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浙江】镇海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2-01-13 农林水利 浙江

第一章   水利发展背景

1.1  “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镇海区建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区的最后五年,同时也是宁波市新型城市化建设和“治水强基”见效达标的关键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共同努力下,我区深入推进实施“五水共治”、“治水强基”等重要决策部署,全力开展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和水管理服务四大体系建设,截至2020年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技术指标得到较好的执行,全区已开工或完工的建设项目占比达87%,“十三五”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4.3亿元,约占规划总投资的112%,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具体如下。

一、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防洪减灾安全保障问题历来是我区水利建设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强化提升我区防洪减灾安全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我区先后推进实施了“姚江二通道(慈江)镇海段、平原排涝闸站、平原排涝河道整治、海塘整治”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区域防洪减灾体系日益完善,洪涝灾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各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主要如下。

1、姚江二通道(慈江)镇海段工程。“十三五”期间,完成澥浦闸站工程,水闸总净宽48m,泵站规模250m3/s;加高堤防11.5km,河道护岸抗冲防护8.5km;沿线新(扩)建水闸2座,总净宽25m,新(扩)建闸站工程10座,新建桥梁1座,以及景观绿化提升、防汛应急道路等附属工程,该工程已于2019年底投入运行。姚江二通道是姚江流域重要的行洪排涝通道,镇海段的实施,对于完善流域防洪体系,提升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均至关重要。

2、平原排涝闸站工程。“十三五”期间,完成澥浦大闸外移、新泓口闸外移工程。其中,新泓口闸净宽30m,澥浦大闸净宽80m。随着骨干排涝河道出口闸泵工程的建设实施,镇海区平原涝水外排能力不断增强。

3、平原排涝河道整治工程。“十三五”期间,在既有镇海东排南线等已有骨干排涝体系框架下,完成骆驼老城2km河道综合整治、英雄河南段(庄桥河至中大河)河道整治、中大河(董家闸—迎师桥)河道整治、浜子港等平原排涝河道治理工作,累计整治河长8.53km;同时完成了姚江东排镇海段南支线工程绿化、验收等扫尾工作。平原骨干排涝河网越发完善,平原“中疏”排水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姚江二通道、平原排涝河道及排涝闸站的建设实施,镇海区建成区现状排涝能力已达20年一遇。

4、海塘整治工程。“十三五”期间,化工区新泓口海堤闭气工程除水闸未实施外,其余包括新开河道2条,长度约4.9km,新建泵站1座,规模10m3/s;海堤闭气总长约4.4km,配套建设临时河道2条,长度约5.1km,临时泵站1座,规模3.6m3/s以及塘渣道路等全面完成,有效保障了化工区防潮安全。

5、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十三五”期间,完成澥浦节制闸和7座山塘维修加固工作,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二、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姚江二通道,既是流域重要的行洪排涝通道,又是区域重要的输水通道。随着姚江二通道工程的建设实施,姚江至镇海平原输水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工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保障能力均有所提升并实现大网供水全覆盖。

三、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为进一步改善河网水生态环境条件,“十三五”期间,我区以乡镇生态河道建设、河道清淤疏浚、水环境示范镇、水环境示范村等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共完成47.85km乡镇生态河道建设,包括庙根河、三星门前河等5条断头河整治,161km河道清淤疏浚,建设水环境示范镇3个、水环境示范村6个,超额完成规划生态河道整治、河道清淤等相关任务,同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全区河道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源地水质全面稳定达标。

四、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完善

依托农业两区建设,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2524亩农业产业基地的喷滴灌配套设施全面安装完成;九龙湖镇低洼地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包括基地内排水沟、进水渠和蓄水池、机耕路和田间操作道、基地围堰和强排泵站等全面实施完成;同时完成了粮食功能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越发完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五、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十三五”期间,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步伐持续推进,全区新增雨量站2个、流量站3个、水位站2个、潮位站2个,自动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智慧化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同时,注重标准海塘、中型水闸、小型水库、江河堤管护工作,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行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完成;继续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立集中统一、分层分级、精简高效、权责一致的管理体系;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1.2  现状水利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防灾减灾整体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

1、防洪潮现状标准与城市建设需求不匹配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年修订)》提出未来宁波市三江片防洪(潮)标准全面提升至200年一遇。目前我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与城市建设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根据省厅要求,结合镇海区防潮规模,镇海区防潮标准应提高到300年一遇,目前镇海区防潮标准在50~100年一遇,与最新防潮要求有一定差距,防洪潮标准有待与城市需求进一步匹配。

2、排涝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低洼地区排涝短板明显

镇海区随着姚江流域洪涝分治格局的构建以及平原排涝工程整治步伐的积极推进,排涝条件明显改善,随着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的整治实施,镇海北侧山区洪水不再进入南岸平原,同时南岸平原部分涝水还可依靠姚江二通道(慈江)予以外排,平原排涝能力明显增强。

虽然镇海区整体来看,现状排涝能力仍可基本达到20年一遇。但是镇海区平原排涝“毛细血管”未全面梳理建设完成,平原地坪较低地块沟通河道存在断头、卡口等现象,导致暴雨期间,该地区受涝严重。其中姚江二通道以北片区沿线低洼地排涝能力差,工程沿线特别是北侧分布有大片低洼地,一般地坪在1.8~2.0m左右,个别低洼地高程仅为1.4~1.6m,其排水主要依赖临近的姚江二通道工程,而现状北侧片区部分(如汶溪片)低洼地未实施节制和围圩电排,洪水期间受“洪涝”双重威胁,受灾严重。

姚江二通道以南片现有主要四处沿海沿江出口已有三处布设强排泵站,仅留清水浦一处泵址,而沿甬江沿线排涝泵站仅布设涨鉴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