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陕西】“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1-22 其他 陕西

第一章 新起点全面开启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陕南地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立足优势资源禀赋,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链绿色发展引擎,高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旅康养等产业初具规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开启绿色循环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秦岭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位于全省前列,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涉及区域关闭污染企业370多个,控制污染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小流域47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汉丹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Ⅱ类。退耕还林超1000万亩,完成营造林1171.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6.8%。
绿色循环产业发展获得新成效。坚持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产业核心聚集区和县域工业园区承载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标志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不断提升,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建成国家级高新区1家、经开区1家,省级高新区4家、经开区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到3866.24亿元,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20个。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现新突破。建成通车高速公路353公里,县县通高速目标顺利实现,普通国省道改建规模达1400公里,公路总里程超过6.1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7.44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二五”增加10%。提升农村公路超过1.3万公里,实施深度贫困村通组路4415公里,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5982公里。西安至成都高铁、安康机场和丹凤通用机场建成运营,我省首条高等级航道汉江安康至白河建成,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正在加速形成。
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新阶段。“十三五”期间,陕南地区成为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1.21亿元,年均增长36.97%。2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7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4.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完成危房改造7.92万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78万户66.58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民生福祉和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医保、城乡养老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99%以上,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县级覆盖率达100%,新增就业人口总数44.65万人。汉中、安康、商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417、28247、26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937、11288、10773元。
“十三五”时期,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基础仍然相对薄弱,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主要表现是: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仍需稳固,经济稳步增长后劲不足。陕南经济基础与关中、陕北相比仍然较为薄弱,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省13.1%,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任务较重,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投入相对较低,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的意愿不强,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带动不足,投资持续增长后劲乏力,经济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持续提升面临较大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更加严格,发展路径面临更高要求。陕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和秦巴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区,超过40%面积属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受到限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路径不够明晰,面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压力,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支撑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受到制约。陕南创新和技术研发平台数量偏少、层次偏低、辐射有限,重点技术研发创新、推广应用等工作相对滞后。行业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困难。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足,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意愿不强动力不够,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创新链对产业链提升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尚未健全,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产规模扩张潜力有限,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优质农副产品的转化率和附加值有待提升。以工业主导的二产规模偏小,产业集群化发展程度不高,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品牌效应有待提升。以文旅康养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层次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不足。
区域联动协同发展不够紧密,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突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格局尚未形成,各地区间产业类型相似、发展模式雷同等问题较为突出,缺乏跨区域整合优势资源、辐射带动作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受自然条件、行政区划等限制,各地区在生态环保、招商引资、经贸交流等方面协作程度不高,对优质资源和高端要素吸附力不强。
“十四五”期间,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
从国家区域战略布局方面看,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政策举措不断强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形成汇集,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引领带动效应逐步增强,汉江生态经济带、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保护等区域性政策红利密集释放,陕南地区接受经济辐射、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从省级区域政策体系方面看,省委、省政府继续将绿色循环确定为“十四五”陕南区域发展战略,延续了“十三五”以来对陕南的各项支持政策,交予了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重点任务,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政策洼地”。
从陕南自身发展阶段方面看,经过“十三五”时期发展,陕南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推进,基础设施保障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民生保障水平显著增强,绿色循环发展共识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逐步筑牢。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发展的有关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实施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优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新时代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新篇章。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绿色为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断优化区域生态格局,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陕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循环发展,产业支撑。深入实施绿色循环发展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绿色优势产业,持续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融合新模式。
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做优“陕南品牌”,以创新链精准对接绿色循环产业链,开展特色产品开发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区域协同,开放合作。以中心城市和县城发展为重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畅通资源要素流动。
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宜居环境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解决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增进百姓福祉。
第四节  战略定位
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持之以恒筑牢秦岭、巴山生态安全屏障,确保陕南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切实保护好国家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
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融合新模式,将生态价值注入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等产品中,扩大优美自然环境、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绿色工业产品、生态旅游产品、高端康养产品等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促进生态与产业高度融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国家绿色旅游和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区域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独特的山水文化元素,构建多元融合的绿色旅游和康养服务体系,打造“自然观光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健康游”等精品主题旅游路线,探索“生态康养+”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建设一批高品质康养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旅游和康养旅游示范区。
区域重要交通物流枢纽。打造区域性物流信息枢纽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衔接,加快构建公铁航一体化、联运式交通网络,推动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重要交通物流节点,形成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纽带。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绿色循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初步建立,地表水和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保持全省领先。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发展主基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常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初步建立。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多元路径更加明晰,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全面完成,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实现,市场交易能力不断增强。
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农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载体,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优质绿色农业基地初步建成,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生态。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绿色循环工业逐步壮大。以文旅康养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区域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以公路网络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沿汉(丹)江跨区域产业聚集带发展更加充分,协同发展板块初步建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跨区域合作交流更加深入,区域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绿色循环引领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效能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和民主法治更加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群众实现高品质生活。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全面普及,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到2035年,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全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控制在既定目标以内,碳中和碳达峰形成示范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转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
产业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经济质效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一批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地标性品牌培育成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城乡融合。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率显著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更具特色,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顺畅,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民生福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章  新时代推进生态保护取得新成就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环境治理精细化、生态保护系统化、生产方式低碳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第一节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印发实施《巴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
常态化长效化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完成秦岭范围勘界立标,严格实施秦岭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产业准入清单制度。持续推进秦岭“五乱”突出问题整治,依法依规全面完成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推进农家乐、景区规范化管理,制定秦岭区域农家乐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加强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完成秦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尾矿库清理整治。推进“数字秦岭”建设,加快建设秦岭视频综合监管系统,完善秦岭、巴山区域网格化监管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通过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管山、智慧控山,坚决守好中华民族的祖脉。
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管理体系。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秦岭国家公园建设相关工作。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珍稀濒危物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等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植物繁育和研究工作,建立健全珍稀野生动植物监测和应急救援体系,强化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不断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做好秦岭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以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为核心,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严格落实封育保护、封山禁牧措施,保护植物自然繁殖生长,提升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国家储备林基地。坚持造林与管护并重,加大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不断提高秦岭地区森林质量。持续开展保护森林资源严打整治行动,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严格落实“林长制”,深入推进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开展秦岭“绿色矿山”建设行动,引导推进秦岭大中型生产矿山企业创建绿色矿山、完善矿山企业自建自评、第三方评估、名录动态管理、社会监督的新机制,探索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在产矿山企业监管,坚决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抓好重金属矿产开发造成的水质污染专项治理。严格控制尾矿库总量只减不增,谋划实施一批尾矿库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妥善解决搬迁安置中存在的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工作。
第二节  同心守护一江清水
严格水生态环境管理,围绕汉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入推进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着力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行动计划,加大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分层次划定水域和沿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跨界流域联防联控,建立沿岸协同保护机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域岸线管理等工程。聚焦水土流失薄弱环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治,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沿干流生态林带,构筑具备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净化等多种功能的沿江综合植被防护体系。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科学保护,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岸线监管机制,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和河道采砂管理,积极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深入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升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汉丹江出境水质稳定达标。全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统筹推进流域内农业面源、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机制,提高污水处理率。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划定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保障地下水水质安全。加强重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对矿点实施清污分流应急处置。
第三节  全面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全面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强化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对土壤污染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实地调查,实施土壤环境分级分类分层管理,通过源头控制、土壤改良、植物修复等措施,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控,建立健全综合防治运行机制,查处违法违规采砂采石取土等行为,实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膜集中回收处理,建立农村垃圾收集与转化利用体系。
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建立现有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与评估制度,采取分区域、分阶段的风险管控措施。按照建设用地实际情况和调查评估结果,编制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健全建设用地开发与流转过程土壤环境监管制度,加强污染土地排查及环境监测,不断加强部门协作,持续推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工作。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健全固体废弃物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工业废弃物风险管控和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区域治理,在重点行业实施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做好重金属污染区域、重污染工矿企业、尾矿库等典型场地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防治工作,提升环境监管、风险防范、污染处置能力。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和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行为,严格管理危化品产销运各环节,坚决防范和遏制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第四节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循环生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循环生产。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构建产业绿色发展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绿色食品、文旅康养、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低碳化改造、高耗水行业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做好废气回收、余热发电、废水循环使用以及尾矿、废渣和共生、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绿色产品市场培育,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广泛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大力推行绿色社会行动,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绿色出行。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开展宣传、培训和成效评估。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开展过度包装治理,推动生产经营者遵守限制商品包装强制性标准。持续推进无纸化、网络化办公,建设节约型政府。
第三章  加快构建高质量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低碳绿色工业,着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完善提升商贸物流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构建高质量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第一节  培育壮大高效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推动陕南地区打造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配套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小木耳、大产业”式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壮大优质水稻、蔬菜等传统农业,做强黑米、魔芋、高山蔬菜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提升核桃、板栗、柑橘、猕猴桃、樱桃等果业品质,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支持茶产业、中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有机茶、富硒茶和以“十大商药”“汉八味”为主的“秦药”大宗道地药材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精深开发。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立足陕南生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原料基地+配套加工企业”模式,创建汉中洋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商洛生态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大幅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菌种繁育体系建设,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出口贸易,建设一批大型食用菌产业园。开展生态高效茶园建设行动,叫响做精汉中仙毫、安康富硒、商南泉茗等茶业品牌。以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科研体系建设,形成优质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生物医药及化学原料药产业聚集园区,全力打造陕南“秦巴药谷”。支持汉中打造“汉方药都”。
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以绿色米粮仓、绿色蔬菜带、绿色猪肉等绿色工程为重点,加快建设陕南绿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鼓励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的“果蔬茶园牧”种养模式,推广防渗渠道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培育建设富硒粮菜、中药材、食用菌、核桃、猕猴桃等种植基地和生猪、土鸡、大鲵、乌鸡、白山羊、中华蜂等养殖基地。支持商洛建设亿只肉鸡生产基地。
专栏1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重点
中药产业。以秦巴区域特色药材和大宗优势药材为重点,完善种养殖标准,加快建设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保护道地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产业。力争到2025年,产量达到13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
茶产业。实施新茶园建设与低产茶园改造,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以有机绿茶为主导产品,形成一园多茶、四季采摘、绿红黑茶有机结合的产品体系,推动茶产品精深开发。力争到2025年,产量达到12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
食用菌产业。推动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智能化生产,重点发展香菇和袋料木耳,稳步发展竹荪、羊肚菌、赤松茸、猴头菇、绣球菌、白灵菇等高端食用菌,加强食用菌产后商品化处理,推动食用菌深加工。力争到2025年,产量达到20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
果业。稳定柑桔面积,提升柑桔品质,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适度发展梨、樱桃、草莓等时令水果,稳定扩大优质核桃、板栗等果业规模,选育核桃新品种,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果品深加工和产品开发。力争到2025年,产量达到13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60亿元。
蔬菜产业。按照适地适作原则,建设城郊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汉江沿线富硒大米、菜籽油、豆干大宗商品蔬菜基地、丘陵山区特色露地蔬菜基地、秦巴山区高山冷凉蔬菜基地。加强魔芋生物育种、脱毒种苗繁育,抓好种源基地建设,研发魔芋食品、保健品等新特优产品。力争到2025年,产量达到50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50亿元。
畜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猪生产,培育打造山区特色生猪产业养殖带,逐步扩大牛、羊、禽养殖规模。持续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推广“畜-沼-园”循环模式,建设陕南种猪繁育和新品种培育基地。力争到2025年,产量达到8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50亿元。
蚕桑业。开展桑树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培育与开发利用研究,强化药用桑、果桑、蚕桑多元化技术研发,拓展桑、蚕、丝等高附加值产品。
生态渔业。落实十年禁捕政策,保护扩大江河鱼类种群,推广以大水面生态养殖为代表的“净水渔业”新模式,稳步扩大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精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规模。
第二节  稳步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元件、敏感元件、电子线束、电子塑料零件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瞄准生命健康前沿,实施一批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工程,开展生物制药扩能行动,依托陕南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饮片、医药中间体创新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推动新材料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形成重点突破、协同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汉中市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航空智慧新城等为重点,集群发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大健康等产业。支持安康壮大提升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新支柱产业,建设富硒食品、中药配方颗粒等产业示范区。推动商洛大力发展面向高端装备市场需求的冶金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材料等高成长性新材料产业。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航空装备制造能力,做强军工配套产业,重点发展军民两用运输机、特种飞机、新型中型运输机等整机产品,建设国内领先的中型运输机和特种飞机研制总成基地。围绕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推动陕南地区合理布局新能源整车制造产业发展,增强重型车、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能力,建成一批高水平汽车生产和配套基地。培育壮大精密仪器、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围绕绿色工厂、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推动企业智能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先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园区和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安全生产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动制造业融合化发展,推广“陕鼓模式”,引导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环节,创新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
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加大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全面推行绿色集约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工业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低碳高效转变。支持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行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园区建设绿色化,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有色金属、冶金、建材三大新材料产业延伸产业链,实现绿色转型。着力培育新业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广众创、众包、众设等新模式,培育更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加强食品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培育,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全力推动富硒产业技术创新、标准设立,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大力发展毛绒玩具产业,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广重金属污染减量化、废渣资源化等新工艺新技术,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形成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以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目标,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循环型基础设施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做好园区和重点企业循环化改造,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废物排放量,支持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支持食品、纺织等行业实行水资源梯级利用。利用城乡固体建筑废料、尾矿砂、农业秸秆等生产新型建筑结构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以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产业链。
专栏2  低碳绿色工业
装备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工程,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支持汉中市延伸航空产业链条,打造“西汉蓉”航空产业带。
新型材料业。积极发展前沿新材料,推动新材料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促进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及非金属等新材料产业绿色转型,推动尾矿库综合利用,建设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绿色食药业。培育壮大有机食品、生物制药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陕南特色食药品牌。扩大标准化中药材基地、繁育基地,推进中药创新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强化产品精深开发,实施全产业链工程,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促进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建设食用菌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工基地。
天然气化工。加快推进镇巴油气田、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促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
轻工纺织。推动绢纺、丝绸、制衣、制鞋、毛绒玩具等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生产工艺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蚕桑养殖、缫丝、生产体系,建成西北最大的丝绸产业基地。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
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山水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构建多元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着力打造覆盖陕南、贯通省际、链接全国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建设大秦岭山地休闲度假游、大巴山原生态休闲度假游、沿汉丹江涉水游、两汉三国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精心打造古道文化、中药养生、红色体验等主题旅游线路。打通景区之间断头路和跨境旅游连接线,建设一批区域性文化旅游走廊和休闲度假区,完善全域自驾游环线等基础设施。加快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旅游在线、网络营销等信息化服务,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系统性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具有文化标识和影响力的陕南文化品牌。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为主的新型文化业态,支持文博创意产品生产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办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推动旅游、文化、康养、互联网、创新创意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演艺娱乐、网络视听、游戏动漫、数字院线等新兴产业,引导小微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企业。
发展多元康养产业。打造“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健康农业食品、健康医疗医药、健康养生养老、健康文体旅游以及健康管理产业。推进酒类、功能性食品、中药保健食品、健康饮品等产品开发,促进绿色食品向功能保健食品延伸,培育打造陕南健康保健名优品牌。延长康养产业链,谋划一批集生态度假、森林康养、健康养生功能于一体的康养综合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康养、度假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打造一批生态康养基地。推动健康养老服务工程,以医养康养相结合为目标,建设一批集理疗康复、智慧养生、养老保健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园区。
提质乡村旅游产业。有效整合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农业文化遗产等资源,推动陕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田园观光类、民俗风情类、农业体验类、民宿度假类等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和旅游名村。结合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积极培育精品民宿、农家客栈、乡村酒店等住宿新业态,构建秦岭美丽田园旅游带和汉丹江民宿旅游带。
专栏3  精品主题旅游工程
历史文化游。支持汉中打造“两汉三国”“古栈道”“张骞”等历史文化品牌,推进宁强羌族文化产业园建设,推进兴汉旅游示范区和博物馆建设;支持安康汉水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推进旬阳县山水太极文化旅游开发;支持商洛商於古道文化旅游区和秦风楚韵旅游体验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洛南县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大秦文化体验项目建设。
自然生态游。以4A、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支持汉中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支持安康围绕“湖城一体”战略布局,强化瀛湖生态旅游区发展,推进水画小镇、流水度假区、香溪洞建设;支持商洛构建商於古道生态文化旅游走廊、秦岭山水风情休闲旅游走廊。
经典自驾游。依托国省公路网,推动自驾游发展,重点依托西康高速形成柞水-镇安-汉滨-岚皋-平利-镇坪旅游线,依托210国道沿线形成宁陕-石泉-西乡-镇巴旅游线,依托十天高速形成略阳-勉县-汉台-城固-西乡-石泉-汉阴-汉滨-旬阳-白河旅游线。
休闲度假游。深入挖掘秦巴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人文资源,重点推进汉中南湖旅游度假区、汉江旅游带、莲花湾生态康养城、镇坪长寿谷、汉阴古梯田、商南丹江画廊和茶海公园建设,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第四节  完善提升商贸物流产业
推动商贸服务提质增效。实施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工程,优化大中型商业网点布局,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快推动汉中高新区商业综合体、天汉国际会展中心,安康空港保税区和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创新,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新兴消费体验中心,完善消费服务体系,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健全绿色金融机制,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发展基金、绿色债券,加强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
优化物流产业结构。深化与西安等周边大中城市物流合作,推进形成“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园区—县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四级物流体系,实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强化资源整合,实现传统物流产业向现代物流产业转变。加快商贸中心和专业市场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结合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引导港航、铁路、公路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相关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加强物流平台建设。推动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仓储等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等物流服务,打造区域性物流信息枢纽和综合服务平台。夯实信用管理、物流产品标准化、支付及保险等保障性功能,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鼓励物流企业配套建设物流交易平台。加强与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发展壮大云仓、城市仓、无界工厂,积极培育无人配送、分时配送、共同配送等物流配送新业态。探索发展定制化物流服务,加快发展冷链和电商等专业物流,推动物流系统信息化改造升级。
构建高效物流枢纽体系。探索物流服务业态和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实施物流承载能力提升、物流末端体系完善、冷链物流短板弥补、物流业制造业协同发展四大工程。优化城市物流快递基础设施布局,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站点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陆港公铁联运项目提质增效,建设集装箱铁路站、公路及铁路联运仓储中心、大宗商品批零市场等。加强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科学规划工业集中区和物流集群融合,打造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汉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秦巴(安康)现代物流港、商洛陆路货运口岸等建设,建成陕鄂川渝区域重要物流集散中心。


专栏4 商贸物流建设重点工程
商贸中心建设。加快汉中滨江新区T2C商业中心、汉中高新区商业综合体及县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拓展安康国际会议中心、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毛绒玩具产品营销展示中心等会展服务功能,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务酒店等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商洛高新区国际物流商贸城建设,加快智慧农贸市场、农副产品购销交易中心等特色农业贸易市场建设。
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汉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产业园、褒河物流园区秦巴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洋县陕南特色产品集散中心、安康高新区金运陆港、城东新区综合物流园、商洛西北核桃物流园、商州数字化农特产品加工集成物流基地等建设。
第五节  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多措并举推动三产融合。建设具有陕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一产为基础、二产强支撑、三产优服务”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功能互补和深度融合。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打造一批集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研发、电子商务、绿色金融、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环境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发展会展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平台经济等信息服务业,推动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高效融合。
高标准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升行动,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为示范园提供支撑,以育种技术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土地生产率,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现代综合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加快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步伐。以各类产业融合示范园为载体,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统筹运用区域公用品牌,创立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塑造园区品牌。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依托示范园开展电子商务,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完善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园区到消费终端的直供营销模式,开展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多业态复合、要素集聚、链条完整、产业集群、机制完善的三产融合示范园。
第六节  优化绿色产业功能区布局
重点打造“一县一业”。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承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一县一业”产业目录,进一步明晰各县主导产业及细分行业,强化县域分工协作和县域之间的互动发展。以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为核心,聚焦富硒食品、旅游康养、新型材料、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等产业,打造协同互补、特色鲜明的县域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县域内“一区多园、一园一链”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县域对高端要素和产业链的承载力,打造一批县域百亿产业集群。整合县级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和城镇建设试点示范县区,构建县域开放创新体系。
优化提升产业园区。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升级,支持企业开展农产品资源转化技术研发,引导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向农业科技园区布局,延长转化链条,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高地。以“亩均论英雄”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和带动能力。统筹汉中高新区、航空智慧新城和三合循环经济产业园组建新高新区,推动安康富硒、新材料,旅游康养创新型特色园区和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商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坚持“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扎实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和去行政化,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支持汉中、安康、商洛各县区创建省级经开区和高新区。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建设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区,引导虚拟产业园开展云会议、云展览、云招商、云体验等活动。
专栏5  重点园区建设
国家级开发区。推进汉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布局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绿色循环优势产业突出的发展新引擎。推进安康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工业发展核心聚集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工业企业、项目入园,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汉中高新区、航空智慧新城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装备制造和航空运营服务产业,打造创新引领先行区。旬阳高新区重点布局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石泉经开区打造富硒、蚕桑产业示范区。商洛、山阳高新区重点发展钒材料、全钒液流储能、动力电池、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高端钒材料产业基地、医药健康产业基地、秦岭有机食品产业基地。
县域工业集中区。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原则,依托资源禀赋,支持各县区发展特色加工、循环经济等县域工业集中区,形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提升园区服务保障能力。统筹资金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直供电和直供气试点,增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法律等生产性服务能力。构建园区循环化改造综合管理平台,建立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园区扩增量、提质量。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
推动构建产业集聚带。依托高速公路交通网,着力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构建汉中—安康—商洛绿色循环经济协同发展产业走廊。沿十天高速(G7011),谋划构建经济密度更高、产业协同配套更密切、更有投资吸引力的汉中—安康—十堰产业集聚带。推动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增长带。


第四章 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新活力

结合陕南实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实施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让创新驱动为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节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生态资源价值科学评估和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规范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底数,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借鉴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经验,探索建设各类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推动自然资源向生态资本、产业资本、发展优势有效转变,着力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充分发挥陕南森林植被优势,积极融入全国碳汇市场,通过碳汇交易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拓展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和价值实现模式。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鼓励采取多样化模式和路径,拓展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自然本底条件,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洁净医药、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引进专业设计、运营团队,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前提下,打造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鼓励盘活废弃矿山、工业遗址、古旧村落等存量资源,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通过统筹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政策。贯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政策,用好南水北调水源地支持政策。加强与受水区域协作,协调加大水源涵养地的生态补偿力度,建立以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为主的区域生态保护多元化补偿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补偿体系。鼓励陕南地区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统筹生态领域转移支付资金,通过设立市场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支持基于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建设。探索通过发行企业生态债券和社会捐助等方式,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渠道。

第二节  打造绿色优质“陕南品牌”
实施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商标品牌战略,强化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产品质量溯源和质量责任追究,提升产品影响力和附加值。组建品牌运营公司,建立品牌运营机制和标准认证体系。强化绿色导向和绿色标准引领,推进陕南特色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相关检验检测、质量认证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和开发,培育壮大一批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以品牌化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运营,走龙头带动、品牌引领的产业发展之路。
构建陕南特色品牌体系。以地理标志为依托,支持“汉中仙毫”“安康富硒”“商洛核桃”“柞水木耳”“洋县黑米”等区域知名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申报、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积极打造陕南“秦巴医药”“天汉本草”等特色医药品牌,加快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培育发展“两汉三国”“汉家乐”等文化旅游品牌,持续办好汉江龙舟赛、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等精品赛事,打造汉调、民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节庆民俗文化等非遗品牌。打响“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等一批国字招牌。
创新“品牌+互联网”新零售平台。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运营形成“线上+线下”实时互通,推动陕南各类特色产品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完善物流体系支撑,由单一卖产品向系统提供服务转变,形成产供销、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新模式,以品牌战略引领扩大新零售规模。借力国内外、省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大力宣传推介陕南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节  以数字化推进绿色生产消费
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的显著作用,聚焦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广泛融合渗透,驱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及企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支持汉中市打造电商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支持安康市布局5G智能终端生产、建设5G应用体验园,支持商洛市加快建设秦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
以数字化推进绿色生产。积极培育区域内数字经济,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前后端产业的融合,构建信息共享、网络互联、平台互通的数字化创新体系,不断推动陕南数字经济向技术高端化、产品绿色化方向发展。围绕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探索推行“上云用数赋能”服务,做大智能智造和物联网服务、系统集成、网络数字内容等产业规模,着力发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在线金融等服务新业态,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
以数字化推进绿色消费。借助数字技术开发绿色消费产品,提供数字服务,以优质的智能化数字产品满足并引领绿色消费需求、打造绿色消费平台,提高大众绿色消费的参与度,形成全民参与绿色消费的行动自觉。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推广绿色包装,以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
第四节  以创新链精准对接产业链
促进“双链”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聚焦主导产业重点关键领域,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技术开发,构建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四级产业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液流储能、3D打印、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科技类产业,加快组建特色优势农产品、中药材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创新成果延伸产业链条。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创新资源,推广“飞地经济”“离岸孵化”等模式,打造陕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双链深度融合示范区”,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建立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中心,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流程创新产业链条。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引导科技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创新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等绩效挂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构建企业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畅通“技术需求”与“技术成果”双向互动渠道,支持陕南以外技术转移机构在陕南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双创基地”建设,构建“众创+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服务、交流培训、市场拓展等“保姆式服务”。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引导和促进创新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加快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和跨界融合。
增强绿色产品创新研发能力。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新品种选育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积极推动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围绕绿色低碳、绿色循环、绿色生产谋划一批战略性科技项目,实现由目前增产型的技术、人才、政策、机制等体系向高质量、绿色型的新科技研发体系转变。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建设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专栏6  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汉中科技城、经开区创智谷及高新区创智园建设,加快推进西安交大汉中科技园,西部创新港汉中科创中心,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建设。推进安康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动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安康科创孵化园、秦巴中药材试验示范站、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商洛工业制造检测试验平台、现代科技创业孵化园等项目建设。统筹布局陕南地区公共科创平台,吸引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共性技术研发,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双链融合”重点工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新型材料、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工程,打造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孵化园、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作用,在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关键环节技术突破,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第五章  持续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着力打造内联外通、网络完善、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汉(丹)江生态经济带区域合作,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聚集,形成区域产业协同、空间布局合理、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提升基础设施综合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能源保障,统筹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推动区域内基础设施相互联通,筑牢绿色循环发展基础。
构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依托全省“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推进区域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西安至安康、西安至十堰等高速铁路建设,推进安康至重庆高速铁路前期工作,推动“绿巨人”动车组延伸开行范围,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效率。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推进银百线岚皋至陕渝界、宁陕至石泉等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积极推动丹凤竹林关至高坝、洛南至卢氏、镇巴至陕川界等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重点园区景区连接线建设,提升路网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汉中城固机场二期扩建、商洛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陕南地区通用机场建设。加强港口建设,提高水运通航能力,畅通汉江安康至白河段黄金水道。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合理避让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机场,构建绿色综合交通体系。

专栏7 综合交通建设项目
航空。推进汉中城固机场二期扩建、商洛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安康至深圳、武汉、成都、常州、乌鲁木齐等航线开通运营,加快一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铁路。争取建成西渝高铁西安至安康段,加快西安至十堰、安康至重庆高铁建设。积极推进兰州至汉中至安康至十堰、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陕甘川渝能源新通道项目前期工作。
公路。建成G69银百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段和S21宁陕至石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S30丹凤竹林关至高坝、S26洛南至卢氏等项目。加快推动丹宁高速丹凤至山阳段和镇安至宁陕段、洛卢高速洛南至卢氏段(陕豫界)开工建设。加快推进S27洋镇高速洋县至西乡段、镇巴至四川界段等高速项目建设。
航运。推进白河等过船设施建设。推进石泉后柳客运码头、紫阳货运码头、中渡旅游码头、城东滨水码头等客货码头建设。
实现汉丹江流域共建共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建设区域性重点水源工程,构建汉江千里绿色长廊等沿岸生态带,推动汉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和重点水库工程建设,提升汉丹江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推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设施。全面开展汉江、丹江等重要河流水生态修复和防洪体系治理,完善陕南地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在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实施汉江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形成上下游共同治理保护。


专栏8  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水域治理工程。以汉江干流治理为主,持续开展汉江综合治理提升,推进堤防建设、河道疏浚、滩区治理、岸线整治等。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新扩建污水处理厂站、新建水保防护林和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程。完成丹江、伊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主要河流防洪治理,持续推进嘉陵江、子午河、褒河等重要治理工程及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治理。
水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汉中焦岩、双庙崖、玉带河以及安康双营等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建设恒河水库、双营水库及输水隧洞,解决月河流域城镇生活、工业和灌溉用水。持续推进山阳县磨沟水库枢纽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商州区南秦供水、商南县“水润商南”县河补水、镇安县梓桥沟水库等开工建设。
水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小型供水工程及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各县县城供水改扩建及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各市灌区现代化、农业节水灌溉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一批新基建示范项目,加强新老基建深度融合,加快汉中、安康、商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市县两级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与整合,构建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实现陕南地区数据信息共用共享。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机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陕南新基建项目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数字陕南”,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到2025年力争达到县城以上城区5G网络全覆盖目标。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宽带下乡和农村光纤改造,加快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进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专栏9  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5G网络。持续推进陕南地区5G网络项目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行政村、产业园区、5A级景区和干线交通线路5G全覆盖,提升陕南信息网络质量。
智慧城市。持续推进陕南地区市场监管智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城区及各县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信息化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实施市、县(区)、镇(办)、村(社区)电子政务能力提升工程。
第二节  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贯彻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构建汉江千里绿色长廊,辐射带动丹江、嘉陵江流域,实现流域协同发展,利用绿色生态优势打造流域重要经济增长带,形成我省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门户,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共同推进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建设。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水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加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水源区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维护水安全大局。紧扣水源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功能定位,切实保障水质稳定达标,着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切实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在水资源大保护中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实现汉(丹)江流域协同互补发展。统筹汉(丹)江流域航道、铁路、公路、航空建设,着力打造内外通畅、网络完善、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资源要素优势,推动流域产业合理布局,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做强区域产业链条,加强旅游合作发展,联手打造沿江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共享。加强与上下游地区在绿色循环产业、农业农村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作,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市场统一融合,构建流域上下游城市优势互补、协作互动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促进区域合作与要素流动
充分利用好“三大开放空间”,深度融入“两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主动对接“两圈”(长三角经济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相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加强产业链协同,深化跨区域合作,参与产业链分工和大市场共建。
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对接新亮点。鼓励支持区域内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精深加工产业合作,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示范区,联手共建国家生态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供给基地。支持汉中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城市,深化与广元、达州、巴中等城市协同发展,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推动安康以汉江沿岸和月河川道为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富硒食品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和深加工基地,打造中国富硒产业聚集区。支持商洛与西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循环新材料,做强大秦岭旅游目的地,打造气候康养示范城市。
促进要素互动,畅通流动新模式。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管理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公平配置。支持陕南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构建关中“生态会客厅”,打造环西安康养服务带,在西安高新区、经开区、秦创原等创新资源集聚地探索开展“研发+生产”“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陕南地区特色产业与陕西自贸区协同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优质生态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远销海外。深化对口支援与东西部协作,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支持陕南地区组建产业联盟,主动承接一批绿色产业转移项目,形成与东部产业相互补链、市场相互定制、要素相互成全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第四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开放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新一轮市场化改革,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大数据监测分析管理平台、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规范市场监管制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加快形成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市级统筹的政务服务体系,加强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评估问效。针对难点痛点问题,突出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促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服务类和功能类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落细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举措。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通渠道。
打造陕南信用农业供应链。重点支持中药、茶叶、食用菌、富硒果菜等陕南特色农产品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公司+农户”的信用模式,以信用记录为基础,强化绿色有机为导向、标准为引领和质量安全为目标的信用监管体系,形成若干以信用公信力为核心的地理标志产品。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倡导农户诚实守信,营造诚信农业供应链。实施数字赋农行动,打造一批陕南信用农业园区和信用示范基地,积极拓展陕南特色农产品诚信网络销售,建设一批陕南信用农业示范供应链。
大力提升开放水平。梯次推进陆路、航空、电子口岸建设,拓展口岸对外开放服务功能。推广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建设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载中心,加快形成“保税+展示交易”“保税+跨境电商”“保税+融资租赁”等新型贸易业态。积极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优质产品贸易。加强绿色标准国际合作,推动合格评定合作和互认机制,做好贸易规则与进出口政策的衔接。推动外贸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强研发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鼓励农特产品、光伏产品、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品搭乘中欧班列扩大出口规模。
第六章  推进城乡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以山水、田园、森林等生态空间为分隔,强化城乡生态空间保护。推动陕南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陕南区域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绿色融合、共同繁荣新格局。
第一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着力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推动汉中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安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商洛建设秦岭生态宜居城市,辐射带动区域城乡协同发展。支持汉中突出城市绿色循环发展,着力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物流中心,打造具有“两汉三国”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支持安康开发建设新兴材料工业基地和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建成秦巴腹地综合交通枢纽、生态旅游城市和创新城市,建立科技资源充分共享服务中心、西部科技创新港安康创新飞地园区、秦巴中药材试验示范站。支持商洛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新材料等工业基地,建设秦岭南麓生态旅游城市。
建设生态绿色城市。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探索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共赢模式。积极创建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推进城市发展模式低碳转型,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环保供热系统,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节能条例等相关标准,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完善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活空间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第二节  强化县域承载能力
提升县(区)综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高水平建设县域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搭建生产性服务平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生产要素高效聚集,提升城市建设和产城融合水平,打造一批实力强、人气旺、环境美的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魅力旅游名县,形成城市群和市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市所在区域形成500亿元产值的一级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产值达300亿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打造一批县域百亿产业集群。
专栏10  经济增长极培育工程
中心城市增长极。支持汉台区、汉滨区、商州区发挥中心城市城区优势,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引领、低碳循环特色突出的绿色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打造500亿元产值的一级区域经济增长极。
重点县(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南郑、城固、紫阳、旬阳、洛南、山阳等区域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绿色循环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与中心城市协调互补发展的300亿元县域经济增长。
特色县域经济增长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承接区域内外产业转移,推动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的百亿元县域产业集群。
建设生态宜居县城。提高县城建设品质,扩大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彰显县域特色和个性,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与县城整体风貌。推进老城区更新行动,实施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处理。科学实施新城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建设绿道系统、城市绿廊等。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统一绿色建筑标识评定标准,健全绿色建筑标识监管体系,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提升秦巴小城镇品质。以建设县域副中心为目标,积极引导和促进人口、产业、公共资源等要素向小城镇集聚,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稳步推进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商贸特色镇、美丽宜居小镇等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按照政府引导、产业支撑、企业主体原则,科学有序创建省级秦巴特色小镇,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四位一体”。全面提升特色小镇质量,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强化底线约束,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防地方债务风险。
专栏11  秦巴特色小镇
文化旅游。南郑北派黄酒小镇、紫阳焕古硒茶小镇、安康瀛湖水画小镇、洛南音乐小镇、丹凤棣花文创小镇、天竺养生度假小镇。
三产融合。石泉中国金蚕小镇、柞水木耳小镇。
运动休闲。留坝县营盘足球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重点示范。汉台区武乡镇、城固县柳林镇、石泉县池河镇、丹凤县竹林关镇、洛川县交口河镇。
第三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坚持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整体稳定,持续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力度。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开展乡村振兴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完善“3﹢X”全产业链体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兜住民生底线。
实施秦岭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村庄建设和城镇发展相协调,有序推进村庄更新改造,不断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结构,打造一批既富有现代气息,又体现陕南风韵、地方特色的美丽村居。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全面推进乡村绿化,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以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保护传统特色乡土文化,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建设水美乡村,积极申报国家试点。打造一批秦岭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区和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绿色美丽乡村示范走廊。
专栏12  秦岭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统筹乡村规划。突出规划先行,坚持科学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依法依规调整村庄分类,集中力量建设中心村,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延续乡村山水田园传统文脉,建成一批富有秦岭风韵的美丽村居。
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加快推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保护区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巩固提升“电化乡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光伏发电试点工程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试点工程,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和长效管护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户厕改造和村庄卫生公厕建设,提升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建设数字乡村。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特色优势农业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服务平台。探索建设中国核桃大数据中心、秦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打造“秦岭数谷”。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茶联网”“果联网”“菜联网”和“猪联网”,建设数字茶园、智慧猪场。试点建设佛坪县国家数字乡村,开展乡村5G建设和应用试点,建设一批数字乡村样板。
乡村振兴试点建设。以略阳县、镇巴县、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白河县、山阳县、柞水县、镇安县、丹凤县、商南县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宁强县、西乡县、洋县、旬阳县、洛南县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行动。
第四节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加快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县域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建设。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救助和低保等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社会保险制度和救助体系。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强化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强农村图书馆、文化馆和体育健身广场建设。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实施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促进高等级公路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和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强化乡村信息化基础支撑,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服务进村等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
第七章  持续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有选择承接绿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好社区工厂,推动就近就地就业。推动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园、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就业指导专家等志愿者团队,提供多渠道专业化服务。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增强职业适应能力。鼓励个体经营,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健全劳动合同签约制度及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强化劳动纠纷调处,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持续改善就业环境。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缩小城乡和区域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工资性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控作用,鼓励企业提升工资水平。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做强做大做活市场主体,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供重要保障。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创新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夜间经济等,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拓展城乡居民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降低投资门槛,提供更多的个人投资渠道,扩充居民收入来源。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效扩大公办学校教育资源及优质资源覆盖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学校布局,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适度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全面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移民搬迁社区学校建设,提升和改进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普通高中攻坚工程,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完善普惠性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深化教育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健康陕南建设。深入实施健康陕南行动,加快推进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健康促进工程。加强医疗卫生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市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现代化疾病预防体系和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做优做强县级医院,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与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加快补齐村镇级卫生院基础设施,健全村级卫生站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分布。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壮大陕南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鼓励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养生保健及特色康复服务。加快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应急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借力“十四运”,倡导全民健身理念,持续释放“后全运”效应,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完善中心城区、县镇和人口集中村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二节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按照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原则,坚持应保尽保,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定国有和集体经营企业、大型企业参保人数,争取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在实施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负担,落实社保补贴政策。深化城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高“互联网+医保”服务水平,医保支付方式向“智慧”医保全面升级。强化基本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与医疗救助保障功能,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医疗需求保障水平,完善和规范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做好各类人群参保和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加快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探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护理保障需求,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推进形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医疗救助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加快保障房小区基础配套和社区服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小区的社会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老旧小区泊车、电梯、供气、供暖、照明、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建立人才专家苑、公寓楼和人才小区,落实人才住房政策,有效保障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对城乡低保对象、残疾人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帮扶救助力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推动建立“救急难”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救助。支持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扶助、心理疏导、政策宣传和资源链接等服务。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军烈属及其他优抚对象荣誉体系和安置体系,强化精神褒扬和荣誉激励。增加殡葬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绿色惠民殡葬覆盖面。
第三节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形成符合各地实际、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治理模式。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常态化灾害疏散演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控能力和巨灾快速应对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加强对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工作领导,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规划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陕南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之路。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主动适应绿色循环发展新形势与新要求的专业化水平。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强化省级部门及地市间统筹对接,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共同研究解决陕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推进陕南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进多元融资
积极推进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社会融资为支撑的多元化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投融资体系。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合资、贷款担保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绿色循环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循环发展领域,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依托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发起设立一批产业投资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优秀基金管理人,为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融资”“融智”。
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循环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设立、投资绿色生态企业,引导外资投向绿色生态产业重点领域。紧紧抓住陕南绿色循环发展重大机遇,把握招商方向,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精准招商。构建多元合理的政银企合作关系,为陕南地区绿色循环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生态环境。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加快推动陕南地区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等现代绿色循环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重点储备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中省绿色循环发展产业政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实施秦岭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产业准入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要求,把好项目准入关口。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紧盯国家投资导向与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建设。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各类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推行“项目+领导+政策+支持团队”模式,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全流程管理。严格项目建设程序,依法规范招投标行为,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推动陕南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凝聚工作合力
充分调动陕南各市县落实规划内容、共同推动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汉中、安康、商洛市编制市级绿色循环发展规划,各县(区)编制县级“一县一业”发展规划,构建“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规划体系。强化绿色循环发展年度计划、各类行动计划与规划的统筹衔接。健全陕南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考核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责任划分,实施差异化考核,强化生态性指标,构建不同区域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生态考核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