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项目信息网 > 资讯列表 > 正文
【山东】济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2-14 仓储物流 山东
第一篇  总体战略篇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济宁市坚持以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物流效率为目标、以重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全域物流资源要素整合为抓手,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成效较为明显、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一)物流产业规模稳步攀升
“十三五”期间,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进一步下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2165亿元,同比增长5.5%,较2016年年均增长7.17%;物流业实现增加值较2016年增长0.39倍。全市现有区域性快递分拨中心10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62家。2020年,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9706万件、同比增长48%。

“十三五”期间,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如济宁金港港务集装箱“散改集”多式联运、嘉祥易隆港务煤炭储配中心、传化智联公路港、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中国蒜都冷链物流园、金乡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中国供销微山农商交易城一期、山东远信物流园、济宁蔬菜批发市场、运河壹号食汇城等陆续建成投产;山东京杭铁水联运物流园(梁山港)、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高新区滨河电商快递产业园等一批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启动建设;引进了德邦物流、苏宁集团、京东物流、传化集团等国内大型物流集团;培育了凯盛物流、金德物流、聚汇物流等一批物流骨干企业;同时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已建有14处县级物流分拨中心,133个乡镇物流配送站,1371个农村物流网点,初步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二)综合交通体系优势明显
公路设施方面,全市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160公里,居全省第5位,其中,高速公路6条,通车里程439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766公里。铁路方面,全市现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新石铁路、京九铁路、瓦日铁路、鲁南高铁6条铁路主干线,现有货运场站12个,目前在使用的与港口连接的铁路专用线4条,包括梁山港已建成9.18公里的铁路专用线,连接瓦日铁路;易隆港依托新荷兖日铁路;留庄新港南方港依托枣矿集团滕南支线,连接京沪铁路;泗河口港是济三煤矿的自备码头,依托兖矿铁路支线,连接京沪铁路。航空运输方面,济宁曲阜机场航班开通18条往返航线,通航城市达24个,2020年保障航班4418架次,货邮吞吐量1264吨。内河水运方面,内河通航里程达1100公里,其中Ⅲ级航道329km,通航总里程和高等级航道里程均居全省第1位。
多式联运体系初见成效。依托公路、铁路、港航、空港,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城市物流体系不断优化,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积极推进。雄商高铁、济枣高铁、济微高速、济宁机场已开始建设,济徐高速济宁段、鲁南快速铁路曲阜至日照段、岚菏高速已经通车,高速公路、快速干道、内河港口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兖欧班列和兖青班列已开通并常态化运营。
(三)港航物流持续稳步发展
目前,济宁京杭运河三级主航道210公里(约占全省的80%),覆盖10个县市区。全市拥有港口企业51家,港口吞吐能力达6400万吨,港口吞吐量4254万吨,在京杭运河沿线12个港城中均居第8位;嘉祥港区金港和友邦港相继开通了济宁-徐州、济宁-连云港、济宁-太仓等集装箱运输,内河集装箱运输达到1.6万标箱,在全市乃至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兖州陆港集聚效应增强
兖州陆港一批物流园区项目规划起点高、设施功能完备,已形成集聚集约的“虹吸效应”。传化智联公路港项目整合全市100余家中小物流企业,每天吸引500辆以上车次进场交易,配货时间从平均72小时缩减到6小时。海天交运集团物流园项目成功吸引百世快运、安能快运、奥克斯空调、鹏欣药业、中通快运、新华物流等国内外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入驻。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项目已引进极兔快递、拼多多菜团、滴滴橙心优选、顺丰速递等众多合作伙伴入驻。经典京东电商物流园项目成功引进京东、阿里、美的、海尔、德邦、中远海运等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同时,以引进大型物流企业总部、区域中心为重点,以货票同行、就地结算为主攻方向,目前已成功建成十四局集团全国物流结算中心平台,并上线运营。
(五)冷链物流特色初步显现
大宗生鲜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庞大,其中,大蒜、食用菌、淡水水产、肉类等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农产品资源禀赋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市冷链物流业主要集中在金乡县、任城区、邹城市等三个县市区,共有冷链物流企业678家,总储藏能力270万吨,其中,10万吨以上的企业2家,分别为山东灵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20万吨,金乡县盛业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储存能力为12.1万吨;5万吨-10万吨的冷链企业4家;万吨以上的冷链物流企业39家,累计储存能力101.43万吨,主要储存大蒜、辣椒、果蔬、肉食、水产等农副产品。2020年,一批冷链物流项目如盛业农产品初加工综合服务中心一期项目、金乡国际果品智慧物流园项目、蒜通天下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鲜农天下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等陆续建成投产。
(六)邮政快递行业快速发展
济宁市被列入全省唯一的国家“快递进村”试点城市。全市有邮政营业支局210多家,村邮站6000个。快递许可企业300多家,快递营业网点1000多处,实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德邦、京东、顺丰、申通、百世等知名快递企业在全市设立鲁西南区域性分拨中心10家。全市快递业务量1.97亿件,年均增长48%;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3.73亿元,同比增长3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7.40亿元,同比增长23.71%。
(七)物流科技应用逐步加快
卫星定位导航、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机电一体等物联技术和智能物流拣选系统、局域网等在全市物流行业中逐步推广使用,大大提升了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智慧邮政快递物流加快推进,全市已有近200处社区、机关、学校等安装了智能快件箱,有效解决城市快递物流配送最后100米宅配问题。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济宁市物流业虽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仍然有诸多“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一)内河航运优势发挥不足。济宁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运能675万载重吨,在京杭运河12个港城中居第1位,但是,2020年度港口吞吐量仅为4254万吨,内河吞吐量居第8位,仅相当于运河港口总吞吐量的6%。运输货种单一,煤炭占比高达80%,且只是单纯的散货运输,尽管去年集装箱运输实现了零的突破,但集装箱运输的瓶颈仍未破解。
(二)物流空间布局状况不优。整体来看,园区布局缺少规划,与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不紧,存在同质化竞争,运营效果不佳,集聚承载力弱。物流枢纽站场基础设施衔接不足,集疏运不畅,联运综合能力弱。港产城融合度不高,港口之间缺乏组合效应,产业之间缺少链条支撑,城市与产业对港口没能起到支撑和依托作用,港口对产业的拉动不足,对城市发展支持不大。
(三)物流企业品牌效应不强。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专业化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网络货运平台和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较少,更缺少标志性企业和上市企业,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集聚度不高;物流运作模式较为粗放,服务方式单一,效率不高,服务内容有限,停留在传统的仓储和运输领域,物流人才严重短缺,供应链管理意识弱化,增值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物流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硬件方面,标准化立体仓、前置仓、标准化程度、智能分拣线、新能源车辆应用等基础设施明显不足;软件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和综合的物流服务理念,缺少物流大数据平台和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物流服务的柔韧性和敏捷性不强。
(五)物流资源要素集聚不顺。物流业外延扩张特征明显、内涵提升效果不佳,创新能力总体偏弱,资金、技术、人才、数据向物流业流动仍有诸多障碍,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社会资本助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足,信息化平台和高新技术应用还不充分,发展方式简单低端。
三、发展机遇
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世界经济动能加速转换,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的交流深入推进,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济宁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明确实施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工程,为济宁市发展“运河物流”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近5年,国家在指导、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先后出台了约20个文件,为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省内形势看,山东省获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中提出充分发挥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的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菏泽、泰安港为辅助,其他一般港口为补充的航运体系;《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鲁南经济圈临沂、枣庄、济宁、菏泽等4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城乡发展互促互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区域开放合作;近年来,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先后出台了8项指导性文件。政策叠加优势必将助推济宁市物流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
从济宁实际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专题研究加快物流业发展工作,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济发〔2020〕15号)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制定印发了《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加快推进运河物流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强力突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把济宁打造成全省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从行业环境看,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内循环的作用和地位逐渐放大,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生产企业不断剥离非核心业务,物流业与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因素为济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国内市场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在商贸物流领域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物流业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济宁物流业不断向现代物流迈进。
四、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济宁物流业发展既有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国际环境动荡巨变。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全球化不确定性增大,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演化,经济发展波动和金融风险等不利因素并存,给现代物流业带来业务量下降、流动资金困难、利息成本增加、投资减少、影响行业发展信心等诸多威胁和挑战。
区域竞争不断增强。周边城市及枢纽节点,特别是徐州和临沂两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招大引强力度不减,新兴业态和模式不断集聚,物流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先行优势”,给济宁市物流业发展带来“阻挡效应”。
物流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方式相对低端粗放,物流企业“小、散、弱”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组织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与相对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差距,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降本增效任务艰巨,产业链条急需向深度和高度拓展。
总体上,“十四五”时期,济宁市物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需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视察山东、济宁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聚力突破数字强市、交通物流强市”的要求,立足服务新发展格局、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济宁市产业、资源、区位和综合交通优势,以兖州国际陆港和运河物流“一点一线”特色物流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强化“水运+”多式联运和构建市、县(区)、乡、村四级配送网络为抓手,统筹推进四个核心工作、五项重点任务、实施七大工程,打造功能完备、网络发达、绿色环保、特色鲜明、“干、支、仓、配”衔接顺畅、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济宁市物流业集约化、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
二、战略定位
立足济宁市物流发展基础,瞄准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充分发挥济宁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构建基础设施完善、运输通道畅达、组织管理先进、绿色智能高效、港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济宁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国际陆港物流示范先行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区域型电商物流集聚中心,打造成为对接长三角、横贯中亚欧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三、基本原则
(一)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充分挖掘影响济宁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制定“对账销号”任务清单,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和济宁物流业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多措并举,实现“补发展短板、促提档升级”,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根据各县区物流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协同推进。各区县和重点园区要发挥自身优势,确立优先和重点发展领域,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三)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加快推进以济宁港各作业区的改造提升为基础的运河物流品牌建设和兖州国际陆港建设两个重点工作,强化多式联运和冷链物流两个物流特色。争取到“十四五”末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增强物流服务的柔韧性和敏捷性为目标,建设济宁市物流大数据平台和供应链服务平台,实现济宁市物流产业链、全工作流程数字化转型和产、供、运、销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提升物流组织化、网络化运作水平,构建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降低物流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促进物流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现代物流业软、硬件建设更加完善,物流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干、支、仓、配”衔接顺畅、组织方式和运作水平显著提高,“公水铁海空”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基本建成,城际、国内、国际物流网络进一步拓展,国际通达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力争“十四五”末,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具体目标如下:
物流发展规模不断提速,到202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60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亿吨、7000万吨和20万标箱。
物流设施网络更加优化,形成兖州国际陆港、运河物流产业带“一点一线”主体布局;基本建成山东京杭多式联运集聚区、任城临港物流产业集聚区、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集聚区、邹城多式联运物流集聚区、微山国家内河绿色动能船舶物流集聚区等5个物流聚集区;投产运营汽车产业物流基地、济宁空港物流基地、济宁商贸物流基地、济宁机械制造物流基地、运河B保物流中心基地、济宁南部新材料物流基地、济宁集装箱制造物流基地(梁山)、济宁钢铁加工物流基地(梁山)等8个物流基地。物流通道和物流网络基本建成。
物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引进和培育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供应链服务企业达10家,培育10个超10亿级骨干物流企业,其中上市企业1家,5A级物流企业3家,4A级物流企业5家;超亿级物流企业30家。
物流行业内涵明显提升,建成区域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和细分领域自平台,建成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物流企业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广泛提升,新增地方物流服务标准5个,全市标准化托盘(装具)等使用率达到30%,试点企业标准化托盘使用率到达90%,新增标准化仓储面积50万平方米,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联动,制造业对物流业满意率达到95%以上,生产制造、加工类企业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
物流辐射能力持续扩大,形成河海联运、兖欧班列、航空货运三大国际物流通道;中欧班列货源稳中有升,“五定”班列稳定开行;积极申建航空口岸开放。


第二篇  总体设计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围绕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国际物流体系、制造业物流体系、商贸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电商物流体系,依托公、水、铁、空立体交通优势,充分挖掘兖州国际陆港和运河水运发展潜力,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两核带动、五区引领、八园驱动、八地助力、多点支撑”的“2588”物流空间布局,形成县区覆盖、重点突出、服务产业、特色鲜明、协同联动的布局特色。
“两核”,即推进建设兖州国际陆港和提升改造济宁港,做大运河物流,形成“一点一线”发展格局,打造济宁市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的核心区和带动区;
“五区”,即规划建设山东京杭多式联运集聚区、任城临港物流产业集聚区、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集聚区、邹城多式联运物流集聚区、微山国家内河绿色动能船舶物流集聚区等5个特色鲜明的物流集聚区;
“八园”,即推进建设兖州公铁联运物流园、高新区滨河电商快递产业园、济宁蔬菜批发物流园、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邹城铁水联运物流园、运河壹号冷链物流园、高新区医药物流园、山东凯盛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8个百亿级重点物流园区;
“八地”,即规划建设汽车产业物流基地、济宁空港物流基地、济宁商贸物流基地、济宁机械制造物流基地、运河B保物流中心基地、济宁南部新材料物流基地、济宁集装箱制造物流基地(梁山)、济宁钢铁加工物流基地(梁山)等8个特色产业物流基地;
“多点”,即规划建设十个县级快递物流配送中心、百个乡镇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千个村级快递物流便民服务站。

第四章功能定位

一、两核带动区
以兖州国际陆港的深入推进和济宁港的提档升级为两大核心任务,打造“一点一线”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引领济宁市物流业转型升级。
(一)兖州国际陆港
依托兖州“九省通衢、齐鲁咽喉”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产业优势,规划济宁现代物流业“两核带动”布局的东部核心区和“铁路+”多式联运主要承载地,构建成为立足鲁西南、服务山东、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供应链组织服务中心与产业服务基地,打造具有创新力的“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服务集聚区和综合服务型智慧物流枢纽。
1. 主要物流业态。规划建设公路港、航空货运物流、保税仓储、商贸物流、多式联运场站、电商快递物流、区域分拨配送等重点项目和园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 主要服务功能。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中间品、辅料等的集中存储、交易交割、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物资提供采购、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出口加工、流通加工、仓储与分拨配送;为兖州铁路北站提供集疏运和公铁联运“门到门”服务,以及生产生活物资的仓储与配送、包装、货代等综合物流服务,形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
(二)济宁港
立足济宁市“以河兴市”战略以及济宁港的地位、作用、性质和发展方向,打造西部物流特色核心区、主要增长极和“水运+”多式联运主要承载地以及国际物流大通道重要枢纽基地、区域开放合作高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物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成为推进运河经济带建设和济宁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以及“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具体功能定位如下:
1. 高端物流业态聚集功能。以济宁港主城港区为重点,规划建设以物流总部基地、电商总部基地、物流人才培育基地、物流大数据中心、大宗货物交易平台、物流金融中心、供应链与物流科创中心、体验式智能仓储中心、企业孵化基地为主要业态的高端物流集聚区,成为济宁港和济宁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2. 国内外贸易示范引领功能。以济宁港主城港区为重点,规划建设内河保税港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国际名优特产品进口展示、交易和分拨;探索实施“以港促贸、以贸兴港”战略,发展煤炭、钢材、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生产加工、集装箱运输和仓储交易,构建内外贸融合示范区。
3. 多式联运枢纽集群功能。发挥济宁港上乘瓦日铁路、新兖铁路,横贯西部资源富集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带,下依京杭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区位、资源优势,推进与苏浙沪皖、两湖一江等地的双边合作,对接长三角经济带,全力打造覆盖全国、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现代绿色智慧物流多式联运“枢纽港集群”,做实开放大通道,做优开放大平台,做大开放经济,打造“一带一路”多式联运区域性节点。
4. 物流产业集群汇聚功能。依托济宁港交通枢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政策助力等优势资源,推动水运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成为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集聚中心,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二、五大特色物流集聚区
结合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济宁市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建设物流集聚区,实现五区协同,做大做强“水运+”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区域性物流优势,打造鲁西南地区一级物流节点、一级物流骨干网。
(一)山东京杭多式联运集聚区
位于济宁港梁山港区寿张集作业区、梁济运河右岸。依托梁山县“北接京津唐、南通苏杭、东连日照、西达瓦塘”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及京九铁路、瓦日铁路、京杭运河交通叠加优势、“煤下矿上”的物流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心五区”,即“互联网+金融+服务+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和码头作业区、铁路装卸区、大宗散货区、集装箱件杂区、临港工业区,布局临港产业园,开展港口运营、船舶运输、港航建设、船舶与集装箱制造、综合物流、金融服务、大宗商品贸易与信息服务等8大业务板块,发展“前港后厂”模式,打造全国内河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支撑园区: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园(梁山港)、梁山经济开发区、梁山工业园、梁山食品工业园、梁山涂料产业园、梁山玻璃产业园、梁山家居产业园、梁山轴承产业园等。
服务产业领域:煤炭、矿石、家居建材、节能环保装备、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涂料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生产制造、玻璃、轴承、商贸物流等。
(二)任城临港物流产业集聚区
位于任城区西北部跃进沟入运河口,毗邻京杭运河主航道。依托近邻高速、国省道,出口便捷,铁路专用线可连接日荷、京沪铁路的交通优势,规划建设港口服务功能区、进出口贸易及保税区、高端产业发展区、仓储物流区、铁路功能区、商业旅游区、物流交易中心等,构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辐射鲁西南、豫东南,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的综合保税型物流园区,积极对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要求,打造成为鲁西南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基地和对外开放新平台。
支撑园区:济杭物流园、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汇银港务中心、济宁祥城北港务有限公司铁路物流园、济宁北港物流园、山东京杭集装箱多式联运产业园区(龙拱港)、跃进沟作业区物流园区、济宁商贸物流园区、鲁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嘉祥县仲山镇物流服务站等。
服务产业领域:煤炭、建材、农副产品、集装箱适箱货、工业制成品、汽车贸易、内河集装箱运输以及仓储物流、商贸物流、物资转运中心、粮食期货、快运快递等物流业态。
(三)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集聚区
依托金乡县大蒜产业优势,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建立区域性“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模式,推动大蒜等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化、集团化发展,提高冷链物流设施的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水平,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支撑园区:鲁西南商贸物流区(山东金恒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金乡盛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山东凯盛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富瑞驰物流园、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首农农产品应急储备智慧冷链物流基地、传化城市物流中心)。
服务产业领域:大蒜加工、辣椒加工、生物技术、烘焙休闲食品、国际物流以及企业农特产品的加工、销售、仓储、运输等。
(四)邹城多式联运物流集聚区
位于济宁港邹城港区。依托邹城工业园区太阳纸业、荣信集团、鲁抗集团等企业聚集优势和太平港、荣信港水运物流优势,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构建立足地方,链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集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功能集聚区,完善区域运输格局,打造区域多式联运新高地,服务济宁东部工业区及周边地区物流贸易,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的协调发展。
支撑园区:邹城铁水联运物流园(太平港、荣信港、正方港)、邹城市(大束)农副产品直批电商综合物流博览园、交运物流园、郭庄水果批发市场、郭庄蔬菜批发市场等。
服务产业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矿山机电、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煤化工、煤焦化、食用菌类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
(五)微山国家内河绿色动能船舶物流集聚区
位于微山县韩庄镇。主要建设新能源船舶等高端装备研发中心,仓储物流战略储备区,散货、大宗物资堆场,新能源船舶等制造厂区、舾装厂区等,打造江北现代化新能源高端装备生产基地。
支撑园区:微山临港工业园区。
服务产业领域:新能源船舶舾装、维修、养护、建造等业务、港口物流。

三、八个重点物流园区
以重点产业集聚区、水运港口、铁路线等为依托,规划建设八大重点物流园区,作为服务济宁产业特色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改善物流结构的重要支撑,共同组建济宁市物流业二级物流节点,成为济宁市物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驱动力量。
(一)兖州公铁联运物流园
位于京沪铁路、新石铁路交汇处。抢抓鲁南高铁、济宁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强化跨界、整合、创新思维和国际化站位,依托兖州国际陆港总体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商贸物流、航空货运物流、保税仓储、多式联运场站、电商快递物流、区域分拨配送相关基础设施,服务煤炭、粮食、文教、纸类、工程机械类货物的中转分拨、仓储配送等,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重点服务产业:兖州车务段包括:济宁西站(钢材、化肥、润滑油)、兖州北站(煤炭、粮食、文教、纸类、工程机械类货物)、两下店站(矿建)、凫村站(煤)。
(二)高新区滨河电商快递产业园
位于济宁市高新区。规划建设中转分拨、仓储配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展览购物、科技研发等功能区,服务高新区物流业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快递物流产业大发展,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鲁西南地区快递物流中转中心和电子商务快递仓储集聚区。
重点服务产业:快递、电商件、医药、进出口商品流转等。
(三)济宁蔬菜批发物流园
位于济宁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农产品检测中心、信息发布监控中心、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仓储中心等“五个中心”,打造济宁农副产品统仓统配中心,服务市民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建设济宁城区最大的菜篮子基地。
重点服务产业:鱼湖产品、粮油、海鲜、农副产品批发、仓储以及冷链配送服务等。
(四)苏宁电商产业园
位于兖州区北环城路南侧。规划建设物流仓库、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天天快递分拨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搭建快递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智能仓储配送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和电商物流大数据服务等业务,打造鲁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天天快递分拨中心。
服务产业(企业):极兔快递、拼多多菜团、滴滴橙心优选、顺丰速递等电商快件的分拨、中转、派送和平台运营。
(五)邹城铁水联运物流园
位于邹城港区太平作业区北。规划建设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区,重点建设现代化物流交易园,并与济宁港航太平港、正方水运码头对接,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完善邹城区域运输格局,构建便捷、畅通的公、铁、水联运体系,减少企业运输成本,减缓道路交通及环境保护压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重点服务产业:煤炭资源、企业产品。
(六)运河壹号冷链物流园
位于济宁城区京杭运河沿线两侧。主要规划建设运河壹号和兴隆物流两大冷链主体园区项目,涵盖冷冻储藏、商品展示与交易、物流配送、分拣包装等功能区,着力打造鲁西南特色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直供基地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带动济宁食品冷链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和平台化发展。
重点服务产业:生鲜农产品、水产品、农产品电商分拨、仓储服务等。
(七)高新区医药物流园
位于济宁市高新区。按照高新区“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区、生物医药研发区、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区、医药物流区、产城生活配套与医养结合区等五大板块,打造山东省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产业新城。
服务产业(企业):国药控股济宁有限公司、华润济宁医药有限公司、济宁海王华森医药有限公司、山东辰欣圣润堂医药有限公司、山东海王阳光信诺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医药仓储、配送等。
(八)山东凯盛农产品物流园
位于济宁市金乡县。规划建设果蔬批发交易区、粮油干调批发交易区、仓储及冷链物流配送区、数字农展交易服务中心及配套生活服务区等,辅助建设大蒜展馆、辣椒展馆、茶文化城、五星级温泉酒店、餐饮文化城、花卉商城、果蔬大世界、配套住宅区等。创新交易方式,引入农产品拍卖平台,依托大蒜的出口网络和物流优势,实现东南亚特色水果和海产品与地方特色农产品双向互动,打造鲁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进出口基地。
重点服务产业:生鲜农产品、大蒜、辣椒、粮油等。

四、八个产业物流基地
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划建设专业化、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物流服务基地,“八地”联合助力实现济宁市物流业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促进地方相关优势产业快速成长。
(一)汽车产业物流基地
位于运河北段西侧的梁山县。规划建设与汽车产业相关的物流中心、排序中心、配送中心、器具中心、实训中心等,为汽车制造产业提供零部件存储、配送、包装、拣选、排序、JIT配送、SPS等精益物流服务,构建设施齐全、链条完整区域特色物流基地。
依托物流园区:山东京杭铁水联运物流产业园。
主要服务领域:中集集团、江铃集团、新兴际华、中航工业、河北物流,国内外知名零部件、材料供应配套商(富华、宝华、以及BPW车轴、赛夫华兰德、YORK、3M中国、日上车轮),重卡企业(一汽、二汽、陕汽、重汽、北奔、北汽福田、江淮汽车)等企业的生产、加工、制造。
(二)济宁空港物流基地
位于济宁新机场附近,新G327国道以南,S255省道以北、S105省道以西。规划建设食品冷链仓库、食品流通加工车间、特色食品虚拟展贸中心、医药物流仓库、快件分拣中心、航空货运与信息中心、联检报关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打造区域性空港物流样板基地。
依托物流园区:兖州国际陆港航空物流园。
主要服务领域:主要针对肉类、水产、高档水果等冷链食品;医药与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快递快件;快运货物等提供货代、货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国际物流等服务。
(三)济宁商贸物流基地
位于运河西侧经开区内。规划建设5个2000吨级装卸泊位,包括3个通用泊位和2个多用途泊位,以顺达港为依托,配套建设物流园仓储,港口综合办公区、堆场、道路等,搭建互联网物流平台、互联网货物运输平台、互联网货物仓储平台,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高地。
依托物流园区:济宁商贸物流园区。
主要服务领域:服务经开区及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领域的货物运输、装卸、存储、城市共同配送等以及仓储物流、物资转运中心、快运快递等。
(四)济宁机械制造物流基地
位于兖州区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标准仓库、增值加工中心、包装中心、物流中心、设备租赁中心、自动化设备展示中心等,为周边工程机械上下游供应商提供零件、包材、设备的存储、分拣、排序、配送、组装、预装配等精益物流服务,打造专业化物流服务基地。
依托物流园区:兖州公铁联运物流园区。
主要服务领域:兖州区工业园的机械制造类企业。
(五)运河B保物流中心基地
位于任城区的济宁港主城港区的跃进沟作业区。按照B保物流中心标准规划建设海关码头监管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等,配套建设公共航道3公里、泊位3个、道路30公里,给排水、电、暖气等设施,打造区域性B保物流示范中心,远期申建内河保税园区。
依托物流园区(项目):济宁市运河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项目、跃进沟作业区物流园区、中心城区骨干企业等。
主要服务领域:为济宁市国际贸易提供保税监管、保税加工、保税存储、清关报关等功能。
(六)济宁南部新材料物流基地
位于济宁港金乡港区胡集作业区,依托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煤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高端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发展以汶金线、原105国道、金丰线、胡集作业区港口、日荷铁路支线为基础的公铁水多式联运,构建集装卸、储存、配送、运输于一体的新材料产品物流贸易中心,服务济宁南部及周边地区,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优势。
依托物流园: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
服务产业领域:煤炭、焦炭、化工产品、粮食、件杂货等。
(七)济宁集装箱制造物流基地(梁山)
位于运河北段西侧的梁山县。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托合作主体各方在集装箱生产工艺、集装箱生产管理、集装箱贸易市场、集装箱运输服务、集装箱航线培育等方面优势,实施项目建设运营,致力于打造国家级集装箱产业集聚区和中转枢纽。
依托物流园区: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
主要服务领域:集装箱生产、加工、维修、养护、租赁、运输等业务。
(八)济宁钢铁加工物流基地(梁山)
位于运河北段西侧的梁山县。立足于整个专用车行业的钢铁高端供应商,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钢铁加工配送中心。
依托物流园区: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
主要服务领域:专用汽车设备加工、高端钢材加工及贸易物流服务。

五、多点快递物流网络
以规划建设十个县级快递物流配送中心、百个乡镇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千个村级快递物流便民服务站为基础,在城市和制造业基地周边规划建设现代化配送中心,在城市社区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优化城市商业区和大型社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农村物流和电商物流发展,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干、支、仓、配、‘最前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高效物流配送网络。




第三篇  核心工作篇

坚持“有重点地推进、有特色地打造”的物流业发展思路,围绕突出兖州国际陆港、运河物流“一点一线”两大重点工程和强化“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两大特色,加快物流载体建设,打造物流产业组团,统筹推进运河物流、兖州国际陆港、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四项核心工作,争取到2025年,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

第五章  做强运河物流

“十四五”时期,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济宁港战略支点作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动,以发展现代水运物流为突破口,着力布局大港口、规划大园区、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大港航、提升贡献度,构建全国一流的内河航运体系,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内河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等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运河黄金水道,港航经济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由4.5%提升到10%-12%,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建成“一干(双线)十二支”构成的干支衔接、区域成网的高等级航道网,京杭运河主航道全面实现二级通航标准,三级以上航道占比由40%增加到60%;重点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公路、铁路、水运实现无缝对接;新增各类泊位73个,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20万标箱,济宁港年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打造2-3家百亿级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培育千亿级港航物流企业1家,打响“运河物流”品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二、发展路径
(一)补齐运河物流发展短板
1. 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十四五”时期,对标江苏、浙江运河物流发展优势,加快补齐济宁运河物流在船闸通行效率、航道运输能力、集装箱运输等领域的短板。以“畅主线、通支流、补短板”为指导,尽快启动微山三线船闸建设,完成京杭运河主航道济宁至台儿庄段“三改二”、湖西航道升级改造、济宁以北梁济运河航道提升等工程建设;研究推进上级湖湖西航道升级改造、京杭运河跃进沟至东平湖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加快支流航道建设,实施等级提高和复航工程,推进白马河、洙水河等11条重要支流航道建设,加快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内河航道网络和寿张集作业区、跃进沟作业区、龙拱作业区、经开作业区等集装箱港口的建设进度,高标准建设六大枢纽(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邹城港区太平作业区、梁山港区寿张集作业区、微山港区微山作业区、祥城北作业区、经开区作业区)、三大港口(鱼台港区融孚港码头、鱼台港区复兴河作业区、嘉祥港区祥城北作业区),全面提升主干航道和支流航道等级,提高干支航道通达水平,缩短船闸通行等待时间。
2. 实施港口整合提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和“关停淘汰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开发建设一批”思路,以市港航集团为主体,按照国家环保、河长制、湖长制等要求,依靠规划约束、环保倒逼、兼并重组手段逐步整合辖区港口。发展“铁水联运(集装箱)+港口+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港口,积极引导非多式联运、非集装箱及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下的港口逐年退出市场,重点推进主城港区(跃进港、龙拱港、经开区港)、梁山港、嘉祥祥城北港、邹城太平港、微山港区(留庄港、曹庄港、韩庄港)9个铁水联运港(集装箱、园区)和鱼台港区张黄工业园作业区融孚码头建设。支持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提升“小散低污”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布局,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增加大型泊位,开展港口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和绿色化改造提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运河“亿吨港”、“绿色港”。加大对微山县和鱼台县港口整治力度,支持微山县加快整合除留庄新港南方港、曹庄港以外的30家港口,鱼台县整合除鲁泰港以外的5家港口。
3. 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跃进沟、龙拱、太平等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和各港口疏港通道建设,加强港口、物流园区与航道、公路、铁路网络的无缝对接,打通重要节点和“最后一公里”。推进各港口与瓦日铁路、日菏铁路、兖州国际陆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上海港的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构建“公水铁海空”多式联运新通道,实施“借船出海、借港上船、河海统筹”战略,增加港口服务领域和辐射范围。重点推进腹地“无水港”网络布局,构建以港口为枢纽,辐射广大腹地的物流网络体系,进一步扩大港口辐射范围。
4. 建设水上服务区。根据港口区位优势,支持梁山港、龙拱港、微山港建设服务济宁运河物流的船舶和集装箱维护保养、改装制造、燃料加注、水上LNG供给站等综合服务设施。支持其他港口“以问题为导向”加快补齐运河物流服务领域短板,重点建设韩庄服务区、微山服务区、留庄服务区、南阳服务区、济宁服务区、高楼服务区6大航道服务区,补齐航道服务短板,构建“大水运体系”。
5. 规划设立运河口岸。根据济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借势运河物流“通江达海”优势,支持济宁港研究和申报设立济宁港B保物流中心,争取准入、监管、通关、金融、税收、人员流动等方面的支持,设立运河物流口岸,积极拓展港口功能,新建冷链物流服务设施,提升国际贸易服务能力,优化运河物流服务结构,构建国际名优特产品区域分拨中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二)规划明确港口功能定位
依据发展基础和服务产业领域,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三)加快提升航运服务水平
1. 推进经济先进船型发展。加快船舶更新升级改造,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引导非标船舶退出航运市场。大力发展集装箱船舶,稳步推进LNG动力船舶的新改建工作,鼓励航运企业应用清洁能源船舶。
2. 加快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鼓励集装箱港口、航运企业与沿运、沿海港口、航运企业开展合作,继续开通集装箱运输航线,努力推动陆改水、散改集,着力提升水路集装箱运输比例。
3. 推动港航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港航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支持市港航发展集团整合水运企业,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大型水运物流企业,增强行业竞争力。引导航运企业与货主、港口、物流企业的联合,延长产业链,增强行业服务能力。
4. 发展高品质内河水上客运。促进内河水上客运与旅游、文化、城市的融合发展,推动水上客运旅游化、舒适化发展,提升客运品质。
(四)积极推进绿色港航建设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把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内河水运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运营全过程,鼓励相关企业和部门在航道建设和运行中不断优化工程设计、采用先进工艺和装备,降低施工、生产环节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推进绿色航道建设。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推进港口装卸、运输、仓储等关键环节技术升级改造,推动散货作业堆场全封闭改造建设,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提高大宗散货作业清洁化水平。推进港口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大力提升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加强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治理,推动港口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优先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支持航运企业加大船舶节能减排投入,积极推行船舶标准化,强化船舶污染管理,推动船舶防污设备配置,严格执行船舶排放标准。支持相关企业在船舶集中的港口码头建设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岸上回收和处理设施设备。
(五)加强智慧运河物流建设
加强水运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航道,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在港航业的应用推广,支持以济宁港为主体建设“政务服务、综合监管、应急指挥、业务管理、决策分析、公众服务、智能船闸、污染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港航平台和“无船承运人”网络货运平台、运河物流大数据平台、济宁港航智慧运营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航道建设,完成船闸ETC智慧改造,推广应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舶利用北斗服务系统。支持济宁港整合共享济宁市运河物流各港口运力资源、服务资源、贸易资源和企业资源,引领运河物流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性运河物流信息高地,基于信息化平台,实施港园协同(港口与物流园)和港港联动,提升运河物流效率,降低运河物流成本,提高运河物流服务质量。
(六)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按照“以港促产,港产融合、港城协调、以产兴城、产城互动”的原则,结合济宁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规划,沿运河物流带规划布局产业园、物流园,以“优化调整存量、引进培育增量”为指导,集聚优势特色产业,形成运河物流产业带,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1. 打造“港产城”融合试点工程。以港口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城市为核心,创建港陆联通、产业集聚、开放创新的新兴经济区,打造“港产城”融合试点工程,形成港口、物流园区、城市互为依托、互融共生的发展格局。
推进建设任城区铁水联运物流园区、邹城铁水联运物流园区、微山临港产业园区、鱼台复兴河临港产业园区4个试点工程;完善提升梁山铁水联运物流园区、嘉祥铁水联运物流园区、山东京杭集装箱多式联运产业园区(龙拱港)等3个铁水联运枢纽;支持济宁港拉长产业链条,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和“以港带贸、以贸促港、港贸互促”发展思路,围绕煤炭、钢材、建材等服务领域开展原料加工、大宗贸易、跨境电商、供应链集采、金融服务、新能源船舶制造、集装箱制造等增值业务,探索建设“运河煤炭交易中心”、“运河钢材交易中心”、“国际名优大宗货物交易中心”等多种贸易中心,积极发展内外贸兼备的运河物流枢纽经济。
促进港口与城市、产业园区相互融合,推动港区实现向产城融合、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专栏1  龙拱湖港居融合生态示范区
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南部,处于市区文化教育中心和太白湖自然景观核心的交界处,依托区域双核辐射,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在生态环境方面,南邻龙拱河,西边有京杭大运河、太白湖风景区,打造生态宜居社区。在医养资源方面,东侧紧挨济宁医学院、济宁中心医院,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支撑。
发展目标:建设40万标箱集装箱项目,7个2000吨级泊位,以及济宁西站-龙拱港9.37公里铁路专用线,具备1500-2000万吨货物吞吐能力;依托投资方及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港-产-居-游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产城融合片区,以智慧型现代化港口产业园为核心,融合商业综合体、酒店、康养、居住等配套产业,助力济宁打造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2. 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依托 “港产城”融合试点工程,积极在铁水联运、港口物流、大宗货物低碳运输、新兴产业导入、航道生态护岸、LNG动力船舶、绿色低碳港口等相关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活动。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现有航道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托梁山、任城、邹城、微山、嘉祥、经开、济宁新材料园区七大铁水联运枢纽,积极推进与之配套的物流园区建设,引导港航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产业向港口、沿运园区和产业带集聚,以港口集群促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导入信息技术、先进设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化工、纺织服装、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船舶建造基地和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基地。
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多式联运,实施港航联动、港铁联动、港路联动、海河联动、区港联动,努力实现物流链的无缝链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腹地“无水港”建设,形成现代化无水港网络,构建异地大通关格局,实现港口与腹地物流链资源的有效整合。
深入开发运河沿线旅游资源,以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风情游憩、滨水生态休憩为主体功能,以沿运县(区)为节点,大力发展古运河文化旅游,塑造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的城市形象;形成航道景观交通走廊,扩大洙水河、老运河、白马河、梁济运河等航道水上旅游功能;以微山县、鱼台县为主体,打造江北最大的内陆湖泊区综合型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地。
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开通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引导集装箱适箱货入箱,推动陆改水、散改集,提高水路集装箱运输比例。
研究和申报设立济宁港B保物流中心,争取准入、监管、通关、金融、税收、人员流动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济宁市向内陆国际化都市转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
强化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在各港区规划建设商业、餐饮、住宿、城市综合体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临港服务区。
3. 积极落实安全水运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政府、部门、企业”三个责任,积极推进港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依法治理非法从事内河水路运输经营行为,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机制。完善留庄、南阳、微山、韩庄搜救基地功能,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市内河水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企业培育
积极支持培育任城铁水联运物流园、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园、微山县临港产业园、泗水县铁路智慧物流园、嘉祥铁水联运物流园、任城临港物流产业园、邹城铁水联运物流园和济宁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铁水联运物流园等临港产业园,构筑公、水、铁、空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组团,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形成北方最大的特色鲜明的大运河物流产业带,为煤炭、矿石、建材、粮食、汽车、家具等大宗货物提供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专栏2  运河物流重点项目
1. 任城区铁水联运物流园项目
占地约1000亩,新建15个2000吨级泊位及辅助设施,建设码头配套物流仓储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仓储中心约4.3平方米,海关监管指挥中心、智慧物流信息共享中心、物流科技研发大厦、拆装箱厂CFA等约3.4万平方米,集装箱维修中心约2.3万平方米,购置各类设备800余台(套),设计年吞吐量580万吨,集装箱5万标箱。
2. 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项目
建设8个2000吨级散货泊位和4个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吞吐量2180万吨,陆域用地面积约1600亩。后方陆域范围内建设专业化散货堆场、件杂货堆场、集装箱堆场,以及生产及生活辅助区、供电照明、给排水、消防、通信与信息、控制等配套工程。铁路专用线接自瓦日线梁山站,建设到发线10条,总长度21.43公里,占地面积960亩。铁路功能区布置千散货堆场西侧,包括散货装卸车区和件杂货集装箱装卸车区;散货卸车采用贯通式布置方案,满足万吨列卸车要求,主要建设线路、装卸车场及配套设施。
专栏3  对标筹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布局建设,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是国家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2018年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8〕1886号),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决策部署,科学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撬动区域经济新增长。
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是一张国家级名片,也是有条件城市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国家战略地位的牌子,极大地拓宽了城市的发展空间,放大城市的地位。
支持济宁港以主城港区和梁山港为主要承载港,抢抓国家物流枢纽动态调整机遇,对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标准,在园区规模“干、支、仓、配”有效衔接和港口物流总量、与其他园区和枢纽的协同程度、物流环节信息互联互通等领域对标对表、提前谋划,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强与其他园区、产业的协同融合,强化补短板力度,争取“十四五”末助力济宁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第六章  做实兖州国际陆港

加快推进兖州国际陆港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资源整合,强化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陆港物流示范先行区。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国际陆港物流示范先行区。以兖州国际陆港为支撑平台,整合公、铁、水、空物流资源,把兖州国际陆港打造成鲁西南地区最大对外开放平台和超1000亿级产值的国际物流组团。新增国内铁路货运专线5条,年均“齐鲁号”欧亚货运班列不低于30列,兖青、兖日班列年度发送货物不低于20000箱;航空货邮吞吐量超过5000吨;培育营收超10亿级物流企业1家,超百亿级物流企业1家。
二、发展路径
(一)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立足兖州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物流基础,以放大区位交通优势,打造区域枢纽型物流中心为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陆港基础设施,明确功能定位、服务领域、辐射范围,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依据现有物流基础,积极申建航空口岸开放,重点规划建设铁路口岸、国际公铁物流区、国际航空物流区、临港经济区、电商快递物流区等,形成“两核四区”总体空间布局。依托兖州北站、中铁十四局国际物流园,发挥“兖欧班列”、“兖青班列”通天达海优势;依托济宁机场,建设航空物流产业园区临港经济区,积极申建航空口岸开放;高标准建设国际公铁物流区,重点推进铁路货运枢纽、集装箱作业区、散货作业区建设,打造国际陆港公铁联运货运中心,加强与青岛港的合作,实现关口前移,建成兖州无水港,实现公铁海无缝对接,完善机场及周边路网体系,依托机场高速和铁路货运枢纽,构建国际陆港双通道,建设一站式联检政务中心、国际快件中心和通关服务平台,完善航空口岸通关功能,适时申请设立国际邮件交换局。争取“十四五”末入选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
(二)强化资源整合联动发展
1. 加强与济宁港深度融合。支持济宁港和兖州国际陆港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兖州国际陆港和济宁港跃进沟作业区、龙拱作业区以及其他港口作业区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实现水铁互联,优势互补,业务协同,放大各自优势和服务能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服务高地。
2. 加强与高铁物流合作。发挥兖州国际陆港航空货运优势、高铁物流快运优势和网络优势,放大国际陆港高货值物流服务能力,优化国际陆港服务结构。
3. 加强与产业园区合作。实施“一港引领”工程,以兖州国际陆港为核心,以与济宁港的融合联动为支撑,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加强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开通铁路专用线,提升国际陆港货源集散和中转分拨能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形成港产城融合发展良性循环。
4. 加强与旅游资源融合。发挥济宁机场人流、物流集散作用,融入“文化济宁”元素,加大旅游换乘中心的设施建设,打造“济宁迎客厅”。
(三)加强多式联运通道建设
依托兖州铁路干线和支线网络,连接济宁港、高速交通网络,构建跨区域干线通道、鲁南经济圈支线通道和区域城乡配送通道,打造鲁南一流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发挥济宁机场、高铁、公路立体交通优势,立足济宁东部高端产业带和颜店新城布局,加快谋划推进兖州北站整合提升,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扩大场站规模,增加与国内重点枢纽城市的货运班列线路,加大“齐鲁号”欧亚班列双向开行力度,增加货运网络,提高货运能力,打造区域公铁水空联运枢纽节点;发挥山东省港口集团港口资源、海铁联运项目优势,加强与山东港口集团的青岛港、日照港等沿海港口和口岸的合作,引入国际船务公司、货代公司,大力推广“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模式”,实现港口内移,借港出海,实现内陆港于码头作业系统数据互通,提升“内陆港”与港口间的联动效率,深入推进开行铁水联运班列,扩大铁水联运范围,把兖州国际陆港打造成山东港口腹地的货源机械枢纽;结合济宁新机场建设,规划建设空港商旅物流园,形成空港物流集聚效应。对接济南、郑州国际空港枢纽,积极开通航空货运线路,吸引和集聚货运航空公司和货代企业,加大与国内外快递物流企业的合作,增加货运航线,构建航空货运网络,强化航空国际货运市场招商推介和培育力度,招引国内外大型生鲜农产品贸易企业,完善商务配套功能,提升国际航空储运和分拨分拣能力,打造鲁西南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际航空港和国内外航空公司、鲁西南客货中转基地和鲁西南第一航空物流中心。
(四)推动港产城高层次融合
在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利用兖州区的橡胶、造纸、钢材等产业优势,推动高质量“双招双引”,延伸产业链条,集约发展集原材料采购、交易集散、区域分拨、国际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产品B2B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逆向物流等供应链一体化组织与服务的临港产业,构建以国际陆港为核心驱动的临港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附加值;在产业链上游,建设原材料的生产基地、集中采购、流通加工、保税物流和共同配送,减少上游环节的采购成本。在产业链下游,建设原材料公共储备库,特别是进口原料的保税仓库;支持橡胶、造纸、钢材、化工品等有运输资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加强优势特色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鼓励发展B2B电子商务交易;积极发展工业品供应链金融,探索未来货权供应链金融模式;积极申请或引入橡胶、纸制品、钢材等交易平台。通过转型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引导新兴优势产业、聚焦引领出口加工型产业、鼓励扶持专业临港服务业等举措实现从生产制造到价值创造的转变,为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带动后方临港产业和城市协同发展,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兖州国际陆港样板”。
专栏4  对标筹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支持兖州国际陆港对标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标准,坚持“规划引领、重点突破、系统建设”的原则,以“供应链+”、“互联网+”、“智慧物流”为理念,以大数据、信息化和现代物流技术为手段,从“节点、通道、信息、企业、政策”五大要素着手,科学布局物流节点、引培物流企业、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协同力度,全面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枢纽型物流中心,力争到2025年,助力济宁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1. 做强物流服务能力。到2025年,以兖州国际陆港为支撑平台,整合公、铁、水、空物流资源,把兖州国际陆港打造成鲁西南地区最大对外开放平台和超1000亿级产值的国际物流组团。
2. 强化网络和平台建设。到2025年,支持兖州国际陆港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国际陆港物流示范先行区。
三、企业培育
积极培育支持公铁联运物流园、济宁航空物流港、京东电商物流产业园、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中国邮政电商物流产业园、传化智联公路港、海天物流园、申通快递鲁西南转运中心、济宁中邮货运电商物流园、中通区域分拨中心、新型装备式材料电商中心、中农国发国际智慧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一批物流企业,支持发展物流园区转运基础设施、现代化立体仓库、信息平台、现代化的中转联运设施,包括公路转运货场、集疏运设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场站等以及先进运输方式、物流技术、设备应用等。支持各园区依托当地橡胶产业、造纸产业、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等基础,通过打造“公铁水”联运大通道,构建辐射环渤海和全国的现代化物流网络,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争取建成多式联运示范物流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积极申报国家A级物流企业和国家示范物流园区。

第七章  做大冷链物流

充分发挥金乡冷链物流的资源优势,加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冷链物流新业态和新模式,提高冷链物流增值服务能力,致力于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建成区域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1个,冷链物流大数据中心1个,冷链物流储存能力达到450万吨,新增新能源冷链物流车200辆,培育3-5个省级冷链物流示范园区,5-10家跨区域的冷链物流快速配送处理中心,2-3家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百亿级冷链物流企业,2家国际性冷链物流企业,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二、发展路径
(一)加强冷链物流软硬件建设
支持金乡县打造冷链物流基地,实施转型升级。以“补短板、保安全、降成本、促升级”为原则,以先进制冷工艺提升改造金乡县现有冷链物流园区冷链设施,规划建设新型冷链物流园区。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利用产地现有常温仓储设施改造或就近新建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开展分拣、包装等流通加工业务。加强邮政、快递物流与特色农产品产地合作,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道。支持金乡县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方式构建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冷链干、支、仓、配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形成冷链物流服务合力,提高冷链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二)探索冷链物流服务创新模式
1. 加大冷链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支持凯盛集团、首农集团等冷链物流企业依法依规建设,做大做强区域冷链服务设施,培育冷链物流企业,提升冷链储存能力,优化改造冷链物流大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坚持“以仓引流”的理念,打造全国性大蒜、辣椒储存基地和采购基地,提高交易辐射能力,掌控大蒜和辣椒市场话语权、贸易主导权、渠道控制权和价格制定权。
2. 创新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园区)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开展冷链加工、仓储配送、金融保理、信息服务等新模式,推广凯盛集团依托冷链仓库资源实施商品竞拍模式和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冷链增值服务能力。支持重点冷链物流企业(园区)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打造城市应急物流配送基地。支持物流企业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冷链中转箱、新型冷链配送箱、标准化托盘等单元化物流设备。鼓励和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拓展社区服务网点,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着力发展冷链共同配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向高端化和专业化发展,支持济宁蔬菜批发物流园区、金乡县冷链物流园区等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模式,改善消费者体验。规范冷链物流市场,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建立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促进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
3. 提升改造冷链物流网络。加大城乡、城区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和服务机构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引进“盒马生鲜”、社群快递服务平台等新型冷链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的质量和效率,打造区域性冷链服务示范区。
(三)开拓物流通道提升服务能力
支持金乡县申请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升大蒜、辣椒等农特生鲜产品的国际贸易服务能力。支持金乡港规划建设冷链物流服务设施,改善物流服务结构,加大与济宁港、兖州国际陆港、青岛港的合作力度,开辟冷链物流国内、国际新通道,强化冷链物流国际通达能力,打造冷链国际农产品区域分拨基地。
三、企业培育
以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运河冷链物流园、兴隆农产品物流园、山东凯盛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济宁蔬菜批发物流园、金乡冷链物流基地(金恒二期、盛业二期、首农农产品应急储备智慧冷链物流基地、传化城市物流中心)为支撑平台,积极支持高新区医药物流园、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等冷链物流园区、中垦流通泗水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微山湖农商园、汶上华儒智慧链物流园项目、汶上特色家禽冷链物流设施、中农国发国际智慧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打造冷链物流组团,提升区域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做大冷链物流品牌。
专栏5  对标筹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支持首农集团、凯盛集团等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对标发展,对现有物流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冷链物流操作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集约化,打造集冷藏保鲜、加工理货、物流配送、检验检疫、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区域综合冷链物流中心,拉长冷链物流产业链条,整合冷链供应链资源,提升冷链物流价值链,力争“十四五”期间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
1. 建设信息化平台。到2025年,支持首农集团、凯盛集团等冷链物流企业建成区域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1个,冷链物流大数据中心1个。
2. 强化冷链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支持首农集团、凯盛集团等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实现冷链干、支、仓、配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形成冷链物流服务合力,提高冷链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第八章  做专电商和快递物流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快递中转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建设,推行规范化运营,实施服务模式创新,打造区域型电商物流集聚中心。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新增智能分拣线10条,新增标准化立体仓库10万平方米,新增快递企业区域总部5个,新增社区、办公区智能快递柜不低于2000个,引进国际快递物流企业3家;打造2-3家百亿级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基本建成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电商物流体系,力争建成国际邮件互换中心、争创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区域性电商物流集聚中心、中转分拨中心和电商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省级样板。
二、发展路径
(一)建设快递中转区域中心
充分发挥兖州区的区位优势,支持兖州区招引中通、邮政、京东等重点快递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中转分拨中心,打造鲁西南地区最大快递物流集聚中心和快递物流总部基地。引导快递物流企业依托兖州国际陆港完善优化快递物流网络布局;发挥汶上南部毗邻济宁主城区和颜店新城的优势,加快推进圆通山东济宁智创园项目;加强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和基层网点等网络节点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打造区域性电商配送示范中心。依托兖州国际陆港、济宁港、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金乡海关监管仓库,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主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联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济宁对外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二)健全电商仓储配送网络
结合电商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及电商社群化趋势,支持加快建设标准化仓库、立体仓库、前置仓等基础配套设施,按照“多点电商网络”空间布局规划,加强县域快递处理场地和共配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一县一园”设施网络,推进“十百千”工程和智能快递柜在城市社区的网络布局,实现电商配送城乡网络全覆盖,优化农村快递资源配置,健全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道和电商“最前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高效衔接通道。鼓励传统物流园区适应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需求转型升级,提升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打造成山东省电商物流高效配送示范区。
(三)强化电商物流规范运营
鼓励电商物流企业对快递服务车辆实施统一编号和标识管理,加强对快递服务车辆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支持快递企业为快递服务车辆统一购买交通意外险。为快递和城市配送车辆提供通行便利,完善商业区、居住区、高等院校等区域停靠、装卸、充电等设施,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进一步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
(四)创新电商物流服务模式
支持推广智能快件箱纳入便民服务、民生工程等项目,加快社区、高等院校、商务中心、公共设施周边等末端节点布局。支持传统信报箱改造,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与快递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引导并支持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促进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鼓励仓储、快递、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智能仓储,延伸服务链条,提高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效率。
三、企业培育
依托济宁港、兖州国际陆港,以“互联网+大宗货物”为方向,通过搭建O2O平台整合煤炭、建材、粮食等大宗货物产业链,构建集大宗生产资料交易、加工、仓储、配送、期货、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山东经典重工集团建设经典京东智慧物流园,打造鲁西南京东大件仓储中心、小件中转中心;依托济宁港航发展集团建设山东京杭集装箱多式联运产业园区(龙拱港),打造智慧物流商贸园区,服务唯品会、海尔物流、美的物流等知名企业;依托苏宁集团建设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打造新型电商物流服务区;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建设邮政电商物流产业园,打造邮政鲁西南分转处理中心,规划建设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局),带动济宁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依托中通集团建设滨河电商快递产业园,打造鲁西南分拣中心。积极支持推进汶上县商贸物流园区、兖州海天物流园、泗水县健康食品生产物流园、泗水县建材铁路物流园等其它物流园区建设,打造鲁西南电商物流组团,提升电商物流服务质量。依托兖州国际陆港、济宁港、济宁海关金乡监管场站,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大数据服务、现代物流等资源,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联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济宁市对外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6  打造省级电商物流样板
充分发挥兖州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和兖州国际陆港的资源优势,打造鲁西南网络覆盖全、业态模式新、技术应用全、标准化规范化强的电商物流集聚中心、中转分拨中心和电商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省级样板。



第四篇  任务与工程篇

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重点推进五项重点任务和七项重点工程,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体系,推动物流业向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助力济宁市物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九章  主要任务

加快完善济宁市物流通道和网络,积极引进和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实现物流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为做大做强济宁物流奠定基础。
一、完善城乡配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一)构建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实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鼓励物流企业在城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加强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和社区配送设施建设,将末端配送设施纳入社区统一管理,推进设施共享共用,加快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抢抓济宁市列入全国“快递进村”示范市的机遇,优化“快递+电商+特色农产品+运输”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十百千”工程,加快农村快递物流服务站建设,提升村级快递网点覆盖率。支持邮政物流建强配送网络,建立农副产品进城、工业和农资产品下乡、城乡结合的双向绿色物流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步完善农村物流信息化网络,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完善县、镇(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促进乡镇农副产品流通和加工基地建设。扶持涉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物流节点优势,与重点涉农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快捷高效。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规范完善已引入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苏宁云商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城乡电商物流网点,解决好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到“十四五”末,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等资源,建设10个以上县级快递物流配送中心、100个以上乡镇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1000个以上村级快递物流服务站,基本建成城乡高效配送网络体系。
(二)创新城乡配送服务模式
探索开展“环城集配”服务,支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和共享城乡高效配送网络构建“城乡配送公交化体系”,实施定时、定点、定车“三定”配送模式。依托济宁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中心打造城乡共同配送中心和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大型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现代信息和物流基础为支撑”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和应急物流体系。
专栏7  城乡配送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1. 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建设。到2025年,建设10个以上县级快递物流配送中心、100个以上乡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1000个以上村级快递物流服务站。
2. 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建设。到2025年,培育15个长途客(货)运与城乡配送转换节点,建成5-10个大型共用配送中心,培育5-10家城乡共同配送企业。
3. 城乡高效配送模式创新。到2025年,依托城乡配送网络、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实施“三定”配送模式。
二、引培骨干物流企业,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一)培育骨干企业
以品牌创建为先导,鼓励全市现有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物流业大集团大企业并购、联合与战略重组,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建立联盟,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共同开拓国内外物流市场,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省内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通过功能整合与延伸服务,培育一批具有较大业务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A级现代化物流企业。
(二)引进重点物流企业
结合“双招双引”,瞄准国际、国内知名的旗舰型物流企业,引进山东港口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鼓励其进入济宁物流业市场整合资源,支持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济宁设立总部、分部,建设采购中心、区域分拨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二级分支机构等。依托经典保税、京东物流、苏宁(济宁)电商产业园、中国邮政电商物流园等重点快递物流项目,放大省级跨境电商聚集区的聚集效应,招引快递物流项目,做强中国邮政、中通快递等13家国内快递物流企业鲁西南区域总部经济,做大德国DHL、美国联邦等境外快递物流企业鲁西南区域总部经济。
专栏8  引培骨干物流企业重点任务
1. 骨干物流企业培育。到2025年,培育10个超10亿级骨干物流企业,其中上市企业1家,5A级物流企业3家,4A级物流企业5家,超亿级物流企业30家。
2. 招引重点物流企业。到2025年,引进国内著名物流企业5家,国际著名物流企业2家。
三、加快物流通道构建,扩大物流通达范围
着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高标准打造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提升通道、枢纽和网络的综合运输能力,形成“畅通鲁南、联通国内、衔接国际”的物流通道。加快建设以济宁港、兖州国际陆港为主要节点的水铁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区域相互衔接、互联互通的城际、国内、国际三大物流通道。
(一)城际物流通道
完善济宁都市区对外通道布局,启动实施“两环八连”、“井”字型快速通道建设,改造提升12条道路,改造15处道路交叉口,完成4个重点拥堵片区治理,打通12条断头路,新建6处立体过街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构建都市区大交通体系。依托“四好”农村路、村村通等道路交通基础和邮政、快递配送点,加快推进县乡村配送网点和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畅通城际物流“毛细血管”。到2025年,全面建成网点丰富,中转分拨、仓储配送衔接顺畅的城际物流通道。
(二)国内物流通道
以济宁港为核心,加快济宁港各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和寿张集作业区、跃进沟作业区、龙拱作业区、泗河口作业区等集装箱港口建设,与兖州国际陆港联动发展,完善铁水联运基础设施,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构建上乘瓦日铁路,横贯西部资源富集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带;下依京杭运河,对接长三角经济带,覆盖全国、通江达海的国内物流大通道。依托铁水联运,打通到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上海港等沿海港口的“海铁水”联运物流通道。加大与郑州、成都、西安等中西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合作力度,打通欧亚陆上物流大通道。加强与重庆、昆明、南宁等西南经济圈各大城市的合作,积极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以及昆明至老挝和越南的国际货运班列通道,发挥“公铁水”联运优势,构建大宗货物物流通道。到2025年,全面建成“四大”通道,国内港口型物流枢纽地位初步彰显,力争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三)国际物流通道
以兖州国际陆港为核心,加快建设航空货运物流、保税仓储、多式联运场站等基础设施,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铁路运能提升工程,加强与山东高速集团深度合作,推动“齐鲁号”中欧班列常态化运管,尽快开行“五定”班列。开通成都、重庆、南宁等国家物流枢纽节点方向货运班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开通昆明方向货运班列,对接中越国际班列,畅通到东盟方向进出口贸易通道。加快济宁新机场建设,提前规划货运航站楼,争取开通航空口岸,优化便利通关措施,优先向日韩方向、东盟方向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方向开通货运包机航空线路。积极探索新模式,加强与国际快递公司的合作,吸引全球货运航空公司落户,加快建设国际快递分拨与配送中心。加强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国际枢纽型机场的合作。加快开行与航班直接接驳的联程城际公路班线、铁路班列,积极推行货运“一单制”联程服务,畅通高货值商品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专栏9  物流通道构建重点任务
1. 城际通道建设。到2025年,全面建成网点丰富,中转分拨、仓储配送衔接顺畅的城际物流通道。
2. 国内通道建设。到2025年,开通国内货运班列3-5条,全面建成“四大”通道,国内港口型物流枢纽地位初步彰显,力争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3. 国际通道建设。到2025年,开行“五定”欧亚班列,开通国际航空货运航线3-5条。
四、积极发展智慧物流,赋能物流转型升级
(一)加强物流数字化提升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5G网络、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研发应用与深度融合,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应用无人仓、无人港、无人机、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等国际领先技术,推动物流数字化、在线化、可视化,提高全市物流的智能化水平。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络结构升级,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推进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仓储、运输、分拣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建成济宁市物流业综合服务平台,所有物流企业实现在线化运营,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细分领域实现“一站式、一体化”运营。
(二)建设区域物流大数据中心
推进区域物流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物流行业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分析、开发、应用等,运用大数据创新成果,科学指导物流行业智慧化发展。遴选部分物流园区和企业先行先试,重点建设智慧园区、智慧企业、智慧仓库等,及时总结经验,挖掘典型,进行复制推广。“十四五”期间,建成济宁市物流大数据中心,实现对物流类数据的全面监测和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赋能。
专栏10  发展智慧物流重点任务
1. 平台建设。到2025年,建成济宁市物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物流大数据中心。
2. 智能化建设。到2025年,新增智能分拣机器人1000个,智能仓10座,物流操作自动化率达到50%以上。
五、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提升物流发展质量
(一)构建逆向物流体系
以物流科技创新集聚发展动力,重点针对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等废旧物资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及逆向物流、再制造发展;支持制造、商贸企业开展逆向物流试点,探索适宜的逆向物流发展模式。
(二)创新绿色发展措施
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作力度,鼓励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配送车型,研究推广清洁能源(LNG)、无轨双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纯电动)车辆和船舶。规划建设岸电设施,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加快各县区车用LNG加气站、内河船舶LNG加注站、充电桩布局,在批发市场、快递转运中心、物流园区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绿色仓储,支持在物流园区、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装备以及能源合同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发展绿色快递包装,推广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开展快递物流包装产品绿色认证。
专栏11  绿色物流发展重点任务
1. 逆向物流体系建设。到2025年,建成逆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逆向物流信息化管理,培育专业化逆向物流企业2-3家。
2. 绿色物流建设工程。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车辆1000辆,充电桩500个,LNG加气站30座;新能源叉车占比达到50%。

第十章  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以招商引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大区域协同、产业融合、国际化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济宁市物流业内涵发展水平。
一、招商引智工程
积极利用重点头部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的引领促进作用,以物流产业链条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为指导,强化招大引强,重点引进第三方、第四方、供应链、金融、科技类企业的总部企业,引领物流业提升现代化水平、组织化水平;力争招商引资投资额年均实现100亿元左右。引进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济宁设立研究院,搭建引智平台,设立物流人才专项基金,用足用好省市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及专业团队开展技术研发、业态和模式创新,带动物流领域新产业的迭代升级。
专栏12  招商引智工程重点任务
1. 科技企业招引。到2025年,引进物流科技类、平台类企业5家;招商引资投资额年均实现100亿元左右。
2. 研究机构引进。到2025年,引进国内重点高校研究机构5家,研究团队10个。
二、产业融合工程
加强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平台建设,鼓励物流、邮政快递企业以资本合作、项目合作、战略合作为纽带,推动物流业主动融入相关产业并向其上下游延伸,从传统物流外包向加工配送、代理采购、融资监管等新兴服务领域渗透,嵌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为制造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降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区域制造企业竞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产业、企业发展内部供应链,发挥兖矿东华物流、山推物流、晨阳碳素物流等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制造业释放物流需求,支持制造企业分离、分立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流程。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有效解决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专栏13  产业融合工程重点任务
1. 生产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分离。到2025年,培育物流分离生产制造类示范企业10家。
2. 物流企业培育。到2025年,培育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5家,培育第四方物流企业1-2家。
3. 服务质量提升。到2025年,实现所有生产制造、加工类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物流企业全面参与生产制造、加工类企业的物流服务,满意率达到95%以上,生产制造、加工类企业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
三、供应链建设工程
支持物流企业探索实施转型升级,积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产品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搭建,向科技公司转型、向供应链物流升级,围绕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个领域开展一站式、一体化增值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供应链管理公司和供应链服务平台,在电商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大宗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国际物流等细分物流领域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栏14  供应链建设工程重点任务
1. 供应链物流企业培育。到2025年,培育供应链物流转型升级示范企业10家。
2. 供应链物流企业招引。到2025年,在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商贸物流、电商物流、生产物流等细分领域共引培供应链服务类企业10家。
四、标准化推广工程
支持生产制造和加工企业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用标准托盘、标准周转箱(框)等包装器具开展标准化包装、集装工作;支持物流企业推广实施物流作业器具、作业流程、服务过程标准化工作,鼓励探索实施单元化物流服务,带动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全流程标准化、单元化,减少货损货差、提高作业效率和体验度,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单元化物流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研发物流装具、制定物流业标准并推广实施。
专栏15  标准化推广工程重点任务
1. 物流业标准制定。到2025年,新增地方物流服务标准5个。
2. 标准化工程。到2025年,全市标准化托盘(装具)等使用率达到30%,试点企业标准化托盘使用率达90%,新增标准化仓储面积50万平方米,培育标准化示范项目10个。
五、创新驱动工程
硬件方面,支持研究机构和物流企业加大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围绕物流过程的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包装分拣等环节研发新型物流技术装备,助力物流操作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软件方面,加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推广,搭建物流云平台,鼓励物流企业“上云”,提升物流供应链的系统化、网络化水平和敏捷性。体制机制方面,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资源要素成立现代物流研究院、内河港航经济发展研究院或创新创业共同体,积极开展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第四方物流、网络货运平台等,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构建物流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物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电子信用档案。建立动态管理、适时调整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信用评定,加强信用信息公开,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与工商、海关等部门的联合惩戒机制。创新物流金融模式,深化金融机构与诚信物流企业的合作,优化物流金融服务,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诚信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针对物流企业应收款、应收票据保理、动产质押信贷业务,创新仓单质押、仓储保兑、开证监管等物流金融新模式,盘活物流企业存货资产,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加大对有融资需求的物流企业或项目在山东省融资网络服务平台的推介力度。成立以物流为特色的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平台,打造“以物流运作为基础,资金融通服务为保障”的特色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帮助物流企业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竞争力。
专栏16  创新驱动工程重点任务
1. 创新创业机构建设。到2025年,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研究院或创新创业共同体1个。
2. 物流装备研发。到2025年,研发新型物流装备10种(类)。
3. 创新创业物流企业孵化。到2025年,孵化物流类创新创业企业5家,培育智能化示范物流企业10家。
4. 平台建设。到2025年,建成物流诚信平台1个,培育物流特色银行1家、担保公司1家。
六、国际化提升工程
以国际物流通道畅通为基础,以济宁港、兖州国际陆港、济宁机场的协同为支撑,建设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引培国际贸易机构和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商,发挥济宁特色物流优势,加强大宗商品、特色产品的国际物流服务。在国际贸易对象国设立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办事处或服务机构,推动国际贸易双向互采,丰富国际班列和航空物流的双向货源,确保国际物流正常化运营。加快推进口岸开放。不断完善济宁港、兖州国际陆港功能配套,主动与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天津港等港口合作,实现港口功能延伸。争取航空口岸早日正式开放,建成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在济宁航空口岸设立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减少济宁及周边地区国际邮件流通环节。合理规划布局各类海关监管区,申报设立济宁港B保物流中心,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开放型经济业态发展提供支撑。加强口岸国际合作。推进济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关、检验检疫、边检、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的国际合作,试点建立双边海关与检验检疫的国际合作平台,开展联合监管、标准互认、风险管理、联合执法、信息交换、能力建设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
专栏17  国际化提升工程重点任务
1.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到2025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它国家合作,设立国际物流办事处5个以上,建成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
2. 国际化服务商引进。到2025年,引进国际供应链服务商3家。
七、区域协同工程
立足鲁南经济圈和淮海经济区,积极对接徐州、临沂区域物流高地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区域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各自物流优势,建立合作机制,设立办事机构,加大货源的组织力度,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共用,统筹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优势互补、协同协作,实现错位发展、相向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合作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助推济宁市物流业对标发展、协同发展,形成“点发全国”的物流发展格局。加大济宁市“两核、五区、八园、八地”物流承载主体的联动发展力度,构建区域物流发展高地。
专栏18  区域协同工程重点任务
1. 平台建设。到2025年,成立区域物流合作联盟,加强与物流枢纽城市的合作,设立办事处5-10家。
2. 协作活动。到2025年,发起组织物流发展合作会议2-3次。


第五篇  保障措施篇

第十一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市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规划布局、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扶持政策、运行协调等重大问题的推进、监督和考核工作。按照部门职能,将物流业发展的任务细化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和具体完成的指标,实现规划落实做细,落到实处。各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相应的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建立完善由市统计局牵头,发改委、交通局、物流协会多方联合、分工协作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构建与济宁市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物流业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物流统计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运行监测机制,建立物流动态监测评估体系,为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二章  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资金支持。认真贯彻落实济发﹝2020﹞15号文件关于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对2021年新开加密或继续执飞的航空货运航线、临时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给予补贴。
二是用地支持。加强物流用地供应保障。对纳入“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上依法依规予以保障,对企业利用原有土地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在办理规划条件、规划许可等方面依法予以支持。
三是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优先发放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物流项目建设,经营物流相关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增加物流保险险种,提高对物流业的保障和服务能力。推动发展多种物流金融模式,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构建开放式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一站式的金融服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支持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利用线上大数据、线下集拼仓,大力开展面向物流业的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业务。支持企业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创新性深入挖掘各类可整合资源,打造面向济宁物流市场的金融服务平台或金融超市。

第十三章  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准入限制,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简化办事流程,探索实施“只跑一次”、“一网通办”服务模式以及服务质量负面曝光制度、督办制度等,提高办事效率。政府部门服务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山东省、济宁市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支持物流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行业诚信法规体系、信息征集和披露评价体系、失信惩戒体系及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营商环境。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各相关管理部门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全市营造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十四章  强化人才保障

搭建人才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济宁学院等本地高校和培训机构对济宁市物流业发展的人才和成果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城校融合工程,积极与本地和外地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合作。支持物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推动校企联合,创新教学方式,共建教学实训基地,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济宁市物流企业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快高端人才交流引进,为济宁物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注册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ccpcservice获取,或关注公众号中项网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