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项目信息网 > 资讯列表 > 正文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0-02-24 环保 浙江
     一、现实基础  

       (一)“十二五”环保工作主要成效  

        1.扎实推进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实施“五水共治”等治水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一河一策”综合整治,累计清理垃圾河97条,完成沿河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315家。截止2015年底,我区省控以上断面达标比例较2010年上升2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整体保持稳定,稳中有改善趋势。  

         大力开展清洁空气行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扎实推进化工、电镀等行业废气整治。实施主城区告别化工恶臭行动,累计退出142个恶臭项目。出台实施加快黄标车淘汰方案、奖励补贴政策等,淘汰黄标车9828万辆。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近两年累计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小锅炉152台。2015年,我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8.5%,主城区恶臭率较2010年下降87.2%。  

        2.深入实施重点行业整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完成化工、制药、电镀、造纸、印染等六大重点行业和砂洗、眼镜、塑料等三大特色行业共300多家企业整治提升任务。淘汰一批低小散及重污染企业,取缔关停或搬迁化工、制药、造纸、熔炼、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共29家。  

        3.扎实推进污染减排,顺利完成减排任务  

        “十二五”期间,完成COD削减量2128.76吨、氨氮272.62吨、二氧化硫679.81吨、氮氧化物297.18吨,4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十二五”减排指标要求。完成“十二五”期间各项重金属减排项目建设。完成全区27家市控以上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完成全省创新试点总量。  

         4.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家园  

        实施生态兴区战略,成功创建成省级生态区。完成68个“四边三化”整治项目,获得省级考核优秀。不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荣获“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大陈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获省政府批复。全面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停工作,规模上生猪养殖场基本完成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6.27万亩次,实施农药减量控害47.16万亩。  

         5.强化环保能力建设,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环境监测监控体系逐步健全,新(改)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28处,其中废水在线监测系统27套、烟气在线监测系统1套。建立由纪检、监察、检察、公安、法院、环保等7部门参与的省内首个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96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50多起,取缔关停企业160多家,行政拘留60多人。  

       (二)存在的问题  

        内陆河网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黑河、臭河、垃圾河未得到彻底消灭,66.7%的河道水质为劣Ⅴ类,有88.9%的河道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石油类、氨氮、DO、CODCr等。  

        大陈分散饮用水安全问题严峻。目前取水口水质无例行监测,水源应急管理不到位。水质净化率较低,供水口水质近几年连续不合格。  

         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2015年空气API小于100的天数较2010年减少35天,细颗粒PM2.5和酸雨率污染突出,局部区域恶臭仍时有发生。  

         环境风险防控有待加强。危险废物贮存量庞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关停搬迁企业原场地可能存在场地土壤污染,但目前场地污染情况未开展及时、全面的风险评估。  

         环境监管能力依然不足。椒江区重污染企业不少,其中多为低、小、散企业,且多数非法,给环保监管带来巨大压力;现有环保队伍建设、执法装备、监管手段和信息化水平有限,远不能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  

        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尚未真正落到实处,环保职能存在交叉,环保部门缺乏统一协调能力;环保责任大、权力小,造成环保执法手段有限,执法威慑力不够。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环境质量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依法治理为保障,大力实施生态优区战略,以治水、治气为主要任务,协同推进土壤、固废、噪声及辐射污染防治,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积极推进环保社会治理,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治水、治气、治土取得新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品质港城、首善之区”建设奠定坚实环境基础。  

         2.具体指标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抓好治水行动,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1.抓好内陆河网综合整治  

         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以“治污水”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全区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提高至2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至44%。  

        推进劣Ⅴ类断面消除行动。实施4个市控以上劣Ⅴ类断面消除方案,推进沿河截污、排污口销号、工业企业整治、违建拆除、畜禽水产整治及生态补水等工程。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4个劣Ⅴ类断面消劣工作,2020年底前,全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椒江污水处理厂三期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服务业截污纳管,开展老城区截污管网精细化改造和雨污管网改造工程。2020年底前,实现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出水一律按准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排放。实施椒江污水厂中水回用工程,加大污水再生利用力度。2020年底前,实现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  

         加强工业废水整治。全面实施化工、制药、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深化表面处理(非电镀)、农产品加工、水产冷冻等涉水行业整治提升,积极排查整治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低小散”企业。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截污纳管行动,实施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制度,推广污水第三方治理和运维。2020年底前,全区重点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  

         加强农业废水整治。优化调整畜禽养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2020年,全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达到90%。开展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十三五”期间,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加强河道疏浚和生态补水。每年开展辖区内河道疏浚整治30km,提高河道环境容量。加快岭南小区屷崦港与庆丰河、横河头泾与洪家场浦新开河道、西洋泾与白洋泾等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环境承载能力。  

         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实施海门河等6条河道水生态试验,开展洪家场浦(洪家街道段)等河道水生态修复,提高水体污染物自然降解能力。  

         加强河道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和河道保洁,开展高清视频河道监控系统建设。重点抓好东官河、一条河、高栅浦等重点河网综合整治。  

         2.抓好海域污染防治  

         落实台州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加强海洋养殖业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环保型海水养殖新模式、新技术,提高海水循环利用率。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全面取缔挂桨机船舶。所有机动船舶要按有关标准配备防污染设备,新投入使用船舶严格执行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完成改造。2017年底前,港口、码头油污水接收率达到100%。加快水域污染应急保障,逐步构建覆盖全辖区的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网络。  

        3.抓好饮用水源保护  

        加强大陈大小浦水库、玻璃坑水库、南磊坑水库、黄泥坑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污染防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制。  

       (二)全面推进治气治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1.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化工、制药行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全面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和电商换市,实现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椒江分区积极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椒北地区、郊区街道和大陈镇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发展自身特色产业。推进大气重污染企业关停搬迁,逐步淘汰整治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低小散企业。  

         2.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严格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加快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应用,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实施天然气工程,加强气源和管网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用清洁能源。  

        3.推进工业废气污染整治     

         深化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在医化行业推广建立LDAR检测与修复技术。2016年完成涂装、橡胶塑料、印刷包装、木业等行业的VOCs污染整治示范区建设,2017年基本完成十大重点行业VOCs整治。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巡查力度,全面完现社会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探索三级回收治理。  

         推进烟粉尘治理和脱硫脱硝工程。加快推进火、热电机组超低排放清洁化改造和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粉尘排放提标改造。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和热网覆盖区域内燃煤锅炉,基本完成保留燃煤锅炉、窑炉、10万千瓦以下自备燃煤电站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力争到2017年,全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稳步下降,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工业废气排放综合削减量达20%以上。  

        4.推进交通物流废气整治   

        实施清洁交通工程。淘汰老旧汽车,鼓励新车使用高效尾气净化装置,全面供应国Ⅴ标准汽、柴油,扩大甲醇汽油供应范围,完成民营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2017年前基本淘汰全部黄标车,2020年底前,新增或更新清洁能源公共汽车比例超50%。扩大公共自行车网络覆盖范围。  

        实施交通治堵工程。加快城区主干道路和支路、市区快速内环和沿海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严禁船舶使用劣质油品,对排放烟粉尘的港口、物流露天堆场等实施封闭管理,加强港口粉尘监查监测。  

         5.推进城市烟粉尘治理     

        强化对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运输监督监控,实施运输资质管理与备案制度,到2020年,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超50%。推进绿色工地创建,控制烟粉尘。餐饮和干洗业要求配套废气净化处理设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6.推进农业烟粉尘治理   

        开展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到2020年,基本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0%。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肥药“双控”工程,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农业氨污染。  

        (三)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有效改善声环境质量  

         1.加强工业噪声防治  

          优化声功能区布局,严禁敏感区附近新、改、扩建有噪声或震动危害的企业或设备装置。加强部门联动执法,确保厂界噪声达标率100%。推进农村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提高农村人居质量环境。  

          2.加强交通噪声防治  

         调整优化城市机动车禁鸣区,全面落实“双禁”。限定重型机动车行使线路,推广使用低噪声车辆,淘汰、更新噪声排放超标旧车。改善城镇道路路面状况,开展降噪渗水路面建设。加强船舶噪声的防治管理。  

         3.加强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开展“清静工程,创建绿色工地”活动,推行建筑施工商品混凝土,推广低噪声建筑施工设备和工艺,限制施工机械与施工时间。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推进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对建筑施工进行实时监督。  

         4.加强社会生活噪声防治  

         推进噪声达标区建设,制订并落实达标区改善计划和不达标区削减计划。部门联动,加强噪声监管。禁止室外商业经营活动使用音响器材招揽顾客。严格控制加工、餐饮、娱乐、超市等服务业噪声污染。加强室内装修噪声管理。  

       (四)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发挥生态服务价值  

        1.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建立全区环境区划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管理办法,落实空间环境准入制度,严格管控开发建设活动。全面落实红线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平台,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确保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红线不逾越,红线划定区域性质不改变,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不减小、资源使用不超限、功能不下降,实现红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动态监管。  

         强化生态屏障建设。推进绿廊示范段区建设、大陈省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做好绿心生态区、沿海港湾、滩涂和海岛的保护性开发。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东山湖、乌龟山、洪家场浦河滨等湿地建设。至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1.4%。  

         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加强重点流域、河道、海岸带生态修复与保护,以椒江、永宁河两岸为重点,推进河道两侧的绿植缓冲带、隔离带建设和维护,加强海洋生态脆弱带与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开展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关闭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  

         2.加强生态示范创建  

         推进大陈镇等生态文明示范乡镇(街道)、生态村创建。持续推进绿色企业、学校、社区、饭店、医院、家庭等绿色细胞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生态工农业创建,推动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  

        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17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提高到95%,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至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提高到100%,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严禁农村生活垃圾不规范焚烧处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清运工作,至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  

        (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确保环境安全水平  

          1.加强固废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危险固废污染防治。2017年前,年产生1吨以上危险废物和化工、制药、电镀等行业产生污泥的企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危废和污泥申报登记管理,推行登记信息法人承诺制。完善危废管理计划备案制度,推进危废双达标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危险废物核查,实施化工、制药、废塑料加工和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等重点行业固废专项整治。建立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监控系统。关闭、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处理处置设施,严厉打击乱倾倒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确保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加强一般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推广、利用有利于减少固废和污泥产生量的生产工艺及治理技术。实行一般固废分类、分质堆放管理,推进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储中心建设。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区造纸、印染等行业的污泥处置设施,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推进农业固废污染防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推进生猪、奶牛等畜禽规模化、无害化、生态化养殖,实现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2017年底前,建立规范的病死动物处置场所和畜禽粪便收集点。推广环保可降解地膜,严禁使用厚度0.01mm以下的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  

        统筹城乡固废污染防治。合理设置生活垃圾收集、中转点,确保垃圾收集系统全面、高效。2016年底前制定优惠激励政策,2017年6月份前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示范小区,2020年底前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建成覆盖全区所有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设施。做好椒江垃圾填埋场封场工作,严格落实废气、地下水监测。  

        2.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严格涉重行业环境准入,全面开展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金属冶炼、电子废弃物拆解与综合利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涉重行业的整治,严格控制企业涉重“三废”排放。涉重企业每2年开展1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涉重企业摸底调查,建立涉重企业档案库。推进重点防控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更新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3.加强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  

        布局合理优化,严格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居住区上风向和农业渔业生产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新增涉高风险化学品项目。严格限制重点防控区涉高污染、高风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规模。加强重点环境管理类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环境风险监管,更新重点行业、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存储、环境风险隐患调查和登记管理。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类危险化学品使用、转移登记制度,加强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企业和实验室环境监管,完善危险化学品存储、运输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和应急信息数据库。  

         4.加强辐射污染防治  

         加大辐射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控,强化安全审评和监督。建立严格的“放射源身份证”管理和辐射工作安全资格许可证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全过程跟踪,建立资料档案和管理台帐。强化放射性建设项目管理和应急管理。  

          5.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范  

         至2017年,基本完成“十二五”期间化工、制药等6个重点行业关停搬迁企业原址场地排查,建立污染场地清单数据库。至2020年,基本掌握疑似污染场地的分布、面积、风险等级,实现动态更新。加强疑似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至2017年,基本掌握全区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走势,基本扭转农业“两区”土壤污染加重态势,基本消除重大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开展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科学划分农田面源污染敏感区和化肥污染重点控制区,至2020年,全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达70%。  

        (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夯实环境监管基础  

          1.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工业集聚区和乡镇(街道)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以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为责任人、村(社区)为基础单元的环境保护基层网格体系,每10家企事业单位的专职环境监管人员不得少于1人,实现乡镇(街道)级环保基层组织全覆盖。  

         提高环境执法装备水平。加强全区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污染源基础信息库和智慧化的环境执法监管平台,推进自动监控、无人机、地图GIS等技术运用。2016年底前完成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配备和投用,提升执法效能,推动执法精细化、规范化。  

        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环境犯罪案件办理相关程序、规程,有效侦办各类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加大环保、农林、国土、海洋、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动执法力度。研究建立环保部门主动商请媒体参与监督机制,推动环保问题解决。  

         2.加强信息宣教能力建设  

         推进环境信息中心标准化建设。建立集污染源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空间地理数据、电子政务数据及环境相关资源数据于一体的环境信息数据中心,建立集环境监察信息化系统、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排污权交易管理系统等一体的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加强环保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建立环境保护政务公开应用平台,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推进环境宣教标准化建设。建立环境宣传教育网络,加强环境新闻宣传策划,加强环境科普宣教阵地建设,开展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引导环保民间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3.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推进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监测项目齐全、监测网络全覆盖、监测手段自动化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增项目监测,充实监测设备。填补原有环境监测空白,开拓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等环境监测新领域。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地表水、近岸海域、大陈饮用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核与辐射、土壤及农村环境、自然生态等在内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交接断面、环境空气VOC、PM2.5、土壤环境等监测。改造现有环境空气监测自动站位,加快建设重点园区外沙岩头区块空气自动站及VOC自动监测站。  

         加强重点污染源环境监测。建设覆盖所有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监控天眼工程建设。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开展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国控重点污染源飞行检查抽测、重金属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全指标监测等监督性监测重点工作,强化污染源监督性抽测工作。  

        4.强化环保管理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网格管理制度,建立差别化的分级监管机制,打造重点突出、责任到人的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环境执法监管网络,做到环境监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扩大环保技术服务第三方市场,培育一批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运维托管服务的中介单位;开放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四、重点工程建设  

         为确保规划环境效益的实现,结合椒江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要求,组织实施治污水、治气治霾等共5类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共37个工程项目,总投资123.26亿元,其中“十三五”投资70.86亿元。  


       (一)加强环境法治,实施依法治污  

         贯彻新环保法等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要求,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政府在环境保护规划中的责任。严格落实按日计罚制度,加大环保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从重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改变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局面,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环境保护规划中的责任。  

        (二)强化责任考核,严肃责任追究  

         严格环保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制度,将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提高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中权重,并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监管责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工程资金充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环境保护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专项投融资平台,推广环保重点工程PPP模式。鼓励发展生态环保投资基金,支持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生态环保项目股权和债券融资,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参与生态环保项目等,激发治污活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行业、重点园区治理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加强信息公开,鼓励社会治理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扩大群众知情权,激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热情。建立工业企业环保信用等级制度,公布企业环境信息行为,企事业单位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工业企业环保信用等级制度,定期公开公布参评企业信用等级,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工业企业黑名单制度,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注册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ccpcservice获取,或关注公众号中项网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