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四川】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5-14 其他 四川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泸州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泸州将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六大攻坚行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经济发展实现跨越提升,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酒类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梯次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效应明显。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3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合江、叙永、古蔺三个县成功摘帽。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建成四川第三大航空港云龙机场,泸州港功能更加完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09公里、居全省第3位,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线全面贯通,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开放平台建设走在前列,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运行良好,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功创建、加快发展,开放功能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两江新城”初具规模,老旧城区有机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镇化率达到52%。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城镇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创建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获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等57项改革列入国省改革试点。全面依法治市谱写新篇,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平安泸州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全面小康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二节 “十四五”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这些变化既增加了风险挑战,也为我国主动优化产业链战略布局、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巨大空间。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从全省看,“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加快成势,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对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等作出系列重大部署,四川发展的战略动能将更加强劲、战略位势更加凸显、战略支撑更加有力。
展望“十四五”,泸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在我市交汇叠加,特别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出台,将深刻改变成渝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为我市集聚关键资源要素和扩大开放合作提供广阔空间。我省实施“一干多支”等发展战略,推动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我市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功能定位提供了重要战略指引。我市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产业发展基础提升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但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开放型经济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相互交织,矛盾风险积累叠加。面向未来,全市上下需要坚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以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为战略目标,以深入实施“六大攻坚行动”为发展路径,主动服务和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泸州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推动“十四五”时期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创新区域合作方式,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平台聚集要素资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发展短板。立足泸州发展实际,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形成稳增长、扩内需的良好格局,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发挥泸州比较优势,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开放能级,集聚要素资源,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守住平安发展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不断提升经济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为现代化建设筑牢安全保障。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一节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到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泸州发展阶段性特征,统筹短期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水平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服务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全省,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力争跨越4500亿元,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
发展活力全面迸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增强,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实现更为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配结构更加合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治理效能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更高水平的法治泸州、平安泸州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第二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泸州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与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力争建成Ⅰ型大城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新高地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泸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泸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更加优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稳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篇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川南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打造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第四章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第一节 推进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全面启动泸东新城规划建设,构建“都市区+城镇组群+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空间布局,打造跨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的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与永川区、江津区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探索建立协作共兴的区域产业体系,推进与永川区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职教培训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与江津区在保税加工、航运贸易、现代物流等联动协作,推动建设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建立“联合河长制”“联合林长制”,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推动公共服务信息互联、标准互认、资源共享,加快实现异地入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推进产业准入、要素保障、企业开办等政策协同,打造产业和人口优势承载地、南向开放新高地。

第二节 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深化与成都干支联动,加强与川南城市合作,加快推动宜泸州沿江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壮大川南经济区,建成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以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城际快速路网,实现城市群、中心城区、县城与重点城镇等主要节点间快速有效联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壮大名优白酒、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产业向国省级园区集聚发展。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市场主体联动机制,共同打造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协同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建成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域发展。

第三节 促进毗邻地区互动发展

加强与川渝滇黔结合部城市合作,以城际铁路、无水港为纽带,重点在商贸会展、加工贸易、大宗商品集散、航运物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培育形成互补优势。深化与重庆沿江区域合作,共同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加强与荣昌区等渝西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与滇东黔北地区合作,推动赤水河流域协同发展,打造川南黔北合作示范区。大力提升“中国白酒优质产区”品牌影响力,打造“醉游中国”白酒精品旅游线路和白酒文化旅游首选地。深入挖掘红军长征红色文化内涵,联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旅游区。积极融入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联动推进岸线保护开发和航道港口建设,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沿江生态型城市。

第五章 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第一节 推动消费供给升级

健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贯通的体制机制,优化消费供给,增强对川南渝西滇东黔北地区的消费吸引和集聚力。实施中心城区消费场景转型升级行动,打造提升佳乐世纪城、白塔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地标性商圈,发展体验式消费、网络消费、智能消费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推进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优质教育培训、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消费,发展假日消费、夜间消费,促进服务消费跨越发展。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引导城市消费下乡。

第二节 打造区域健康消费高地

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和三级医院等优势医疗资源,以高端综合医疗和专科医疗为重点,加大高端医学研究机构与优质医疗服务机构招引,扩大高水平医疗服务供给。以精密体检和运动康复为重点吸引关联机构链群式集聚发展,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知名医美医养服务市场主体,增加高端医美医养服务供给。发挥泸州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医疗康复、生态养生、旅居养老、中医养生、医疗度假,打造高端医养结合产品体系。支持医药电商、医药跨境电商、医药供应链金融等跨界融合发展,形成健康产业“管家式”全链条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友好消费环境

构建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促进政策,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积极拓展移动支付使用范围。规范发展消费金融。加强闲置厂房、办公用房等改为商业用途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制度。完善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打造诚信安全消费环境。

第六章 激发释放投资活力

第一节 开辟“两新一重”投资新领域

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基础设施新特征,统筹当前与长远、传统与新型、补短板与加长板关系,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设施等领域,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项目,让投资更好地惠及群众、支撑发展。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优先实现5G网络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热门景区、核心商圈等热点区域深度覆盖,加快建设一批大数据资源中心。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基础,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筑、环保等领域智能化改造,推进污染源智慧环境监测监控设施、智慧管廊综合运营系统建设。提升交通、水利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区域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

第二节 拓展民间投资新渠道

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在城市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等投资领域,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的机会,为企业和社会资本拓宽投资渠道、放开投资限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宽进严管,鼓励社会资本以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股、联合、联营、并购等方式进入投资公司或项目公司。创新投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主要投资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可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融资贴息、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的投资、建设和经营。

第三节 完善政府投资机制

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围绕“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突出政府投资在补短板、强民生、促引导方面的作用,在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服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制定相关领域投资规划,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的项目推介、跟踪调度及后续服务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政府投资相关法律政策,履行法定审批程序。强化政府投资监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依法审计机制,健全权责明晰、各司其职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创新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建立政府投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依法公开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审批、实施、检查等信息,完善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公众参与、专家评议、风险评估机制。

第三篇 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打造成渝地区南向门户枢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第三极。

第七章 强化国家级开放平台功能

第一节 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引领性工程,逐步健全制度创新、赋能放权、协同开放,适应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制定出台开放型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推动人才、信息、资金、货物等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事制度,进一步扩大外资准入准营和开放力度,积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四川省推进自贸试验区“3+N”协同开放体系建设框架,加强与省内协同开放先行区务实合作,探索与省外城市建立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强与上海、广东等地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的交流合作,探索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推进医疗健康养老、教育培训、跨境电商、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领域有序开放,拓展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空间。

第二节 高质量运营泸州综合保税区

围绕加工制造、物流分拨、销售服务、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五大功能,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产业,完善供应链金融、研发设计、保税展销等配套服务,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贸易链、供应链。推广复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的全国改革试点经验,推进区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要承载地。

第三节 高质量建设中国(泸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利用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放平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做法,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本运营体系。围绕查验监管、保税分拨、展示销售和综合服务,因地制宜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承载区。突出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上下游新业态,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建立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优化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第八章 发展壮大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 加快形成全域开放格局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战略对接,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中新(重庆)互联互通战略项目、“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突出南向,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协作,融入泛珠三角高铁经济带发展,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提升东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构建通江达海、首尾互动的东向国际开放大通道,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亚太经济圈。深化西向,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泸州港”铁水联运班列,探索开行泸州至中亚、泛亚铁路班列等,加快融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扩大北向,提升泸州港经蒙古至俄罗斯中欧班列效能,打造木材、汽车等大宗商品贸易新通道,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

第二节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积极参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争创航空水运国家开放口岸及更多的进境产品指定监管场地。依托口岸集聚资源要素,培育一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外向型产业。推动口岸经济主体在国省级开发区集聚,畅通与重点市场国家合作机制。做优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口岸功能,打造长江上游进口粮食加工贸易中心、成渝地区进口肉类重要分拨中心。加快口岸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开放平台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服务区域协同开放。

第三节 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商品链、服务链,强化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运筹功能,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机制和绿色通道,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增强在全球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充分运用多元化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提升招商实效。提高重大展会国际化水平,着力提升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中国(泸州)农产品交易博览会规模效益和国际国内影响力。探索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平台,力争建设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东盟留学生基地。

第九章 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

第一节 提升航运服务能级

加快实施长江航道扩能提升和沱江航道升级工程,增强长江干线川境段航道能级。有序推进优质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龙江港区大脚石作业区、水上洗舱站码头、船用LNG加注码头等项目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建设泸州港系列作业区。加快建设疏港铁路和疏港公路,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造多式联运重要枢纽,打通泸州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加快拓展异地无水港建设,加强与内陆无水港联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以港口为核心、内陆无水港为节点的腹地网络体系。

第二节 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加快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以港口物流中心为主体,加快拓展内河航线、长途航线、近洋航线,建设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节点。依托重大开放平台,拓展国际国内贸易,着力打造长江上游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出口加工贸易中心。大力发展航运服务和总部航运经济,延伸供应链服务、跨境电商、物流金融等功能,多元化提供增值服务,培育形成航运服务集聚区。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枢纽运营主体,积极发展“铁水公空”综合运输服务,构建智慧、绿色、畅联物流生态圈。探索开展港航交易服务,对接全国航运交易指数,研究发布区域航运指数,打造长江上游航运大数据基地。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化的交易市场,形成一批有市场前景的新业态。

第十章 优化开放发展环境

第一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与重庆毗邻地区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异地通办”便利化准入机制,试行“统一标准办一件事”,打造最佳政务服务示范城市。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推进跨部门、跨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互通互认。推动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健全项目投资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容缺受理、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度”。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在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涉企综合执法平台,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重心下移,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开展综合执法,规范涉企行政收费及中介服务,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优化审批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全面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扩大民营资本参与领域和范围,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要素获取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全面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构建信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第三节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完善泸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红黑名单”和信用修复管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推进市域范围内区域、行业的信用信息归集、公开和共享,探索信用产品创新应用,深入推进“信易贷”“信用就医”等惠民惠企服务。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加大个人隐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信用联盟建设。

第四篇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破除体制机制和思想束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第十一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第一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构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要素交易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土地供给,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指定区域内流转,探索开展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工矿废弃地复垦节余指标交易。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和点状供地模式,允许不同产业用地类型依法合理转换,稳步提升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比例。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产业融资风险池”“园保贷”“应急转贷”等运行机制。培育发展数字要素市场,完善数据产权性质,探索数据通用性资产、数据要素分配等制度机制。深化煤电油气运等综合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扩大直购电、富余电、直供气范围,制定市场化交易政策。

第二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外大于内”的外派董监事会监督体系。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深化市属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提升国有资本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能力,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国有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优化管资本的方式手段,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于企业,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和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第三节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撬动作用,带动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水利、公共服务等行业。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开展涉农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涉农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设立发展基金、风险共担基金,支持依法依规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培植税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第四节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多权同确”,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收尾工作,启动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县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加快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对闲置、低效、散乱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和布局调整,切实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第五节 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以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为依托,全面探索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联合永川、江津探索建立一体运行的领导机制和一体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共同研究决定经济区规划、改革、项目、政策等重大事项,集中推进经济区规划统筹和项目建设工作。探索完善市场主导的产业协作机制,共同制定产业引导目录和产业地图,集成优势资源打造高能级产业创新载体,推进产业相互配套成链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示范区财政协同投入机制,联合设立区域性投资基金。探索重大工程项目财政支出跨行政区结算、示范区税收分享、独立统计核算等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第十二章 打造协同创新中心

第一节 建设创新发展平台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功能平台布局泸州,提高高新区、开发区等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泸州国家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泸州分中心建设,支持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区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技术转移转化区域中心。推动泸州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建设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高层次创新平台。支持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做实做强四川省酱香型白酒生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酒类创新平台,推进白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务实性科技合作,积极争创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基地。持续推动双创载体提档升级,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创协同发展,打造高水平创新孵化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节 培育创新发展主体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支持企业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推动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承担国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引进知名企业来泸建立研发中心。紧扣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三节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先行区。完善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机制,大力推广运用科技创新券,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先确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市场化的定向成果转化机制。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制度规则,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提升关键领域原创能力,强化科技安全制度保障,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筑牢新时代维护科技安全的坚固防线。吸引和支持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在泸州举办,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努力营造创新浓厚氛围。

第五篇 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区

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攻坚行动,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集聚,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形成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十三章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第一节 加快建设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

发挥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唯一叠合产区优势,深入实施品种调整、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战略”,坚守纯粮固态酿造,加强智能化改造和科技创新,加快国家级白酒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全产业链规模效益,建设全国著名的白酒生产基地和智能酿造基地。强力推进酒类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泸州老窖跨越发展、郎酒上市发展,支持川酒集团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引导“川酒小金花”“小巨人”企业加快发展,形成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的泸酒企业组织结构,大力培育世界级知名酒类企业和品牌。推动原粮种植、设计包装、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等白酒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构建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

第二节 集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推动以智能终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贯通、开放式互联,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高效建设运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泸州)产业园,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物联网、信息安全工程等产业。以智能终端整机组装产业链为突破,加大平板电脑、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布局,引进培育一批新型显示、智能穿戴等生产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供应链管理的完整产业链,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建成西南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

第三节 转型发展能源化工产业

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发挥页岩气资源富集地优势,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完善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加快推进西南油气田、浙江油田页岩气勘探开发重点项目,助力全省打造中国“气大庆”。充分发挥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储备优势,推进化工企业退城入园,合理布局化工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高效复合肥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发展聚碳酸酯、纤维素醚、有机硅等高附加值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第四节 创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推动纺织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发挥恒力(泸州)产业园龙头引领作用,积极引进新材料、高端纺织、服装加工、装饰制品等上下游企业,全流程、全产业链提升高端纺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建设西南纺织制造中心。推动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围绕“聚核、建链、补链”,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液压元件、油气钻采装备、智能装备等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制造基地。推动现代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健全完善医药流通体系,推进医药、医疗、医养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

第五节 推动产业集约高效发展

围绕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区,以白酒、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纺织、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白酒、电子信息和能源化工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以及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纺织等一批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引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成达产,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培育5家以上上市企业,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和拓展园区服务功能,促进园区提档升级,扩容增效,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功能区升级,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总体布局。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建立垂直行业数字化供需平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建立营销、制造、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继续实施降本减负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加快推进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第十四章 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一节 做强做优支柱型服务业

重点发展商业贸易、现代物流、文旅产业、金融服务、房地产等5大支柱型服务业。实施商业贸易转型升级工程,引导传统商圈、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新零售。加快传统商圈改造升级和友邻中心建设,发展社区商业。实施物流降本增效工程,推进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开放物流网络。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打造国家级智慧物流枢纽。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

第二节 推进成长型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商务会展、医疗康养、泸菜餐饮、家庭社区等5大成长型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增量。加快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市场)。推动医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医疗康养高地。巩固“春酒秋商冬农”展会品牌,市场化推动和拓展各类展会活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会展重要城市、川渝滇黔结合部会展经济城市。积极推动泸菜传承与创新,持续推进泸菜标准化、产业化和泸菜文化研究,积极争创全国美食之都。支持家庭社区服务特色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第三节 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业

加快培育文化创意、科技信息和智慧城市经济产业等2大创新型服务业。围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推进“文创+”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创新推进文创产业化和产业文创化发展。推进白酒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搭建一批融合检验检测、分析试验、技术研发等功能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

第四节 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

加快服务业标准化进程,创新服务质量治理。持续推进服务业“三百工程”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塑造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提升服务品牌核心价值。实施服务业标准领航工程,发展标准化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标准、服务认证试点示范。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分级建立质量管理认证和评价制度,健全质量责任追溯、传导和监督机制,实行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差异化监管。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服务业强市。

第十五章 提质增效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治理提升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开展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和“鱼米之乡”试点,推进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20万吨以上。逐步扩大酿酒专用粮种植面积,切实保障泸州白酒的原料供应。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责任制。继续推进生猪、肉牛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巩固提升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梯次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建设重点产区粮食现代储备基地和现代粮油加工配送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国、省、市、县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长江上游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平稳。

第二节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实施“泸字号”农产品优质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相当规模的优质粮油、优质柑橘、绿色蔬菜、晚熟桂圆、晚熟荔枝、道地中药材、高效林竹、绿色生猪、优质肉牛、特色水产及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合江荔枝”“合江真龙柚”“江之阳蔬菜”“泸州糯红高粱”“赤水河甜橙”“泸州桂圆”“纳溪特早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规增效,将泸酒、泸茶、泸菜、泸果、泸“味”等“泸字号”品牌打造成畅销全国享誉全球的金字招牌,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区域品牌标准,打造“酒城优品”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加快推进现代林竹基地建设和竹业重点县建设,巩固提升竹林资源,引进壮大一批以竹产品精深加工、竹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龙头加工企业或旅游开发企业。到2025年,建成粮油、生猪、肉牛、茶叶、林竹等5个百亿级产业。

第三节 健全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体系

加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化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支持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收益分成”“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大力培育覆盖种养、加工、销售、科技、金融等环节的多元化经营服务实体,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攻关和农业新品种选育,推广农业专用设施设备和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加强绿色食品、有机产品、道地药材认证,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大适宜丘陵地区的农机推广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创新农业生产、流通模式,提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信息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

第十六章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第一节 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

加快全市数字产业化进程,提高数字经济质量效益,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含通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云计算产业、信创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数字产业,打造具有国省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引进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探索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培育数字文创、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实现突破发展。聚焦创新研发能力、引培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集聚、拓展重点应用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数字经济骨干企业。

第二节 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计划,积极推进白酒、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开展智能制造、数字化装备普及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企业内网改造升级、工业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化迁移,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创建四川省大数据融合发展创新区。推进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平台建设,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白酒行业分中心,争创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网络,大力培育智能零售、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开展数字农业、智能农机应用试点。

第三节 加快建设数字泸州

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构建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网络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立健全适应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推进公共交通、养老托育、水电气等便民服务设施数字化改造,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能力。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加快提升城乡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持续推动乡村电信普遍服务和智慧广电网络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农村人居环境、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等智能监测预警体系和农业农村管理决策支撑体系,创建西南重要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

第四节 推动数据价值化提升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实施数据要素七大工程。开展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及运营,实现数据流通关键节点的治理优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控,全面保障数据安全。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构建全要素数据化的城市数字模型。建设智慧治理中心、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构建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打造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多维度开展数据挖掘分析,深度融合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城市数据资源,打造数据要素样板应用,举办数据应用创新大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经济区等城市间跨地域数据资源互联共享,推进电子政务服务一体化、电子身份互认互享,促进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城市圈智慧治理模式。

第五节 健全数字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通信网络、政务云、工业互联网、重要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资源的保护,统筹建设政务云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能力平台,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夯实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密码应用、应急防范等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加快推进“西南容灾备份中心”建设,联合重庆毗邻区县打造异地灾备数据基地。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谋划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支持本地企业与业界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构建本地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基地,积极支持法定数字货币及移动支付创新试点应用。

第十七章 大力发展建筑业

第一节 推动建筑业集群发展

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加快四川(泸州)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建设,支持泸县、合江县等设立特色建筑产业园区,完善建筑业离岸经济聚集区、建筑业金融基金小镇、行业联合超市、建筑业专项人才基地等功能板块,促进行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转型升级。围绕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原材料供应、维护运营等方向拉长建筑产业链条,吸引更多外地优质建筑企业及产业配套上下游企业来泸投资兴业,加快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筑业总部经济示范基地。

第二节 提升建筑业发展能级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不同类型的建筑企业差异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推动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推动建筑业工业化、现代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在市政工程、住宅、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大力推广运用装配化建造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逐步推广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推进工程项目采用建造新技术。加大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分层次培养建筑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推动工人组织化和专业化,形成规模化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立“走出去”发展联盟,鼓励企业大力拓展埠外市场,树立“泸州建工”品牌新形象。建立与建筑业发展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与机制,持续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第三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构建“人、地、房”联动调节机制,保障住宅用地供应,保障扶贫搬迁、保障性安居等公共利益工程用地需求。优化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提高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租赁住房占比。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健全租赁服务体系,规范交易服务管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发展。

第六篇 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战略引领、适度超前,统筹增量和存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构建集约高效、经济惠民、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十八章 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第一节 加快铁路通道建设
全力构建“十字型高铁枢纽、货运南向双通道”铁路网,打造泸州与川渝滇黔中心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加快推进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渝昆高铁泸州段建设,力争开工建设蓉遵高铁泸州至遵义段,推动高铁建设新突破。加快推进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叙永至毕节段建设,力争开工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构建成都经泸州通往北部湾经济区最快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谋划泸州经大足至汉中铁路、川南渝西城际环线铁路、重庆至泸州沿江铁路等,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轨道交通联系。主动研究对接重庆轨道交通,力争重庆主城区至江津、永川轨道交通向泸州境内延伸。

第二节 织密公路网

以出川大通道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和普通国省道提档升级,提升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水平。继续织密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叙永至威信、泸州至永川、泸州至古蔺至金沙、古蔺至仁怀、G93宜泸渝扩容、G4215蓉遵扩容、渝叙筠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力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提档升级普通公路,以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为目标,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300公里(含路面改造),有序推进城镇过境段改造,加快推进过江通道(渡改桥)建设,实现全市65%以上乡镇通三级公路。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打通农村断头路,实现干线通道与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有效衔接,持续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第三节 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

规划实施云龙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积极争取东航云南公司入驻。稳步拓展国内航线,积极争取实现口岸功能,开通国际航线和开放第五航权,探索与双流、天府、江北等机场的国际航线合作。大力发展异地城市候机厅,完善荣昌、赤水城市候机厅功能及地面交通衔接,争取设立内江、隆昌、永川等城市候机厅。推进机场与轨道交通衔接,探索空铁联程联运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推进纳溪、古蔺、合江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拓展商务出行、飞行培训、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通航服务。

第四节 加快建设现代运输体系

统筹推进铁公水空多式联运衔接,科学布局人、货集疏运体系。优化城际快速路网,疏通城市进出通道,增强公路对客货运枢纽的集疏运服务能力,提升路网通达效率和安全水平。规划设立泸州南站、古叙异地候乘站等,提高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推进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和衔接高效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提升枢纽运营智能化水平。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口码头、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铁水、公铁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

第十九章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网络

加大蓄、调、引工程建设,逐步缓解泸州结构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切实保障城乡用水安全。重点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二期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等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加快永宁、玉水、观口、土公庙等大中型水库,河坝、庆丰、洪流、夜珠塘、红响、毛家岩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农村供水和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供水质量。加快已建成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健全完善排灌工程体系。

第二节 加强水旱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江河堤防、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病险水库整治、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构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的现代水旱灾害防治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完善气象、水文站网与监测体系,加快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气象、水文监测预警和防洪调度能力。

第三节 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加强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企业和园区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加快城镇供水管网以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改造。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第二十章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提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和骨干电网网络建设,全面推进输变电网及其配套工程,构建安全可靠的泸州电网。优化城乡电网配套,着力满足城区新增用电负荷需求。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完善电源点布局和建设。深入推进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适度超前布局产业园区供电系统。推进能源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促进全市电力同网、同质、同价。

第二节 加强油气输送通道建设

加快油气输送管网建设,大力实施泸州全域气化工程,推进燃气配气管网逐步向乡村覆盖。加大页岩气、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页岩气区块尽快形成规模产能。积极建设煤层气、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基地。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加强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设施建设。

第三节 推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实施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开展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规范住宅小区、办公场所自(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城区独立充电站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气)站等公用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网络。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广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研究发展氢能源产业,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第二十一章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高质量建设先进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5G和光纤“双千兆”网络,推进跨行业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推动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系统,开展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产业功能区物联网全覆盖工程。发挥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作用,加快建设魔镜视频基地、省信用联社灾备中心和西南容灾备份中心,夯实川南大数据区域中心地位,努力建成覆盖川渝滇黔的大数据区域中心。探索推进西南先进计算(超算)中心建设,打造辐射西南的算力应用生态,夯实现代产业发展数字基础。

第二节 高水平发展数智赋能的融合基础设施

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支持企业围绕车联网开展应用创新,开展“智慧机场”“智慧港口”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推动传统电网向智慧能源互联网转变。推动智慧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建设水利大数据资源平台,推进智慧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水资源调度管理等业务应用水平。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污染源智慧环境监测监控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挂高资源开放共享和数字化改造,鼓励一体化、多功能智能塔杆建设应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三节 高起点布局前瞻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打造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推动支持泸州融入西部科学城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科研装备和平台实施体系,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行业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行业节点提档升级。支持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设置工业互联网学院(研究院)、网络教育与实习实训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积极部署技术创新平台和科研平台,建设大数据双创服务平台,探索数据要素增值服务;推动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鼓励和支持龙头校企发起和组织大科学计划,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第七篇 构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积极融入重庆都市圈,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构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第二十二章 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功能布局

构建“一圈一廊三轴三区”空间总体格局,重构城镇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重点打造“泸州都市圈”,形成引领全市发展核心区。加快建设“泸渝发展综合走廊”,积极融入重庆都市圈。着力构建沿成自泸遵高速(城际)、川黔西部陆海新通道、宜叙古遵高速(铁路)三条重要发展轴线,形成北部都市网络化发展区、中部组群集合发展区、南部生态特色发展区。

第二节 强化城市核心功能

围绕建设川南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按照“北进东拓、南连西延,中心复合、组团聚合,蓝绿交织、山水融城”的城市发展战略,拉伸城市发展骨架。以保障城市核心发展区域为重点,有序实施土地征收连片开发建设。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城”,打造公园城市样板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泸东新城,加快人口和产业聚集,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三生”融合发展格局,打造重庆都市圈“卫星城”。

第三节 统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出县域特色和优势,构建“一区二簇多点”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泸州都市圈与县城、重点镇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江阳区、龙马潭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壮大城市经济,增强市域经济带动能力。纳溪区重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城市经济体量,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泸县、合江县重点突出转型发展、协作发展,推动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与永川江津融合发展,建设成渝地区绿色能源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和加工物流基地,打造川渝合作桥头堡。叙永县、古蔺县实施“小县优城”城市化提升行动,加快县城提档升级,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强化生态功能,加快发展白酒、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开发,延长产业链,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区域生态产品主要供给地,突出南向、面向滇黔的重要节点。积极培育强区强县强镇,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有序改市,支持革命老区县、生态退化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村镇发展体系,巩固提升“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实施“六大提升”和“五项改革”行动,加快中心镇改革发展,探索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做大做强一批中心镇、重点镇,创建一批省级百强中心镇、省级特色小镇;支持条件成熟的镇设市,培育打造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型小城市。

第二十三章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第一节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全力构建“三环四横六纵多联络”城市骨架路网体系,启动环线间纵横干道、断头路、拥堵节点改造,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打造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完善城市雨污分流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截污干管、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完善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停车场、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智能快件(信包)箱、社区菜市场等便民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幼儿园和托育服务供给,构建“15分钟服务圈”。推进基础设施亲民化、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抓好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海绵城市示范试点创建;规范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加强桥梁、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开展缆线管廊建设;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城市道路塌陷、地下管线占压、渣土受纳场、燃气等隐患排查治理,增强城市韧性。加大供排水、电力、燃气等生命线工程供给保护力度,加快城市水务、照明、停车、环卫、充电等设施功能性完善、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市政设施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补齐城市户外环境设施短板。

第二节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深入开展“城市双修”,探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与开发利用、城市生态修复、新城开发建设,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精心打造滨江城市会客厅、宝莲街传统历史街区,重塑城市街景特色。突出公园城市理念,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面推进“全域公园体系+三级绿道+公园社区”建设,构建“公园+N”消费场景模式,着力构造“两江四岸”百里绿色长廊、滨江公园体系,建设一批体育、生态多元素融合的城市公园综合体。

第三节 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完善城市空间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全面推行“街长制”,构建“两级政府、五级管理”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全覆盖的城乡治理体系。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强城市管理专业化队伍,推进城管执法规范化。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车辆乱停乱放治理、噪声治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等专项行动。加快推进“物业城市”试点工作,运用市场化机制,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实行全流程“管理+服务+运营”管理,促进城市运行良性循环。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布局数字城市大脑,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水平。

第二十四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持久巩固和长效脱贫转变。坚持“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体系稳定运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做到脱贫不脱钩、摘帽不减力,持续开展到村到户帮扶,确保已脱贫对象稳定脱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体系,建好工作队伍,严格监测标准,落实监测和帮扶责任,对返贫和新致贫苗头及时预警、迅速补短、确保销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制度,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脱贫人口“造血功能”,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深化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第二节 全面推进“五大振兴”

推动产业振兴,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人才振兴,建立人才流向乡村机制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机制,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文化振兴,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生态振兴,构建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推动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第三节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农村水、电、路、气、通讯、安防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引导农村住房风貌整治提升,高质量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古镇古村落文化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到2025年,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覆盖。

第四节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原有合法权益,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权益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机制,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健全城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统筹配置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资源,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引导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入乡发展,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第八篇 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达到新水平

强化就业增收政策,均衡教育、医疗资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建设水平。

第二十五章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第一节 努力提升就业水平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加大财税、金融等支持力度,有效拓宽城乡就业空间。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做好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人口等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第二节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创新培训内容,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培训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用更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拓展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丰富专业种类,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