政债券解决节能环保产业资金问题,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资金,金融机构设立环保基金和绿色信贷为企业提供相关资金。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信贷支持。
(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产值从 2012 年约 3 万亿元,到 2015 年达到 4.5 万亿元,2018年达到 7.3 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 15%。预计 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 9 万亿元。
产业区域分布明显。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分布呈现“一带一轴”的格局,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集聚发展的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沿江发展轴;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较快,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传统节能环保产品装备向标准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的设备制造、项目设计等转变为涵盖上游研发设计、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模式。节能环保服务业从单一环节服务逐步向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我国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快速升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高效燃煤锅炉、高效电机、膜生物反应器、
高压压滤机等装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煤炭清洁高效加工及利用、再制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拥有世界一流的除尘脱硫、生活污水处理、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
等装备供给能力。
投融资多元格局初显。初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但中小企业仍面临资
金紧缺和融资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从 2015年到 2019 年中国绿色发展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 2.9 万亿元,其中政府出资比例占 10%到 15%,超过 80%的资金需要社会资本解决,绿色发展融资需求缺口巨大。
发展环境日趋向好。国家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标准规范不断升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逐步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法律、
行政和经济多方位延伸。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严格落实;电机、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陆续实施;垃圾分类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继出台。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有效激发了节能环保市场需求、规范了节能环保
市场秩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三)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以来,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6-2019 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为 14.73%,增加值年均增速为 13.34%,2019 年产值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8.3%,产值增速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 18%。
产业门类较为丰富。合肥市已形成门类较为丰富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产值总量中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占比约为13:2:1。节能方面,高效压缩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通用电机、永磁电机技术水平行业先进,特种泵生产、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绿色家电占比全国领先。环保方面,光谱、色谱、质谱技术国际先进,光学加工制造、核心算法和系统集成能力强,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制造形成集聚,污水处理工艺、装备制造能力国内先进,污泥处置装备工艺行业领先,环保工程建设和运维服务能力强。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先发优势,玻璃纤维综合利用和气凝胶绝热材料技术领先,一般工业固废消纳能力强。
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拥有产值超 50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 4 户,产值 20 亿到 50 亿元 10 户,产值10 亿元到 20 亿元 5 户,产值 2 亿元到 10 亿元近 60 户。以长虹美菱、格力电器(合肥)、合肥海尔等为代表的节能家电企业,以凯泉电机、新沪屏蔽泵为代表的节能电机电泵企业,以国祯环保、东华科技为代表的污水处理企业,以浩悦环境为代表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以节源环保为代表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已成为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绿色照明方面的芯瑞达科技,固废处理方面的劲旅环境,环境监测方面的皖仪科技,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融捷金属、广源科技、弘徽科技等企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示范带动力显著增强。“十三五”以来,通过深入实施示范项目引领工程,成功创建了一大批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示范试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14 户、绿色园区 1 家,打造绿色供应链 3 条,培育绿色设计产品 169 款,5 户企业成为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84 款产品列入工信部“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拥有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 6 户、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 2 户,先后获批国家低碳城市和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

2.优势和竞争力(SWOT)分析
优势(S)
1.创新资源丰富。合肥是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将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拥有能源研究院,目前正在筹建环境研究院。同时拥有中科大、合工大等 60 所高等院校和 200 多家科研院所,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能力强。
2.示范作用明显。“十三五”以来,合肥市积极推进国家级试点示范建设,先后获批国家低碳城市和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同时推广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3.发展基础良好。合肥市是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和重要的汽车装备制造基地,这些主导产业既为节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发展平台,也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同时,合肥市坐拥以巢湖为核心的“一湖、两库、六河、多区”水生态体系,也促进了污水治理、污泥处置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4.区位优势明显。合肥市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位于节能环保产业“一带一轴”核心区域,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同时随着合肥正式加入自贸区,可享受相关政策叠加。
5.链长制助推发展。合肥市创新开展“链长制”,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重点产业链之一,从市级层面确立重点发展方向,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合力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劣势(W)
1.扶持政策少。截至目前,安徽省和合肥市均未出台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节能环保企业仅能享受普惠性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和产业基金尚未建立,企业资金紧缺和融资困难现象仍普遍存在。
2.龙头企业缺。除家电行业外,全市节能环保产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园区带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与先发地区竞争优势不明显。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不够,产业发展生态有待改善。
3.产业集聚不明显。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目前主要分布在各个园区内,各领域的龙头企业较为分散,使得园区在产业带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相比先发城市产业集聚程度有较大差距。同时与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不够,错位融入不深。
4.产学研转化能力有待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机遇(O)
1.宏观环境利好。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国家、省、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扶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助推产业发展。
2.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先发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科研实力、创新水平均全国领先。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可在一体化进程中有效利用自身优势错位发展。
3.人均匮乏倒逼。我国是能源大国、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石油、天然气、淡水等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压力倒逼一系列节能环保政策(如能耗“双控”考核、生态文明评价考核)出台,有效带动了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4.生态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八百里巢湖要用好,更要保护好、治理好,使之成为合肥这个城市最好的名片”。我市积极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快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挑战(T)
1.国际环境复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浓厚,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受其影响,全球贸易环境出现不利因素和不稳定趋势。
2.国内竞争激烈。一大批国内先发城市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起步早、规模大、实力强,同时利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市场资源,合肥市在区域竞争中没有明显优势。
3.头部企业跨界。近年来,节能环保日益得到全社会重视,越来越多的央企和华为、万达等头部企业跨界进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污染治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智慧环保大数据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合肥节能环保领域企业七成以上为中小企业,与巨型央企和头部企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和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发展要素向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军、骨干企业,实现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优质、创新发展,为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和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节能环保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共同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注重基础创新,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与技术装备。
突出重点,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水平优、发展潜力大、上下游关联度高的细分领域重点错位发展。通过鼓励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发挥优势,集聚发展。加快打造中国(蜀山)环境谷等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积极引导节能环保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创新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制造、产品和服务全链条体系。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集聚加速形成,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合肥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12%左右,到 2025 年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0%以上,成为合肥市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做大做强领军企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扶持引导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大而全、中而强、小而精”的发展格局。到 2025 年,力争培育产值 100 亿元以上的企业 2-4 户,50 到 100 亿元的企业 6-8 户,10 到 50 亿元的企业 20-30 户。
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到 2025 年,节能环保装备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和关键装备,装备成套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和本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立多层次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节能环保装备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产业集聚加速形成。到 2025 年,逐步形成以中国(蜀山)环境谷、高新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环境产业集聚区,以经开区、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节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安巢经开区、庐江县、肥东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形成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抓住长三角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先发机遇,瞄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高端环节、供应链薄弱环节,开展强基、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重点领域
(一)高效节能产业
节能电机电泵:围绕电机电泵产品能效提升,推进机电装备产品整体化设计,加大新型绝缘材料、高端轴承、变频器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提升稀土永磁电机、高中低压变频调速器装置、石油化工泵、潜水电机电泵等装备制造能力,重点突破沸腾泵等特种应用领域电机的差异化设计和智能化水平;鼓励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向下游延伸,联合整机装备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设备,支持企业进行机泵节能与管控系统的开发和示范应用。
节能输配电设备:重点围绕高低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变压器、低损耗配变技术、无功补偿技术等,推进智能配电、用电技术研发。推进智能微电网及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系统技术、储能系统技术、轨道交通能量回馈系统等技术的示范应用,推广电网动态无功补偿(SVC)成套系统、静止同步无功补偿(SVG)成套系统、无源/有源电力滤波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加速电网节能优化与大数据服务的整合,提升电网节能的智慧化。
节能压缩机与节能电器:围绕压缩机能效提升,加大高效换热器和替代制冷剂的研发力度,加大磁悬浮离心压缩机、螺杆式单机双级压缩机、变频涡旋压缩机、直线压缩机、数据中心和 5G 通信基站专用制冷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等节能高效压缩机及系统供给,推广冰(水)蓄冷、空冷机组高效节能、空气源热泵、热电联产及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应用。支持电器生产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开发“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 “绿色设计产品”等高效节能产品,鼓励企业优化设计、加强电器功耗管控降低待机功耗。
绿色照明与绿色建材:加大 LED、Micro-LED、Mini-LED
显示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探索 LED 高效驱动和智能化控制技术,LED 光源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关键技术,发展深紫外及超高光效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应用,支持 LED 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围绕节能玻璃、外墙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大绿色建材研发力度,大力推广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隔热铝合金型材、复合保温砌块、轻质防火保温材料、节能门窗、节能镀膜玻璃、消纳固废的混凝土及干混砂浆绿色建材,支持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等绿色建材的研发与应用。

(二)先进环保产业
水污染防治:围绕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水污染防治新型试剂、膜材料、高效曝气设备、过滤膜组件等关键材料与元器件,加快推广磁微滤净水、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高效脱氮除磷表曝型氧化沟工艺、污泥脱水处理以及地表水体生态修复等技术应用,重点突破高盐工业废水、含氟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高效处理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围绕工业废气处置、汽车尾气达标排放、餐饮烟气治理、室内空气净化、高效除尘、VOCs 无组织排放治理、臭氧污染防治等领域,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材料、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的研发。鼓励开发挥发性有机物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矿热炉等非电行业烟气脱硫脱硝、基于生物/吸附/催化等方式的恶臭净化技术和国六机动车尾气排放用高效催化剂规模化生产等技术,加快推广冷凝/吸收/生物技术、活性炭/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RTO/RCO 氧化技术、高效干法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4)鼓励合肥通用院、长虹美菱、格力电器(合肥)、合肥美的、合肥海尔等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在本行业关键技术、核心领域等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国家、地方及行业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
(半干法)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及飞灰固化(稳定化)系统工艺等。
土壤污染防治与固废处置:围绕土壤污染监测、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用薄膜等产品应用,重点突破土壤污染快速检测、污染地块高效修复技术设备的研发。围绕污泥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处置、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领域,重点发展污泥磁化热解处理、污泥干化和清洁焚烧、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等技术,鼓励 PLA 等可降解材料制品替代传统塑料制品,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飞灰、垃圾焚烧发电,研发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成套设备、医疗废物清洁焚烧装置、污泥半干法处理或炭化成套设备等,提升固废无害化处理水平。
环境监测:重点围绕工业废气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工业污水在线监测、自然水体水质监测等领域,加大环境监测关键元器件、技术、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激光诱导探测、大气环境可视化精准溯源与预警预报、臭氧激光雷达、便携式尾气检测等技术装备研发,加快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水质连续快速检测等设备产业化进程,推广大气、水监测系统应用。
智慧环境:重点围绕大气环境数据、水环境数据、生活垃圾处置等领域,加速环境监测、治理、保护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重点突破环境数据收集、传输、整理、分析技术和软件开发,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N”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环保新模式。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突破粉煤灰、尾矿、石膏(含脱硫石膏)、冶炼渣、工业污泥、工业废渣(如炉渣及矿渣)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的深度利用,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开发资源高效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工艺。推广粉煤灰提取矿物、粉煤灰碳回收,尾矿再选、尾矿制建筑材料、尾矿制陶瓷,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砌块,石膏制改良土壤剂、磷石膏制硫酸联产发电等工艺技术。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围绕退役动力蓄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电机、报废汽车、废塑料、废旧轮胎、玻璃纤维、建筑垃圾等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破碎分选技术装备的研发,重点突破动力蓄电池余能快速检测和柔性拆解、废旧家电柔性拆解、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玻璃纤维制气凝胶、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塑料裂解等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规范发展,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开展污水再生水全流程技术、经济高效污水回用技术研究,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再制造:重点围绕盾构机、铲车、叉车整机及关键件再制造、机电产品再制造等,推进高端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智能检测、远程检测、增材制造等再制造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再制造智能设计与分析、智能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质量性能检测及智能运行监测系统。规范再制造市场秩序,探索再制造行业二手交易税费改革,引导再制造企业健康发展;重点培育关键件再制造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再制造关键零部件企业,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发再制造产品,加快推动形成旧件回收、关键件配套、整机再制造、再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

(四)节能环保服务业
节能节水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能耗在线监测、节能咨询、节能诊断、水平衡测试、水效评估为重点,支持节能节水服务业发展。鼓励节能装备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服务化转型,为用能单位提供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运维等系列服务。鼓励节能服务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能单位提供诊断、设计、建设、运维等“一站式”节能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鼓励节水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节水诊断、节水型载体创建技术服务。
环境服务:以污染源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第三方治理为重点,支持环保服务业发展。鼓励环保服务机构通过 PPP、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提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探索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支持环保服务机构整合上下游资源,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
绿色制造服务: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建设,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相关科研院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为工业企业提供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制造评价咨询、绿色标准制定、绿色化改造等服务。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在中小企业中推广绿色制造技术成果,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四、重点工程
(一)市场主体培引工程
以节能环保领军企业为主体、骨干企业为重点、中小企业为补充,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政府扶持引导和协会协调联动作用,推动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
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制造服务能力的节能环保领军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扩展产业规模。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拓宽市场、延伸产业链,优先支持节能环保企业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力争到 2025 年打造 5 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在细分行业有话语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
引导骨干企业加速发展。遴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细分领域市场占比领先、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在项目扶持、资金融通、财税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 2025 年培育 20 户在国内细分市场位列前三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
鼓励中小企业做细做精。引导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 企业。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项目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成本。鼓励中小企业瞄准市场空白,为终端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高性能产品或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借助市级“1+13+X”公共服务平台等,破解融资、技术、人才等发展瓶颈,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强化产业配套招商。充分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瞄准节能电器、节能机电、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监测等合肥市优势领域,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 500强制造业企业在合肥投资,支持龙头企业在合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等。针对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重点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臭氧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引进行业先进企业。由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转变,吸引节能环保技术、人才向合肥集聚。力争“十四五”期间招引落户国内外知名领军企业 10 户以上,节能环保产业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30 个以上。
(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展节能环保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节能环保领域国家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领域产学研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大力建设创新平台。依托中国(蜀山)环境谷,建设 1 个合肥环境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研究院)、5 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大气、水、湖泊、农田土壤、烟气污染监测及治理)和 1个环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新环境医院模式营造产业生态圈,加快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高技术工程化平台、环境产业化基地。不断健全优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突破一批节能环保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材料。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实研发队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提出重大科技需求和项目建议,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奖补力度。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搭建区域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对接平台,畅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渠道,推进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应用成果的产品化与推广。加大对节能环保产学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对节能环保领域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反应、企业运作等方面灵活性,支持率先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开发节能环保效果明显、市场潜力大的新型产品;发挥大型企业的人才、资金、规模优势,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产业化。
夯实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壮大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在领军和骨干企业中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用好用活我市《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人才政策,加快节能环保领域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引进,重点引进一批掌握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绿色通道”,推进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创新人员双向流动机制。
(三)重点项目推进工程
充分把握国家、省、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机遇,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谋划和实施一批节能环保重点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包保和季度调度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做好项目土地等要素供给,加快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重点推进国轩电池年产 5 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建设项目、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处置项目(二期)、意华电器新型洗衣机节能减排技术微米气泡水气液混合泵生产、舜禹水务微动力智能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及二次供水成套设备生产、瑞纳智能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与研发检测中心、泓泰长佳年处理 30 万吨废旧轮胎及其生态应用等项目建设。加大新项目招商。重点围绕节能机电产品制造、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制造、环境监测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关键零部件生产等,加大新项目招商。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和培育方向,细化招商目录和产业地图,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库,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产业配套政策,通过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等多种形式,重点在高效换热器、水处理用膜组件、先进光学仪器等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项目开展国内外招商。支持在肥节能环保企业新建现代化产品装备生产线,或采取以商招商形式引进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来肥投资。
强化项目需求牵引。加大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实施力度,有效激发市场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节能方面,围绕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推进等,谋划和实施一批节能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动装备节能升级改造,推动行业工艺革新,实施系统节能改造,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进一步加强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激发节能产业需求。环保方面,聚焦“环巢湖治理”“蓝天保卫战”等重点环境建设项目,围绕水污染防治、垃圾及固废处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土壤修复等环境问题,通过不断推进水气土领域环境治理等环保重大项目落地,激发节能环保产业有效需求。
(四)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坚持节能环保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建设中国(蜀山)环境谷为契机,加快引导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智慧环保等环境产业向蜀山区、高新区集聚;依托中国家电之都优势,引导节能家电、节能电机、高效变压器等节能产品装备生产企业加快向经开区、长丰县集聚;围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引导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固废制新型建筑材料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向庐江县、肥东县、安巢经开区集聚。推动集聚区内产业链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深化分工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五)产业试点示范工程
城市试点示范。充分发挥国家低碳城市和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试点示范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政策支持,助推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严格节能环保工作职责落实,形成有效“倒逼机制”,拉动节能环保市场需求;探索建立再制造交易中心,重点围绕盾构机、挖掘机、叉车等大型机电产品及其核心零部件再制造打造合肥的再制造品牌;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落实,在传统工业固废利用基础上,大力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我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依托中国(蜀山)环境谷,积极打造节能环保国家战新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企业示范。加快培育节能环保领域示范企业,引导企业积极争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大力推行工业绿色设计,鼓励节能环保企业规范发展。力争到 2025年培育绿色工厂 120 户、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 5 户,创建工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10 户,打造环保装备制造规范企业 20 户。
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在工业固体废弃物传统综合利用基础上,加快资源高效化、高值化利用研究,重点支持动力蓄电池、农作物秸秆、废旧家电、玻璃纤维等资源综合利用和高端再制造。力争到 2025 年打造发展优势明显、行业带动能力强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 10 户、高端再制造企业 10 户。
节能环保服务示范。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创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深度融合“互联网+”、PPP、EPC 等新兴服务模式,激发服务活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节能环保总承包能力,力争到 2025 年培育 5-10家规模大、综合服务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服务供应商。
清洁生产示范。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等主要污染物,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产品,通过源头减量替代、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等方式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高效清洁生产模式。力争到 2025 年,组织实施重点清洁生产改造项目不少于 50 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六)技术产品推广工程
通过示范目录、专业展会、诊断应用等方式,加快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推广,促进先进技术产品应用落地,扩大节能环保市场需求,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做好先进技术产品推介。在全市范围内每年遴选一批节能节水环保先进技术、产品,编制《合肥市工业领域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技术推荐应用导向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定期组织编制合肥市工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集,为节能环保技术产品需求方提供参考。鼓励企业开展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和国家级绿色技术申报,在全省、全国开拓市场。
创新技术产品推广方式。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专业会展,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围绕空压系统、电机系统、工业锅炉等关键用能设备以及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清洁生产重点环节,在全市范围内每年组织 1-2 场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装备专项推介会;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强化供需对接,进行针对性推介,促进技术产品应用落地。依托节能绿色诊断,鼓励工业企业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产品,开展节能绿色改造。
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通过宣传推广绿色认证标识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和企业选购高效绿色产品和设备。落实政府绿色产品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及时发布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清单,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范围,不断提高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例,全面推行绿色办公。鼓励企业实行绿色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绿色家电、绿色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链长制作用,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大事项的规划指导,统筹规划、项目、土地、园区、招商和政策资源,协调解决集群发展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建设,督促全市各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推进合力,加强产业调度,协调指导节能环保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整合优化全市现有各项政策扶持渠道和方式,在促进自主创新、培育壮大企业、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展融资渠道、开拓市场等方面予以扶持,逐步完善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三)集聚专业人才。支持节能环保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加大节能环保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依托合肥国际人才城,建设融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等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造高层次国内外人才的招引窗口。不断完善我市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畅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大力吸引国内外节能环保高端人才。
(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多元化的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大型企业集团、银行等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投资格局。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贷款质押担保范围,推广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
(五)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环境,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软实力。简化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对新改扩建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在规划、环评、能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优先办理,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创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鼓励成立合肥市节能环保行业相关产业联盟,推进节能环保领域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举办高水平、大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行业展览会。
六、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坚持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并重,统筹节能、环保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协调发展,集聚发展。“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节能电机电泵、智能电网、绿色照明、节能电器、水污染治理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坚持集约发展原则,形成平台带动、集聚成园的组织发展结构,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支撑产业发展。在对规划的目标、指标、总体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规划目标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产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消耗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变化上。
(一)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本规划区域的影响范围主要为工业区,规划改造基本不涉及用地性质改变,对本地的土地利用和陆域生态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规划区域的覆盖范围主要为工业区,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也不会对自然景观造成影响。部分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因土地平整、区内道路建设及建设项目的施工,将导致开挖面裸露、地表覆盖物改变,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本规划涉及的产业包括垃圾焚烧企业、再制造产业、尾矿尾砂资源综合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会改善区域内主要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环境,对土地环境带来正面影响。
(二)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根据区域内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排放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包括 COD、BOD、氨氮、总磷以及重金属和一些有机化合物。本次规划涉及产业包括城市水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装备。这些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区域内水体环境的改善,对纳污水域和地下水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根据区域内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区域主要大气污染源包括燃料燃烧和电力发电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烟尘以及粉尘和工艺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他污染物。本次规划涉及产业包括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和餐饮油烟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治理等技术和装备,这些产业的发展将有效动区域内空气环境的改善,对大气环境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四)对噪声环境的影响
本规划影响区域内的主要噪声源为工业区域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转噪声,区域内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和交通噪声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噪声环境。
(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本规划所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能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加速培育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推动形成绿色化生产模式。产业发展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对提高本地区居民收入将起到积极影响。
能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规划的实施对全市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将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控。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