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重庆】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7-07 其他 重庆
一、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生态安全屏障,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源头与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是继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之后我国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并指出重庆具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础,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是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具体行动;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内容;是积极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政治担当;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的坚实基础;是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主动作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共同使命;是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强化“上游意识”、承担“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的核心举措;是重庆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应有之义。

二、生态本底

重庆是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大山大江的资源本底特征明显。“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愿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协同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生态本底更加牢固。

(一)江河湖库水质总体优良。

全市江河纵横交织,域内有5300余条河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河流42条,水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2.65%;长江干流重庆境内全长691公里,三峡库区总库容近400亿立方米,维系着全国35%的淡水资源。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滚动实施“碧水行动”,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长江支流重庆段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重要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保护区能力不断提升,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到83%,水旱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日益健全。实施岸线整治专项行动,岸线布局和使用更加优化。零星湖泊镶嵌在长江、嘉陵江、乌江支流;水库3083座,其中大中型水库124座。通过实施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重要湖库水域功能达标率达到92.3%,48段城市黑臭水体消除黑臭。湿地资源分布较广,面积达到2072平方公里,通过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二)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自西向东形成盆中方山丘陵、盆东平行岭谷、盆周边缘山地,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6%。山体叠嶂起伏,大巴山系、巫山山系、武陵山系、大娄山系环峙盆周,以华蓥山为主脉的23条平行山岭南北贯穿市域中西部,155座规模以上独立山体和孤立高丘散布域内,地形复杂多样,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开发管控,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水土流失率下降至30%,石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减少。森林丰茂广布,林地面积达到7166万亩,森林蓄积量2.41亿立方米。依托天然林保护、国土绿化提升、国家储备林基地、森林抚育经营等工程,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5%。高山草场延绵,全市草地资源面积248.2平方公里,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是我国中低纬度区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原始的亚高山草甸。通过开展乡村振兴、农村绿化、退耕还草等行动,加大了对高山草场的保护力度,生态功能逐步释放。通过实施城市更新、国土绿化提升等行动,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保持较高水平。

(三)土地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全市耕地坡陡土薄,耕地保有量2912万亩,15°以上坡耕地面积占比39%,高等级耕地仅占耕地总量的12.9%,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5%。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耕地质量明显改善,耕地质量平均等别提高至9.7等。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使用行动,推进养殖污染防治、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等污染防治工程,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超过73.5%。通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严格管控和修复受污染建设用地,受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8%。通过实施尾矿库专项清理整改,推行尾矿库复林复草,生态环境逐步修复。

(四)生物多样性日益改善。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217个,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5.4%;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600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余种,生物丰度指数达到56。通过加大物种多样性保护,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积极保护。通过加大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典型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牧渔遗传资源、中药遗传资源、观赏植物资源得到妥善保护,与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引种回归等相关的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通过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90%以上的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亚高山草甸和灌丛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然保护地监测系统日益完备。

尽管“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尚未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目标要求仍存差距,生态系统还比较敏感脆弱,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山体一定程度受损,矿山地质环境未得到彻底修复;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有待深入探索,部分支流、次级河流水质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洪涝灾害防治存在薄弱环节;水土流失防治和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题尚未完全破解,土壤污染治理仍需加大力度;湖库水质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湿地草地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待提升;水生生物和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亟需加强。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深刻领会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意义,准确认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主要功能,科学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联系,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协同实施“守好山”“治好水”“育好林”“理好田”“净好湖”“植好草”“护好鱼”7项主要任务,完善体制和政策安排,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重庆篇章夯实绿色本底。

(二)基本原则。

——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进行全方位诊断,找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存在的问题根源,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目标体系,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定项目、定制度、定措施。牢牢把握住三峡库区水生态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重大生态环境风险。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对生态系统实行保护优先。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过多干预,辅以必要的人工促进措施,使退化、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并实现良性循环。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立足重庆全域,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为依据,加强与市外毗邻地区互动协作,构建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以生态本底为基础,聚焦重庆地域地理特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游一体化保护修复,打造立体生态屏障。

——制度创新,政策保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抓住国家新一轮政策窗口期,注重政策集成,抓好政策兑现,将国家政策势能转化为重庆实践动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保护成果。

(三)功能定位。

——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以长江干流重庆段及其主要支流为重点,切实加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重点保护和涵养好三峡库区这一大“水窖”,为全国淡水资源跨流域大范围水资源调配拓展空间,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安全。

——国家重要生物基因库。聚焦物种多样性、遗传资源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加强江豚、中华鲟、崖柏、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恢复生境物种品类,建成全国重要生物基因库。

——长江生态风险防范屏障。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升重要蓄滞洪区能力,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行洪安全,为建设安澜长江作出重庆贡献;控制好水土流失,确保长江黄金水道通航安全;培育好千里林带,发挥释氧固碳功能,助推长江上游地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四)建设目标。

到2022年,全市生态安全格局日益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轮廓初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逐步显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生态安全格局更加优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气候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更加健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初步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功能更加突出,全市山水自然之美、城乡特色之美、人文之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之美充分展现。

——空间格局更优。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控制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为1.03万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2]6700平方公里。

——山更青。主要平行山岭和近郊重要独立山体全部实行划线保护,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4.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下降至28%以下,新增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面积2000平方公里。

——水更秀。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林更美。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7%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3%及以上,森林固碳能力不断提升,森林碳汇量持续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田更良。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12万亩,耕地质量状况实现总体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75%,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湖更净。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3]提高到95%以上;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消落带库岸环境治理50公里。

——草更盛。草地资源保有量稳定保持在248.2平方公里及以上,生态功能充分释放,重庆高山特色草场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保持在39.8%及以上。

——鱼更丰。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面积比例稳中有升,生物丰度指数提高到60,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有效保护。

——生产生活更绿色低碳。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四、空间格局

加强与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实施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联动市外生态毗邻地区,结合全市“一区两群”的生态本底、生态功能、生态需求,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为主体,以平行山岭、次级河流、生态廊道为主脉,以重要独立山体、大中型湖库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为补充的“三带四屏多廊多点”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

(一)“三带”。

“三带”即长江、嘉陵江、乌江组成的生态涵养带(含三峡库区土壤保持重要区),联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上下游毗邻地区,主要发挥水质净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二)“四屏”。

四屏即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组成的生态屏障(含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大娄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联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陕西等共同山体屏障地区,主要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功能。

(三)“多廊”。

多廊包括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云雾山等23条平行山岭,大宁河、涪江、阿蓬江等37条次级河流,以及重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通道,联动周边共同山体屏障和流域上下游地区,重点保护珍稀鱼类洄游通道和珍稀陆地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维育市域景观生态廊道。

(四)“多点”。

多点包括樵坪山、云篆山等重要独立山体,长寿湖、龙水湖等大中型水库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形成市域生态斑块,共同发挥水质净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五、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主要任务

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实施“山水林田湖草鱼”七项主要任务,增强各项工程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实现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强化生态屏障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等功能。

(一)守好山,呈现“层峦叠翠”。

按照深山峡谷、平行山岭、独立山体分类指导,坚持“保护—修复—管控”并行推进,筑起坚固的立体绿色屏障。

守卫深山峡谷脊梁。加强对大巴山、巫山—七曜山、武陵山、大娄山等主要山系自然风貌的整体保护,重点是强化对天然林草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护好峰、崖、洞、谷等特色景观。对自然状态不完整、已遭人为破坏的山体要恢复自然形态和生态功能,对裸露的山体进行补绿修复,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做好灾害点治理和生态恢复。持续推进水土流失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林草植被保护修复;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新技术,开展石漠化区域替代产业开发,推动石漠化区域生态化利用;到2025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0平方公里。积极稳妥推进重要生态脆弱区域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工作,减少人为活动对山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开展山地型自然保护地评估调查、优化整合、勘界立标,实施自然保护地电子围栏工程,建立监测系统和智能化监测网络,实现对自然保护地的动态监测管理。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选取部分1000米高程以上、气候凉爽、符合建设条件的中山地区适度发展休闲游憩和避暑度假产业。

保护低山丘陵风貌。推进“四山”保护提升,完善“四山”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现有建筑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加强森林绿化和精细化管理,优化提升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品质,规划建设南山城市山地公园。开展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山体缺口和矿山疤痕补绿修复,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对资源禀赋较好的矿山,因地制宜建设矿山公园,到2025年,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24.5平方公里。指导在建矿山有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将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云雾山等23条平行山岭纳入市级重要山体保护名录进行划线保护,健全开发管制体系,及时查处违法开发建设、毁坏山体形态、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在符合管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发展休闲民宿和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

提升独立山体品质。将樵坪山、云篆山等67处近郊重要独立山体纳入市级重要山体保护名录进行划线保护。通过森林抚育、纯林改造等措施提升森林质量,让城市重现“五彩斑斓”。实施“坡坎崖”治理,塑造一批城中山脊线景观。依托自然保护地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弘扬传承生态文化。在保护山体生态和符合规划的条件下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建设一批山地生态公园、旅游养老设施和休闲民宿。

(二)治好水,守护“安澜长江”。

坚持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四水共治”,推进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强化与岸线的有机联系。

保持水质健康。开展沿岸污染治理,补齐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处理率达到95%以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配套管网覆盖率不断提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深化工业园区(聚集区)污水集中处理,鼓励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中水回用。强化船舶污染防治,推进船舶污水上岸集中处置,加强船舶管系、临时储存设施改造;确保船舶废弃物多功能接收船舶和专用转运码头稳定运行;强化危险化学品船舶换装洗舱;推广使用LNG船舶。加快清漂码头、清漂船舶、漂浮垃圾转运等设施建设,提高水域清漂作业效率。探索开展矿井水污染治理。开展污水偷排偷放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江河湖库以及三峡库区175米水位淹没区内禁止采用网箱等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产养殖。积极开展市级示范河流创建,持续推进梁滩河、龙溪河等重点次级河流综合治理,到2025年,全面消除长江支流重庆段和嘉陵江支流重庆段劣Ⅴ类水质断面。

恢复水体生机。恢复自然水道,科学建设人工水道、连通调蓄、引排工程,构建多源互补、生态健康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实现区域丰枯调剂平衡。将生态水量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保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巩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加强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开展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推进小水电绿色发展。各类水利水电、航运枢纽等工程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日常运行调度规程,建立常规生态调度机制,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以三峡库区主要一级支流为重点,持续开展重点河流和水库富营养化监测预警及控制。深入推进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围绕“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定位,建设高品质生态湾区,到2025年,建成“两点”的承载地、“两地”的展示地、“两高”的体验地;加快推进14个重点江心绿岛生态保护修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提升水源质量。依法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分,清理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完善标识标牌,健全管理档案。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定期监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源,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推进城市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到2025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3%以上。

保障水域安全。加快实施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工程,到2025年,全市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到88%。推进与四川、贵州等周边省份开展河流、水库群联合调度合作。提升重要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保护区能力,健全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乡防洪标准,排查整治防洪薄弱点。健全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

打造绿色岸线。开展沿江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沿江化工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整治行动、沿江固体废物大排查专项行动。公布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河道名录,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和岸线保护范围,制定岸线保护规划,按照“三线一路”的原则协调与建设用地的关系,严格控制岸线开发建设,促进岸线合理高效利用。合理规划河道砂石资源可采区和保留区,依法划定禁采区和禁采期,严格控制采砂区域、采砂总量和采砂区域内的采砂船舶数量。深入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分类整治护岸,优化岸线功能,绿化美化江岸设施,重塑“两江四岸”生态功能,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的滨江绿带系统。加快推动沿江企业“减排扩容”,为岸线腾出生态环境容量。

(三)育好林,构筑“绿色长城”。

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家储备林、长江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促进森林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强化高山森林防护。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加强对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高山屏障的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完善天然林管护制度,划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建立地方政府天然林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和天然林资源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天然林保护监管制度。加强天然林管护站点建设。建立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休养生息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管天然林地占用。实施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补植阔叶树和珍贵树木,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林分结构,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评估,提高森林质量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防护功能。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攻坚行动。对森林系统的珍稀动植物进行种源保存、人工繁育和野外回归,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完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监测体系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监测、预警及管控机制。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气候养生和休闲度假等新业态。

发展山丘林业经济。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等干支流两岸中山和丘陵地区,在夯实绿色本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特色经果林、中药材、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重点布局柑橘、笋竹、荔枝、龙眼等特色效益林业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四旁”植树,建设森林乡村和绿色示范村。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以耕地坡度25°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坡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等为重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巩固提升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实施退耕还林质量提升300万亩以上。

构筑滨江生态隔离。在消落线以上50—100米范围,结合江城江镇江村滨江地带品质提升和“长江岸线整治保护工程”,在污染企业搬迁和港口码头整治后腾退的土地、江河两岸公共空间、非城镇建设用地后退蓝线控制区域等开展造林绿化和林相改造,建设生态缓冲隔离带,保护修复两岸生态系统,打造沿江生态廊道,到2025年,新建修复生态缓冲隔离带335公里。丰富滨江生态景观,提高生态景观品质,选择适宜的有较高季相变化的树种开展营造林,丰富森林层次结构,凸显四季自然变化,将长江重庆段建设成为风景带、旅游带、经济带,促进长江沿线生态旅游业发展。

留足城镇森林空间。结合城市品质提升、污染防控治理和城乡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城镇及各类园区绿化、零星间隙地植树和林相提升改造,实施江河岸线近绿亲水生态修复工程。以绿化、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依托水系、山体和道路,加强绿色道路网、城市绿廊网、生态水网和绿色交通网等绿色生态网络建设,实施道路绿化,种植滨水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开展绿道绿廊建设,形成连接城乡的森林景观带。围绕新型城镇化,以海绵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载体,新(改)建一批以森林系统为主的城市公园、生态公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生态效果。

(四)理好田,孕育“四季丰盈”。

实施“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粮食生产监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确保只增不减。对于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到地块,引导种植目标作物,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对粮食种植面积大但划定面积少的进行补划,对耕地性质发生改变、不符合划定标准的予以剔除并及时补划。坚守粮食生产功能区,坚决防止和查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违规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等行为。

确保耕地数量稳定。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将相关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指标细化落实到斑图地块,确保图、数、实地相一致。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到2025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03万平方公里。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实行建设用地审批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补充耕地能力挂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监督。

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将中低质量的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实施提质改造。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进农田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加强土壤改良与培肥,开展土壤酸化综合治理,改善土壤pH;推广秸秆资源化还田技术;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利用土肥水光热资源,推广绿肥种植。运用环境友好耕作技术,因地制宜开展半旱式栽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行等高种植。

加强耕地污染防治。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和高效低风险农药,加强禁限用农药监管;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构建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广加厚和可降解地膜,建立健全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耕地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对于重点地区进行农作物与土壤的协同监测;严格控制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有机污染治理。完善尾矿库调查评估,妥善处置尾矿库。加强典型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提升农业环保应急监测能力,加强市级和区域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建设,开展农业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培训。

(五)净好湖,重现“五彩明珠”。

提升湖库生态环境品质,维护湿地生态资源安全,有效发挥调节水分平衡、改善局部气候、有效净化水质的作用。

提升湖库生态环境品质。在城市黑臭水体现有治理成果基础上,综合采取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持续巩固治理成效,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持续保持在100%。继续推进良好湖库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质稳中有升。大力实施退田还湖、生态补水、水生物净化等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搞围湖造田、填湖造地、挖湖造景。

维护湿地生态资源安全。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估,建立湿地资源数据档案。申报国家重要湿地,发布市级重要湿地名录。实行湿地面积总量控制和用途管控,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湿地。在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区域开展湿地植被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湿地有害生物防治、污染控制、清理淤泥、生态补水、增殖放流等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逐步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加强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实施排污口下游、主要入河口等区域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培育湿地生态产业,推动湿地与农业、花卉苗木、民宿、生态旅游、康养、环保、自然教育的融合。研究成立三峡库区(重庆)消落带治理研究中心,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实行消落带分区分类保护和多级治理,到2025年,新增消落带库岸环境治理50公里。

(六)植好草,还复“草长莺飞”。

立足重庆高山草场特色资源,释放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打造具备南方典型生态特征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和城市绿地生态景观。

释放高山草甸生态功能。对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特殊作用的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加大对巫溪大官山、巫山葱坪、开州雪宝山等草场的原生态保护力度,在保持草原面积不减少、草地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强化对武隆仙女山、石柱千野、巫溪红池坝、城口黄安坝、涪陵武陵山等草场的生态保护修复,在不破坏草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严控开发强度。

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空间。结合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工作,优化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格局,适度增加人工草场面积,强化对城市绿地现有人工草地保护与利用。开展山城公园、山城绿道、山城花境等系列建设,提升城区绿色公共生态空间的连接度,形成完整的绿网结构,增强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自然的城市绿地空间。

(七)护好鱼,唤回“鱼翔浅底”。

以鱼类资源为重点,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生生物基因,促进水生态功能修复。

全面推进长江十年禁捕。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对全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有序做好退捕禁捕工作。深入实施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行动,斩断从捕捞、运输,到销售、餐饮的地下产业链。加大“三无”船舶排查处置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制售捕捞渔具行为,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捕捞行为,加强联合执法和暗访检查。积极稳妥引导退捕渔民转岗就业创业,有效保障就业困难渔民基本生计。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补奖资金足额到户,配套措施保障到人。

加强水生物种多样性保护。开展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适时调整完善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聚焦长江干支流湿地与河流等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加强对巫山北鲵、胭脂鱼、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洄游通道的保护。积极参与建立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实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加快恢复水生生物种群适宜规模。

加强水生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重点保护中华鲟、达氏鲟(长江鲟)、胭脂鱼、江豚等珍稀野生水生生物和“四大家鱼”等渔业遗传资源。推动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引种回归等相关设施建设。完善全市水生物种资源数据库,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生物基因库。

加强水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充分考虑水生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完善涉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补偿机制。重点保护长江、嘉陵江、乌江及其支流等江河生态系统,以及三峡库区消落带、喀斯特沼泽湿地和山地溪源等湿地生态系统。严格水电资源开发的监管。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示范区建设,管护好水域和湿地自然保护地。

六、绿色发展主要任务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一)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建立生态经济体系。

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重庆特色生态经济体系。

着力培育生态产业。依托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等。大力推广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业消费品生产基地,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完善生态农产品标准体系,巩固提升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提升“巴味渝珍”“三峡”等区域公用品牌绿色内涵。探索高山气候价值化实现路径,选择气候适宜、环境良好的地区重点打造一批生态避暑和康养精品基地。实施古村复兴和“拯救老屋”行动,系统复活古村风貌,积极发展休闲农庄、乡间客栈、文化驿站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丰富乡村生活体验,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握“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用好人文和生态两种优势,突出“三峡”“温泉”“乡村”“人文”“山城”五大主题,大力发展文旅融合、文体融合、文化创意、文化数字内容等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依托本规划重大项目实施形成的市场需求推动全市绿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做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产业服务一体化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建成国家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深入融合发展,促进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全方位全过程全产业链协同。培育发展节能医生、环境管家、全过程绿色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绿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工业园区、小城镇为重点,探索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启动一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模式试点。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尽快形成产业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积极开展绿色示范。高质量规划三峡库心区域绿色协同发展,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将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等融入东部生态城规划建设,构建以广阳岛片区为核心的“一心三带七群”空间格局,将东部生态城建设成为山水林共生、产城景一体、业游居相宜的“世界级平行岭谷生态文明典范”。支持缙云山、金佛山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推动重庆经开区等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设立以政府出资为引导、龙头企业出资为主体的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股权纽带促进绿色产业链上下游共生发展。

(二)以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为主导,打造山清水秀美丽宜居地。

城乡共治、软硬结合,建设最美山地花园城市,打造巴渝特色美丽乡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系统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宜居性。

建设最美山地花园城市。推动城市更新与生态恢复有机结合,实施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和109公里岸线治理提升,打造20条、427公里“清水绿岸”。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站等卫生环境薄弱区域,提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存量垃圾堆场治理。安全处置城市粪污。统筹地下地上管网改造建设,强化“雨污一体”“厂网一体”规划建设,提高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和治理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升市政设施和市容环境品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开展山城公园、山城绿道、山城步道等山城系列品牌建设。

打造巴渝特色美丽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治理,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提高到100%。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完成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巩固拓展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基本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种类型,分类推进巴渝特色的乡村振兴。统筹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格局和农业生产的自然肌理。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围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软硬件设施改造提升。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倡导绿色办公、低碳居住,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指尖上的浪费”。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研发推广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鼓励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物流器具。推进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绿色消费。推动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率先实施绿色采购和节能减碳行动。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开展城市绿色生活评价,营造全社会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新风尚。

(三)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线,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加快制定全市和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提前达峰。加大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将钢铁、水泥等“两高”行业作为工业达峰行动的重点。持续开展固定资产项目节能审查,探索推行碳排放评估,防止“两高”产业无序增长。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化建设,发展新能源汽车和非机动交通,加强机动车出行需求管理,推广现代运输组织方式,提高现代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实施各类重大林业工程,着力增加林业等生态系统碳汇。持续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和零碳示范区。创新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总结碳排放交易试点经验,主动对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研发创新固碳等新技术,实施一批试点工程。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全面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因地制宜发展水电,稳步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比重。大力推动涪陵、南川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健全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推动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加快推进外电入渝,增加市外清洁能源输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持续推进燃煤消费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强节能审查与监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提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推进建设用地“增存挂钩”。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水平,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利用,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支持开展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煤矸石、锰渣等制备新型建材等高值化产品制造及推广应用,建设南川、綦江、潼南等国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进污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建设珞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废弃电子产品、废铅蓄电池、废钢、报废汽车、废塑料回收利用水平,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七、制度建设

立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任务要求,构建“确权—保护—修复—利用—监管—联动”六位一体的制度体系,用更严密的制度和政策保护生态环境。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行使机制,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保护农村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保障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建立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评价,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依法有序开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内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定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一张蓝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推动产业和人口从生态地区向优势区域集中。尊重自然地理格局,规划开发建设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控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布局。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天然林管护和修复制度。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建立湿地分级管理体系,规范湿地保护利用行为。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研究论证我市设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科学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国家自然保护地内特许经营制度。推动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取水权、水域滩涂养殖权、特许经营权退出和分类处置工作。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控力度,因地制宜划定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等管控边界。

(三)健全生态系统修复制度。

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试点。落实我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规划。探索建立以生态系统(区域)为单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复垦指标交易。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依法公开环境治理信息。坚持“谁破坏、谁补偿”原则,加强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适时调整征收标准。持续推进生态类“地票”交易,深化“林票”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推进森林覆盖率横向生态补偿。

(四)健全自然资源利用制度。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制度和资产审核制度。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消耗强度控制管理制度,开展取水工程(设施)登记核查。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强化环保产业支撑,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健全价格收费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体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标准和产业准入政策。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健全市场监测监管和调控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信用体系。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强化企业信用建设。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加强财税支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五)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发挥人大、行政、司法、审计和社会监督作用,实现对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全程动态有效监管,强力开展护水、护渔、护砂、护法、护民、护林“六护行动”。定期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并接受监督。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督察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平台,完善公益诉讼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衔接机制。优化自然资源资产审判专门化工作机制,构建自然资源资产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协同审判机制。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完善市级负总责、区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市级和区县财政支出责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库区消落带治理情况,以及能耗和碳排放考核纳入市级生态环保督察重点内容,建立完善“三江”流域常态化巡访暗访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

(六)健全保护修复联动制度。

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我市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平台,推动建立跨境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协调机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联合检查和执法专项行动。共同推进区域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生态廊道建设。开展长江、嘉陵江、渠江等流域污染治理省际合作试点,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查。实施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共同推进三峡库区及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善跨省市水体监测网络建设,建立上中下游水质信息共享和异常响应机制。加大跨界执法沟通合作力度,共同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标准统一,建立沟通协调、跨区域生态环境标准合作制(修)订机制。统一两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共享。

八、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工作由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调度。科学统筹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使相关规划与本规划系统衔接、层次清晰、分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在政策实施、项目推进、资金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抓好落实。区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统筹谋划、系统部署,建立任务清单和台账管理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抓好项目支撑。

建立重点项目动态调整、滚动实施机制。对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要围绕建设需要、必要性、资金落实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进行审慎论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条件成熟的项目要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快优化项目审核、规划、用地、环评、施工许可、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手续。项目业主要加强工程和投资调度,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用,形成可视化的实物工作量,扩大投资需求,发挥生态效益。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三)强化科技支持。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化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和先进生物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利用,加强生态屏障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屏障建设技术创新队伍、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系统治理的支撑。

(四)多方筹集资金。

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统筹做好项目资金平衡。争取将本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纳入长江流域发展规划,为落实国家补助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创造条件。财政部门统筹有关专项资金,加大对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抓紧策划储备符合信贷要求的项目,争取银行中长期低成本融资,鼓励企业发行绿色企业债券以及公司类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五)凝聚各方力量。

鼓励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注重发挥市场作用,设计利益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参与重点工程建设运营。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鼓励社会公众踊跃参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注重试点引路。

重点在“三带”等水生态走廊、“四屏”“四山”等山体生态功能区,以江河湖流域、山体山脉等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选择生态系统破坏较重、生态屏障功能退化、生态要素齐全可逆的区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和生态多样性保护试点,总结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在全市推广。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