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项目信息网 > 资讯列表 > 正文
【广西】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0-03-03 交通设施 广西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背景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南宁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不断完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架构,为推动南宁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南宁要紧密围绕全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总体目标,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交通发展质量,发展低碳绿色交通,建设国内先进水准公交都市,构建高标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地位。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依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南宁市“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编制交通专项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建设计划的基本依据,对整合优化综合交通资源配臵,促进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工作目标
研究提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战略、工作重点及行动计划,并提出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库、前期项目库、规划研究项目库、协同实施项目库,明确实施时序及责任部门,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三)规划范围与年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宁市域。规划期限至 2020 年。
二、“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南宁市综合交通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城市迈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家公路主枢纽功能日趋完善。航道及港口码头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机场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新航站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以轨道交通建设和公交改革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取得重大突破,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综合交通体系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综合交通发展成就
1、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铁路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南宁迈入高铁时代 “十二五”期间,广西全面挺进高铁时代,高铁里程突破 1704 公里,占全国高铁里程的 10%。作为广西高铁枢纽的南宁东站投入使用,南宁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同时,南宁市辖区内建成开通柳南客运专线、南钦高铁、南广高铁、云桂高铁(南百段)4 条高速铁路,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质量显著提升,南宁至北部湾城市群时间缩短至 1小时,与珠三角的时间距离缩短至 3 小时,对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湘桂线、南防线等普速铁路扩能改造工作也正有序推进。
(2)公路网规模持续提升,客、货运枢纽场站布局日趋完善南宁公路网总里程为 1.28 万公里,密度达到 57.9 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完成“十二五”目标。其中,高速公路网布局逐步完善,已完成南宁高速外环、六景至钦州港、来宾至马山、马山至平果等高速公路建设,以南宁为中心 2 小时通达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与港口、4 小时通达全区 14 个地级市、一日通达邻省省会、邻国首都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同时,南宁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已实现全市 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危桥改造和桥梁建设,基本实现在养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全部进行改造,三是全市符合接养条件的 3914 条共 8046 公里的通行政村公路全部纳入日常养护范围,等级以上公路“有路必养”的目标基本实现。客运方面,南宁市域分布公路客运站 381 个,其中国家一级公路客运站 5个,分别是安吉客运站、江南客运站、金桥客运站、埌东客运站和西乡塘客运站。南宁市区基本形成了以 5 大一级客运站为主体的对外公路客运场站体系。随着北大客运中心整体搬迁至西乡塘客运站后,所有公路客运站均已分布在城市快速环路之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大幅降低。货运方面,南宁市中心城区主要公路货运站有 5 个,其中国家一级公路货运站有 2 个,分别是货运北站和货运西站,在市场推动下,新增 3 个三级公路货运站,分别是现代物流站场、沙井物流市场和零担货运站。
(3)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初显成效,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工程已于 2013 年底建成通航,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建成 2000 吨级货船直达粤港澳。同时,百色到南宁航道由原来的Ⅵ级标准提升到Ⅲ级标准也基本完成,右江航道基本实现了渠道化,届时 1000 吨级船舶可以从百色直通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实现江海直通运输,构成西南货物出海南线黄金水道。
(4)机场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航线网络进一步拓展,本土航空公司突入运营十二五期间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重点建设项目为新航站区,主要内容为新建航站楼,配套建设滑行道、站坪、供油等设施。目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2 航站楼)已于 2014 年 9 月 25 日正式启用,合计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米。结合新航站楼的建设同步配套了 32 个近机位和 18 个远机位、3000 个左右停车位的停车中心以及业务办公用房、消防、供电、供水、制冷和道路等辅助设施和配套公用设施。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等级为 4E,跑道长 3200 米、宽 45 米,可减载起降空客 A380,全载起降空客 A340、A330、波音 747、777 等大型客机及以下机型。2015 年,南宁机场执行航线共计 152 条(含加班包机航线),其中国内航线 120 条(含地区航线),国际航线 32 条。南宁机场以面向东盟辐射东北亚的国际航线为龙头,以国内干线为依托,以区内支线为补充,形成了干支结合、层次分明的“蛛网式”航线网络布局。一是南宁机场作为面向东盟国际中转机场枢纽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目前南宁机场与东盟国家通航 13 个城市,在全国仅次于广州、上海、北京、昆明,排名第 5 位,为南宁机场打造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奠定坚实基础。2015 年,全年新增长沙-南宁-清迈、南京-南宁-岘港、杭州-南宁-胡志明等 3 条经南宁至东盟各国航线。目前从国内城市经停南宁至东盟的航线 9 条,占南宁机场东盟航线 60%。此外,新开了南宁-桂林-大阪、南宁-静冈、昆明-南宁-大阪等 3条航线,实现日本航线零突破。二是国内航线实现“省会通”。南宁机场国内航线覆盖了国内省会城市、重要旅游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开通了南宁—拉萨、西宁等省会城市航线,实现了全国“省会通”。同时多条航线直通全国其他重要城市,覆盖港澳台三个地区,形成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空中交通网络。自治区政府与海航集团合作成立的本土航空公司——广西北部湾航空公司投入运营,2015 年机队规模为 5 架,目前已达 16 架,已成为广西机队规模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 
(5)公共交通设施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轨道 1 号线、2 号线、3 号线、4 号线在建,其中,轨道 1 号线东段已 于 2016 年 6 月 28 开通运营, 2016 年 12 月 28 日全线开通试运营。公交线路总数由 2010 年 137 条增长至 2015 年 161 条,增长了 18%;运营线路总长由2010 年的 2336 公里增长至 2015 年 3190 公里,增长了 37%;公交线网密度为2.16 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公交站点 500 米覆盖率达 98.61%;公交场站面积47.7 公顷,车均场站面积 120.76 平米/标台;公交专用道总里程 64.5 公里。2015 年南宁共有在营公共汽车 3106 辆,折合 3950 标台,公交车万人拥有率为13.6 标台(以市区人口 290.46 万计)。其中,市民卡终端系统、车载 GPS、视频监控器安装率均达到 100%,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6)城市道路网规模进一步提升,跨江桥隧布局进一步完善 基本建成五象新区“三横三纵”主干路网,火车东站片区、相思湖新区路网,有力支撑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打通长堽路、枫林路等 10 条“断头路”,完成机场路扩建和 406 条城市道路“白改黑”,新增凌铁大桥、五象大桥、英华大桥等多座跨江桥梁,百色大道、五象大道等多座城市立交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变城市交通“东西不畅、南北不同、越江不便”的局面。南宁城市路网系统逐步完善,建成区城市道路总里程已达 1186.38 公里,路网总密度 4.16公里/平方公里。
(7)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入使用 截至 2015 年底,南宁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共计站点 696 个、行车 2000辆,市民累计办卡数量为 55685 张。据统计,2015 年借还公共自行车次数高达1351 万次,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已成为了南宁市一道靓丽的“橙色”风景线。
(8)交通管理设施逐步完善 南宁市不断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标线施划率达 99.4%,交通标志规范设臵率达 98.88%。2015 年,南宁市大力加强智能监控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1 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5 个分中心,已安装路口闯红灯抓拍系统 614套,专用道抓拍、测速抓拍、逆行抓拍、卡口抓拍等电子警察系统 201 套,已安装交通信号机 286 个(其中 198 个已实现联网)、信息发布屏 90 块,为提升交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打下良好基础。
2、综合交通运输客、货运总量稳步增长
(1)铁路客运总量取得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铁路客运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特别是随着柳南高铁、南广高铁、南钦高铁的开通,铁路客运总量取得跳跃性发展,2015 年、2014 年分别较上一年增长 42.3%和 39.9%。铁路货运方面,由于全国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制造业、重工业回落速度加快,导致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的减少,此外,2013 年铁路货运价格的上调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铁路运输的竞争力, 2015 年南宁铁路货运总量仅 333.44 万吨,较上一年降低了 15.1%。高铁建设带来既有铁路货运能力释放,铁路在中长距离及大宗物资运输方面将发挥更大优势。
(2)公路客、货运总量稳步增长 南宁公路客运总量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高铁开通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客运总量有所降低,2015 年全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 6499 万人次,较 2014 年降低 3%。货运总量呈高速增长态势,2015 年公路货运量 33064 万吨,近五年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率。公路客、货运量占全方式客货运总量比例分别为 73%和91%,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3)水路货运总量快速增长 由于南宁市水路客运都是周边乡镇客圩渡船短途运输,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自 2009 年起不再对城市水路客运量进行统计。货运方面,随着南宁至贵港航道等级的提升、船舶运能的提高以及部分专用码头的投入使用,近年来南宁水路货运总量稳步增长,2015 年累计完成水路货运量 2879 万吨,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 157.6 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 6.1%和 8.2%。
3、综合交通运营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综合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卓有成效南宁市凭借自身地理区位的关键性和特殊性,发展出了区别于国内其它城市的特色货运组织模式。南宁市开展了面向东盟跨境物流的甩挂运输,依托物流企业启动了武汉-南宁-河内以及深圳-南宁-河内的甩挂运输业务,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运输资源优化配臵。同时,物流企业依托南宁市各大站场,开通中越跨境直通车运输等国际物流服务,降低了区域公路运输成本、提高了跨境运输直通车周转率。在客运组织模式方面,可以提供珠三角经由南宁直达越南的跨境联程联运,简化了旅客出境过程中的手续办理环节,给乘客出行带来了方便。
(2)公共交通信息科技水平明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南宁大力推动公交视频远程监控平台的建设,将“公交车载监控系统”并入到公交视频远程监控平台,并全面整合了现运行的五大客运站与检测站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数据,极大地推进了南宁市公共交通行业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南宁市已圆满完成了广西交通科技重点课题《南宁市交通一卡通系统的应用与研究》的科研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南宁市市民卡一期工程建设当中,成效明显。市民卡已完成与公交 IC 卡的整合工作,并加载交通、社区医疗、商业支付及金融支付服务,实现累计发放 173 万张,市民使用市民卡乘坐公交车实 行 9 折优惠。南宁以“三考评一整治”(即公交企业考评、公交线路考评、出租汽车企业考评和出租汽车经营行为规范整治)为抓手建立严管重罚长效机制,实行驾驶员考核制度和企业问责制度,针对公交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不按规范进站停靠、进站不报站名和公交候车难,冒黑烟、车辆残旧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实行严管重罚,规范市场营运秩序,切实提高城市客运服务质量,公交营运秩序明显好转。同时,在公共交通行业开展“文明行车• 礼让斑马线”活动,在各大重点路段和人流密集场所实行行业路检路查、企业自检自查、社会监督,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并联合交警对不礼让斑马线的公交车司机实行严管重罚,公共交通行业的礼让斑马线行为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驾驶员不文明发生率降低,市民投诉率降低,满意度提高,文明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3)综合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水路运输经营资质核查等工作,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集装箱班轮优先过闸申报、港口信息化监管等工作,同时,集中整治公路运输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超载和疲劳驾驶违法行为(简称“三超一疲劳”),并依托“三超一疲劳”专项整治行动,打造治理货运车辆非法“三超”(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长、限宽、限高标准)运输行为的平台。为切实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筹备工作,确保 1 号线全线 2016 年顺利运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筹备办公室,加强人员配臵,全面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筹备工作,起草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构和城市客运行业管理机构设臵方案,设立轨道交通管理科和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同时,南宁市区实施“单行”、“限左”等交通管理手段,有效地改善了一些路段、路口的通行效率。此外,南宁出台多项举措,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交通出行秩序。南宁登记在册的电动车保有量超过 150 万辆,为了保障电动车运行秩序,南宁实行电动自行车上牌制,电动车上牌实行《道路交通法规》考试制,强化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此外,南宁市还对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我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2014),按城市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同一区域道路内高于路外、干道高于支路、住宅区外高于住宅区内的原则,实行差别化收费。路边停车收费计费单位缩减至 15 分钟,一天最高收费达 155 元。停车收费政策实施以来,路边停车数量有所减少,长期霸占车位的现象也有所减少,停车周转率得到提高,进一步缓解了停车需求矛盾,同时缓解路段交通拥堵。
4、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及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1)南宁市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建设一方面,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入制度,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车辆,已基本消除公交车“冒黑烟”现象。二是积极在行业企业中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试点,促进 CNG、混合动力、纯电动等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建设 LNG 撬装式加气站,逐步提高城市公交、出租车中天然气车辆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近年来,南宁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加快落实,大力购买 LNG 公交车、油气双燃料出租车,建设公交 LNG 加气站。按车辆燃料类型划分,南宁市公交车辆主要有柴油车、混合动力车、天然气车和纯电动车四种类型,其中柴油车 1753 辆,混合动力车 150 辆,CNG 车 101辆,LNG 车 954 辆,纯电动客车 8 辆。南宁市率先在公共汽车运营方面倡导使用新能源车,引导了城市构建低消费、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体系,转变城市交通的发展思路,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南宁市现状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公共汽车达 1811 辆,占总比为 58%。
(2)交通运输信息化 南宁市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南宁市机动车船安全监控系统可完成机动车船安全监控平台的硬件部署及集成,可实现对本市入网的运营车船进行全天候实时的定位、调度、防盗反劫、报警求助等服务。全面整合五个站点的售票厅、候车厅、发车库、停车库、正门广场、进出站口、站场道路周边等位臵摄像头的视频资源,通过优化升级的视频专网,汇同市交通运输局原部署于五个客运站站场监控系统的出入口视频,统一在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指挥控制平台上展示。公交管理与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建成并在进一步完善当中;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中;南宁市公共汽车监控系统能实现车辆定位、线路监控、企业基础信息管理、车辆基础信息管理等功能;公交车移动监控系统已在公交车上安装实施;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等公交场站信息系统已有一定基础。
(二)综合交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1、区域对外综合交通体系与城市战略地位不匹配
(1)高速铁路网络尚不完善,普速铁路扩能改造有待进一步推进南宁面向东盟的铁路建设尚无实质推进,同时,高速铁路网络尚不完善,与昆明、贵阳、凭祥等方向尚未建立快速联系。此外,湘桂线、南昆线、黎湛线、南防线等普速铁路扩能改造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推进。
(2)高速公路网络尚不完善,高等级公路比例不高 以南宁为中心的对外高速公路网络仍不完善,至柳州、桂林、湖南方向需沿广昆高速至六景绕行,目前广昆高速为双向 4 车道,东外环至六景段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重大节假日期间交通拥堵严重。同时,受资金筹措、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域内仍有多个干线公路建设、改造项目未能按计划推进建设,导致目前公路网布局不够完善、等级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全市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总里程为 1872公里,所占比例仅 15%,“十二五”期间无明显增长。例如,中心城区至市域内县横县、上林、宾阳为二级公路连接,未能实现一级公路规划目标,同时,各辖县(区)之间尚未实现二级公路连接,如马山至隆安、武鸣至上林宾阳等均未实现。
(3)水运港口设施仍不完善,集疏运方式单一 目前南宁仍有部分港口作业区、码头项目未能按“十二五”计划完成,尚需持续推进设施建设。现状主要依托公路集疏运,方式单一,未能实现与铁路等方式的联运,且西江航道未能实现与北部湾港口群的联动,沟通北部湾港口群、东盟国家的水上通道尚未打通。
(4)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航空枢纽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目前为军民合用,空域资源紧张问题已较为突出。同时,受经济效益、客流、国际关系等因素制约,南宁面向东盟以及其他国家的国际航线数量不足。目前国际航线 32 条,尚未能实现东盟国家及主要城市航线全覆盖,与昆明机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机场集疏运方式单一,与北部湾等地区的联系主要依托公路,与面向区域城市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运输方式缺乏衔接,机场的辐射力不强。同时,由于通用航空基地的建设主要依托社会资本,建设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目前通用航空建设任务未能按计划推进。
(5)枢纽布局尚不完善,各方式之间缺乏协同 公路、铁路客货运枢纽尚不完善,且枢纽之间缺乏融合,复合化程度不高,在建设时序上缺乏统筹,如铁路南宁东站枢纽与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目前未能有效融合以形成合力。同时,多式联运发展相对滞后,空铁联运、水铁联运尚待推进。 
(6)综合运输客货运结构及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客运结构方面,公路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例达 73%,与往年相比有所下滑,铁路、航空取得大发展。货运结构方面,公路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所占比例达 91%,而铁路所占比例仅 1%,铁路货运的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此外,运输装备水平不高,一体化服务发展滞后,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需从装备标准化、从业制度完善、服务提升、运行畅通、管理机制与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完善与提升。
2、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效果仍不明显
(1)公路网整体设施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是不同层次公路之间的衔接不畅。目前,南宁市在县道与国省干线的联系上四级公路过多,降低了公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和效率。二是部分农村公路等级不高,车辆拥堵较为严重,公路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三是通建制村公路“鱼骨形”布设,网络联通度不足,限制了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四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足。部分自然村(屯)仍无硬化道路覆盖。五是部分农村公路仍存在四类五类危桥,抗灾害能力差。六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仍有相当一部分道路养护不到位,并且乡村道路日常养护机械化程度不高,还不够专业及规范。
(2)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农村公路网络布局与安保设施尚不完善,且农村客运站以及公路沿线行政村便民候车亭建设推进缓慢,农村客运通达率不高,截至 2015 年,建制村客运通达率为 82%,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仍有待推进。
3、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开发建设不协同 
(1)重大交通设施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不匹配城市总规提出旧城、凤岭、五象三大城市中心,但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与之不协调,旧城-凤岭、凤岭-五象之间均建立直接轨道交通联系,但旧城中心与五象新区核心区之间尚无直接轨道联系。
(2)城市重点片区规划开发总量远突破原控规要求,与配套的交通基建不协调 以五象新区总部基地为例,片区占地 2.6km2、开发总量 882 万平米,仅规划轨道 3 号线和 4 号线(从片区边缘通过),难以支撑如此高强度的开发。以福田中心为例,占地面积 4 km2、开发总量 800 万平米,规划 1 条城际轨道、6 条城市轨道予以支持。
(3)城市建设与交通设施建设时序不匹配,路网结构不尽合理此外,南宁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五象新区、东站片区、三塘片区等城市外围新区开发建设正稳步推进,已成为城市开发、产业布局的重点。城市空间的拓展需要覆盖全市的快速路网来支撑,而路网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例如,埌东-凤岭城市中心已基本形成,但与旧城中心之间缺乏快速通道联系,规划凤岭北路、凤岭南路快速路均未建设完成,全市快速路仅 1 条快环,快速路网密度仅 0.14km/km2,与规范值 0.4-0.5km/km2有较大差距。同时,快速路、次干路、支路密度均偏低,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导致高峰期道路交通拥堵严重。
4、城市综合交通方式结构面临恶化的趋势 机动化出行总量增长迅猛,小汽车出行比例大幅提升。南宁机动化出行需求快速增长,2015 年全市私人汽车总量已达 79.76 万辆,是 2010 年的 2.7倍,机动化出行总量 529 万人次/日,较 2010 年增长 20%以上。电动车保有量高且增速居高不下,且承担了大量不合理的长距离出行,为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带来极大冲击。电动车总量控制力度不足,截至 2015 年底,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 158 万辆,远超其他交通工具总量。电动自行车占全方式出行比例已达 26%,成为“限摩”政策实施后摩托车主要转移方式。电动自行车承担了大量的中长距离出行,约30%的电动车出行距离在 10 公里以上(全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 5.5 公里)。缺乏大容量骨干公交,延伸式公交线网造成长线公交功能混杂、布局不合理,难以满足多层次公交需求,再加上缺乏枢纽场站和路权优先、路网不完善、缺乏分线路成本核算和分线路定向补贴机制,导致公交竞争力与吸引力不足。南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日均公交客运总量自 2011 年起连续四年下降,2015年仅 131 万人次,与其他同类省会城市的 130 万-230 万日均公交客运量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公交机动化(含电动车)出行比例不升反降,由 2007 年的34%降至现状的 28%,方式结构面临恶化趋势。同时,南宁公交高峰平均运行车速仅 13km/h,主要客流走廊公交运行车速仅 10-12km/h,76%的乘客高峰候车时间超过 10 分钟,高峰期站点列车化严重、进站失败率高,乘客整体服务满意度不足 70%。
5、慢行交通出行品质不高 核心区步行、自行车设施尚不完善,缺乏立体步行设施,且尚未形成功能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至 2015 年底,南宁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已开展三期建设,共建设 696 个站点,20000 辆公共租赁自行车,在我市主要城区已基本形成自行车租赁网络,但相比于实际需求,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仍显不足,租赁点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未能结合全市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建立独具特色的休闲健身慢行网络。此外,受电动自行车混行和停车影响,慢行通行空间被挤占,出行环境较差,慢行交通出行品质不高。公众对交通安全、舒适、环保、公平等方面将提出更高要求,据调查,约75%的步行交通出行者提出了安全、舒适、环保、公平等方面改善诉求。
6、路网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 城市空间的拓展需要覆盖全市的快速路网来支撑,而目前基于旧城中心的“环+放射”的快速路网格局与旧城、凤岭、五象三大中心体系不协调。中心城区快速通道规模不足,近五年未新增快速路里程,快速路网密度仅 0.14km/km2,与规范值 0.4-0.5km/km2有较大差距。中心城区部分片区缺乏贯通性好的主、次干道,如凤岭片区东西向除民族大道外,缺乏贯通性好的平行干道,导致民族大道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中长距离交通与短距离交通、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混杂,同时,受民族大道分隔,凤岭北、凤岭南片区之间贯通性好的主次干道不足,联系不畅。城市支路网密度不足,密度仅 1.82km/km2,与规范值3.0-4.0km/km2差距明显,且重点片区支路网密度低,不能形成有效的交通微循环。
7、交通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交通信息化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南宁交通信息采集设施、信息发布设施仍显不足,视频监控范围不够广,监控范围有限,尚不能实现全市主要干道及路口全覆盖。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较为缓慢,且各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行业信息化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尽管全市事故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万车死亡率等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事故数、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在 2014 年均出现反弹,万车死亡率由上一年的 2.17 人/万车上升至 2.26 人/万车,特大交通事故数在 2015 年有所增加。对电动自行车缺乏明确的管理政策及配套设施,大量电动自行车无序出行造成道路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由于对电动自行车缺乏明确的管理政策及配套设施,南宁市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随意变更车道、抢行、超速行驶、不戴头盔、闯红灯和乱停放等行为非常普遍,往往造成道路拥堵、交通秩序混乱,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据统计,与两轮摩托车、电动车有关的事故数、死亡人数比例分别约占总数的 69%、61%。中心城区缺乏一体化、市场化的调控手段,仅靠建设公共停车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现状路内停车收费标准由全天最高 60 元调整至155 元,且进行分区分类,近期在核心区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但由于未从规划、建设、管理、收费四个层面制定一体化、市场化统一协调的停车政策与措施,导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南宁“停车难”问题,如违章停车处罚成本低(现状为 50-200 元/次),高峰期停车巡视的警力不足,路内违章停车仍大量存在。南宁现状缺乏公共停车场建设模式与体制机制,规划的公共停车场基本无法落实,现状路内停车位 3.48 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 0.57 万个,社会公共停车仍然以路内为主,导致高峰期核心区停车难、秩序乱、交通堵等问题。
8、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城市不同运输方式被分割管理,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难以统筹协调全市铁路、航空运输相关规划与管理,难以协调市域范围内高等级干线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同时,城市交通政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应急等职能分散在市发改委、规划局、城乡建委、交通运输局、交警支队等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交通行政管理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导致行政管理成本增加,影响交通行政管理效率。未建立各系统之间的规划建设协同机制。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对外交通系统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建设协同机制,以铁路南宁东站为例,在枢纽布局规划上已考虑到与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的协同,可实现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协同,但在建设时序的安排上尚存在不足,目前南宁东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凤岭综合客运枢纽尚在建设中,两者未能有效融合形成合力。同时,重大建设项目与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缺乏协同,导致一些重点项目受周边配套工程不完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如铁路南宁东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但周边配套路网尚不完善,枢纽进出交通不便。 
三、交通发展形势和需求预测
(一)发展形势
1、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自治区的三大定位,南宁作为首府城市将建
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亟需构建“连接东盟、辐射全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城市。 国家进一步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积极构建区域合作新构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战略高度赋予广西三大战略新使命,即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南宁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更多地分享中国与东盟投资贸易便利化成果,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南宁门户地位进一步强化,亟需依托航空、铁路、陆路口岸及港口等国际性枢纽设施,构建面向东盟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城市。
2、国家实施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南宁将建设南宁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亟需加强与东盟地区联系,畅通与成渝、黔中、滇中、长江中游等城市群间的快速多向连接,强化南宁核心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北部湾城市群的定位是发挥地缘优势,挖掘区域特质,建设面向东盟、服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城市群将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城市群框架。南宁将作为北部湾城市区“一核”,以加快建设南宁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推进要素集聚,强化国际合作、金融服务、信息交流、商贸物流、创业创新等核心功能,构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门户枢纽城市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带动吴圩—扶绥、伶俐—六景、宾阳—黎塘等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打造引领北部湾、面向东盟的现代化大都市区。在交通方面,不仅要求面向多个方向及东盟的通道更为顺畅,城市群内的交通也要更为便捷。
3、在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奋力开创“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南宁将构建“双核驱动”的“城市之芯”,亟需面向整个自治区构筑以南宁为核心、实现与西南中南及粤港澳地区互联互通的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面向北部湾城市群构筑以南宁为中心、连接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广西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明确了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提出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左右江革命老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以上背景下,作为广西首府、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此,一方面,南宁应以国家高铁、内河干线航道、高速公路、机场等重大基建为抓手,构筑联动珠三角、辐射西南中南、引领北部湾的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充分发挥在“双核驱动”中向东联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向南引领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的作用。另一方面,南宁亟需面向北部湾城市群构筑以南宁为中心、连接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4、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南宁市将全面实施大都市区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已启动武鸣撤县设区,横县、宾阳即将撤县改市,亟需以市域铁路、干线公路等干线基建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抓手,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及设施布局,支撑市域“一区两片六带”、大都市区核心区“一中心三组团”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调整,促进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下,南宁要转变原有一味强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避免中心城区空间无限制向外拓展形成“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理念,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南宁市全面实施大都市区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已启动武鸣撤县设区,横县、宾阳即将撤县改市。根据《南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南宁市域将构建“一区两片六带”的空间结构,发挥大都市区核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引领作用,转变南宁市域仅靠中心城区的单中心发展模式,未来南宁市域人口规模将达850-950 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 70%-80%。同时,大都市区核心区将构建“一中心三组团”空间结构,中心组团引领武鸣组团、空港组团与六景组团协同发展,未来人口规模约为 650-700 万人。为此,当前南宁亟需以市域铁路、干线公路等干线基建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抓手,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及设施布局,促进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
5、随着高速外环东扩及即将实施的“中心南拓、双心引领”空间重构发展战略,未来中心城区的人口及用地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将调整为“双心、多轴、六组团”,亟需对城市轨道、中运量系统、干线道路等骨干交通基建的规模及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支撑中心城区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宁正处于土地开发大建设时期,如五象新区、南宁东站片区等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东外环高速的东移。根据《南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南宁将在现有埌东商务中心基础上南拓发展门户功能,形成五象国际门户中心,并以埌东-东盟商务中心为基础,结合南宁东站的枢纽功能形成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最终形成一南一北的双中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划定六个发展组团,并各自形成组团中心引领组团差异化发展,打造“双心、六组团”空间结构,中心城区人口将达 500 万。在此背景下,当前南宁亟需对城市轨道、中运量系统、干线道路等骨干交通基建的规模及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支撑中心城区建设。
6、南宁市即将步入轨道交通时代,但当前城市交通正面临小汽车强势增长、电动车持续增长、公交竞争力与吸引力不足,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突出矛盾,亟需系统梳理交通发展政策并实施全面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 目前,南宁轨道交通 1 号线己投入使用,2 号线、3 号线、4 号线已全面启动建设,南宁已步入轨道交通时代。同时,当前南宁也正处于机动化快速发展阶段,南宁机动车(特别是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截至 2015 年底,南宁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近 176.02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 79.76 万辆,近五年私人汽车平均增长率达 22%,分担率 11.6%。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发展迅猛,截至2015 年底,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 158 万辆,全方式分担比例已达26%。在此背景下,公交竞争力与吸引力不足,发展缓慢,公交机动化(含电动车)分担率由 34%降至现状的 28%。此外,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核心区 60%以上的交通干道高峰期饱和度超过 0.9,80%以上的干道交叉口高峰期饱和度超过 0.9。为此,当前南宁亟需抓住轨道建设机遇,系统梳理交通发展政策并实施全面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
7、南宁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低碳城市,且正推进“中国水城”建设,打造“中国绿城”升级版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名城,亟需依托南宁特有的山水风貌资源构筑以人为本、绿色和谐的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居民对出行环境及品质提升的诉求。 南宁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低碳城市,且正推进“中国水城”建设,打造“中国绿城”升级版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名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宁市民对交通安全、舒适、环保、公平等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据调查,约 75%的步行交通出行者提出了安全、舒适、环保、公平等方面改善诉求。在此发展形势下,在城市交通层面,应鼓励高效、集约、环保、低成本的交通出行方式,总体上按照步行、非机动车、公交车、小汽车的优先顺序进行城市交通的设施布臵和资源分配。同时,营造环境友好的生态型交通系统,加强交通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和管理力度。这要求南宁打造以人为本、绿色和谐的综合交通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的出行权,强调交通发展的社会公平性,提供更高品质的多样化交通服务,满足人们对出行环境及品质提升的诉求。
(二)交通需求预测
1、主要预测前提 (1)经济发展近年来,南宁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5 年,南宁地区生产总值(GDP)、财政总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明显: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10.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8.6%;财政收入达到 572.48 亿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786.9 亿元,增长 10.5%;固定资产投资 3366.9亿元,增长 16.6%。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彰显出南宁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全自治区发展核心增长极展露出好苗头。
四、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三五”是南宁市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奋力实现全区“两个建成”的目标,按照国家、自治区对南宁发展新要求,立足城市发展新定位、新要求,加快建设高标准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形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推动综合交通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自治区“两个建成”战略目标,按照南宁建设“四个城市”总体要求,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1、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理论政策。立足南宁综合交通发展实际,围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轨道交通运营、快速公交、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互联网+交通等新生事物的发展动向以及行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并创新理论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改革,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继续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出租汽车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交通科技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推广机制;逐步强化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交通主管部门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企业在科技投入、技术开发和应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标准制定、科技信息、人才培养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提高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与水平;研究制定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相关政策。强化交通文化创新。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规范和文明服务标准;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将个人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将交通行业价值体系贯穿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班组)、文明职工的创建过程;增强各类作业车辆驾驶员的文明驾驶、文明服务意识,积极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进一步扩大南宁市交通运输行业“礼让斑马线”活动的社会影响和引领作用,多项措施并举,构筑交通人共同精神家园,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坚持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北部湾城镇群之间公路、铁路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以南宁为中心引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推动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促进城乡协调。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市域干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建立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村地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内部协调。加强各种客运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与合作,提高客运服务效率;鼓励运输企业开展一体化运输服务,大力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实现客运“一票式”联程服务,进一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以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提供“一单到底”的货运服务,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构筑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客货运方式结构。促进交通运输建管养运协调。大力推动县际联网路、村际联网路及通屯路的建设及提级改造,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安全质量保障水平,加强监管,发展农村客运有效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与用地的协调。加强重大交通基建与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的协调,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领并服务城市发展。
3、坚持绿色发展 
通过结构调整拓展绿色发展空间。继续推进高速铁路建设以及西江航道建设,充分发挥铁路和水运运能大、能耗低的技术优势;继续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大力推动步行、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绿道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绿色发展。研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清洁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标准,鼓励科研单位和汽车厂商加紧研制天然气、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的关键制造技术及便利的能源补充技术等;开展清洁能源汽车配套站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推进绿色循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环保运输装备应用,推动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通过制度设计引导绿色发展。健全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等各个环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道、岸线、空域等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机制。
4、坚持开放发展 
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自治区的三大定位,南宁作为首府城市将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大通道建设,开辟多式联运跨境交通走廊,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力。推动交通运输“走出去”。发挥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加快货运市场主体整合优化,引导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龙头企业,带动市场主体结构调整;推动南宁交通运输的产能、技术装备、标准规范、服务等“走出去”。
5、坚持共享发展 
聚力交通运输扶贫脱贫攻坚。推动农村地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及支持力度,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加大运力投放,提升装备水平,让乘车更舒适。完善城市客运系统构成,提供更多出行选择,改善群众出行体验,更多关注老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出行,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使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基本思路
按照指导思想的要求,坚持以质取胜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低碳理念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需要。
1、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国际层面,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自治区的三大定位,南宁作为首府城市将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需要加快构建面向东盟、辐射全球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区域层面,在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奋力开创“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南宁将构建“双核驱动”的“城市之芯”,亟需面向整个自治区构筑以南宁为核心、实现与西南中南及粤港澳地区互联互通的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面向北部湾城市群构筑以南宁为中心、连接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协调衔接,着力打通基础设施有效衔接的“最后一公里”。南宁市层面,加快推进南宁市域(大都市区)轨道、干线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路网等骨干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基础设施有效衔接,提升基础设施品质,确保基础设施安全、持续、稳定运行。
2、全面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让客运更便捷。加强各种客运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与合作,提高客运服务效率;鼓励运输企业开展一体化运输服务,大力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进一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供应能力,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扩大基本运输服务通达度和覆盖面,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班车,增加对农村客运系统建设的投入,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建立农村客运体系,使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便利衔接;积极发展汽车租赁、通用航空、邮轮和游艇业,加大与制造业、旅游业等联动发展,高品质、多样化运输服务使出行更舒适。让物流更高效。引导运载工具向标准化、规范化、系类化方向发展,以运输装备能源清洁化、绿色低碳化为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装备的绿色升级;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着力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加速运输组织的现代化进程。拓展港口综合物流功能,提升物流效率,形成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相衔接的综合物流体系。提供“一单到底”的货运服务,制定“一单到底”的标准化合同,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单证顺畅流转和快速装卸转运服务的有效衔接。构建规范高效的城乡配送体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城乡配送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政策,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城乡配送和快递业健康发展。让城市更通畅。深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打造轨道+BRT(有轨电车)为骨干、快-干-支分层次的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为辅助的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创新多样化营运模式,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纳入出租汽车管理范畴,实现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错位经营,为乘客提供高品质、差异化服务。让运输保障更有力。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组织工作,制定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强化大客流集聚期间的应急预案制定,做好大客流应急期间的人员、救援物资、技术、通信、通风等各项保障措施;建设极端情况综合运输协调联动平台;加强灾害多发易发和重点区域的多通道、应急站点建设,储备可替代运输能力;增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重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国防功能。
3、坚决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 精准发力。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在规划范围上更加精准,确保全市所有贫困村均全部纳入交通扶贫脱贫规划,做到“一个也不能少”,要在工作重点上更加精准,突出重点建好村际联网路、通屯路等建设;要在工作方式上更加精准,不断创新交通扶贫脱贫理念、投资政策、工作机制、服务标准和建设模式。加大力度。不断加大对贫困县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补齐短板,提高贫困村道路、交通等生产生活设施水平。在资金保障上要对贫困县区、贫困村优先保障优先供给。同时,承担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任务的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都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积极融入国家、自治区大扶贫格局,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网络。
4、着力推进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建设 打造智慧交通。全面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整合传输网络资源,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对南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类,建立统一、完善、标准的数据资源中心;加强多元数据采集与管理,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顶层设计,构建交通信息化技术体系;推进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加强交通综合信息服务,让运输服务更智慧。打造绿色交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结构性、技术性和管理性节能减排,制定具体节能环保政策,减少交通污染排放;制定道路材料环保标准,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清洁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加大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制定清洁能源汽车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应用计划,研究实施私人购买清洁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在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等各个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大力提高用能效率。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建设全过程实行环境影响动态监测,有效控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打造平安交通。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将道路交通安全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过程中,关注引发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源;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加大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提高交通事故应急协调救援能力,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及法律法规;加大交通文明宣传力度;加强航空运输、水上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推进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完善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考核和监督。
5、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与保障体系 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整合交通运输行业政府管理职能,实现机构设臵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逐步深入推进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对交通系统内部从“政策、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管理、服务、应急”等各个环节的职责一体化整合;加强区域协调机构及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大都市区及周边城镇群交通基础设施衔接等事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做到精简到位、承接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积极做好衔接沟通,制定审查工作细则和流程,确保能够接得住、管得好;进一步突出优化服务,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积极谋划、探索创新,为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积累经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特许经营项目资本金;研究探索设立交通运输发展基金。推进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形成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法治制度体系,高效的交通运输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交通运输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交通运输法治保障体系;整合交通运输执法资源,充分发挥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建立业管理与综合执法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决策力执行力。推进行业新型智库建设,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人才支撑能力建设、行业软实力建设。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南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紧密围绕全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总体目标,按照南宁建设“四个城市”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构建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联动珠三角、沟通中南西南地区、引领北部湾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现代化一体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开放、畅达、公平、安全、低碳的城市交通系统。
五、工作重点及行动措施
在基本思路及发展目标指导下,南宁市在十三五期间应着力推动以下重点任务:强化枢纽中心地位、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推进交通扶贫攻坚、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完善城市骨架设施、推进绿色智慧平安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深化体制改革攻坚、加强综合交通保障。
(一)强化枢纽中心地位
1、发展目标 
加强面向国际与区域的综合运输通道及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发展,促进基础设施有效衔接,提升基础设施品质,打造面向东盟和国内重要区域、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高速、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南宁枢纽中心地位。
2、发展思路
(1)铁路 
加快设施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将改变城市交通运输结构和长距离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客运量将随着设施能力提高而实现跳跃式增长,公铁运输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将得到提升。注重功能提升。重视铁路枢纽往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集散交通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接驳建设,以此扩大铁路枢纽的服务范围,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使铁路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紧密衔接,使铁路充分为城市交通服务。为铁路及轨道交通主要枢纽配建相应的公路客运站、常规公交枢纽站,发展形成复合型枢纽。促进内涵发展。以大型铁路枢纽为中心,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用地布局调整,带动城市产业转移和发展,向城市交通、城市生活和综合交通的综合效益最优方向发展,实现交通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2)公路 
扩大辐射范围,完善区域客货运服务网络。依托国家高速公路网、自治区骨架公路网和南宁市对外主要通道,形成辐射周边大中城市、有效连接影响区域内其他国家运输枢纽城市的公路客货运服务网络,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整合场站资源,健全公路客货枢纽体系。打破客货运站在布局上的行政区划界限,依托南宁组团式城市开发模式,整合优化现有场站资源,并结合机场、铁路、城市轨道等枢纽设施,建立布局合理的客货运枢纽体系。体现集约理念,提升公路运输整体效率。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满足客货运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依靠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信息网络,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客货运输的集约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构建“无缝”公路运输网络,实现“零距离”换乘。
(3)水运 
继续巩固南宁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南宁港要优化港区功能布局,提升货运服务水平,增强港口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
推动港口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南宁港要继续完善并加强与后方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物流网络的联系,为更广大的内陆腹地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与物流服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临港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与区域港口群内各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南宁港要依托自身条件,与珠江-西江航道上周边港口全面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成为更具竞争力的航运、物流中心。促进港口发展与城市在空间、交通和环境方面的进一步协调。南宁港必须通过提升港口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港口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加强与环境和城市的协调,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注重远近结合,为港口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4)航空 
加快扩建进程,增强机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空港对东盟国家以及其他国际城市的辐射能力是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机场的基本条件与必要措施。“十三五”期间,机场应着力加快扩建工程,并不断拓展航线网络辐射范围,增强机场辐射能力。促进内涵提升,加大对城市的贡献。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建设不仅要合理制定发展规模,还应同时强调提升社会综合效益,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和建设、相关的土地利用开发和调整都应以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集约化、一体化为原则,注重枢纽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对城市的贡献。机场发展规划应提出枢纽设施、配套设施、集疏运、环境影响以及枢纽地区交通策略等综合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在完善基建的同时,强调内涵提升,强调竞争力、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加大机场对城市的贡献。加强优势互补,深化区域协调合作。围绕南宁的发展定位和自身条件,进一步深化区域性合作,在全区形成以南宁、桂林机场为核心,柳州、北海机场为辅助,梧州、百色、河池等其它支线机场为补充,并与通用航空机场一起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合力的民航公共运输机场体系。带动产业升级,打造现代航空城。以南宁机场发展为契机,通过客运功能带动金融、会展、商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通过货运功能带动航空物流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机场对南宁相关产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努力将机场区域打造成为综合性的现代航空城。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建设高标准现代化铁路枢纽 
措施 1:完善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普速铁路扩能改造完善对外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贵南高铁、南宁至凭祥高铁建设,基本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适时推动南广高铁的达速改造。完成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
措施 2:完善铁路枢纽布局,确立国家级铁路枢纽地位启动建设南宁五象火车站,进一步完善全市铁路枢纽布局和城际线网规划,结合枢纽周边用地开发及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打造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结合贵南高铁建设进度适时启动南宁北站枢纽的建设。
措施 3: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铁路综合运输功能和效益加强与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综合交通体系的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发展公铁、水铁、空铁联运,拓展铁路辐射范围,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措施 4:加强铁路与城市交通衔接,促进枢纽地区发展加强南宁火车站、南宁东站、南宁北站、五象火车站等铁路枢纽与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长途客运等方式的无缝衔接,完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水平和集散效率,发挥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措施 5:积极探索铁路运输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利用客运专线建成后原有普铁释放运能服务货运的可行性,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支持铁路市场化改革,针对铁路运价转变为指导价后,研究多式联运票价票制改革。
行动二 建设现代化公路主枢纽 
措施 1:进一步完善以南宁为中心的对外干线公路网络完善出区、出海、通口岸高速公路主通道网络,建设南柳第二高速、吴圩机场-大塘-浦北高速、硕龙-隆安-贵港高速,加快推进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2020 年内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一环六射三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南宁至东兴口岸的干线公路,进一步完善南宁出海、通口岸干线公路网络。大力推进市域范围内各国、省道公路提级改造。积极配合推进伶俐至陆屋二级公路、大塘至渠黎二级公路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国省干线网络综合效能,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带动重要产业发展。力争 2020 年全市公路网总里程突破 1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 1000 公里以上。
措施 2:整合客运场站资源,完善客运枢纽体系完善客运枢纽场站布局,建设完成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站,推进五象客运站、邕宁新客运站等客运枢纽建设。大力推动各大客运交通枢纽周边配套路网建设,并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提升枢纽服务功能。加强信息化科技应用,提升效率与效益。
措施 3:优化货运枢纽布局,完善货运枢纽体系在运输干线节点上建设功能完善、分工协作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高效、便捷的货物集疏运中心,完善货运枢纽场站布局,加快建设完成金桥物流中心、罗文物流中心、南宁公铁联运中心站、玉洞国际物流园区、牛湾物流园区、六景物流园区等公路货运枢纽建设。同时,加强货运场站周边路网建设,提升枢纽可达性。此外,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规范化发展。
措施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公路枢纽管理水平完善公路枢纽信息控制系统,加强对场站运能的调控能力,促进场站间的联合,逐步使枢纽系统内各个场站形成一个整体,发挥系统优势。加强与周边其他城市枢纽间的联系,掌握客货运市场情况,依据客货流对线路和班次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公路枢纽服务质量。
行动三 建设区域性内河航运枢纽 
措施 1:加强西江主航道(南宁段)扩能改造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提升西江航线的通航能力,积极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加快西津二线船闸等内河航道和船闸的改造建设,全面提升西江航线的通航能力,打造内河航运枢纽。配合推进平陆运河的论证研究,联动北部湾港口群,加强江海联运。
措施 2:稳步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南宁港牛湾、六景、横县和隆安等港口、码头、作业区建设,全面提升西江黄金水道通行和港口吞吐能力。按照鼓励发展公共码头、有序建设专用码头、适度建设旅游码头的思路,重点建设南宁港中心城、六景、横县和隆安四大港区的货运码头以及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建成青山、民生、蒲庙、太阳岛、顶狮山等一批旅游码头。力争至 2020 年南宁港总吞吐能力要突破 2000 万吨、千吨级以上泊位 43 个、集装箱吞吐能力 5 万箱。
措施 3: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江海联运,强化铁水、公水多式联运,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港区对外集散通道建设,推动公路与城市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水铁联运发展,适时推动南宁牛湾港作业区铁路支线、南宁至六景港支线建设,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措施 4:大力提高港口综合效益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港口航运配套高端服务业,提高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推进港区与后方陆域用地协调发展,港口物流园区用地规划应预留未来远期改建的弹性,综合协调港区及配套用地规划和开发。
行动四 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航空枢纽 
措施 1: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南宁吴圩机场军用、民用分离。加快完善南宁机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换乘中心建设,建设南宁机场第二跑道,启动 T3 航站楼前期基础工作,到 2020 年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16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11.5 万吨。南宁机场第二跑道及配套实施扩建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3800 米长的跑道,配套建设附属的滑行道,滑行道桥及联络道等设施。总投资约 36 亿元。
措施 2:完善机场航线网络拓展以东盟为主的国际航线,实现东盟国家主要城市航线全覆盖,加快开辟与我国西北、中部、北部地区主要城市航线,加密现有国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
措施 3: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
加强城市候机楼建设,实现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候机楼全覆盖。加快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南宁至凭祥高铁、市域轨道机场线、南钦高铁支线。加强与城市轨道、道路、公交等城市交通系统的接驳,完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措施 4:发展通用航空体系发展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快伶俐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宾阳、武鸣、横县一、二类通用机场和大明山、上林等三类机场规划建设。
措施 5:发展空港经济区加快提升南宁机场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积极建设航空物流集散地,拓展航空货运服务领域,以航空物流为重点推动空港经济区发展。
(二)提升综合运输服务
1、发展目标 
提升装备水平,推进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好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整体效能,让客运更便捷、物流更高效、城市更通畅、运输保障更有利。
2、发展思路 
加快设施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将改变城市交通运输结构和长距离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客运量将随着设施能力提高而实现跳跃式增长,公铁运输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将得到提升。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与绿色升级 
措施 1:引导货运车型向标准化、规范化、系类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适应甩挂运输要求的大吨位牵引车和厢式半挂车,为甩挂运输的高效运作创造条件。大力实行运输船舶标准化,严格执行船舶更新报废制度,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
措施 2:以运输装备能源清洁化、绿色低碳化为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装备
的绿色升级。严把客运车辆准入关,全面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入制度;建立健全燃料消耗量检测、车型动态管理等配套监管制度;建立《道路运输证》配发与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鼓励运输企业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车辆;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运输企业购臵重载、厢式、专用货车和甩挂车辆,采用双尾船、新能源动力等节能环保型营运船舶,中短途道路客运使用 LNG 等新能源客车、电动客车,不断优化运力结构,促进技术性节能减排。推动客运车辆结构升级和节能化进程,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行动二 大力提升综合客运服务便捷性 
加强各种客运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与合作,推动无缝化、一体化客运组织方式成型,提高客运服务效率。鼓励运输企业开展一体化运输服务,加强运输服务中的线路、能力、运营时间、票制、管理衔接,大力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实现客运“一票式”联程服务,进一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鼓励建设开放式、立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加强公路客运站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机场及城市交通体系的有机衔接。增加对农村客运系统建设的投入,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建立农村客运体系,使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便利衔接。积极发展汽车租赁、通用航空、邮轮和游艇业,加大与制造业、旅游业等联动发展,高品质、多样化运输服务使出行更舒适。界定长途客运、公交、轨道等不同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利益清算机制,统一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公(水)路客运等各种不同交通形式的结算方式。进一步完善南宁“市民卡”与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相关联的业务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及管理标准,逐步实现城市交通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持卡“互联互通”,逐步推进与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信息标准框架体系,提升信息共享协同能力。制定合理的客运枢纽联程联运衔接标准,规范综合运输枢纽服务程序和评价体系,着力提升枢纽中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协调发展水平。
行动三 推进货运与物流服务现代化 
从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入手,拓展港口综合物流功能,提升物流效率,形成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沿海沿江港口为载体,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相衔接的综合物流体系。做大做强航空物流,依托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加快航空快递中心布局,建设口岸联检单位备勤楼、国际物流单一窗口服务中心、海关监管国际货场等项目,完善口岸功能,提升通关环境;积极拓展国际航线,以多样化的物流组织模式为纽带,促进航空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城际货运注重发挥公路的灵活、高效等特点,积极引导中长距离的货运向铁路转移。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全面提升农村物流站点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乡镇及农村邮政营业场所可持续运营的长效机制,支持邮政企业做强寄递主业,促进投递深度向下延伸,农村地区总体实现建制村直投到村,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到 2020 年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达到 100%。加强农村地区快递网络建设,引导快递企业合理规划快递节点布局,落实网点建设标准,在特色经济乡镇、交通枢纽乡镇等地区建设高标准服务网络,提高网点均衡度和稳定性,实现县乡全面覆盖。到 2020 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 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快递比例达到 100%。以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为重点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加速运输组织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单到底”的货运服务,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发挥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加快货运市场主体整合优化,引导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龙头企业,带动市场主体结构调整。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为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多发展空间,促进传统货运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融合、协调发展。制定“一单到底”的标准化合同,明确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统一的权利义务责任,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单证顺畅流转和快速接卸转运服务的有效衔接。
行动四 提升综合运输保障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组织工作,制定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监测与预警、处臵程序、应急保障措施、恢复与重建、培训,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大客流集聚期间的应急预案制定,做好大客流应急期间的人员、救援物资、技术、通信、通风等各项保障措施。加快推动春运及重大节假日期间的运输服务应急保障机制和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流通效率、分析运行情况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紧急情况下综合运输服务工作顺畅运行。组织综合运输相关部门会商,共同研判形势,协同处臵春运及重大节假日运输组织工作的重大问题,共同做好工作,重点解决铁路客运“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好道路运输春运“兜底”的作用。加强对“两客一危”监管,切实落实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监督检查道路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工作,真正做到“车辆一动,全程监控”。将道路运输企业考核情况纳入道路运输日常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建设极端情况综合运输协调联动平台,功能主要包括运营安全应急管理,事故自动提示及事故处理,恶劣天气、特殊日期等极端紧急情况下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协同调配。加强灾害多发易发和重点区域的多通道、应急站点建设,储备可替代运输能力。着眼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新要求,在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以及邮政等交通领域进行的规划、建设、管理应综合考虑国防功能,以保障国防活动顺利进行,促进交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
(三)推进交通扶贫攻坚
1、发展目标 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以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发展思路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村地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措施 1:大力推进通屯道路及村际联网路的建设推进村际联网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优先推进武鸣城厢(含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宾阳宾州等 6 个县域中心和黎塘、六景(含六景工业园区)、吴圩(含广西明阳工业园)、三塘(含九曲湾)等 21 个中心镇的农村公路断头路建设,尽快形成网络。逐步推进其他一般镇的农村公路断头路建设,实现相邻较近村与村之间的硬化道路畅通,解决农村客运班线循环的公路建设。“十三五”期间,争取建设村际联网路 700 公里以上,农村公路覆盖广度和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通自然村通屯道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多方面筹措资金,按贫困村通屯路 32 万元/公里、非贫困村通屯路 30 万元/公里标准落实通屯道路补助。拟按“优先安排县城、中心镇周边有产业的、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屯路建设”的思路推进,逐步实现市区所有非贫困自然村(屯)、县城 20 户以上非贫困自然村(屯)公路通畅的目标,改善屯内居民出行环境。着力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围绕“到 2020 年实现全国人口全面脱贫”的总体目标,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相结合,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十三五”末全市 421 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的目标。
措施 2:推进农村路网的提级改造工作推进县乡道布局完善及提级改造工程。结合中心镇、重要产业基地、旅游区等地区布局完善县乡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内外畅通的农村公路县、乡道网,适应并适当超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各县区实际需求,结合市域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对通往农业集中区、旅游景点、重要站场的农村道路进行提级改造,提升农村道路服务农业经济运输的能力,积极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根据项目预期效益及车流量,科学确定改造技术等级。对施工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经济带动性强的项目,争取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提级改造,加大市财政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改造 250 公里以上二级公路,700 公里以上三级公路的目标。推进行政村通村公路窄路基、路面加宽建设项目。对连接各主要乡镇的通村水泥路,在原有基础上和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加宽路面、降坡、改直等小规模改造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对通往旅游景区(点)、农业示范区、农村旅游区、水库、林区等建设开发区域的农村公路争取按三级以上标准进行提级改造,扩大农村道路的通行能力,积极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加大力度对“十二五”期间通过新农村试点行政村通水泥路、大石山区会战等活动建设的技术标准较低(路基宽度小于或等于 4.5 米,路面宽度小于或等于 3.5 米的路段项目)、破损严重的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升道路技术状况。
措施 3:提高农村公路安全质量保障水平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和农村公路绿化美化项目,通过新建错车道、滑坡塌方整治,设臵减速带、人行道、里程桩、示警桩,增设交通标志牌、路侧防护栏,以及对管养范围内农村公路进行绿化美化等工程,消除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改善农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丰富农村公路绿化内涵和美化公路景观,提高农村公路绿化美化状况,构建安全、生态、和谐的出行环境。至 2020 年,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实现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加强农村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生产。切实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加强行业监管,接受社会监督。建设管理单位要落实建设资金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明确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切实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特别是要加强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和隐蔽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到 2020 年,新改建交通工程项目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 98%以上。
行动二 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向县域城镇和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度 
措施 1:完善农村客运场站设施进一步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逐年完善公路沿线建制村便民候车亭建设,做到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项目与农村客运站点(包括简易站、招呼站、候车亭等)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同步维护管理。结合村际联网路的建设,推动通车自然村的候车亭(牌)建设。至 2020 年,力争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至少建成一个客运站。
措施 2: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优先完成县域中心镇周边的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对于尚不具备公交化改造的一般镇,结合沿线群众出行需求,灵活开行日班线、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等班线,创新客运包车、约租车等经营模式,为广大农民出行创造更方便舒适的出行条件。支持“农村客运微循环”网络发展,整合客运资源,鼓励运输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分阶段在镇域内发展镇到村、村到村之间的“农村客运微循环”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广度和服务水平。到 2020 年,力争实现全市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 95%(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 100%)。逐步建立较完善的城乡客运补贴机制和管理体系,农村道路网络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1、发展目标 
从用地与交通两个方面,通过优化与调整骨干公交走廊沿线土地利用,实现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并构建“一体化、高保障、品质化、可持续”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准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准时、可靠、便捷、舒适、安全的优质服务。至 2020 年,中心城区公交站点 300 米和 500 米覆盖率分别达 80%和 100%。核心区(快速路环以内)常规公交路网平均行车速度达 20 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其他地区力争 25km/h 以上,公交运营准点率不低于 85%,轨道运营准点率不低于 98.5%。
 2、发展思路 
(1)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向轨道走廊集聚,尽最大可能使更多居民使用轨道
出行。 宏观层面,根据城市总规测算全市平均人口岗位密度,参考香港等城市轨道站点平均人口岗位密度全港平均密度关系(2.2 倍),结合全市轨道网络站点总规模,测算并明确全市轨道站点周边人口、岗位集聚目标。中观层面,结合轨道站点优化调整轨道走廊沿线的用地功能布局,以轨道走廊为核心构筑城市用地空间主轴,办公、商业、公共服务等用地尽量在轨道站点周边集聚,工业用地在外围布局,形成珠链式的用地布局形态。微观层面,明确不同功能站点的开发强度、用地混合比例等控制指标,根据 TOD 用地梯度开发的要求,按照站点周边 500 米范围毛容积率总体不变的要求,提高 200 米范围开发强度,适当降低 200-500 米范围开发强度。
(2)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 2020 年建成至少 110km 轨道。 借鉴国内外公交发展经验,各城市均建立大规模骨干网络(轨道或 BRT),承担城市日常通勤走廊主要交通客流,约占到城市全方式客流的 40%-50%左右,有效解决了城市核心区、重要功能组团、新城之间交通联系。
(3)通过用地调整与交通接驳,挖掘既有轨道 1、2 号线潜力。 
从运营角度而言,轨道交通在形成网络之前,轨道交通的客流往往不足,这是由于用地规划与轨道交通不协调、交通接驳设计不当引起的。为了挖掘城市既有或在建轨道的潜力,一方面,要基于 TOD 理念,调整既有或在建轨道站点周边 500 米范围用地的容积率、用地功能比例等;另一方面,加强轨道站点周边交通接驳设计,提高轨道出行量。
(4)大规模建设 BRT 及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车速和运能。 大部分国内城市不具备大规模建设轨道的条件,一方面公交客流强度难以支撑轨道建设,另一方面城市财政收入难以支撑大规模的轨道交通投入,迫切需要大规模建设 BRT 及公交专用道,全面提升地面公交车速及运能。如广州中山大道 BRT,全长 22.9 公里,通道内 31 条公交线路,运能 2.5-3.5 万人次/小时,全天客流约 80 万人次;首尔采用“中密度轨道+路中公交专用道”,共建成314 公里 9 条轨道线路和 7 条 84 公里的路中公交专用道走廊和 294 公里路侧公交专用道,公交 1380 万人次的日均客流量,实现全方式 43%的公交分担率。
(5)全力推进以枢纽为核心的公交场站建设,为线网优化夯实基础。 公共交通是多模式、多层次的,包括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BRT或有轨电车等中运量系统,以及常规公交快线、干线、支线等,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公交枢纽进行锚固,实现各模式、各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之间的快速转换同时,通过构建快线枢纽-干线枢纽-支线枢纽三级常规公交枢纽体系,锚固快-干-支多层次常规公交线网,也可以为常规公交线路调整功能及走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至 2020 年完成 60 公顷以上的公交场站建设,公交场站水平达200 平方米/标台,主干道港湾式停靠站比例 65%以上。中心城区公交站点 300米覆盖率达 80%以上,500 米覆盖率达 100%。 
(6)加快构建快-干-支多层次一体化常规公交线网,提高运行效率。 城市规模的提升与空间的拓展衍生了多层次的交通出行需求,如中心城区与外围重点城镇之间的出行需求、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中心之间的出行需求、组团间或跨片区的长距离出行需求等等。面对多层次的公交出行需求,不能单纯低利用原有公交线路向外围延伸来解决公交覆盖问题,这种延伸式公交线网容易造成大量的长线公交功能混杂,既承担市域公交、快线等长线功能,也承担公交干线功能,还在核心城区走街串巷承担支线功能,公交供应均质化,难以适应差异化的公交出行需求。为此,应构建“快-干-支”常规公交网络,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公交线网结构,提升公交线网运行效率。
(7)以成本规制、定向补贴、票价改革为抓手,促进公交发展模式变革。 公共交通的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如公共财政的补贴应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首先,要完成成本规制,建立新的考核机制才能确保导向性、差异性的财政补贴得以实施。其次,由于不同层次公交线网承担不同的交通功能,在运营效益上又存在较大差异,建议采用靶向性公交补贴,引导多层次公交线网服务体系建设。最后,要引入市场手段建立梯度票价机制,根据不同票价提供差异化的公交服务,完善换乘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公交吸引力。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促进用地交通协调 
措施 1:构筑以轨道走廊为核心的片区用地发展主轴以轨道走廊为核心构筑城市用地空间主轴,办公、商业、公共服务等用地尽量在轨道站点周边集聚,工业用地在外围布局,形成珠链式的用地布局形态。
措施 2:制定基于站点的南宁市 TOD 规划管理导则落实 TOD 理念,结合南宁市现状情况制定南宁市 TOD 规划管理导则,并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不同功能站点的开发强度,用地混合比例等控制指标,并结合旧城更新改造,新区建设有序推进。
行动二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措施 1:继续推进在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继续推进轨道交通 1 号线、2 号线、3 号线和 4 号线建设,2020 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里程达 106.8 公里,保障轨道 1 号线、2 号线分别于 2016 年、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覆盖全市主要功能片区的轨道交通网络,确立轨道交通在中心城区和城市主要发展轴线上客运出行的主体地位,强化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促进实现轨道公交主导的交通模式,支撑公交都市建设。
措施 2:按计划启动轨道建设工程按计划启动轨道交通 5 号线一期、2 号线东延工程建设。启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重视网络疏解,开展轨道工程建设期间交通网络疏解规划和建设工作。
措施 3:研究并启动轨道网络优化工作结合城市空间拓展情况,启动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研究工作。结合轨道网络布局,启动中运量(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等)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并适时同步启动建设,满足将来新区交通需求。
措施 4: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管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车站作业组织、客运组织、运价与票务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安全、平稳、有序。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前期防控,保障新建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满足轨道交通发展中的运营安全需求。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套建设应急救援场所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组建应急队伍,定期组织应急处臵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与地面交通应急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协同处臵能力。推进《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实施,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推动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评价规范》等地方标准,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安全运营,保障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者的合法权益,轨道交通运营准点率达 98.5%以上。
措施 5:加强轨道交通配套政策研究从轨道交通运营补贴、税收、电价和土地等多方面加强轨道交通配套政策研究,从土地、环境、地下空间以及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轨道建设与物业发展的制度,以实现轨道交通的造血功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行动三 挖掘轨道交通潜力 
措施 1:优化轨道沿线周边用地功能与强度加强轨道交通 1、2 号线沿线用地布局及开发强度调整,对轨道 1、2 号线42 个站点周边用地规划进行校核,明确每个轨道站点的人口岗位总量、开发强度等用地规划调整建议,并结合片区控规修编进行落实,带动周边片区的开发建设。
措施 2:加强轨道站点交通接驳开展轨道站点周边交通详细设计,完善轨道站点周边路网,明确小汽车、公交、非机动车优先通道布局并根据需要进行道路改造,完善站点周边放射型人行通道,完善站点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等交通接驳设施布局。
行动四 保障地面公交路权 
措施 1:继续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结合城市建设开发,推动完成佛子岭路、望州路、凤岭南路、高新大道、英华路、星光大道等公交专用道建设,力争“十三五”期末公交优先通道总里程达 160 公里以上。
措施 2:加强公交专用道运营管理在公交专用道设臵视频监控设备,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管理,解决“专用道不专”的问题,保障关键走廊 100%公交优先,切实提高地面公交运行速度,力争中心城区平均公交运营车速达到 25km/h 以上,准点率达到 85%以上。大力推动公交优先通行信号设臵,力争主干道和重要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信号设臵率达到 30%以上。
措施 3:尽快推动快速公交通道建设完成火车站-朝阳路-民主路-长堽路-火车东站快速公交(BRT)通道建设,推动建设银海大道-玉洞大道-园博园东门、凤凰岭路-铜鼓岭路-良庆大桥-丰庆路等快速公交(BRT)通道。
措施 4:加强快速公交(BRT)运营管理加强快速公交(BRT)站台及通道的交通监控以及对快速公交(BRT)专用车道的管理和执法,通过日常宣传教育、路面巡查、交通执法、技术监控及交通引导等措施,确保快速公交专用车道(BRT)安全、有序、畅通。尽快出台《南宁市快速公交系统管理办法》,规范快速公交(BRT)运营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行动五 推进公交场站建设 
措施 1:推进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建设优化公交枢纽站与首末站布局,加快推进市域枢纽、快线枢纽、干线枢纽、及支线枢纽站建设,建设完成玉洞客运站枢纽、平乐大道枢纽、蟠龙公交枢纽、五象客运站枢纽、龙岗公交枢纽、邕宁客运站公交枢纽等枢纽 34 个。出台用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公交场站强制性实施意见和配建制度,依托新城建设、老城改造落实公交首末站用地难问题。推动实施居住区开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公交场站配建制度,2 万人口规模的居住小区应预留公交首末站用地,加强首末站与城市建设大型项目和设施协同实施。
措施 2:推进公交停保场、修理厂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方式,加大政府对公交场站的投资建设力度,建立相应的用地保障制度。合理布局公交停保场与修理厂,建设完成清川车场、那洪车场、平乐修理厂、四塘公交停车场、保税物流中心、 邕宁客运站等 21 个公停保场、修理厂,以减少公交车辆因停放、保养来回于停保场与首末站(枢纽站)之间的“空驶距离”。推进公交场站投资建设经营主体应多元化。
措施 3:推进公交停靠站布局及形式优化新建道路一律按照高标准同步建设公交停靠站,有条件的道路增加港湾式、深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全面梳理、核定全市公交站点,实施公交站亭、站台、站牌和站架“四站”完善工程,改善乘客候车环境。此外,稳步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根据停靠站设臵策略及建设标准,对现状距离交叉口过近的公交站、严重干扰交通运行的停靠点及公交出行不便区域进行优化调整。本次规划调整 113 个现状站点布局,合并取消站点 14 个,同时,为提升公交出行服务,在城市旧区、五象新区等区域加密新建港湾式站点 182 个。
行动六 完善公交线网结构 
措施 1: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线网依托公交枢纽等场站布局,构建并完善市域公交网络、公交快线网络、支线网络,完善公交线网结构,构建市域公交-公交快线-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多层次的一体化公交线网系统,提升公交线网运行效率。
措施 2:建立并实施公交线网年度滚动编制机制系统梳理全市公交线网,逐步实施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建立公交线网年度滚动编制机制。围绕轨道交通网络骨架,结合大型吸引点、大型公建,优化调整公交首末站,对非直线系数大、重复率高,线路过长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并减少与轨道和快速公交重叠的公交线路,增加与轨道和快速公交垂直接驳的高密度短距离公交线路。结合城市新区建设、现状公交服务盲区,增加公交线路,提升公交覆盖率。
行动七 变革公交发展模式 
措施 1:建立靶向性公交补贴完善既有公交成本规制方案,保障导向性、差异性的财政补贴得以实施。对公交快线、干线、支线采用差异化的补贴方式,引导多层次公交线网服务体系建设。适时研究并推动扩大公交成本规制补贴政策的覆盖面,向支线、微循环、城乡公交、农村公交倾斜。
措施 2:完善公交票价机制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完善公交票价机制,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公交票价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公交快线的票价。研究并完善常规公交、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优惠方案。
(五)完善城市骨架设施
1、发展目标 
构筑与城市空间格局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网络和干线路网,支撑城市空间拓展。至 2020 年,各县城均纳入中心城区 1 小时经济圈,中心城区路网平均速度达 30km/h 以上,内部可通达时间低于 40 分钟。
2、发展思路 
以轨道交通和骨干道路为抓手,推进城市骨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并系统梳理组团内部主、次、支路网系统,形成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道路系统,为各类交通设施布局打下良好的路网基底。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开展市域轨道重点线路前期工作并适时建设 
措施 1:在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基础上,开展市域轨道机场线的前期工作并适时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空港经济区、机场枢纽之间的联系,并推进空港经济区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公路、公交等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展市域轨道武鸣(东盟经开区)线的前期工作并适时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武鸣城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联系。
行动二:完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布局 
措施 1:新增横县、上林县衔接高速公路的高等级干线公路,强化高等级公路网对县级单元的覆盖。
措施 2:推进县城、中心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之间公路提级改造推进新江至扶绥一级公路、张村至六景二级路、大王滩二级路、上林至武鸣二级路等地方高等级公路项目,强化高等级公路网对县级单元及中心城镇的覆盖,力争至 2020 年力争实现各县城之间,各县城通往六景(含六景工业园区)、吴圩(含广西明阳工业园)、伶俐等 21 个中心镇,16 个工业园区的公路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提升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在公路网中的比例。强化高等级公路对县城、中心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重要经济节点的路网覆盖,提升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地方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至 2020 年,争取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 4000 公里以上,二级以上公路网总里程占公路网总里程的比重提升至 30%以上。
行动三 完善中心城区道路网络 
措施 1:完善城市干线道路网络加快推进凤岭北路、玉洞大道、东外环高速、东西向快速路等快速通道的建设与改造,完善城市骨架道路网,尽快形成覆盖全市的快速道路网络,支撑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加快推进昆仑大道—金桥大道立交等立交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干线路网系统。改造快速路现状沿线立交,增设立交桥梁,加强节点转换功能,提升通行效率。组织开展全市路网功能分级体系研究,通过路权划分和使用分流,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
措施 2:推进跨江桥梁、隧道建设加快推进新村大桥、青山大桥、仙合大桥等跨江通道建设,完善跨江通道布局,加强邕江两岸联系。
措施 3:完善次干路、支路网以城市更新及旧城综合整治为契机,全面加强支路网系统规划建设。对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的热点片区实施交通改善工程,重点完善支路网络。加大市财政对断头路打通的投资力度,提前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断头路打通工作实施前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措施 4:推进新区细密路网建设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加强规划控制,避免宽马路+大街区的规划和开发模式,在城市中心区尽量避免规划尺度超过 250 米的街区,构建细密化的道路网络,加强道路功能划分,构建结构合理、功能明确的道路系统,为其他交通设施布局打下良好的路网基底。对于已出让用地,建议创新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由政府引导用地单位根据细密路网的要求对用地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并保证加密的路网对公众无偿开放。用地出让时考虑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将包括加密路网在内的城市规划道路由政府按规划标准统一建设,作为城市公共的市政道路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由用地单位建设加密路网,在土地出让时将加密的路网与其周边的用地一起捆绑出让,要求用地单位按规划标准建设加密路网。用地单位可拥有加密路网的产权,但必须保证其对公众无偿开放。
措施 5:加强道路精细化设计开展南宁市城市道路设计专题研究,重新研究论证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指标,以提高道路密度,并在压缩街区和道路尺度的同时适当提高道路面积率。路网规划阶段加强机动车道的宽度标准研究论证,降低车道宽度的下限值。开展减少机动交通对非机动交通干扰的停车设计,以及限制机动车速度的交通静缓设计。开展基于保护步行、自行车路权的道路断面设计,以及人性化的交叉口设计。开展基于保护行人安全的路段过街设计。
(六)推进绿色智慧平安交通建设
1、发展目标 
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构筑低碳的交通模式、宜人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全面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建设,加强安全运输与生产管理,推进绿色智慧平安交通建设。
2、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低碳、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构筑低碳的交通模式、宜人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生态的绿色交通环境。按照建设智慧城市的要求,继续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深化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交通信息的分析利用,提高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科学决策水平,实现各类交通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向市民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推进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完善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核和监督。
3、推动绿色交通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全面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 
措施 1:完善中心城区步行设施布局在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环境提升和道路交通改善等工程,提高步行网络密度,增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城市中心区私人或住宅建设项目为立体步行系统提供空间,推动核心区步行系统尤其是立体步行系统的建设。
措施 2:完善自行车道及停车设施布局对旧城区机非冲突严重的路段进行自行车设施改善,通过设臵护栏保证专用路权等手段,规范自行车的通行秩序,保证慢行交通安全,建设快慢分离、独立安全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结合轨道交通车站设臵自行车通道和停车设施,完善自行车和大容量公共交通的衔接。围绕全市山、水景观资源构筑包括自行车和步行在内的休闲健身慢行廊道,并通过城市主要景观大道的慢行廊道进行串联,形成独具城市特色的休闲健身慢行网络。
措施 3: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按相关规范要求推进绿道建设,合理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节点,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等。结合邕江建设市域级绿道 1号线(西起托洲大桥,东至广西外国语学校),结合青秀山、五象岭和良凤江等城市绿心建设市域级绿道 2 号线(北起广西药用植物园,南至良凤江森林公园)。结合中心城区各水系、公共绿地等布局,建设沟通中心城区各个功能组团的 12 条中心城级绿道。结合各组团内部公园、绿地建设19 条组团级绿道,完善绿道各项配套设施。推动建设三津滨江公园站、民生广场驿站、龟山滨江公园驿站、药用植物园驿站、五象新区驿站等 5 个一级服务点,建设青秀山驿站、天雹驿站、相思湖驿站、心圩江驿站、北湖驿站、南湖驿站、绕城驿站、金凯驿站、凤凰江驿站、江南公园驿站、烟墩烽火台驿站、石船(前)头贝丘驿站等 12 个二级服务点。
措施 4:改善慢行交通通行环境将慢行交通理念融入街道规划设计之中,完善人行道等步行设施及街道家具等步行环境。街道空间布臵中,融合步行空间与建筑底层功能,构建富有城市生活色彩与步行韵律节奏的慢行空间。增设数量充足休憩座椅、露天茶室以及遮阳伞、遮雨棚等设施,并注意各类设施之间在色彩、外形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为行人提供足够的停留空间和休憩设施。对于安宁社区的路段,通过工程措施来限制机动车交通的通行,可灵活采用减速缓冲带、路段凸起过街、道路窄化、交叉口瓶颈化等措施,以减少通过居民区道路的交通量、降低行驶速度,减少噪音污染、保障居民安全、提升环境质量。
措施 5:加强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公交车辆和站台无障碍改造。加强无障碍交通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平等使用交通设施和享用交通服务的权利;逐步实现全市公交站台无障碍化,设臵人行道和站台之间的轮椅坡道,安装视力残疾人辨认车辆路线的智能装臵;在主要公交线路配臵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大巴,在全市投入部分无障碍出租车;合理增设部分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增加部分人行道红绿灯过街音响提示装臵。
行动二 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 
措施 1:完善公共自行车保障体系将公共自行车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范畴,与公交车一样享受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补贴。修订建筑物自行车配建标准,各类新建建筑必须在邻近市政道路的公共空间配建开放的自行车停车场,作为自行车租赁场地,方便公交接驳和短途出行。
措施 2:继续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鼓励并支持共享单车有序发展。在全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结合枢纽、大型社区、轨道站点、大型公建、景点大力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建设。轨道、快速公交站点周边的自行车租赁接驳设施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鼓励支持共享单车有序发展,加快自行车停车点位的规划,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行日常监督。
行动三 推进交通低碳发展 
措施 1:制定具体节能环保政策,减少交通污染排放。提高车辆排放标准,研究实施为高排放车辆更换减排零部件提供补贴的政策;推动港口设备“油改电”、“油改气”、岸电使用等技术改造;推动小型汽车“油改气”政策研究;在机场等非道路地区加强对车辆排放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出现车辆排放控制盲区;定期进行交通污染指标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发布,并形成制度化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交通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将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交通污染控制指标纳入年度交通发展白皮书。
措施 2:制定道路材料环保标准,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消耗和环
境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注意环境友好,推动环保沥青等道路交通建设材料及相应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通过科学设计、加强交通管理等手段提高设施容量和使用效率,节省占用的土地资源。
措施 3:制定船舶污染专项整治计划。加强对船舶油污染和排烟的监控管理工作,保护邕江沿线生态环境。研究选择适合于提高船舶燃油使用效率的技术,如使用低硫燃油、海水洗涤、乳化燃油、选择性催化还原湿化空气马达和使用岸侧电力等。建立船舶环境管理体系,帮助船舶识别并纠正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问题。使用塑造环保概念为基础的信息工具,例如各种环保认证等。
措施 4: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清洁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清洁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标准和相应级别,作为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的指导和依据。继续采取技术奖励、政府投资专门立项、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科研单位和汽车厂商加紧研制天然气、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的关键制造技术及便利的能源补充技术等,给予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快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的推广应用,至 2020年,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在公交车比例达 80%以上。同步开展清洁能源汽车配套站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措施 5:制定清洁能源汽车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应用计划。继续深化和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在公交车、出租车中的使用,鼓励公交巴士、出租车等使用较环保的清洁燃料,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并发挥示范作用以促进清洁能源汽车的社会推广。
行动四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 
措施 1:在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等各个环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道、岸线、空域等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措施 2: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内河航运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的运输方式,改变过度依赖公路运输的状况。
措施 3:通过绿色货运、甩挂运输组织和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示范和推广,探索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至 2020 年,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
耗 11.51 千克标煤/千人公里,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 7.3 千克标煤/百吨公里。
措施 4: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材料、施工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行动五 大力提高用能效率 
措施 1: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提高节能环保运输工具的应用水平。
措施 2:加快老旧车辆更新,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老旧小船舶,鼓励港口使用节能装卸设备。
措施 3: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建设。合理引导运输需求,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倡导绿色出行。
行动六 加强环境保护 
措施 1:加强新能源在交通运输业的有效应用,降低单位运输生产量污染物排放水平。
措施 2: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建设全过程
实行环境影响动态监测,有效控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4、推动智慧交通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构建信息化技术体系 
措施 1:建设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中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深化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应用,充分整合配臵南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完善、标准的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各数据使用部门的信息共享。
措施 2:加强多元数据采集与管理全面收集掌握多元交通静态调查与动态采集数据,交通调查数据包括全市主要干道和交叉口视频录像资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北斗/GPS 多模定位数据、公交车 IC 卡数据、咪表数据、历年境界线数据资源、历年各类项目交通调查数据资源等。构建完善的居民出行调查采集系统,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调查数据录入、调查数据管理、出行位臵查找、调查数据合并等。构建基于 GIS 交通的综合交通数据管理系统,数据信息资源包括建立动态交通运行数据库、交通出行特征数据库、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
措施 3:构建交通信息化技术体系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顶层设计,构建交通信息化技术体系,形成以静态和动态数据为基础,以交通模型和仿真为手段,接入和支持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全过程的城市交通规划信息化系统。构筑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行业信息标准框架。
行动二 推进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 
措施 1:提高公共交通信息化水平重点推进公共汽(电)车动态客流采集和智能化集群调度,完善轨道交通安全监控和应急保障系统,提升省际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客运枢纽协同管理和出行服务系统功能,实现多种客运方式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措施 2:深化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利用道路新建、改扩建工程,同步实施信息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新城、新市镇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实现与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完善路网诱导系统、加快诱导信息联动发布建设,扩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覆盖面,推进广西区道路交通信息交换与共享。
措施 3:加快停车行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停车泊位信息实时采集、停车诱导信息动态发布的信息平台,推进停车收费电子化、停车监管智能化,提升停车供需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停车效率和泊位利用率。
措施 4:建设路桥智能收费平台主要应用于城市路桥通行费、停车泊位资源和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的费用收取和管理。
措施 5:建设运行监管、应急处臵平台应用支持平台的系统管理对平台的基础参数和平台上运行的服务和应用的统一管理。包含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资源管理、角色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
措施 6:建设交通运输信用体系
构建涵盖交通运输建设工程、道路运输经营、公共交通运营、港口建设经营、水路运输及其辅助业经营等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用监管、征集、发布和奖罚机制,实现交通运输市场责任主体基本信息、项目信息、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提高交通运输精细化管理水平。
措施 7:建设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南宁现代物流发展,充分利用南宁已形成的东盟信息交换枢纽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宽带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支撑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构筑现代公路水路物流平台。深化现代公路水路物流平台下的物流电子政务子平台及物流电子商务子平台。加快构建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铁水联运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多式联运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促进交通运输与物流服务深度融合。
措施 8:加强交通领域新技术应用紧密跟踪新技术发展,鼓励行业科技创新,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等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
行动三 加强交通辅助决策支持 
措施 1:加强交通数据的挖掘分析深入开展道路交通车流、公共交通客流、货物运输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公共交通卡和其他电子收费数据等的挖掘分析,为交通辅助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措施 2:构建多层次模型体系在交通数据挖掘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社会经济、城市规划、人口岗位、环境气象等信息,建设完善综合交通模型体系,为重大交通政策制定、交通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建设、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措施 3:加强交通运行预测预警在进一步整合汇聚交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交通数据的深化处理,研判交通运行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发布交通运行指数。加强对客货运输的动态监测,把握交通运行的发展态势,实现城市交通运行的预测预警。
措施 4:建设智能监控和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支持和评价系统建设完善包括人、车、站、线等的智能监控和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支持和评价系统,搭建智慧交通运输仿真平台,提升交通运输规划布局、运力调整、主动诱导和优级化交通运输消费和换乘条件。
措施 5:建设智能政务平台建设运政信息管理系统、网上办公系统、行政管理监督系统。建设行政管理监督系统,主要整合市交通运输局运政、路政和航政、公共交通等交通运输综合业务管理数据,优化工作流程,快速部署行政审批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建设投诉管理系统(12328),对公交、出租车、轨道运营以及运政、路政、港航投诉流程进行梳理统计,提供多种投诉反馈通道,满足市民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的诉求。
行动四 加强交通综合信息服务
措施 1: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利用 GPS 浮动车技术,以出租车北斗/GPS 多模定位数据为基础,计算各路段和片区路网的平均行程车速和时间,构建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
措施 2:停车场剩余车位监控系统构建停车场剩余车位监控系统,呈现全市路外停车场和路内停车的位臵、实时剩余停车位数量、饱和度与停车价格,节省停车时间。
措施 3:路段打车概率系统构建路段打车概率系统,呈现全市不同路段实时可以打到出租车的概率,引导市民至最容易打到出租车的路段上候车。
措施 4:道路交通排放监测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道路交通排放监测平台,呈现全市不同时空范围内交通排放变化情况,宏观掌握全市交通碳排放总量。
措施 5: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系统构建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系统,呈现全市多年累积的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协助管理者掌握事故多发点和分析事故多发原因。
措施 6:基于手机基站数据的居民出行分析系统构建手机基站数据的居民出行分析系统,呈现居民在空间范围内的集聚效应和出行分布,挖掘手机数据,掌握居民出行特征。
措施 7:交通规划项目协同管理系统通过梳理、整合各层次不同的规划成果,以 Web 为网络平台,GIS 为支撑技术,融合信息标准化、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平台,以协同规划编制全过程的支持决策,为交通规划管理部门、设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与资源服务,提升交通规划成果编制的效率与质量。
措施 8: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设交通一卡通工程建设。拓展市民卡功能和应用范围,将逐步整合交通、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在交通运输领域方面,要拓展涵盖的交通方式,含有市内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方式。远期要推进南宁“市民卡”在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等中心城市推广应用与互联互通,打造“广西一卡通”工程,支撑区域一体化、区域同城化发展,并推进与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措施 9:建设南宁市便民出行管理系统依托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平台,优化交通出行信息的技术手段,集成交通运输服务监督全国统一热线平台,深入整合客运、手机电召打车、公交出行及路况查询等服务平台,建设以手机 APP 和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并行的便民服务模式,提升民众出行效率。
措施 10:深化南宁城市公交管理与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搭建智慧交通运输仿真平台,提升南宁市综合运输的规划布局、运力调整、便民出行诱导策略、优化交通出行换乘条件等管理策略评估与行政审批支撑能力。
措施 11:积极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引导,积极培育市场,加快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对外开放,研究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逐步形成交通信息服务产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业链,促进交通信息扶服务的产业化。
5、推进平安交通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措施 1: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善主要交叉口和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环境,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控制等交通管理设施,加强危险路段的治理,完善道路隔离/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推行主动交通安全设计及宽容设计理念,重点加强危险路段及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安全设计、面向弱势道路使用者(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的交通安全设计、重点片区交通宁静化设计,研究制定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指引或规范标准。将道路交通安全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过程中,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阶段、道路网专项规划中,关注引发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源。
措施 2: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由市公安交管部门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及隐患点的排查。依据“人车路”交通三要素,重点查找消除驾驶员行车意识习惯、车辆技术状况和道路安全通行条件等安全隐患和问题,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处理完交通事故后,以事故分析为核心,逐步建立交通安全基础研究分析平台,对交通事故情况进行统计,科学分析、明确划分交通事故责任,切实加强事故隐患整改,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措施 3:加强交通安全执法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改善管理技术装备,优化交通管理与组织,加强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加大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提高交通事故应急协调救援能力。
措施 4: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南宁市交通事故分析预警平台,推进交通安全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建立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服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融入“互联网+”,创新工作机制,构建网上网下综合服务体系。
措施 5: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及法律法规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强化相关部门交通安全社会化责任,优化联动部门的应急协调机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交警支队,主任由主管副市长担任,统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开展交通安全管理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政策,建立交通安全审核机制,建立南宁市交通安全评价标准。建立并完善交通事故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体系。制定相应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确保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到位和功能发挥,使各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措施 6:加大交通文明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在人流量密集、工厂区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行人、非机动车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主动维护文明城市形象。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素质,使“礼让斑马线”、“绿色出行”、“文明驾驶” 等文明行为深入人心。
行动二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措施 1:加强航空运输安全管理。强化航空安保和安全运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设施设备可靠性。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大机场“防入侵、防鸟击、防外来物” 管理工作力度。
措施 2:加强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加强航标管理和航测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基本设施和港口保安设施建设。开展重点水域、时段、船舶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综合治理。加强港口安全状况评价。加强通航安全管理。
措施 3: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突出高铁和其他各类客车安全,明晰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推进安全标准化和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安全风险的可控。
措施 4:加强油气管道运输安全管理。深化油气管道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机制,明确安全责任主体。
措施 5: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加强对公交、出租、客货运等企业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审查驾驶员的驾驶资格、从业资格,加强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完善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制度,加强驾驶员出车前的安全提示,强化动态监控工作并加大监管力度。
行动三 保障运输生产安全 
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研究修订完善南宁市交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分解方案,规范和强化安全监管力度,防止监管出现漏洞和缺位。切实强化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体系,通过进一步量化和标准化考核指标来规范和完善考核体系,强化目标管理。规范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加强事故预警、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促使交通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建设和完善安全管理预评估体制,探索高铁、地铁、BRT 接驳等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营特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思路,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措施 2:强化安全监管体制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规章制度,抓好出租、客运、危运、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等高危行业源头的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和取缔“三非”、“三违”生产经营行为,扶持和促进合法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壮大,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加大对生产一线特别是公交、出租、客运、危运、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企业的安全监管覆盖面和力度,规范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严格执行公交、客运等安全事故预警问责制度。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强交通系统安全生产监督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组织开展企业间安全生产互检互查和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交流,推进安全管理力量的整合,提高安全检查覆盖面和频度。
措施 3:加强安全隐患整改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程序和方法。建立规范的工作台帐和管理档案,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常态化管理,使其制度化和规范化。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继续保持对隐患治理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道路客运及危险品运输企业、港口危险货物运输、砂石运输船、乡镇渡口渡船、事故多发路段和危桥危险路段的隐患专项治理,加强整改已排查出来尚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各类隐患。
措施 4: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和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及继续教育。把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到基层,领导带头开展安全生产大宣讲等活动,切实抓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采用车载电视、显示屏、标语、横幅和板报等形式,加强公交、出租、站场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场所的日常安全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
措施 5:强化安全科技创新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用于涉及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与隐患治理、宣传教育培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安全生产监管装备和经费。加大在车辆、船舶安全技术更新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继续深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行动四 健全交通应急反应和救援体系 
措施 1:健全交通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交通系统应急指挥平台,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联动指挥机制,理顺各类应急机构权限,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加快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由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制订和完善自然灾害、公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港口突发事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事故等专项应急预案和企业应急预案,全面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健全重特大交通事故、恶劣天气、大客流等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相关演练。
措施 2:健全交通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完善专业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库,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切实落实应急 24 小时值班和节日领导带队值班制度,规范信息报送和发布的程序和要求,完善应急信息通报发布网络,确保渠道通畅、资源共享、发布及时准确。
(七)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1、发展目标 
持续增加道路供给、挖掘交通潜力的同时,主动建立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长效机制。统筹交通运行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引导市民出行,逐步确立公交出行的主导地位,实现动静态交通平衡。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逐步建设与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精细化交通管理体系。
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2、发展思路 
一方面从交通需求管理着手,主动建立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长效机制,引导合理拥有和使用小汽车,落实公交优先政策,通过交通结构的优化调整,减少私人机动化交通出行比例,鼓励公交、慢行等出行方式;另一方面,从交通系统管理着手,通过建立交通拥堵管理机制、加强智慧交通运输系统应用等手段,提升交通系统管理水平,提升交通安全性,改善交通民生。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强化交通需求管理 
措施 1:以调整停车收费为主要抓手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以调整停车收费为主要抓手,利用设施供应、经济杠杆、出行管理和宣传倡导等综合手段加强对机动车使用的合理引导,促进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协调发展。
措施 2:建管并重,改善停车环境加强停车规划调控和设施建设,积极调整停车配建标准,通过市政设施配套费等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建设停车场,加快停车诱导系统建设,推广停车信息动态发布和指引系统,科学设臵路内停车泊位,加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行为,提高路内停车泊位的利用率。整顿物业停车占用人行空间的现象,确保步行环境的舒适顺畅。
措施 3:加强电动车管理,引导电动自行车健康发展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拥有、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本市电动自行车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对电动自行车实行产品目录管理制度,未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本市登记和上牌。继续推进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对超标电动自行车严格整顿。通过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电动自行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
行动二 改进交通运行管理 
措施 1:完善各类交通管理设施既有道路安排专项资金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护栏、信号灯控等管理设施。新建道路严格按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原则配套建设交通管理设施。科学核定设施日常维护费,根据数量和规模按比例逐年增加,提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
措施 2: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按照单向行驶、单侧停车的原则,逐步优化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组织。完善停车管理法规规章,加大违法占路停车处罚力度。加强对摩托车、超标电动车、校车、客运营运车辆、危险品车辆等重点对象的路面管控,进一步加大对机动车违章行驶,行人非机动车冲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措施 3:加强交通运行评估与改善建立涵盖交通需求、供应、运行、服务等方面的道路交通总体评估与跟踪机制,对交通热点及重点片区进行持续的交通跟踪评估,向全社会发布实时交通拥堵状况、交通运行信息、交通预警、预报信息,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出行路径、出行方式、出行时机。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交通治安防控水平。排查全市交叉口信控设施,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交通违章。
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措施 4:建设智慧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推进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建设,实现对道路交通的监测、控制、诱导和指挥处臵。扩大交通量检测系统的覆盖范围,在全市干道网逐步推广智能信号控制系统、试点建设干线诱导和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公交GPS 监管和调度系统,配合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和公交专用信号,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完善出租车 GPS 调度服务系统,逐步提高预约出租汽车使用比 例。试点建设交通信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为交通出行提供动态信息服务。
行动三 加强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措施 1:抓好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关键时间节点,确保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时序进度稳步推进。
措施 2:实行例会制度,准确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明确月度任务、季度任务,全力加快形象进度,并及时发现应统尽统,做到底清数明。
措施 3:建立并完善督查和追责“两个机制”,制定重点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办法,通过督查通报、跟踪问效等手段,全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工程按照时序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八)深化体制改革攻坚
1、发展目标 
深化综合交通运输改革,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决策力执行力。
2、发展思路 
深化综合交通运输改革,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继续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出租汽车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
3、行动与措施 
行动一 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措施 1: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的力度继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做到精简到位、承接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针对国家、自治区下放的审批项目,积极做好衔接沟通,制定审查工作细则和流程,确保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做好国家、自治区要求推进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取消、下放工作。
措施 2: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进一步突出优化服务,加快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探索实现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申报、受理、审查、反馈、决定和查询告知等网上办理,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积极谋划、探索创新,为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积累经验。
行动二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措施 1: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落实《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措施 2:规范特许经营协议的订立与履行通过政府授权的实施机构根据经审定的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任何一方不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要求的,应当根据协议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措施 3: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特许经营项目资本金。鼓励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等。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与金融机构设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引导基金,并通过投资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有关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研究探索设立交通运输发展基金。同时,根据南宁市财力统筹安排“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促进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措施 4:推动公路水路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推动部门综合预算管理,编制交通运输发展三年中期财政规划。
行动三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措施 1:继续推进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整合交通运输执法资源,成立统一的交通运输执法机构,打造一支高效、规范的交通执法队伍,充分发挥执法队伍的战斗力。要明确、细化监管职责和协作分工,完善跨部门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全面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合理划分综合执法机构与具体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行业管理与综合执法监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
措施 2:深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县、乡镇多级工作机制。厘清各级人民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积极探索解决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建立专业化养护队伍,实施机械化、专业化、规范化养护,保障道路路况良好。完善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乡镇政府、村委会要落实必要的管养人员和经费。2020 年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乡镇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基本纳入财政预算。研究出台培育和规范公路养护作业市场的指导性文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行管养分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养护运行机制改革。
措施 3:推进出租车汽车行业改革加强出租汽车服务站规划建设,推动在城市综合商业体、综合交通枢纽设臵和完善出租汽车停靠站。完善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权期限制和准入退出机制,合理控制巡游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完善巡游出租汽车“公车公营”制度,加强行业服务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现有信息技术在出租汽车行业的应用推广,创新多样化营运模式。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纳入出租汽车管理范畴,对网络平台(经营者)、车辆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驾驶员依法实施许可,实现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错位经营,为乘客提供高品质、差异化服务。适度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新增出租汽车运力指标并试点投放一批中高档车作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主体的条件和责任,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采用限价+定期调整的市场调节价,打车软件信息安全纳入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完善权益保障措施,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税收监管。
六、综合交通协同实施计划
南宁正处于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时期,机场、港口功能将不断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已全面展开,道路建设项目众多,城市交通系统的规模也正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南宁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将面临十分复杂的情况,如何协调各交通系统关系,提高规划建设水平,是近期南宁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求南宁进一步改进技术及管理工作,完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制定全市的综合交通项目库和协同实施计划,应对下阶段交通发展要求。
(一)完善交通规划体系,指引交通发展建设
1、完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 
逐步完善交通规划体系,通过综合交通规划统筹确定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和有效衔接,合理地配臵资源和运力,系统地安排重点建设项目;通过规划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引导,提高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城市交通规划体系构架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满足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系统与行业发展、工程建设前期、交通系统运行及改善等综合要求。“十三五”期间,南宁须在既有交通规划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设计体系并付诸实施。
(2)体系的规划管理要求
通过交通规划体系的建立完善,支持其他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制定、弥补城市规划中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强制性内容的不足。支持规划建设和工程实施管理。基于此,有必要建立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联动推进机制,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建立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的交通管理模式,将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由被动转为互动。
2、统筹安排规划研究项目 
为促进规划实施,加强规划、计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阶段各项工作的协调,本着为交通发展建设工作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的思路,针对各阶段工作需要,结合既有规划研究成果,分析需要开展的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项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层面,制定交通发展白皮书。从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高度研究提出城市交通的总体目标、交通发展战略、发展策略,协同区域与城市发展,统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系统地提出交通发展思路及重大行动。近期编制城市整体(综合)交通规划。制定重大交通政策,优化调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并提出综合项目库和分期实施计划。编制分系统交通规划。编制轨道、干线道路网、对外枢纽及综合枢纽、公交场站、停车配建、智能交通等各交通分系统布局规划,进行交通、工程及经济性评价,作为市政建设管理依据。适时编制轨道、干线道路、大型枢纽等重大设施交通详细规划和重点片区交通详细规划。针对计划阶段,协调重大设施与相关交通设施及土地利用开发的建设计划安排,实现综合交通系统的统筹建设;通过统筹规划各类设施用地布局,系统深化规划设计方案,整体落实规划意图,指导工程设计和建设,同时为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设计审查、工程规划许可等规划管理审批工作提供依据。滚动开展近期交通综合改善规划。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全面整合各类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改善措施,改善交通热点地区拥堵状况。在建设方面,统筹制定道路、微循环、停车设施、公交场站和慢行交通设施的近期建设或改造方案;在管理方面,统筹公交优先、交通系统管理、需求管理、交通组织等各类管理改善措施,有效缓解近期交通拥堵。每年开展年度实施计划评估。年度实施计划评估是促成协同实施的关键工作机制,是实现对计划阶段规划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梳理和汇总各类规划和计划,评估遴选出年度优先实施项目。之后,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建设条件,确定项目优先级别,并综合考虑相关项目间的协同实施要求,调整项目排序,形成协同实施计划。基于综合项目库,结合交通评估结果,提出下年度项目前期工作安排、项目建设安排等工作建议,从而实现对计划阶段的规划管理。建立数据与模型体系作为技术支撑。建立数据与模型体系是城市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测试与制定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传统的基于居民出行抽样调查标定的交通模型受抽样率、数据质量、工作周期、时效性等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国内外出现了以动态交通数据改进交通模型、实现模型动态更新的新动向。同时,由于交通模型是基于历史延伸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广、部门多、数据繁杂,其建立初期投入大,维护与更新成本较高,国内外发达城市一般由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建立、维护与更新。根据南宁市交通发展阶段特点,近期有必要系统建立宏观交通模型、中观交通模型以及微观交通模型。基于动态交通信息的宏观交通模型体系研究与维护,目的是立足南宁,以南宁已有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平台为依托,研究基于动态交通数据下的城市交通模型更新方法,并动态更新模型,维持模型正常、有效运行,协助开展重大交通政策、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测试与评估分析工作。除宏观交通模型外,还应进一步建立中微观模型,为近期交通改善和交通影响分析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依托交通模型分析工具开展道路交通拥挤评估,目的是通过对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的科学评估,掌握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程度与分布扩散趋势与速度,为近期交通改善方向、改善重点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通过实时交通拥挤指数的发布,合理诱导居民选择合理时机、合理方式出行,节约出行费用,避免拥挤加剧。开展交通基础研究。综合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各类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支撑。就南宁市所处的交通发展阶段分析,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与产业的关系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各种国际成功的发展经验也有必要进行深入剖析。因此,开展交通基础研究工作,将为南宁开展各层次交通规划提供展提供知识储备。
(二)编制协同实施计划,强化项目统筹协调
面对新时期交通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根据南宁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制定全市的综合交通项目库和协同实施计划。首先,根据七大战略计划,汇总各计划内项目;然后,根据项目间的功能衔接要求、时间和空间的衔接要求,针对重点项目,分析需要协同规划建设的相关项目,这些相关项目可涉及多种类交通系统设施。最后,针对各计划,明确各项目的协同实施要求、跟踪调校要求,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规划建设指引和协同实施计划,成为“十三五”期间南宁市综合交通项目库,指导未来五年各类交通规划建设。这种计划编制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是加强“十三五”规划的统筹作用,统一未来五年全市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指导未来各年度的建设计划编制工作;二是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在确保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的同时,保证相关交通设施可以协同实施,促进交通系统的协调建设、运营和管理,促进规划实施,保障相关项目在功能、布局、空间衔接和建设进度上的协同。 
1、加强机场枢纽地区协同规划建设 在机场道路集疏运系统方面,机场扩建工程在空间及节点上应与在建的机场第二高速进行协同,预留好相应的发展空间;在机场枢纽区域内,适时推进各条对外疏解通道的建设进度,尽量保证在机场扩容完成前建成机场南路等周边对外衔接通道;在机场客货运行组织方面,机场内部通道应与各条集疏运道路协同安排合理高效的客货组织衔接;机场扩建中对各项内部设施设臵应与各相关轨道站场、公交站场、客货场站等设施建立通畅便捷的交通接驳联系。
2、加强港口枢纽地区协同规划建设 
珍惜城市滨水地区空间资源,尽早规划、谨慎开发,尤其重视港口岸线资源及相关后方陆域地区的开发引导与控制;保留临港高附加值的产业用地,逐步迁移低附加值及高货运量产业用地;港口物流园区用地规划应预留未来远期改建的弹性。港口生产用地、配套设施及相关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适当,提升单位产出效益。优先保障港口枢纽对外交通需求,加快完善港口枢纽及枢纽地区对外交通设施系统,加快推进疏港通道建设,提升港口枢纽及枢纽地区对外交通能力。对枢纽地区范围内的地块的用地开发推行交通影响评估制度。尤其对枢纽地区主要对外通道沿线的用地开发,严格执行交通影响评估制度,减小用地开发对交通的影响。
3、加强铁路枢纽地区协同规划建设 
协调各轨道线路的空间关系。根据国家铁路网布局及南宁市轨道网络的布局,分析车站功能构成,明确枢纽功能定位。考虑枢纽近远期结合及可实施性,分析枢纽内各相关轨道车站的线站位,确定站区各轨道线空间关系,以及协调与周边道路、市政管线等市政设施的关系,形成布局合理的轨道网络。统筹考虑枢纽布局。根据相关规划分析车站布局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集散客流的分布形态,提出车站布局原则,采取合理的客流组织方式,协调各功能设施及服务配套设施布局规划,优化枢纽周边地下空间开发。提出交通接驳方案,实现枢纽客流的快速集散,主要包括周边路网调整规划、交通接驳设施布局及枢纽对外交通组织方案。对于铁路枢纽地区相关重大基建发展,提出两方面的重点要求:一是利用重大基建契机,提升枢纽地区对外交通条件;二是促进重大基建项目与枢纽地区交通系统的合理衔接,减少相关重大基建发展对枢纽地区交通的不利影响。
4、加强公路枢纽地区协同规划建设 
完善客运枢纽对外集散,优化接驳公交线路。为保障公路客运枢纽功能发挥且促进其与地区交通的协调发展,应完善枢纽对外集散道路,尤其与外围主干道路衔接通道,通过完善路网、优化交通组织适当分离公路客运对外交通与枢纽地区城市交通,尽可能减少两者干扰。增加、优化与枢纽接驳的城市公交线路,提供大容量集约化的集散运输服务。轨道交通及 BRT 快速公交的站点设臵也应充分考虑对公路客运枢纽尽可能便捷的服务。完善货运枢纽交通衔接,促进客、货分离。为保障公路货运枢纽功能发挥且促进其与地区交通的协调发展,应完善枢纽对外交通尤其与外围主干道路衔接通道,通过完善路网、优化交通组织,适当分离客、货交通,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利用重大基建契机,提升枢纽条件。在公路枢纽地区内,对大型房地产开发、交通基建及其他重大基建项目推行严格的交通影响分析、环境、社会评估制度。利用重大基建契机,提升公路枢纽及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重大基建项目尤其是交通基建,应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对公路客运枢纽进出交通预留相应的衔接条件。相关重大基建建设时,应做好相应的交通疏解研究,减少施工期间对公路客运枢纽对外交通及集散交通组织的影响。
5、加强轨道沿线地区协同规划建设 
借鉴香港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之前开展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轨道交通详细规划工作,综合考虑城市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及工程因素进一步明确落实轨道线站位,加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以及其它客运交通方式特别是常规公交的协调与衔接,以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轨道的线站位。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工程及景观等因素,通过分析影响轨道线站位的土地利用规划、人口覆盖规模、交通衔接要求、线路技术要求、工程与施工要求以及景观要求等因素,提出线路走向方案、站位设臵方案和敷设方式方案,落实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和交通系统一体化整合的规划理念。优化调整沿线道路交通设施,推动交通系统一体化整合。针对轨道交通接驳换乘的需要,调整道路网络、常规公交接驳系统和步行集散系统,与沿线片区交通综合改善、地铁建设时期施工疏解以及建成后路网恢复等工作进行协调。协调车站布局规划,建立良好的轨道接驳换乘系统。根据车站客流分布、周边路网布局和用地开发情况,规划车站布臵型式及出入口的布局方案,同时围绕车站进行公交、出租车、小汽车、自行车、行人等交通接驳设施的布局,制定各种交通接驳系统的交通组织方案,建立良好的轨道接驳换乘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系统效率和服务水平。协调轨道车场布局及用地,落实资源共享和集约用地理念。从资源共享和集约用地的角度出发,结合车场选址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用地规划、地形和地貌等条件,协调车场平面及出入段线布局与车场周边用地规划、道路网规划。
6、加强公交与道路间协同规划建设以适应和支持公交系统发展作为道路规划建设的理念。在重大客运通道、新城路网规划建设、旧城区路网完善等方面均应以适应和促进公交发展作为规划的逻辑起点。通道规划中,应明确公交需求,确定轨道等公交系统功能,优先确定公交设施规模,优先满足公交设施布局要求;在新城路网规划建设中,应该以引导公交客运走廊、培育公交客流作为道路网络规划以及道路设计的出发点,优先确立公交在新城交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在旧城路网完善中,以利于公交服务为出发点,提高路网连通度,优化交通组织。
七、综合交通保障机制
(一)加强指导协同实施
明确交通规划体系架构及编制流程。结合交通规划、计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各阶段工作需求,以整体交通规划、交通详细规划、近期交通综合改善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评估等四项规划为关键控制环节,组织规划编制,加强对交通规划建设各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全过程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全过程规划管理。理顺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协调。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计划,逐年评估和检讨交通发展建设,编制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建设,保障资金人力等工作保障条件的顺利衔接。明确各部门责任和分工,简化工作流程,加大前期工作力度,使各个部门,各个工作环节能够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促进协同实施。完善年度交通评估及年度实施计划工作机制。利用数字交通规划平台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交通系统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交通需改善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对已实施或者拟实施的重大交通设施项目进行影响评估,提出重大项目实施时序的优化调整建议和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系统提出下年度各类战略性重大基建项目规划研究与建设安排。要加强综合交通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之间的协同实施,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各区(县)、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要性,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规划实施工作。按照构建高标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着力加强战略性对外联络通道、综合交通枢纽设施的规划建设,着力推进城市重大交通设施,着力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强综合交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支撑作用。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协同发展,增强内外交通紧密联系。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协同发展,提高综合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以重大项目为中心,统筹考虑各相关项目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制定全市综合交通项目库和协同实施计划,指导各类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
(二)加强科研决策支持
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交通科技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推广机制,进一步加快智慧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根据运输业的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从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支撑入手,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行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过政府认定和引导科研投入,逐步强化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交通主管部门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企业在科技投入、技术开发和应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合作和科技资源共享的良性机制。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标准制定、科技信息、人才培养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提高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与水平,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交通运输的跨越式发展。研究制定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相关政策,鼓励运输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加快交通运输设施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依靠科技进步来增强安全保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改进服务水平、加强管理能力;鼓励运输企业努力减少资源消耗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对技术落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运输设备坚决予以淘汰。
(三)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大交通运输领域干部选任、培养、培训和监督工作力度。更加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奋发有为,以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自觉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理论学习,破解思想障碍,克服本领恐慌,努力营造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加强优秀拔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与培养。启动实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职业资格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围绕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交通维护和管理、绿色循环低碳等重点行业领域,以交通建设和管理重大项目为载体,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行业领军人才,锻炼和培育一大批科研、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智慧交通运输技术人才、服务人才培训和引进,建立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提高交通行业整体科技管理水平。
(四)提升行业软实力
(1)积极培养市民交通文明意识
持续加强文明交通宣传和教育。完善文明交通公益广告播放长效机制,将交通安全媒体公益宣传教育纳入免费公益宣教计划。开展交通文明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活动,号召市民文明出行。充分发挥驾校等单位和专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作用。推进区(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和社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场所建设。继续推进全市文明交通示范创建活动。扩大文明路口、路段和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码头等区域的示范效应,完善综合文明指数测评工作,稳步提升全市文明交通程度。加强交通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倡导文明交通行为。组织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出行”主题活动,鼓励提倡有序排队、公交、出租车礼让、驾车不鸣笛等文明交通行为,引导市民自觉摒弃交通陋习,进一步提升市民交通文明素质。坚决抵制危险交通行为。研究出台市民交通文明行为准则。加强无障碍交通环境建设。新建道路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臵无障碍设施。系统改善既有道路交叉口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条件。逐步实现全市公交站台无障碍化,配臵一定数量无障碍大巴和无障碍出租车,增设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和人行道红绿灯过街音响提示装臵。开通无障碍公交线路,经过商场、中央商务区、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剧院、医院、残疾人服务机构等重点公共场所的道路合理设臵无障碍公交线路。
(2)加快推进交通行业文化建设
完善交通行业制度规范。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明确交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制度体系,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规范和文明服务标准。推进交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日常查获运输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安全事故等纳入诚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运输单位资质审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客运线路招投标、运力投放以及保险费率、银行信贷等挂钩。逐步将个人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纳入社会诚信体系。深入开展交通行业文明建设活动。将交通行业价值体系贯穿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班组)、文明职工的创建过程。将“市民满意”作为创建宗旨,持续开展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和礼仪文明的综合性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继续开展“爱岗敬业、明礼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实施行业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和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推选。增强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货运车、长途客车以及城市建设维护各类作业车辆驾驶员的文明驾驶、文明服务意识,积极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发布“文明行车•礼让斑马线”活动标志(LOGO)、制作以文明礼让为主题的形象视频、在部分知名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上打出礼让斑马线公益宣传广告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南宁市交通运输行业“礼让斑马线”活动的社会影响和引领作用。把文明行车、礼让斑马线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加入各驾校学员教学训练课程、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内容,组织、督促南宁交通运输行业各企业同步在本单位用工岗前培训中增加相应内容,并采用制定行业公约的方式,订立和实施行业安全行车、文明行车、礼让斑马线、规范服务的行业公约和管理规则,加强文明礼让的“源头教育”,创新行业约束机制。
(五)加强交通法制建设
健全交通法规政策体系。围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轨道交通运营、快速公交、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互联网+交通”、信息化管理等发展动向以及行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公路与水路、公共交通优先、步行自行车交通保障、交通安全、交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确保各项交通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基三化”建设。深入开展以“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基层管理制度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基三化”建设及执法形象“四统一”工作,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以优化基层执法队伍结构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一线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以加强基层执法站所领导班子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以规范执法机构设臵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基层执法队伍“小而散”的问题。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基层执法手段落后的问题;以加强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以建立健全“三基三化”政策标准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基层执法保障不力的问题。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探索制订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强化执法考评,研究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实施部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组织开展“七五”普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培训。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依法加强监管。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广泛推行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推进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围标串标、工程设计违规变更和沿海港口工程未批先建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深入长效推进“治超”工作。
(六)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监管
以协同管理为理念,加强对全市综合交通体系运营的监管,强化管理服务,提供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促进交通设施能力挖潜,拓展交通设施功能服务;提高信息科技在行业监管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实行管理方式从偏重行政管理向强化间接管理转变。充分运用政策法规、专业规划、标准规范,加强对行业发展引导和市场行为的监管,改善和净化市场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全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注册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ccpcservice获取,或关注公众号中项网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