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江西】江西省商贸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0-22 仓储物流 江西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省商贸物流业实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商贸物流对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及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一)发展现状
物流需求持续扩大。“十三五”时期全省商贸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商贸消费持续升级,物流需求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1.8亿元,年均增长8.4%,其中网络零售额1318.2亿元;商贸物流总额17389.5亿元,年均增长10.0%;快递业务量11.2亿件,年均增长36.7%;进出口总值4010.1亿元,年均增长8.8%,居全国第18位,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达26.3亿元,居全国第13位。
物流运行模式不断创新。“十三五”期间,南昌、九江列入全国第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鹰潭、宜春、赣州、南昌先后入选全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快落实商贸物流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技术、人才、供应链对接,培育14家供应链“链主”型企业。推动步步高、国光连锁、坚强百货、九江联盛等大型连锁企业完善自营配送模式,不断链接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上下游企业协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融合发展新模式。
物流配送效率逐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商贸物流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我省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为7.2%,较2015年下降0.5个百分点。我省持续开展城市配送、城乡高效配送试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仓专项行动,使大型连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配送成本不断下降,配送效率逐步提高。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基本形成“六纵六横”物流通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截止20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1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国道、省道覆盖100%县城和86%乡镇;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546.3公里,高铁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水路通航总里程达到5716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871公里。邮政邮路总条数737条;快递服务网路条数2486条。各类商贸配送中心近150个,仓储总面积2181.6万平方米,其中高标仓360.0万平方米;已建冷库容量240.7万吨;在建冷库55万吨;快递末端网点8897个,年均增长17.2%,居中部第3位,覆盖全省100%的县、97%的乡镇、85%的行政村。
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截止2020年底,全省进入全国零担30强企业1家;冷链百强企业2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4家;星级仓库企业11家;担保存货资质企业4家;具备网络货运线上服务能力企业34家,其中28家获得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全省在工商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2.2万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266家,年均增长25.7%;5A级物流企业4家、4A级物流企业106家,企业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明显提升。共认定重点商贸物流园区(中心)15家,较2015年新增4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84家,较2015年新增47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陆续出台了《江西省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江西省商贸物流产业链长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了全省商贸物流健康有序发展,“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二)面临形势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商贸物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1.发展机遇
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新空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制度优势日益彰显,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总体有利环境。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商品和要素资源向国内市场加快转移,为商贸物流产业带来持续发展优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生产力布局逐步向内陆腹地延伸,有利于我省商贸物流业全方位拓展新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加速转型提供了新引擎。以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经济,开启了数字时代,互联网金融、网络自媒体等一系列新业态应运而生,为商贸物流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随着“互联网+”背景下产业跨界融合加速,我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移动购物、电商平台化、物联网、社区O2O、社交购物等新消费场景和新零售模式,极大促进了电商与物流线上线下的高效整合和互联互动。我省商贸物流业也要紧紧抓住数字时代难得的重大机遇,在这一新引擎的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消费结构升级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赋予了新任务。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等新一轮宏观发展政策的实施调整,我省商贸物流业支撑农业、制造业、流通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需求进一步凸显,急需从传统生活服务型业态向多场景多功能业态拓展;尤其是在我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带动了城乡生产生活资料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有利于全面激发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活力,推动城乡物流网络设施一体化的双向物流体系建设,在新动能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2.面临挑战
全球供应链重构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摩擦仍在持续,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整体进入低速增长期,并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广泛深远的影响下,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使得我省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加剧,作为面向省外、辐射全球的重要流通环节的商贸物流业,保链、补链、强链任务更加艰巨,重构稳健、安全的供应链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省商贸物流重点关注的焦点。
区域竞争加剧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随着中西部各省市正逐步加快布局流通节点,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对周边流通要素的吸附能力成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因素,尽管现阶段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正处于稳步提升的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商贸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不协调、基础设施不优、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主体偏小偏弱、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要素入赣机制有待完善,这些制约我省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待加快破解。
总体来看,我省商贸物流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着力在优化商贸物流结构、增强内生动力、补齐发展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商贸物流发展水平,为我省加快跨越赶超增添新动能。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江西省委第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紧紧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区位、产业、交通等优势,构建完善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商贸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方式和经营业态,构建商贸物流产业供应链,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做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商贸物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政府资源整合和引导作用,通过合理布局,统筹制定并完善产业规划、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积极营造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坚持创新驱动、转型优化。充分发挥重点领域、区域与龙头企业的典型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顺应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势,着力培育商贸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统筹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硬件和软件的同步建设和发展,实现创新驱动下商贸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
3.坚持链群联动、产业协同。加强物流业与商贸业、制造业、农业和金融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产业协同、城乡一体的商贸物流服务网络,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重点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扩张的新优势,更好发挥商贸物流支撑产业、繁荣市场、满足消费等改善民生功能。
4.坚持开放融合、一体发展。提高我省商贸物流业的开放水平,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实现资源要素高效一体化整合,以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和物流枢纽培育为起点,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供应链。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智慧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化商贸物流运行体系,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商贸物流业建设成为辐射国内、联通国际、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商贸物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全省商贸物流总额达到3万亿元;商贸物流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15个物流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
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到2025年,全省区域性物流中心达到5个,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服务网点实现100%全覆盖。全省仓储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其中高标仓占比达到30%;冷库容量达到400万吨,每万人拥有冷库容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商贸物流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400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10家;重点商贸物流园区(中心)达到30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达到150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达到12家,其中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达到2家。
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到2025年,全省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40%以上,商贸物流信息化普及率达到90%。物流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省市县三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全省商贸物流大数据,并与市场主体实现互联互通。

三、发展布局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立足于获批的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交通强省战略部署的发展契机,以我省“一圈引领、双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总纲,以重点建设大南昌商贸物流圈及赣州、九江、上饶和宜春四大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为主体,引领带动其他设区市建设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充分发挥京九、沪昆“十字型”高铁经济带对各区域商贸物流协同发展和内生外拓的一体化驱动作用,构建我省“一圈四中心六节点、两轴多通道”的商贸物流总体发展布局(如图1所示),同时综合考虑各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主营业态、功能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发展15个物流产业集群(如图2所示)。


(一)一圈
大南昌商贸物流核心圈
围绕提升大南昌都市圈辐射带动能级的强省会战略,以南昌市为中心,以一小时交通时空距离为半径,充分利用全省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会展中心等有利条件,重点发展先进商贸制造业物流、农产品(药品)冷链物流、日用商品物流、进出口贸易物流、会展旅游业物流、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物流和智慧城市商贸物流网络等。依托新洪城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商贸集聚区,以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城配为抓手,着力建设国内领先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城乡多级物流服务网。依托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南昌国际智慧空港“南北呼应”的两大开放发展门户,加快推进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数字化综合保税区建设,把南昌打造成全省商贸物流核心增长极和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二)四中心
赣州——赣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作为江西省的南大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应充分发挥赣州市区位交通优势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体作用,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托赣南脐橙、南康家具、钨和稀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千亿产业优势,推动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空港物流、制造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进口冷冻食品集散地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赣州国际陆港为核心带动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赣州水运码头、高铁货运码头等对外开放平台联动发展,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培育中欧班列精品线路,打造区域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提高对周边地区进出口货源集聚能力,把赣州建设成赣南区域高质量商贸物流中心以及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
九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紧紧围绕打造江西江海直达开放门户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积极利用九江沿江综合交通走廊和昌九综合交通走廊优势、152公里长江岸线和一类水运口岸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一城一港”战略,大力发展九江港多式联运建设,通过江海、铁水、陆海等多种方式打通面向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欧洲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依托九江综合保税区和木材、粮食、肉类等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的监管场地优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仓储物流、冷链配送、加工配套等口岸关联产业,打造覆盖江西全域、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助推九江口岸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将九江市航运物流业培育成国际国内辐射能力强的发展新高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支点。
上饶——赣东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有效利用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的区位条件,加快上饶开放门户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一纵一横”区域物流大通道和海陆空立体物流运输网络,充分发挥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和高铁枢纽的集散作用。基于独特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优质绿色农产品资源,发挥发达的商贸业基础以及电子商务和品牌快递企业聚集优势,重点发展农业物流、旅游物流、空港物流、电商物流等,加快建设区域性快递物流基地,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以上饶国际陆港为核心的江西省赣东北物流中心建设,构建“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将上饶市打造成为带动赣东北、辐射赣浙闽皖、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联通国际的重要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宜春——赣西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充分发挥宜春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依托锂电、中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健康养生、循环经济等产业优势,以绿色生态、转型升级为契机,协同促进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重点发展冷链物流、旅游物流、生态物流等。科学规划和建设功能完备的示范性现代化物流园区,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多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宜春中心城区智慧快递物流核心区、高安智慧物流产业园、樟树智慧医药物流园建设等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推动宜春陆港建设,加快实现樟树河东港、高安陆港等对外平台的畅通开放,打造引领赣西及湘、鄂等周边省市物流发展的供应链物流枢纽节点和商贸物流中心。
(三)六节点
抚州:积极对接海西经济区,充分利用海关封关运行、中欧班列和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等开放优势,推进海西国际陆港建设,形成抚州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南丰蜜桔、黎川陶瓷等本地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物流产业整合聚集。加快昌抚一体化进程,强化抚州对大南昌都市圈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对接沪昆高铁、向莆铁路经济带的次级战略枢纽,打造我省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吉安:发挥京九高铁枢纽的集聚效应,以吉泰走廊为核心增长极,聚力在吉泰走廊打造1-2家高质量的示范物流园区,强化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终端设备普及,建立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做好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依托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快布局冷链物流、旅游物流、电商物流、智慧物流、高铁物流等物流业态。加快推进吉安港建设,积极融入粤苏皖赣四省大通道,使吉安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打造成我省赣中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鹰潭:依托移动物联网支柱产业与眼镜、医药食品、雕刻三大特色产业,以集聚商贸物流园区、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引进商贸物流大项目为重点,着力发展城乡商贸物流、旅游物流、冷链物流、口岸物流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结合城乡高效配送、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级试点,建立“统仓共配”城乡高效配送物流服务机制,整合资源发展鹰潭有色金属物流产业集群,发挥信江的通江达海优势,稳步推进鹰潭港综合货运码头建设,并配套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打造江西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景德镇:基于浙赣皖三省交汇区域优势,充分利用景德镇机场、“一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皖赣铁路等交通基础,以景德镇鱼山码头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构建景德镇综合物流园、景北物流铁运航空基地、景西多式联运物流基地“1园2基地”的物流节点,发展景德镇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打造我省赣东北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萍乡:基于毗邻长株潭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和完备的现代交通条件,加强区域高铁枢纽建设,以赣西国际陆港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赣西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转港、赣湘边区域物流中心。重点推进区域性冷链物流专业化建设,着力建设农产品预冷集采、深加工、农副产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物流集聚区,依托对冶金建材、工业陶瓷、花炮、电瓷等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整合全市已有物流产业资源,打造成我省赣西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新余:利用多条铁路交汇、袁河直通赣江等交通优势,依托东西对接、梯度跟进的战略区位,积极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和运营。推动钢铁、光伏、装备制造等制造业物流发展。以新余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进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冷链、社区团购、快消品配送等业态发展,加快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把新余打造成我省赣西商贸物流中转节点城市。
(四)两轴多通道
以沪昆高铁经济带为轴的横向商贸物流通道
以沪昆高铁为轴带,以沿江通道、岳九衢通道、衡吉武通道、韶赣厦通道为支线,充分发挥大南昌商贸物流核心圈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南昌、上饶、鹰潭、抚州、新余、宜春、萍乡商贸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空港物流、农业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增强南昌、上饶、萍乡等交通枢纽功能,充分发挥上饶、鹰潭内陆无水港的国际物流功能,加强赣西、赣东北对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辐射作用,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普速铁路等多层次集疏运体系。对内加快区域融合和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对外加大与长三角、长株潭等沿线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构建成为江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商贸物流主通道。
以京九高铁经济带为轴的纵向商贸物流通道
以京九高铁为轴带,以合福通道、阜鹰汕通道、银福通道、蒙吉泉通道为支线,推动大南昌市商贸物流核心圈和赣南商贸物流区的联通互动,大力推进空港物流、港口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产业物流协同发展。促进南昌、九江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着重提升赣州和吉安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推动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依托于粤苏皖赣-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加速推进赣州国际陆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九江水运港、吉安港、定南铁路港等节点项目建设,稳定开行赣欧班列,大力拓展江西至深圳、广州、厦门、宁波等沿海港口铁海联运,构建成为江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融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主通道。
(五)15个重点发展物流产业集群
向塘综合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南昌县向塘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即以向塘省级物流中心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涵盖区域,将周边区域的物流企业纳入集群范围。依托国家级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平台,全省唯一的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口岸、商品车铁路物流基地,开行中欧班列、铁海联运,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京东、菜鸟网络、传化、苏宁等3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入驻等优势,建设区域性货物集散中心,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物流产业集群。
昌北航空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赣江新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昌北国际机场航空一类开放口岸,进境指定口岸等优势,扩大现有的国际国内航空货运航线,积极引进重要的快递物流企业在昌北国际机场增设航空货运营运点,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
九江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九江浔阳区、九江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农产品产地、肉类进境指定口岸等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形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货物集散中心,打造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
九江水运口岸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柴桑区、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等县区的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国家级水运一类开放口岸,整合九江港、瑞昌港区、湖口港区等港口资源,积极与长江流域重要港口对接,开行九江至上海“天天班水运班轮”,重点发展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水运口岸物流产业集群。
南康家具家电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赣州市南康区、章贡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和城乡一体化配送体系,家具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开行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和内贸班列等优势,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家具家电物流产业集群。
赣南综合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赣州市“三南”片区以及赣南脐橙主产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赣南脐橙,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以及赣粤物流大通道重要的物流中心节点和城乡一体配送体系等优势,发展商贸物流,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综合物流产业集群。
高安汽运陶瓷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高安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汽运、陶瓷产业,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汽运物流,形成整车、专用车制造,货车流通、二手车流通、零部件配套为一体的汽运物流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发展陶瓷物流,发展集研发、会展、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为一体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统仓共配、零担专线、铁海联运的专业服务。主动接受大南昌都市圈辐射,承接批发商品物流中转服务,建设区域性货运集散中心,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汽运陶瓷物流产业集群。
樟树医药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樟树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医药、化工产业,铁路专用线,智慧医药物流中心、中药材物流中心、全国药交会展会中心等优势,重点发展医药物流产业,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医药物流产业集群。
萍乡工业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萍乡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冶金建材、工业陶瓷、花炮、电瓷等传统产业,赣西陆港、烟花鞭炮物流中心等优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物流产业集群。
新余钢铁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新余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钢铁、新能源等产业,以及城乡一体化配送体系,快递区域性分拣中心、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等优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钢铁物流产业集群。
吉安电子信息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吉安市吉州区、吉安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吉安港和综合保税区平台等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物流,建设区域性货运中心,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物流产业集群。
抚州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抚州临川区、南丰县、广昌县和崇仁县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海西国际陆港,南丰蜜桔、广昌白莲等农产品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形成农产品货物集散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
上饶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上饶信州区、广信区、广丰区、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和品牌快递企业转运中心聚集等优势,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群。
鹰潭有色金属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鹰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贵溪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鹰潭铁路港、铜产业等优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物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物流产业集群。
景德镇陶瓷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陶瓷工业园等县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陶瓷、航空等产业优势,发展陶瓷、航空物流,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陶瓷航空物流产业集群。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商贸物流运行体系,推动内陆双向开放
以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构建我省功能完善、集约高效、安全便捷的骨干物流通道,加大对赣州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以及其他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建设力度,推动具有较强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南昌、九江、赣州、上饶、宜春建设成为辐射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增强省内各区域其他节点城市商贸物流服务的渗透力与辐射力,统筹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区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功能对接。依托粤苏皖赣-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以及南昌昌北国际空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赣州国际陆港、上饶国际陆港、海西国际陆港、九江江海直达航运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实现货物出入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等效率的“三同”目标,重点推进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与各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以及国际国内货运航线航班,巩固和拓展与欧洲腹地国家、中亚各国以及国内重要物流枢纽城市的经贸往来,为我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电子信息与服装等主要出口商品开辟便捷贸易通道。
(二)优化城乡配送网络布局,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商贸物流在支撑我省城乡商品流通、保障居民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通衔接有效、往返互动的双向流通网络。重点推动县域标准化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昌、赣州、宜春、鹰潭等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巩固试点成果,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加以推广。加大“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农村“快邮合作”、“交邮合作”推进力度,充分整合顺丰、邮政、菜鸟网络等省内重点快递物流企业的配送资源,在配送速度、配送时效和配送范围上进行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创新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推行快消品统仓共配、电商快递城乡往返配送、农产品集采共配等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探索物流公司与农户合作形式,有机整合农村物流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相关环节,有效解决偏远乡村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问题。围绕赣南脐橙、万年贡米、广昌莲子、江西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布局,依托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通道、延伸功能,建立链接全省的农产品骨干流通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品质。
(三)发挥物流产业集群效能,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根据各区域发展需要对全省范围内的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整合,在重要物流口岸、交通枢纽、商贸聚集区以及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着力打造和发展15个重点物流产业集群。根据各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定位和业态特征积极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的生产服务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服务型或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的入驻,扩大集聚效应和辐射范围。依托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与各类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网络,提升我省各区域重点产业供应链服务能级水平,加强产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一体化联动。促进各地物流龙头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为省内樟树中药材、新干箱包、新余钢铁、南康家具、高安建陶、景德镇陶瓷等区域特色制造业提供便捷化、定制化和精准化的物流服务,积极运用先进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其引入专业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四)构建商贸物流供应链,实现全链条提质增效
充分发挥供应链上下游系统化、专业化、协同化与共享性特征优势,形成“聚而优”的商贸物流产业供应链生态。支持省内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向供应链“链主”转型,改革“小而全”和“大而全”的物流运作模式,将短板项目外包以重点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积极向供应链服务型企业转型,通过“以强带弱、强弱联动”提升供应链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加大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针对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快递、冷链等新兴领域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与本土物流企业合作共生,以行业内先进技术为核心带动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商贸物流供应链的建设。引导上下游生产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信息平台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多种市场机制和运营方式形成企业联盟,打通采购、分销、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以此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有效推进我省商贸物流产业全链条的高质量发展。
(五)推广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
引导省内商贸物流企业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搭建全过程物流活动的信息化和数据化采集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广泛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终端设备,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流程可监视、去向可查证。不断提高智慧物流体系在我省商贸领域的覆盖率和服务效率,在省内重点区域积极建设智慧物流园区和物流云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大力开展“互联网+仓储”建设,优化云仓运营模式、赢利模式、配送模式和选址问题,扩大自动分拣、快速分拣、智能配货等仓储物流技术的应用范围。大力发展包括即时配送、无人配送、众包物流、前置仓等在内的智慧型末端物流体系,科学部署和建设一批智慧商店和智慧商圈,扩大智能信报(快件)箱在城市住宅小区的布放数量与范围,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智运快线等先进无人配送技术的试点使用,实现新零售背景下末端物流配送的智能化改造。
(六)推行绿色化设施应用,落实物流低碳化发展
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引导省内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增强环保节能意识,全面推进绿色仓储设施设备与技术应用,重点推动冷库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仓储设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配送车辆,在商品仓储、运输、配送、分拣、加工的全过程推进可循环包装、减量包装和可降解包装,实现绿色仓储与配送可持续发展。加快制定完善绿色物流标准,完善运输车辆能耗和排放监测,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标准和认证体系,以城乡高效配送试点为契机,鼓励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送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返空、迂回运输。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和物流龙头企业率先开展逆向物流试点,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推动绿色物流经营机制规模化、集约化,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
五、重点工程
(一)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工程
1.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重点依托“六纵六横”物流通道,加强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南昌依托向塘国际陆港和昌北国际机场重点发展“公铁联运”、“公空联运”;九江借助港口优势重点发展“水水联运”、“铁水联运”;赣州、上饶、宜春通过国际陆港重点发展“公铁联运”、“铁水联运”。培育壮大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加强干支衔接、标准对接和组织协同,切实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梗阻”问题。
2.加强区域物流联动
发挥江西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优势,积极推进物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统筹中部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功能对接,加速区域物流服务融合互通,实现物流资源和货物信息共享和互通。推动大南昌都市圈物流业高端引领、创新发展,赣东北物流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赣南、赣西物流业提档升级、突破发展。加强区域物流联动,形成货物集散中心。
3.强化物流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统筹物流中心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强化综合竞争和规模经济优势,打造要素集聚全、流通效率高、业态模式新、聚合能力强的物流经济增长极。发挥物流引导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功能,推动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区域农业、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昌西南物流园、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二期、传化智能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打造形成各种要素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的中心经济,不断提升物流中心的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带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专栏1: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工程
围绕打造区域物流中心(节点)的目标,加强物流与交通、制造和商贸业等产业联动融合,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物流活动组织化、规模化运行,培育发展物流新动能。加快推进向塘国际陆港、昌北机场智慧空港物流中心、赣州国际陆港、上饶国际陆港、抚州海西综合物流园、井冈山经开区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建设向塘国际陆港、九江港、赣州国际陆港、上饶国际陆港、抚州海西综合物流园多式联运设施,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二)商贸物流园区提升工程
1.优化园区布局。在国家物流枢纽及区域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依托交通枢纽、口岸、产业和商贸集聚区,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物流园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集成、企业集聚、支撑服务有力的商贸物流发展载体平台。
2.加强园区设施建设。编制完善商贸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化,加快提升现代化仓储设施、多式联运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园区水、电、路、网络、通信和园区周边公路、铁路、水路等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推广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托盘化单元装载和智能化管理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储运损耗,打造绿色低碳园区。
3.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支持全省商贸物流园区做大做强,引导商贸物流需求不足和同质化竞争明显的园区进一步完善功能、强化特色、创新发展。科学布局新建商贸物流园区,综合考虑区域商贸物流需求、城镇化建设等因素,支持改造提升一批规模适当、功能完备、业态先进的商贸物流园区,提升我全省商贸物流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4.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发挥全省重点商贸物流园区资源要素优势和集聚效应,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商贸物流企业和物流装备、司机之家、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法务服务等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加强园区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入驻企业业务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物流组织效率,培育壮大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商贸物流骨干企业。
专栏2:商贸物流园区提升工程
依托全省各设区市比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推进商贸物流园区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尽快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商贸物流园区体系。推进宇培(南昌)电商物流园、万佶省级公铁联运分拨中心、抚州高新区智慧物流园、江西行者物流等项目建设,提升改造鹰潭现代物流园、宜春经开区物流中心、横峰现代物流园等项目,推动转型升级。
(三)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工程
1.加强相关标准宣贯。加强对国家、行业等现行标准的宣贯,推进标准的实施应用。积极推动货运标准化电子货单、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集装袋标准化等技术标准在全省普及,引导建立物流标准化载运单元租赁企业和托盘共用体系。大力发展统一配送,推进公路冷藏车、铁路冷藏货柜班列的普及应用。
2.加强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充分发挥江西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加强对现行物流标准的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修订建议,牵头组织实施与江西商贸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3.加强先进经验宣传推广。及时推广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和创新模式,加强宣传引导,努力提高企业对物流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重点商贸物流企业不断建立完善自有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企业内部操作规范、配送流程、质量控制以及物流装备单元化标准等。
专栏3: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工程
重点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以标准托盘、系列模数周转筐为切入点,开展设备设施的标准化改造,带动供应链顶端的生产企业、终端的商业批发零售企业实施配套标准化改造,制定城乡配送物流车辆地方标准,推进标准托盘租赁服务体系、周转箱循环共用体系项目建设。
(四)城乡物流配送畅通工程
1.优化城乡配送管理。鼓励各设区市制定城乡配送发展专项规划,开辟城乡配送专用路线,完善大型商业场所配送设施的建设标准。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环境,创新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许可证发放办法,畅通城市配送。
2.推广应用现代配送技术。大力推进5G、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码、GPS实时监控等新技术在城乡配送中的应用水平。支持企业改造升级现有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用、资源共享。
3.打造特色配送模式。结合全省各地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为批发市场提供的统仓共配模式、商业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模式、县域物流中心集中配送模式、中央大厨房团餐配送模式、“公交物流专线”带货模式等配送模式。积极采用共同配送、分时段配送、夜间配送等配送方式。
专栏4:城乡物流配送畅通工程
以完善配送网络为基础,以模式创新为引领,以技术应用为支撑,以共享协同为重点,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城乡配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十四五”期间,各县(区)重点打造一个辐射全域的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乡(镇)服务网点的全覆盖。
(五)冷链物流补短板工程
1.加快建设产地预冷设施。加强果蔬产地预冷、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保证农产品生产企业从源头开始,实现温度控制,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低温储藏保鲜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与果蔬产地对接,在果蔬运输环节推广全程温控技术,建立面向销售终端的一体化冷链物流快速调配体系。
2.构建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南昌、上饶、赣州等地积极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农产品配送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匹配比例,利用第三方物流,构建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完善流程管理和标准对接,提高冷链流通率和行业监管水平,减少污染,降低损耗,形成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居民消费安全。
3.加快发展“最后一公里”城市冷链配送。依托市场主体,加强冷链自提柜、储藏柜、社区配送站等末端节点建设,推广冷藏箱、保温周转箱、箱体蓄冷等配送设备和技术,大力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大型连锁企业改造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提高集中配送能力。鼓励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加强与配送、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共同配送服务。
专栏5:冷链物流补短板工程
加快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动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加快南昌肉类联合加工厂冷链物流中心、赣州冷链物流中心(二期)、江天农博城、景德镇冷链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补齐冷链项目短板,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六)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工程
1.加快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江西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巨头布局建设中部地区区域物流节点。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深入推动“赣品网上行”,扩大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规模。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推动高铁货运场站、空港货运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高铁、航空快递业务。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店铺自提、配送到柜、实体店上门送货等业务。搭建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水平。
2.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江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强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电商生产资料配送。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打造一批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通信服务、快递派收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农家店。围绕农超对接、厂超对接、十分钟消费圈等新模式,推动各设区市将配套建设物流(快递)配送站、智能终端设施纳入城市社区发展规划。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网购配送,构建覆盖面广、服务精细的终端配送网络,提升最后一百米的物流配送能力。
专栏6: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工程
通过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推动快递物流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提质增效、技术标准衔接统一、数据资源规范共享、供应链协同创新,提升经济整体效率。以京东亚洲一号南昌向塘物流园、中国智能骨干网南昌核心节点、苏宁易购江西电商物流中心、韵达江西快递电商总部基地、圆通江西横峰智创园、中通快递赣东北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等项目为龙头,深化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提升集约化水平。
(七)国际物流培育工程
1.建设开放通道。优化通道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水陆空运输无缝对接、铁海江海多式联运和通关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集疏运体系。支持试验区建设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东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向西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开放通道。
2.打造开放平台。加快发展中国(南昌)、中国(赣州)、中国(九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单一窗口”建设,在信息共享、统计监测、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各类开放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作用,鼓励实现错位协调发展,促进各开放平台在政策要素、信息物流、产业发展上协同合作。
3.培育开放主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入驻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产业链,形成集群效应,打造良好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支持企业建立全球物流供应链和境外物流服务体系,通过整合省内外贸、物流、电商等企业现有的海外仓储资源,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 
专栏7:国际物流培育工程
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开放主战略,全面推动内陆开放功能平台建设,发展国际物流,加快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为契机,加强货邮保障能力建设,布局完善国内、国际货站等航空货运设施,适应保税仓储、出口拼装、进出境快件等物流需要。
(八)应急物流保障工程
1.建立健全应急物流储备体系。支持南昌、九江、赣州、上饶、宜春等地加快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推进应急物资运输、仓储资源和配送网络的优化布局。加强与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合作,有效利用社会仓储物流设施、大型冷库等资源,建设肉类、果蔬、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应急储备库和应急配送中心,为省内居民提供应急保障。进一步扩大储备商品规模,调整储备商品品种,形成合理高效的应急物流储备体系。
2.完善应急物流响应处理机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建立与当地物流协会、大型商贸企业、物流龙头企业的合作沟通机制,针对各主体不同的功能定位,分门别类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应急方案研究、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定期举行应急物流合作演练。充分发挥全省重点商贸物流企业调度机制,提升应急事件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水平,确保在面对不同事件时,能迅速组建一批专业的应急物流团队。
专栏8:应急物流保障工程
充分利用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资源,构建应急物资集中、转运及分拨、配送网络。建立统一协调、反应迅捷、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集满足多种应急需要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应急物流运作能力的骨干物流企业。完善全省医药、农产品、快消品的储备设施,健全应急救助物资储备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商务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海关、邮政管理、供销合作等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跨地域跨部门物流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形成政策合力。建立健全规划落实机制,各市、县(区)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商贸物流发展规划,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表和规划路径,并注重与本规划的衔接,使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二)强化金融支持
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广供应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商贸物流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案,积极发展仓单质押、存货质押、在途货物抵押、应收账款融资等物流金融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上市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国有平台投入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网络、公共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优化用地保障
落实商贸物流业用地政策,制定物流产业用地标准,充分考虑并满足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优先保障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重点物流产业集群以及纳入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的物流仓储用地。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优先支持效益高、质量好的物流园区扩区调区,引导园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倡合理集约用地,鼓励利用已有厂区、闲置仓库、旧厂房改造或加层改造等建设符合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盘活省内城镇、城乡交界闲置、低效用地,提高物流项目的土地利用率。
(四)规范市场环境
推进优化商贸物流营商环境,积极推动解决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靠难、卸货难、罚款多、收费多“三难两多”等问题,各设区市应尽快制定出台城市配送车辆标识管理办法和通行便利政策,对生活必需品配送、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品配送、共同(集中)配送以及使用节能和新能源的车辆予以优先通行,并抓好清理和规范商贸物流领域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落实。
(五)推进人才培养
引导省内高等院校开设商贸物流相关课程,培养与商贸物流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机构共同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商贸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各项技能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海内外精通商贸物流、经营管理和信息化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福利待遇、职称评聘、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措施,推动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
(六)强化监测体系
依托行业协会完善商贸物流行业统计监测制度,健全统计样本库,完善全面反映我省商贸物流发展规模、结构、效益及潜力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提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企业直报、社会采集等方式,完善数据报送体系。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多种方式,完善政策实施评估体系,科学评估实施效果,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