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项目信息网 > 资讯列表 > 正文
【湖南】长沙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0-03-05 其他 湖南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与创业为发展动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服务业龙头企业、示范集聚区、主导产业和基础平台,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把长沙建设成中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为长沙全力打造“三个中心”、建设“四更”长沙、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新格局和实现基本现代化阶段性目标提供厚实的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共享。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宗旨,强化为民服务、为企服务和为城服务,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发展公共性服务业满足城市公共需求,创造民生共享环境。

高端引领,集聚发展。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产业高端化和绿色化。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主体的地位,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国际品质,长沙特色。强化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长沙标识,大力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服务业企业,谋划一批富有长沙文化特色的重大全局性项目,完善城市的现代化创新功能、商务功能、文化功能、会展旅游功能、人居功能。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主要载体作用,利用生产要素和人口密集的优势,加快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向县域流动,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努力提高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

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深化行政、社会、经济、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事业单位改革,释放服务业改革红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对服务业小微型企业支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将长沙建设成为中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打造成为有特色、强辐射、高品质的文化创意之都、移动生活之都、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现代金融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健康养老基地。

产业发展迈上台阶。“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到2017年,力争实现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持平;到2020年,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功能显著增强,消费性服务业品质提升,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在新兴服务业领域,培育形成2-3个在全国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门类。

空间格局拓展优化。注重现代服务业带动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空间格局向外围拓展,基本形成“一核一轴十片”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三县(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该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到2020年,全市年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服务业企业达8家,新引进50家左右的国际知名服务业企业;建成17个左右龙头企业引领、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省级以上服务业示范集聚区。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基本建立,服务业创新创业、行业自律、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继续完善。服务业双向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比重达到全国水平。

二、发展重点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发展生产服务、流通服务、个人服务和社会服务,重点发展十大行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现代金融

健全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完善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各类金融组织,大力支持长沙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农村商业银行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发展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等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搭建期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积极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构建“全牌照”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金融新业态,发展融资担保、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股权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离岸金融。积极争取获批下一批国家投贷联动试点资格。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优势行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健全金、政、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持续推动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有效运作长沙市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培育金融市场,推动区域股权交易、信贷产品转让、碳金融交易等市场建设,推动设立稻谷、有色金属等大宗优势产品交割库,大力发展保险业,健全金融安全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建设金融功能区,重点建设芙蓉中路金融街、湘江金融外滩产业带、滨江新城金融商务区、长沙金融后援服务中心、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园。

到2020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速12%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6%;全市保费收入突破35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超过3500元/人;引进、改制或设立传统金融机构4-5家,培育和引进新兴金融机构3-4家,引进各类金融后台服务中心4-5家,形成与长沙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将长沙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现代金融基地。

(二)现代物流

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落户长沙,培育壮大本土物流市场主体,支持物流企业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加快物流业集聚发展,深入推进高星物流园、湾田国际物流城、海驿智能物流园、普洛斯空港物流园、金桥物流中心、高岭国际商贸物流城等园区的建设发展。建设立体化物流网络,推动公路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全国性铁路货运枢纽,积极融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构建以霞凝港、黄花国际机场为依托,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体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打造我国中部地区的物流大通道。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大力发展水运物流、空港物流、保税物流、分销物流、冷链物流、国际商贸物流、城市配送和应急物流,加快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和临空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物流体系,发展“互联网+城乡配送”,鼓励物流企业在乡镇设立服务网点,布局村镇共同配送末端网点,提高“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效率,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重点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设,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精准化、智能化。提高物流全链条标准化设施、设备和器具的应用水平,推动物流配送车辆标准化、标识化,建立物流园区相关标准规范。

到2020年,力争将现代物流业培育为千亿级产业,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突破5万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显著降低;强化长沙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的作用,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把长沙建设成为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物流基地。

(三)信息消费

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依托芯城科技园、中电软件园、麓谷信息港等载体,引进一批知名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鼓励移动互联网行业湘籍精英回长沙创业,规划建设“家湘园”,大力发展移动生活产业集群、移动游戏产业集群、移动金融产业集群、移动电商产业集群。大力打造长沙北斗产业,突出军民融合,加强特色应用,实施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化、高端产品制造、特色应用示范和标准化战略五大工程,引进一批北斗领域中央企业的龙头项目落户长沙,孵化一批北斗产业链相关创新企业,建成从研发、芯片、终端、应用到市场的全北斗生态产业链。加强虚拟现实产业应用,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旅游、文化、工业、医疗、教育、房地产等行业的应用,培育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打造用户、技术、硬件、内容、开发、渠道、资本共同推动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应用示范区。

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以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中电软件园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北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软件和信息服务聚集区;以长沙经开区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汽车电子、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和研发基地;以浏阳经开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制造和研发产业基地。建设云服务基地,支持中国联通牵头建设中部地区IDC云服务中心,以深圳证通联合中国电信的长沙互联网大数据科技产业园为基础,打造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行业数据开发服务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开辟农村信息消费的蓝海,积极推进农村宽带建设,创新农村支付体系,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产品消费、应用服务购买消费、信息技术平台农民再消费,助推“三农”发展。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光纤到户工程、4G网络建设工程、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工程和宽带乡村建设工程,申报建设国际通信专用通道。

到2020年,长沙移动互联网全行业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从业人员10万人,将长沙打造成为“移动生活之都”;北斗产业建成千亿产业,打造国内最具规模的北斗产业基地、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地和产业应用示范集聚区。

(四)商贸商务

加强商业中心发展,构建以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综合体为支撑,以中央商务区、大型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等为内容的商圈网络。推动特色商业街建设,重点建设浏阳河风光带特色街、梅溪湖旅游商业特色街、中山路商业街、三和路风情休闲街等特色商业街,大力发展以点式地铁商业、条式地铁商业、立体化地铁商业为要素的地铁商业经济。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开拓社区服务,发展集商品预购、网购线下体验、试穿试用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智能快递柜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渠道社区商业。提升农村商业发展层级,鼓励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农村市场,构建以城区配送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打通农村商业“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大市场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一环两轴四节点”的市场群空间布局,重点建设金霞经开区市场群、望城经开区市场群、黄兴镇市场群、丁字市场群、跳马镇(白竹)市场群、安沙镇市场群、双江口镇市场群、永安镇市场群、莲花镇市场群、镇头镇市场群十个市场群,重点建设金桥国际商贸城、高岭国际商贸城、安沙国际建材城等专业市场。深化商贸模式创新,推进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技术在商贸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智慧商店”、“智慧商圈”和“智慧流通”,突出打造湖南跨境产业园、湖南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青竹湖服务外包基地等开放型基地,推动跨境商贸发展。

重点发展会展服务,积极抓好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组织好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引进一批国际高端展会落户长沙,积极发展“网上会展”和会展电子商务,推动长沙会展经济做大规模、扩大影响、放大效应。大力发展咨询服务,加速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基础咨询服务,积极发展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会计、审计、税务等专业咨询服务,引进一批外资咨询服务企业。积极发展法律服务,支持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业发展,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法律服务发展环境。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做好人事代理、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服务,鼓励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访聘、人才测评、薪酬设计等服务项目。

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00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95%以上的行政村;长沙会展产业形成千亿产业,将长沙打造成为中部会展高地。

(五)科技服务

壮大特色研发设计业,加速推进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手工艺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勘察设计等领域水平。重点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完善公共检验检测认证计量服务体系,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将湖南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打造为中部地区检验检测知名品牌。组建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开放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科技服务,鼓励企业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继续打造中电软件园、湖南省大学科技园、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湖南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等专业化公共平台(园中园)的建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知识产权支撑,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体系,加大对专利代理服务和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湖南文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促进专利、版权转化的平台作用,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十三五”期间,实现科技服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争取建成1-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2-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打造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9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到2020年,基本形成市场化机制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将长沙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科技服务基地。

(六)电子商务

做大做强电商平台和网商,培育壮大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大型电商平台企业,支持发展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集交易、结算、信息、物流和融资服务于一体的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和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雨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岳麓区、天心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隆平高科技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六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建设。拓展电子商务服务领域,鼓励发展餐饮、住宿、文娱、旅游等生活服务类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鼓励中小微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线下线上融合发展,支持大型实体零售、餐饮、家政、洗衣、家电维修、票务、生鲜配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订店取、网络订票、预约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业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建设金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通过“海外仓”、“体验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

“十三五”期间,全市电子商务相关交易额年均增长30%;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20家以上,其中,年交易规模超10亿元的特大电子商务企业10家,年交易规模超100亿元的电子商务企业3家。

(七)文化创意

继续做强传统优势行业,壮大影视传媒业、出版印刷业、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加快金鹰影视文化城建设,重点建设好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黄花印刷科技园、长沙纸业大市场,扶持田汉、琴岛、湖南大剧院等传统演艺企业和明和光电等演艺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加快麓谷动漫游戏信息城建设。培育发展新兴文化行业,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业、数字内容业、文博会展业,办好中国(长沙)雕塑文化艺术节,以青苹果数据中心为龙头打造“世界华文文献数据中心”,推动华凯创意、中广天择等文化企业上市。加快发展特色文化行业,做大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特色行业,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等独特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沙坪湘绣产业园、湖南湘绣城等建设。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以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知名品牌为依托,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为龙头、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为骨干、各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的发展格局。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发展新兴行业。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发挥长沙作为全国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平台作用,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观念,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开发中高端文化消费,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申创“媒体艺术之都”,努力扩大“东亚文化之都”影响力,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鼓励对外文化投资,支持文化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对外文化版权贸易。

“十三五”期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长沙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排名保持在全国城市前10位。到2020年,全市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达40%,文化内容产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全力打造国家创意中心,将长沙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八)旅游休闲

强化旅游城市形象定位,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全面实施城市大景区战略,培育旅游大产业,以“山水洲城?游乐长沙”为品牌,加强城市大营销,强化“显山、露水、美洲、靓城”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实施“六个一”重点任务,“一条名河”即规划建设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唱响最美九道湾;“一个平台”即建设长沙市智慧旅游大平台;“一个品牌”即打造“长沙记忆”系列旅游商品大品牌;“一个古镇群”即重点建设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道林等特色古镇,打造中国最具魅力古镇群;“一个大景区”即把长沙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实现长沙处处是景、处处可观、处处可赏;“一批线路”即通过开通旅游巴士运营,推出娱乐休闲、山水洲城、红色经典、悠悠古镇、畅游长沙5条精品线路,把全市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日游的精品旅游专线。

扶持旅游休闲新业态,推进旅游+新的生活方式,不断拓宽“文”、“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发展新要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健康养生基地、研学旅行基地、体育旅游基地、探险旅游基地、科普旅游基地,积极培育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康养旅游、特色民宿、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户外探险游等新业态产品。实施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建设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智慧旅游营销平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推进无线WIFI覆盖工程、旅游云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旅游指挥中心建设工程、旅游手机APP开发工程,开展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旅游商品等项目示范试点。推进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旅游发展管理体制,组建长沙市旅游发展集团,积极探索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保护的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参与旅游开发的力度,组建长沙旅游投融资开发总公司,加快引进各类资金参与旅游休闲产业开发建设。

至2020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接待旅游总人数1.89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达13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亿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7%左右;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5家,开发旅游精品线路10条以上,培育5个以上的旅游购物中心和旅游商品品牌,培育和打造3-5个常驻的国际著名节会旅游品牌;将长沙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休闲基地。

(九)健康产业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发展中医药体系,重点扶持发展中医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和基层中医药事业,建设一批中医名院和特色中医专科,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医药企业开设中医坐堂诊所。构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营养保健、妇幼保健、心理健康、公共卫生服务等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培育发展健康养老、健康保险、健康体育、健康旅游、健康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全民化、健康管理信息化、健康体检普及化。发展健康保险体系,开发和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推进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引进一批世界顶尖的医疗机构以及健康管理、医养结合项目,形成高端化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到2020年,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10.10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达到4.04人、注册护士达到5.25人;将长沙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健康产业基地。

(十)养老产业

发展养老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加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敬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老年公寓、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扶持发展康乐年华、万众和、康乃馨等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以老年公寓、疗养医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鼓励养老机构创新服务,支持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呼叫送餐、钟点护理、动态监测、紧急呼叫、信息传播、交流互动、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积极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推进医养融合改革,构建养老与医疗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建立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事业与医疗事业同步发展。拓宽养老产业服务领域,加快发展旅游娱乐、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老年服务业,支持老年卫生保健品、日常用品、防滑器具、交通工具、服装等老年用品行业发展。推进智慧养老工程建设,推广智慧养老模式,将物联网、传感网、3G移动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普及全智能养老理念。创新金融支持养老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储蓄、保险、投资等金融产品,适时开展以房养老试点。

到2020年,长沙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社会为主体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100%的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全市新增3万张床位,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万张;将长沙打造成为湖南养老产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长沙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实施“一核、一轴、十片”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核”是指长沙市中心城区,以市域级服务业中心、城区型服务业中心和社区性服务业中心为层级,以江、河、城市干道为轴线,以商业中心、专业市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为支点,形成多点支撑、轴线辐射、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架构,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文化创意、信息消费、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

“一轴”是指湘江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南起天心区暮云、经过长沙主城区、北至望城区,直达长江水道,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相关业态。

“十片”包括星沙片、望城片、浏永片、宁金片、麓谷片、金霞片、空港片、高铁片、暮云片、坪浦片。星沙片以长沙县主城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等产业。望城片以望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浏永片以浏阳市主城区为中心,以金阳新区、大瑶、镇头、沿溪为副中心,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产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宁金片以宁乡县主城区为中心,以沩东新城为载体,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旅游产业等产业。麓谷片依托长沙高新区,重点发展信息消费、检验检测、动漫游戏等产业。金霞片以金霞经济开发区为主体,依托“一区三港”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健康养生等行业。空港片以黄花镇为主体,发挥航空、地铁、磁悬浮轨道等交通资源优势,发展临空经济,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住宿餐饮等行业。高铁片以黄兴镇和黎托乡为主体 ,以长沙南站高铁枢纽为依托,发展高铁经济,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行业。暮云片以暮云经开区为主体,突出地理信息、商务商贸、生态旅游等行业发展。坪浦片以洋湖湿地公园为依托,凭借岳麓科技园的优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旅游休闲、科技研发等业态。

(二)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加速服务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突破智能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核心技术,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服务业态创新,加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重构与衍生,发展网络物流、互联网金融、远程诊断、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全面推进服务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服务企业内部众创,推广研发创意、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积极发展众创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稳步推进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加强品牌质量建设,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行业规范公约,实施国家质量政策,鼓励引导企业以品牌质量竞争实现创新发展,树立全球品牌意识,重视商标品牌培育,着力建设一批行业领先的优势品牌。培育发扬“工匠精神”,高度重视湘绣、菊花石雕、夏布、铜官窑等非遗产业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和专业品质,做专、做精、做细、做实。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全面贯彻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优势产业适时制定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认证。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提高二三产业集聚配套水平,打造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增值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实现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的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农机服务、电子商务等,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业内部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为手段,促进文化、旅游、休闲、体育、信息、物流、金融、科技等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升级的联动效应。服务业与城镇化融合,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产业体系,形成以服务业集聚为特征的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在城镇建设、提供就业、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服务业与农村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农村进军,重点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信息消费、观光休闲产业,开辟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蓝海。

(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突出重大项目招商,围绕投资规模与强度、回报周期、财税结构、创业就业等要素,采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重点引进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培育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龙头项目、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促进企业集聚发展,以规划为引导,制定集聚优惠政策,吸引生活性服务企业向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集聚,吸引生产性服务企业向高端楼宇、总部基地、中央商务区、产业园区集聚。打造示范集聚区,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为路径,精心打造一批年营业收入“千亿级”、“百亿级”的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力争每年新增3个以上省级示范集聚区。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以高端楼宇为载体,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总部企业,重点建设洋湖总部经济区、滨江现代金融商务区、梅溪湖国际功能区、金星路先进服务业国际街区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强化公共平台支撑,搭建投融资、科技信息、商务服务、政务服务、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为集聚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五)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构建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发展应用基础产业,重点是服务业云平台、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移动互联网软件平台、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实施“互联网+”服务行动,培育“互联网+”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电子政务、便民司法、地理信息、教育培训、文化旅游、普惠金融、医疗等新兴业态发展。促进大数据推广应用,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充分发掘数据资源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环节的商业价值,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分享经济,积极发展城市出行、库存房屋等方面的个人分享,培育发展生产设备、物流设施等方面的企业分享,大力支持专车与代驾、民宿租赁、P2P网贷、在线雇用、旧货在线买卖等业态,打造分享型城市。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面向社会资本扩大市场准入,加快开放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完善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教育、托幼、养老等领域发展的政策,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动竞争性购买第三方服务。做好长沙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发挥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以及跨境电商等开放平台作用,推动长沙服务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值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重点是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来长沙设立地区总部、服务中心、分支机构、研发中心、采购培训基地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保税展示交易、外贸综合服务体等新型业态,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服务业企业参加境外展览展销,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基地,开展跨国兼并收购,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成渝城市群、港澳台等地区城市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开展服务业产业链招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全市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的作用,定期召开全市服务业大会,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各区县(市)、园区和服务业十大产业牵头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服务业考核考评制度,兑现考核奖惩。加快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功能。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不断强化法治保障,优化信用环境,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氛围。

(二)完善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服务业十大重点产业的专项支持政策,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力争“十三五”期间全部出台,基本建成分类指导、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落实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严格执行服务业发展相关的税费优惠和奖励政策,加大在市场准入、企业减负、要素支持、品牌建设、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示范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力度。完善区域布局发展政策,避免行业和区域恶性竞争。

(三)加快项目建设

把规划落实到项目,实现服务业项目的立项、布点、建设等在规划的引导下实施。研究制定长沙市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明确项目负面清单。认真筛选、包装、储备一批带动性、基础性、公益性强的项目,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库,积极向国家、省申报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每年推进100个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四)增强要素保障

通过挖潜盘活、增减挂钩节余的土地指标,对列入国家和省市鼓励类的服务业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加大财政支持服务业力度,强化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设置重点行业的产业发展基金。创新金融支持服务业方式,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押品范围,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股权、特许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尝试推动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加大对服务业歧视性价格清理力度,落实服务业企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政策。加快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政策,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培育服务业创新团队。

(五)建设公共平台

建成信用信息平台,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方面的信用信息。构建融资租赁平台,提高服务业资产与金融资本配置效率。构建产权交易平台,统筹物权、债权、股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为服务业创业提供信息资讯、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等专业服务。打造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开放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部分公共数据资源,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平台,健全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合作的统计工作机制,做好服务业十大重点产业统计工作。
注册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ccpcservice获取,或关注公众号中项网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