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安徽】安徽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2-29 文娱体育 安徽
一、开启全面迈向体育强省建设新征程
(一)“十三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步,我省体育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丰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完善健身组织网络,着力构建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竞技体育稳步发展。出台《安徽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推动省足球协会改革发展,累计建成社会足球场地1027块,完成“十三五”目标的113.98%。“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48枚金牌、147枚银牌、185枚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省举重运动员孟苏平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宝贵的第15金,这也是自北京奥运会以来,我省连续三届获得奥运会金牌;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我省共获得7枚金牌、15枚银牌、11枚铜牌,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圆满完成了“全面超上届”任务。体育产业厚积薄发。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皖南、界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安徽奥园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兴茂置业有限公司),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个(安徽九华山体育健康产业园、三才三段式羽毛球、途居黄山营地),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单位2个(六安市金安区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经统计核算,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186.4亿元,增加值为437.6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比重为1.18%,自2015年以来名义平均增长率达35%以上。体育文化作用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深入挖掘我省传统体育文化,精心培育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安徽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成为文化强省的重要品牌。党的建设全面从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按照省委部署,先后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创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脱贫攻坚、体育法治、体育宣传、体育人才、体育科技等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省体育发展既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
机遇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赋予体育工作新定位、新功能、新要求,为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体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体育发展活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明确了体育工作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将有力推动我省体育助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将有利于我省体育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学习借鉴体育发展先进经验,等高对接体育事业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将为体育供需两侧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机会。新一轮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将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体育各领域发展注入新动力。新的教育理念、消费观念、消费模式、传播方式以及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体育更强大的内生动力。
挑战方面,我省体育工作基础还非常薄弱,体育事业发展同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差距较大、同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发展形势不相称,举省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优势还没有很好发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充分不平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不强,项目结构不优,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科医保障力量薄弱,职业化水平不高,进军全国“第一方阵”任务艰巨。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主体活力不强,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有诸多与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全社会共同参与体育发展的工作格局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支持和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必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立足省情体情,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创新发展,奋勇争先,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体育强省建设篇章。
(三)到二〇三五年建成体育强省远景目标
通过15年的不懈努力,分三个阶段实现安徽体育“三级跳”。从现在起到2025年,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进全国“第一方阵”,体育综合实力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到2030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走近全国前列,体育成为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省,体育成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标志性事业,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核心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社会影响力充分彰显,体育成为美好安徽建设的标志性事业。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全民健身融入生活,“六个身边”更加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便民化、智能化;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拥有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一流队伍,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育+”“+体育”深度融合,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效应明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广泛弘扬,体育文化价值和作用充分彰显,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展示安徽形象的重要平台。
二、“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四)“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省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举省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求为根本目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进程,扎实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2035年建成体育强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体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优先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调动人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做到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体育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体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安徽体育发展实际出发,遵循现代体育发展内在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体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把握体育发展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举省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优势,更新体育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激发体育发展活力,加快体育发展速度,提高体育发展质量,实现体育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体育强省发展道路。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体育发展,立足领域发展、项目发展和区域发展,提高依法治体水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全省“一盘棋”,更好发挥省、市、县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体育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相统一。
(六)“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关于建成体育强省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协调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医服务创新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实现新的更大提高。统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人民健身意识和身体素养进一步提升,群众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引导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力争获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到2025年,建成121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6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超过4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2%,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万名。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具有安徽特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和集约化发展新格局,完善“训科医一体化”的训练运行机制,项目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训练备战竞赛体系更加完善,职业体育改革发展更具活力,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积极参加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2024年巴黎奥运会力争获得1-2枚金牌;2021年西安全运会实现争先进位,2025年全运会超过安徽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青少年体育融合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进展。突出青少年体育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建设体育强省中的战略地位,深化体教融合,厚植体育根基,形成更加明晰和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突出省体校的“龙头”地位,推进市县新型体校建设全覆盖,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不少于300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少于300个,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基本建成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主体多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育人才基础更加雄厚坚实。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到2025年,体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重大成就,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完善产业布局,落实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我省体育产业与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动能,促进体育产业基础高级化、链条现代化,实现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22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体育彩票销售总额位居全国前十。
——体育文化引领作用实现新的更大增强。发挥体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和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独特价值和作用。体育文化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弘扬,涌现一批优秀体育文化作品,培育一批本土体育文化品牌。精心培育运动项目文化,我省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有成效。加强体育文化平台建设,扩大安徽体育博物馆的影响力,推动与省电视台深度合作,体育文化成为文化强省的重要品牌。
——体育科医保障能力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体育科医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助力推动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协作新机制,建立分工明确、协作顺畅、保障高效的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不断完善运动员科医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拿干净金牌”的反兴奋剂长效机制,实现我省范围内兴奋剂问题“零出现”。
——体育人才队伍结构实现新的更大优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体育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素质优良的体育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培引力度,建立灵活的体育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体育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创新体育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体育人才管理工作格局,体育人才发展投入稳步增加,体育人才素质显著提高、结构更加优化,推动体育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体育治理科学水平实现新的更大提升。理顺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和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体育管理权力运行和维护体育公共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赛事改革、组织创建、项目培育、产业开发等方面简政放权和规范管理,建立省、市、县(市、区)和体育、教育、社区等基层组织上下互动、联动和协作的体育事业发展机制,按照体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体育信息化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三、实施全民健身便民惠民行动,推进健康安徽建设
(七)大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实施《安徽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地编制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规划。落实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重点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强中心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紧密结合美丽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建立健全体育部门参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规划、验收机制,严格落实国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全民健身设施标准。组织实施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支持市县全民健身设施项目。
(八)广泛开展群众身边健身赛事活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协调发展。持续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等各类运动会,创新开展社区运动会,逐步拓展省市县三级联赛比赛项目,丰富基层赛事活动内容,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制定《安徽省全民健身活动指南》和《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指南》。支持各地依托地域人文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创建“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全民健身主题特色品牌活动,推动赛事活动融入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推动开展冰雪体育活动,实现1000万人次上冰雪。以五禽戏为重点,广泛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广播体操等工间操。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升全民健康和免疫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九)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加快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加强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增强体育社会组织粘性和活力。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加强备案管理,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等级评估机制,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在服务行业发展、强化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到2025年,体育类社会组织超过4000个。
(十)不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建立我省科学健身“两库、一机制”,增强科学健身理念。依托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建设科学健身指导中心。采用政府购买方式实现常态化运营,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健身指导、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推动科学健身指导在健身场所和晨晚练点全覆盖。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检验群众体育锻炼效果、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规范发展全民健身晨晚练点(辅导站点),发挥健身站点在科学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江淮行、优秀运动员走基层活动,弘扬科学健身促进健康理念,宣传科学健身基本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和技能。
(十一)推进群众体育智慧化发展。建设全民健身智慧平台,加强体育场地设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体育智慧化服务水平。完善政策措施,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评估设施布局和使用情况,推进场地设施管理智慧化发展,提升存量公共体育设施品质,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依托智慧体育发展,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推广户外运动营地、滑雪场、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运营智慧化模式,完善绩效评价及资金补助政策。制定居家健身促进计划,鼓励各地与线上运动平台合作开办居家健身课程,推进“互联网+健身”发展。
四、实施竞技体育攀高超越行动,提升为国争光能力
(十二)形成开放办竞技体育的新模式。坚持“奥运争光、全运争先”战略,围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标,大力推进举省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竞技体育在体制机制、项目结构、人才引进、基地建设、激励政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提高竞技体育训练备战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坚持全省“一盘棋”,广泛利用社会和市场资源,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投入方式,推动省优秀运动队政府办、合作办、社会办等多样化组建模式。根据各市县资源禀赋、项目特点和发展需要,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基地建设等在市县科学布局、互促共建,形成合力。
(十三)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理念,创新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项目结构优化配置,科学布局全省项目。持续强化体操、射击、跳水、举重等项目,全力打造奥运争光项目;重点扶持田径、游泳、赛艇、皮划艇等全运基础大项,力争在全运会上多做贡献;充分利用国家和市县等体育资源,做大做强手球和橄榄球项目,形成安徽独具优势的集体球类项目;巩固提升击剑、国际式摔跤、拳击、跆拳道、柔道等传统优势强项,保持全运会夺金实力;积极推动武术(套路、散打)、射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等项目走合作发展的路子,渐进式扩大竞技体育发展底盘;努力探索足球、排球、自行车、铁人三项、高尔夫、马术、霹雳舞、中国跤等社会化发展路径;多渠道推进冰雪项目开展,积极发展新增项目。
(十四)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探索科学训练管理新模式,以“训科医一体化”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为中心,统筹优质体育科技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构建符合科学训练规律的训练组织形式,提高训练效率。推进训练基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网络建设,丰富训练场馆设施的科技元素,推动实施科技助力训练;强化训练监控,努力建设集训练技术诊断、体能恢复训练、训练伤病监控、信息情报收集等为一体的“训、科、医、教、服、智”多功能融合的智能训练中心。
(十五)扎实推进科医助力竞技体育工作。坚持“为我所用”原则,围绕训练实践关键、难点,加大科医紧缺人才培引力度,建设安徽体育科医骨干团队,创新符合科学训练规律、充分调动科医单位和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科医保障服务组织形式,促进科医保障服务与训练的融合,提升科技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贡献率。充分发挥合肥科教优势,探索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我省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
(十六)推动安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探索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道路,根据项目特点与市场化水平,稳步推进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职业化。加强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监管,研究制定标准化补助方案,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备战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和单项国际重要赛事,根据其对安徽省竞技体育的贡献率,给予相应奖补。
五、实施青少年体育筑基强体行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十七)深化体校改革发展。坚持“读训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原则,以创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引领,以培养竞技运动水平和文化教育“双一流”的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队伍为目标,深化省体校办学改革。充分发挥省体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龙头”作用,全面对接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优化运动项目结构布局,精准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招、培养、输送。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政策,突出市县体校专业特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建立与省体校、省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初、中、高一体化”训练体系,选拔培育优秀苗子,系统科学开展训练,打好专项训练基础。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体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体校与中小学校加强合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十八)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现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与省教育厅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推动运动项目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普及,各类集训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开放,接纳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促进学校体育水平提高。充分利用冬夏令营活动,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主要对象,实施体育项目技能培训,组织力量提供专业体育训练和指导,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水平。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相衔接的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并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建立体育与教育部门共建学校运动队管理与考核机制,建立专业教练员与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执教机制。共同推进省优秀运动队建设改革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衔接,到2025年,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达10所。
(十九)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支持各市县打造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大力推动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广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青少年喜爱项目,积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推广与普及。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冰雪项目进校园,推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提高。健全青少年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青少年校外体育安全指导和监督,开展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二十)丰富青少年竞赛供给。对接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改革,完善赛事体系,扩大赛事规模,提高赛事质量,深化省运会改革。完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制度,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赛制,健全运动成绩评定奖励机制。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推动体育部门赛事体系与教育部门赛事体系深度融合,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校、县、市、省)的四段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全省性比赛。全面加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十一)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组织,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激发社会活力。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在场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支持各级体育单项协会发挥专业优势,吸纳更多青少年会员,推广普及运动项目,传授运动技能,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市县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服务。
六、实施体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十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体育产业布局,打造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增长极、皖江城市体育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皖南体育旅游示范区、皖北体育用品制造业聚集区。推进“放管服”改革,鼓励市场主体转型发展体育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产业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支持体育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成果转化,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和“请进来”,支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产业链融合扩展、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用足用好体育强省专项资金,增加市场资源供给,创新投入机制和扶持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
(二十三)繁荣竞赛表演市场。积极对接国际体育组织,申办举办世锦赛、世界杯和各类分站赛、巡回赛。积极申办全国运动会。举办或承办长三角赛事活动。支持各地举办一批全国性赛事和高水平职业赛事。结合我省山水禀赋,培育汽车、自行车、滑板、马拉松、龙舟等体育品牌赛事。丰富群众身边赛事活动,倡导举办各类运动项目的校际联赛、俱乐部联赛、青少年赛事,全面构建业余联赛体系。鼓励举办冬季项目赛事活动,省级赛事增设冬季项目。
(二十四)大力发展健身休闲服务产业。推动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汽车自驾营地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推动长三角汽车运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一流汽车自驾运动营地集群,构建“营地+”汽车运动产业生态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运行机制改革,扶持冰雪场馆运营,培养一批体育场馆服务品牌。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皖字号体育制造业企业。加强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制造。加快体育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打造“智能健身器材+运动健康服务”“体育器材制造+场馆数字管理”等定制化应用场景的“产品+服务”模式。实施“体育+”工程,重点推进体教融合、体医养融合和体旅融合。
(二十五)深挖体育消费潜力。做好合肥、黄山等国家级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支持各地创建国家级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消费活动,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增强体育消费粘性。鼓励各市县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节”等方式促进体育消费。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编制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指南,鼓励各地兴建一批体育服务综合体示范项目。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产品。
(二十六)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通过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开展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国家标准化建设战略,加强体育标准化发展工作,规范体育标准化活动。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提升体育产业统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督查,落实体育相关税费价格优惠政策。搭建江淮大数据中心体育分平台,建立体育数据资源产权、流通传输和安全保护制度与标准规范,夯实体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细化监管举措,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体育市场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形成有效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二十七)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坚持“建设负责任、可信赖、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的长期定位,狠抓风险防控,深化责任彩票建设,推动结构性增长,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水平,实现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强力推动责任彩票在体育彩票业务全流程的贯穿融入,打造良好行业生态。持续塑造责任为先、公益公信为核心的品牌形象,积极传播体彩正向价值观。拓展优化销售渠道,匹配不同产品结构和差异化营销策略,实现客户体验显著提升及客群结构改善。强化夯实战略管理、风险防控、技术保障、运营管理及人才队伍等支撑体系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
七、实施体育文化培育繁荣行动,厚植体育文化根基
(二十八)弘扬体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国体育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2 年北京冬奥会、2024 年巴黎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为抓手,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普及和教育,发挥各类媒体和各种传播手段在宣传体育精神与体育价值观中的作用。提升省运会、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事体育文化内涵,全面展示体育多功能的社会价值。加强对运动员和青少年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教育,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
(二十九)传承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开展体育文物、档案、文献等普查、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以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为突破口,打造重点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挖掘、整理和传承以五禽戏为代表的具有安徽特色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举办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鼓励并推动武术、棋类、五禽戏等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三十)搭建展示平台。推动安徽省体育博物馆功能整体提升,扩大展品规模,提高展览质量,鼓励各市兴办各类体育博物馆,做好体育文物藏品征集和收藏管理保护工作,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安徽省体育文化品牌活动”为抓手,打造一批集体育人文精神、地域发展特点、地方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推动体育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加强体育宣传,扩大安徽省综艺体育电视频道影响,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展现安徽体育风采,扩大安徽体育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十一)讲好体育故事。鼓励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提炼运动项目特色、运动队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等,形成相关运动项目特有的项目文化精神和文化标识。讲好安徽体育发展历程、项目发展历史、教练员和运动员拼搏奋进励志故事。加强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讲好以安徽优秀运动员为核心的运动项目文化故事,培育和塑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并发挥其榜样作用,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举办、承办、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交流,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安徽篇。                        
(三十二)构建合作新局。充分利用安徽山水人文特色和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通过赛、展、论、游等形式,深化长三角地区体育交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体育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体育交流合作,扩大体育朋友圈。加强体育互利合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我省体育综合实力。牵头主办长三角地区体育文化高峰论坛,推进体育文化交流合作。
八、实施体育人才支撑领航行动,增强体育发展后劲
(三十三)创新体育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党组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体育人才工作格局,形成体育人才管理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推进体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体育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建立面向全球的竞技体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国际国内一流教练员、科研医务人才引进力度,建设结构合理、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教练员和科研医务人才队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完善进一步调动体育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收入分配体系,引导体育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向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倾斜,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奖励制度体系。
(三十四)加强体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努力把党政人才选准用好。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教育培训、交流轮岗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标准和任职条件,选好配强“一把手”。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改善领导班子的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制定后备干部相关制度,建立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后备干部队伍,严格要求、导向鲜明、动态管理、监督有效,保证后备干部健康成长。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统筹抓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类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十五)不断优化竞技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围绕竞技体育进军全国“第一方阵”,筑牢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基础。利用政策杠杆,完善各类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制度,调动各类竞技体育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练员学院的作用和功能,加强教练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推动教练员业务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完善裁判员注册管理、培训、考核、选派、奖惩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品德过硬、业务水平高、人员相对稳定的高水平裁判队伍。完善优秀运动员选招制度、就业转岗培训制度、运动伤残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真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做到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减轻包袱、精干队伍。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数据库,强化科技手段的应用,服务人才成长全过程。
(三十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质量和上岗率。制定并实施《安徽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服务模式。实施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管理制度,引导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大学生村官和乡镇(街道)医务人员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重点培养省、市、县三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业务骨干。通过建立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激励、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模、提高素质和技能、提升服务意识,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队伍保障,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创造条件,促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三十七)推进安徽体院高质量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服务行业,大力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战略,着力推动建设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内一流体育职业院校。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办学改革,推动“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推进与单项运动协会协同创新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考核和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推动独立或联办优秀运动队,推动专业建设和体育科研成果有效促进我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合作办学,建立体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引导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行业急需、服务体育强省建设需求的体育人才。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系统提升运动员学历层次。
九、实施体育保障服务优化行动,增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
(三十八)推进依法治体。修订实施《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制定《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安徽省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安徽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规范全民健身组织、推动社会办竞技体育、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等方面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吸收法律专业人才进入执法队伍,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法治教育和培训,提高队伍法治素养。大力培育、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指导体育社会组织依法开展自治。深化体育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依法化解体育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指导省级单项体育协会完善内部纠纷处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进一步健全法律顾问机制,着力提升依法治体水平。
(三十九)加大有效投入。依法保障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提取的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及时、足额用于体育事业。督促各地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规划和年度用地规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建立稳定的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规划建设。纳入规划建设的项目,严格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在建项目不留资金缺口。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多渠道加大投入,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体育服务的积极性。
(四十)建立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构建权责明晰的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实行各环节全链条管理,实现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经费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建立兴奋剂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运动队肉食品、药品和营养品安全使用检测监控,加强运动员行踪信息申报、治疗用药豁免申请的培训和管理。构建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反兴奋剂诚信体系,加大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将严重违规人员列入失信者黑名单。探索新形势下兴奋剂综合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办法,积极争取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药监、卫生、教育等部门的支持配合。
(四十一)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党组(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实现党建全覆盖。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运动队党建和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探索建立体教融合、学训一体、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建立促进运动员文化学习激励机制,加强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分析研究,完善运动员升学渠道,提高运动员文化学习质量。
(四十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把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体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夯实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道德根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明纪立规,正风反腐,加大对赛风赛纪、反兴奋剂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加强赛事安全监管,强化监督和问责力度,建立惩防结合的源头治理体系,为体育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十、为实现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四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对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强化本规划与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全面保障实施重大体育工程项目,将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四十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举措,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积极推进体育改革以及各项工作开展。加强改革督促检查,继续完善统筹决策、分工落实、督查督办、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体育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
(四十五)注重部门协同。充分发挥体育相关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体育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教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科技、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规划与政策协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十六)加大政策保障。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对体育事业投入机制,形成“专项资金+投资基金+购买服务”的财政综合支持体系,加大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力度。落实体育税费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检查。
(四十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与编制、司法等部门协商积极推进将体育执法纳入文化或市场监管等综合执法范畴工作进程。细化监管举措,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体育市场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
(四十八)强化监督评估。加强监测督查,将本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市县体育行政部门、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出台针对性政策,调整规划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健全规划的多方评估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方结合的规划评估机制。强化规划的社会监督,推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定期发布体育事业发展动态和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规划实施进展状况,确保规划总体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