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安徽】合肥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5-26 交通设施 安徽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合肥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发展的根本宗旨,深入贯彻“四个交通”建设,加快构建层次清晰、协同高效、智慧互联、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区位优势持续增强。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合肥市积极构建与区位优势和经济特征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打造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逐步完善“米字型”高铁网、“一环八线”高等级公路网及“一场三站”的“四大枢纽”体系高效集聚都市圈资源、对接苏浙沪,支撑引领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完善客货运体系,持续推进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创建,服务民生水平显著提高。加大民生重大关切交通问题的治理力度,交通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交通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健康稳定发展态势持续。

二、存在问题

作为衔接国家中东部城市衔接的节点城市、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都市圈核心城市,合肥对外通道能力不足,极大限制了合肥对接沪苏浙,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能力,与同为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合肥城市快速扩张,交通发展与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及规则制定不协调,多种交通方式衔接不畅,各种交通冲突明显增多,运行效率低。部分交通资源配置远大于市场需求,交通集约发展滞后。各交通体系沟通不畅,信息共享程度低,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客货运需求,欠缺客货运品质示范工程。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工作的推进,合肥市绿色交通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绿色公路、绿色航道建设仍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未能全面铺开。

三、形势要求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强国等多重国家战略在合肥叠加落地,社会治理现代化将进入全面推进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为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也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绿色和经济的运输服务,促进区域循环更加顺畅,支撑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与国际连接,支撑外向型经济发展。合肥应立足于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发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加强系统性谋划,重点围绕公、铁、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服务水平,着眼全球资源和市场,提升国际连通度和竞争力,逐步打造国际综合性交通枢纽。
“十四五”时期,合肥市将围绕“提升枢纽能级、优化枢纽智慧服务、加强枢纽站城融合联动、深化枢纽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枢纽经济”五大工程,落实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在综合交通一体化枢纽领域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合肥样板,输出合肥智慧。加强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共建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对区域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先行引领作用,通过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区域协调发展难题,推动都市圈战略地位和区域辐射能级提升。加快重点领域制度创新,把交通运输各项改革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充分激发交通运输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落实惠民措施,改善民生服务,方便市民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融合,全面落实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推动交通运输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效益更优化的阶段演进,通过科技创新为未来交通提供新的方向和新的支撑,从而推进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强化“两个坚持”和“两个更大”的要求,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发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目标,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的,大力推动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交通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高效畅达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五高地一示范”高质量发展和开启合肥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注入发展新动能。

二、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全面发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全面建成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的西翼门户枢纽。交通客货运输高效连通全国、全球,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实现合肥的全国123高品质出行圈、全球123高效率物流圈,奋力成为交通强国标杆城市,全力支撑合肥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

集中力量推进“1155”行动计划,全面支撑和引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西翼门户型、链接长三角与中西部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四个枢纽”,完善“四个网络”,提升“四个水平”,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省际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合肥长三角区域航空枢纽初步建成,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成交通强国建设示范试点工作,为合肥市“五高地一示范”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加快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提供坚实保障。


第三章 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一、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一)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网

以构筑合肥都市圈通勤圈、全面融入长三角、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高品质、有机衔接、四网融合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铁路由“米字型”向“时钟型”演变。
积极完善高铁骨架网络。畅通沿江和省级高铁大通道,大力推进沿江高铁合宁、合武段和合新高铁的建设,加快推进合康高铁前期工作研究,实现合肥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铁直连,加强合肥对西北地区的辐射,巩固合肥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铁路枢纽的地位,总体上形成“时钟型”的高铁主骨架。
优化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络布局。以合肥都市圈同城化为目标,加快推进皖江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城际铁路网络,提升城际通勤化水平。续建并建成合肥—巢湖—马鞍山城际铁路,新建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推进合肥—池州、合肥—芜湖—宣城、合肥—新桥机场—淮南、合肥—滁州—南京、合肥—新桥机场—阜阳等城际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谋划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试验工程,争取在“十四五”期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谋划合肥市域(郊)铁路建设,打造合肥市域范围的一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构建新桥机场的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合肥新桥机场S1线的建设。强化合肥对合肥都市圈周边市县的辐射能力,加强中心城区与市县、市县之间的市域轨道连接。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极推动已开工的城市轨道建设,提高中心城区城市轨道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与报批工作,争取在“十四五”期内开工建设。深入研究各县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方案,加强市县内部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
不断完善货运铁路建设。加强铁路专用线引入园区、港区的力度,补齐港区铁路“最后一公里”短板。加快推进铜陵江北港铁路、中派作业区、循环经济示范园作业区、龙桥作业区等铁路专用线,完善港区集疏运网络,提升铁路货运的综合竞争优势,为多式联运提供设施保障。

(二)建设广覆深达的公路网络

加快完善以高速公路、快速路为骨架,国省道、主次干路为支撑,农村公路和支路为基础的道路网体系。
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实施通道型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加密对接长三角区域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辐射省域,进一步分离过境交通,强化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沪陕高速、合安高速扩容工程;加强与周边省市互联互通,续建并建成明巢高速、德上高速、沪武高速无为至岳西段,新开工建设沪陕高速复线、合和高速、宣商高速、合芜宣杭二通道等项目;优化合肥市高速公路境内布局,全面启动京台西绕线、外绕城高速联络线建设。优化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
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坚持“优化存量,审慎增量”,完善干线公路网布局,加强市区与市县、市县之间快速连通,提升与周边市县衔接的干线公路服务水平,对重要通道上的干线公路提档升级;规划建设市区到各市县的快速干线网络,推进S105快速化改造和徽州大道南延等项目,统筹区域快速联通与沿线节点城市化发展;完善路网布局,加强互联互通,消除瓶颈断头路段。此外,为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求,提供智能交互“司机之家”式公共出行服务,同步配套建设国省干线“庐家驿站”综合服务区。
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以保障镇村公交安全通行、提升农村居民出行品质为主要目标,构建和完善便捷通畅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县道道路等级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特色田园、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及新型涉农经济节点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打造四县一市的农村公路特色品牌,促进“交通+旅游”经济发展,为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持续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增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安全。
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络。进一步完善以“五横七纵多向加密”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加快推进金寨路、宿松路、魏武路等快速化改造工程,新开工并建成深圳路、锦绣大道、铭传路、淮海大道等快速路。

(三)打造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络

推动合肥干线航道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引江济淮航运一期和二期工程、合裕线扩能改造工程等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工程,基本形成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构建“一网四线”的航道主通道格局。

二、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一)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更高效的与周边机场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增强区域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力,支撑合肥市对外开放。
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二期工程建设。规划新建T2航站楼,规划新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新建一条4F标准的跑道,建设货运区、机务维修区、场内相关公用设施等配套工程。
完善机场集疏运网络。推动市域轨道新桥机场S1线建设,加快推进合六城际铁路及新桥机场场站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构建新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路集疏运体系,加快推动沪陕高速复线、京台西绕线等高速公路和G206、S324、S327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达到东联、南畅、西通、北进的效果。加快推进机场货运区专用道路建设,形成进出机场的客货分流通道。
加快通用机场布局谋划。加快建成肥东白龙、肥西官亭通用机场,完善机场配套设施,稳步推进巢湖通用机场建设。开展庐江、肥西严店、长丰通用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二)打造江淮联运中心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项目一期工程、巢城港区二期工程建设,开展合肥东航码头工程(合肥大兴集危险品码头搬迁工程)、肥西中派作业区物流园码头工程、小庙作业区物流园码头工程、兆西河港区龙桥作业区码头工程、合肥港下派作业区深水枢纽港一期工程、长丰庄墓作业区码头工程等项目建设。
到“十四五”末,通过实施系列战略重点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辖区航道网建设和支持保障系统等航运中心硬件建设,建成区域航运枢纽,为2035年初步建成“一中心二网络三体系”的江淮区域性航运中心总格局奠定基础。

(三)加快客运枢纽建设

完善合肥枢纽布局,打造轨道上的枢纽。加快建设新合肥西站、合肥南城际站,推动肥东高铁站改造升级为合肥东站,形成“5+5+N”的客运枢纽布局,包括合肥新桥机场、新合肥西站、合肥南站、合肥站、合肥东站5个国家级客运枢纽,肥西、巢湖东、庐江西、合肥北城、水家湖城际站5个区域级客运枢纽以及若干一般枢纽。深入论证“一场四站”的快速铁路直通方案,实现火车站、机场等重要枢纽之间的快速联通。加快推进合六城际铁路及新桥机场站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构建新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轨道上的”机场。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城区与各类综合交通枢纽、以及枢纽之间的快速通达。优化整合市内客运场站,实现“同向、同线进同站”,提升场站资源利用率。
(四)优化货运枢纽布局
加快打造新桥机场国际货运集散中心,推进江淮航运中心建设,形成“四枢纽、五区、多园、多中心”的货运枢纽体系。其中,4个货运主枢纽为合肥北铁路一级物流基地、新桥机场、江淮运河港区以及南淝河港区,5个物流集聚区分别为肥西物流集聚区、岗集物流集聚区、撮镇物流集聚区、居巢物流集聚区、庐江物流集聚区。充分发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产业发展优势,加大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力度,缩小合肥市与先发城市之间的差距,强化合肥市在国际物流网络枢纽网络布局中的作用。发挥综合货运枢纽大集疏、大中转的功能与作用,形成“层次分明、集约高效、功能突出、体系完整”的货运枢纽发展体系。依托江淮运河港区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培育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韵达物流产业园、合肥公共物流园(平台)、合肥岗集综合交通物流港、苏宁云商合肥智慧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物流快递、电子商务与仓储协同发展,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快运基地。

第五章 构建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体系

一、发展丰富多样的区域客运

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积极拓展国际航线,重点探索开辟直达全球各大洲枢纽机场国际航线。进一步完善国内航线网络,持续提升新桥机场航线网络覆盖面、航班频次、航班衔接率等指标。利用市场化手段完善长三角机场群协作机制,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加强与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等国际机场的合作,全面提升合肥新桥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功能。
构建高铁主导的城际客运网络。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以对接沪苏浙、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努力构建长三角公交化的城际轨道客运网。充分利用合宁、合六、商合杭等铁路运能,加密合肥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以及宁波都市圈的高铁客运班次。加大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的“四网融合”,构建1小时覆盖全省、2小时紧密联系长三角的高铁——城际交通圈。
引导传统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响应道路客运发展趋势,积极推行“五大新模式”:运输服务新模式、定价体制新模式、资源整合新模式、行业管理新模式、安全与服务监管新模式。推动毗邻公交发展,强化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和公共交通延伸政策措施研究。鼓励发展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准予办理7(含)-9(含)座车辆道路运输证。倡导客旅融合,给予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的资金与政策支持,适应旅游团队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加强节假日的道路客运组织,特别是名胜古迹、风景区、旅游度假区的汽车旅游客运组织工作,提前做好增加班车和定制旅游包车的有关准备工作。

二、发展便捷高效的城市公交

推进轨道交通客运高效衔接。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与主要交通枢纽的衔接,实现内外客运“无缝衔接”和旅客“零距离换乘”。力争开通航空、铁路乘客换乘地铁免安检通道,探索地铁与铁路一次安检,实现地铁与铁路、航空的“无缝对接”。基于网络化运营视角,聚焦客运组织、设备维修、物资采购、应急抢险等方面,积极开展微笑服务,持续提升运营服务品质。
提升城市常规公交服务能力。巩固扩大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成果,基于“快+干+支+微”四层级线网,提升城市公交换乘效率,聚焦优化轨道与公交接驳线路,完善“最后一公里”线网,形成“地铁+公交”的大交通网络。合理发展出行新业态,鼓励定制化通勤班车、社区公交、微循环公交等多元化的特色公交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合肥智慧公交APP为起点,积极推进“互联网+”公交应用。加大常规公交通行路权的倾斜力度,分时、分段的灵活设置公交专用道。加强公交场站的规划与建设,按照停车保养场、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和公交中途站分级布局,新建场站100%配建充换电设施,既有公交场站视建设条件安装充换电设施。严格执行公交车辆运营年限,对达到使用年限的公交车辆实施强制报废。

三、发展公平均等的城乡客运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探索实现“4个1”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公交线网规划“一张图”,城乡居民出行共用“一张卡”、城乡公交运营调度“一个系统”、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一个标准”。着力完善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实现重点乡镇居民一次换乘到市区,农村居民一次换乘到城区。丰富城乡公交场站服务功能,打造综合运输服务站,推动交通运输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客运车辆标准化,新增城乡公交运营车辆纯电动化率100%。建立健全城乡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体系、财政补贴补偿机制、服务质量考核制度,确保城乡公交持续发展。

四、建设多元规范的客运市场

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做好省际旅客运输许可职能承接,毗邻行政区域间道路客运许可证工作,按照部省转型升级意见给专业运输企业充分放权,简化程序。成立合肥都市圈城际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都市圈各地市市政府、安徽省交通厅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人直接负责推进、协调与落实城际公交一体化政策保障、场站建设、政策审批等方面工作。营造宽松的客运市场发展环境,激发客运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升动力,引导客运企业采取差异化策略,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多元化服务。
继续推进网约车辆纳规管理工作。优化网约车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行政许可“只要跑一次”。推进网约车诚信机制建设,督促取得许可的平台公司签订“诚信承诺书”,检查结果纳入行业诚信考核体系。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严处违规行为,坚持“以打促规”,实行“一案双查”,严格执行“一人、一车、一平台”规定。加强交通运管、公安交警部门联合监管,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依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建设完善网约车监管平台,推进数据传输质量测评和运营数据管理,推进网约车依法纳规管理。
推动巡游车行业发展。根据《合肥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实行车辆经营权、车辆实际所有权“两权合一”,改革经营权管理制度,规范巡游车经营。以服务质量招投标或奖励方式确定经营者,建立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为导向的优胜劣汰和市场退出机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巡游车承包费,鼓励驾驶员争先创优,提高经营服务质量。持续推进“互联网+巡游出租汽车”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推动巡游车行业创新发展。

五、推动运输辅助业健康发展

积极完善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布局。统筹建设集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配件销售、汽车保险、配套餐饮、住宿等功能的汽车综合服务中心。汽车维修板块集中汽车修理、钣金、喷漆、汽车美容等功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维修、废气、废物统一无害化处理。汽车交易市场集中招募汽车销售商、发挥集体优势,促进资源集中,市场品牌建立,增加区域行业影响力。
深入推进驾驶培训行业改革。通过精细化管理,完善驾培行业短板,调整供求结构,压缩驾培成本,统一差异化服务项目、内容及标准,提高行业资源使用效率、整体经济效益。以场地规划调整为核心,政府部门统筹设立大型综合性训练场,清退非法训练场地,吸引合肥市各驾驶培训学校入驻,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驾培市场,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内升动力。积极推进教练车管控、学员队伍管理和准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引导驾培行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驾培”,结合学员需求研究“先培训后付费”的模式,更好开发或引入切合培训考试实际的平台,实现与运管监管系统、公安考试系统对接共享。深化驾培行业信用管理,将“预约培训、先培后付”推进工作纳入驾培行业信用管理体系。
大力推动水运配套设施优化。依托巢湖湖区周边的历史建筑、公共活动中心、绿地景观、交通换乘设施等各类旅游资源,推动水上旅游码头建设,实现与周边陆域城市建设之间的联动发展。围绕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和有效救助目标,结合现有应急救助机构布局,重点建设巢湖水上应急搜救中心以及滨湖、中庙、龟山、散兵、齐嘴等五个水上应急救助基地,形成“一中心、五基地”的水上应急救助体系。增设水上服务区、LNG加气站、船舶修造厂等一系列水运配套设施,提供船舶垃圾和水上油污水回收、日常需求、应急安全、政策咨询等服务。

第六章 构建高效率的货运服务体系

一、强化货运枢纽服务能力

(一)提升航空货运服务水平

筑牢腹地需求支撑。抓住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揭牌成立的机遇,积极发展空港经济示范区,构建战略核心型航空经济、智力开放型服务经济、动能提升型创新经济“1+1+1”的临空产业体系。依托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航空偏好型产业的快速增长,加快实施战略性市场攻关,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直接面向货源开展定制化的航空物流服务,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打造稳定的航空货源基础。充分利用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物流体系,面向加工贸易、消费品进口、供应链物流等重点国际贸易市场需求,开展国际地区货运业务,争取周边地区国际航空货运回流。
完善货机航线网络。构建连接至世界主要货运枢纽全货机航线网络,开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新西兰、英法德全货机航线,加密至美国全货机航线,适时开通至香港、台湾等地区全货机航线。逐步实现与国内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机场的紧密连接,开通至深圳、广州全货机航线。
优化空运政策环境。制定航空货运补贴政策,提升机场便利化通关、信息化水平。立足于长三角经济区腹地市场需求,建设长三角信息平台,从实体节点转变为信息节点、数据节点建设,融入全球货运枢纽机场数字网络。大力推动专业航空货运公司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设置运营基地和货站。加强招商工作,着力引进航空快递、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入驻。

(二)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

提升港口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合肥港南淝河、江淮运河、裕溪河、兆西河等重点港区均配套1个及以上物流园区,不断提升园区集转运、仓储、服务、加工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发展现代化仓储设施,引入专业配套设施装备,打造专业仓储区。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分拨配送,深化“区港融合”,搭建物贸经济平台,积极发展与航运、商贸等关联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建设临港商贸交易市场,提升临港大宗物资储备能力,拓展增值物流服务功能。
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特色发展。打造合肥港集装箱运输品牌,巩固内河集装箱全省标杆地位。根据各港区条件和需求特点,按照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形成通江达海的集装箱作业区体系,重点建设南淝河港区、江淮运河港区、裕溪河港区。其中,南淝河港区主要为合肥市主城区东部产业带和东部新中心服务,江淮运河港区主要为合肥市主城市西部产业带和自由贸易实验区服务,裕溪河港区主要服务于巢湖市产业发展,集装箱班轮航线方面主要发展南淝河港区和江淮运河港区——裕溪河港区——长江沿线。打造通江达海示范航线,大力开展与沿海、沿江港口的集装箱交汇换仓服务,加密扩大直通南京港、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喂给航线,强化合肥——长江下游港口内支线航班及内贸集装箱航线。
强化区域港口合作。发挥连淮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沿海、沿江港口的联动发展,推动长三角地区港口协同发展。加强与南京港、上海港的战略合作,形成沿江港口重要的喂给港。深化与安庆港、马鞍山港、芜湖港、蚌埠港等周边港口的合作,探索成立内河港口联盟,实现与周边港口的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互惠共赢。

(三)提升国际陆港服务水平

形成“国际+国内”干线网络。在国际干线网络方面,优化国际班列网络布局,初步构建以合肥中欧班列为主通道的“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国际班列体系。在国内干线网络方面,不断开通其他枢纽节点城市的五定班列,增加合肥至上海、宁波等沿海大型港口城市直达班列覆盖城市数量,形成“干线直达、支线联运”的运输服务网络,筑牢国内铁路枢纽核心地位。通过融合贯通“国际+国内”干线运输网络,形成国际班列与国内班列紧密衔接、互为支撑的物流大通道网络格局。
推进中欧班列建设。促进合肥跨境电商邮包业务与中欧班列融合发展,推动“合新欧+运邮”新业态的高水平、高质量增长,进一步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服务合肥市构建内陆开放经济新格局。申报铁路对外开放口岸,逐步拓展粮食、肉类、木材、水果等进境指定监管场所功能,拓展大宗商品进口和去回程货源,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形成长三角区域义乌小商品铁路口岸、合肥大宗商品铁路口岸的差异化功能布局。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引导中欧班列平台公司之间优化线路、整合资源、融合互补发展,实现货物属地站点发运,枢纽站点编组集运,降低物流成本和财政成本。积极探索“一单制”,稳步推进“班列+金融”业务,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促进经济融合发展。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交流,促进中欧班列国际化合作,探索开行“人文班列”、“医疗班列”、“旅游班列”等。

二、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模式

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优化多式联运枢纽场站布局,推动一批具有较强公共服务属性、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场站建设。依托合肥南站、合肥站、新合肥西站等高铁枢纽,探索发展高铁快递、电商班列、货物快运等高铁快递物流服务,与航空快递物流共同构成“航空+高铁”快速分拨配送体系。推动大宗物资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开通从主要装车地开往港口的直达货物列车,采用“五定班列”运作模式,统筹协调铁路运输到发时间和水运航班时间,缩小货物下一程运输等待时间,打造高效便捷的铁水联运体系。
积极发展甩挂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甩挂运输、跨区域甩挂运输,培育重点甩挂运输物流企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参加部省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开拓甩挂运输网络。支持企业创新探索驼背运输、公铁滚装、公铁两用挂车甩挂运输等新模式,强化公路运输与铁路、水路枢纽及内河集装箱班轮、铁路快速货物班列等产品的无缝衔接。
积极发展特色物流。鼓励货运物流企业积极优化调整物流服务供给,依托地方产业特色,发展制造业精益物流、电商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危化品物流等特色物流。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运作规范、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引导企业加快构建冷链物流资源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对接产销、供需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精准营销、高效配送。

三、创新绿色城乡配送体系

优化城市货运配送体系。以争创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高质量发展。建设“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配送点”的三级节点配送体系,形成“枢纽引领、环城集配、终端便利”的城市共同配送空间格局。优化城市货运配送通道网络,提升货运配送通道通行能力。完善城市配送通行政策,试行电子通行证制度,探索货流密集区新能源配送车辆临时停放制度。加快标准化新能源配送车辆更新改造,逐步淘汰高排放配送车辆。
提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以“快邮合作”为抓手,打造农村现代寄递物流网,带动农村地区产业振兴与消费升级。加强交通、邮政、快递、商务、供销等资源整合共享,科学布局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充分利用乡镇公交首末站等存量资源补齐乡镇快递服务短板,大力推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物流发展新模式。同步规划和建设物流节点设施的衔接线路,加强与县乡道路的衔接,减少对城乡交通系统的干扰。积极推进客运班车发展小件快运服务,依托农村公路客货运站场构建农村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邮政在乡”工程建设成果,加快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四、引导货运物流市场发展

积极完善联运扶持政策。搭建多式联运发展管理平台,成立多式联运联盟,完善多式联运协调机制,加强多式联运组织和设施设备在技术标准、信息资源、服务规范、作业流程等方面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公转水”、“公转铁”财政补助政策,重点对煤炭、钢铁、电解铝、电力、焦化、汽车制造等重点企业进行专项资金补助。对实施“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显著的港口企业进行专项资金补助,鼓励港口企业推进港口大宗货物集疏运公转铁、公转水。逐步降低、取消中长途公路运输ETC优惠政策,支持对辖区内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由公路有序转移至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
引导和培育市场主体。以引进大型铁路运输企业为突破口,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助力企业进一步整合运输链各方资源,培育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并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经营企业,更好地提供多式联运服务。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与港口、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物流企业等开展合作,开展基于资本、土地、场站设施、线路运营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加快发展无车承运人、无船承运人,支持有实力的多式联运经营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切实减轻重点培育企业的税负,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制定符合市场和税务双重利益的税收制度。
鼓励企业积极探索跨界融合发展。推动货运物流行业深化与制造业的融合,加快现有运输、仓储、快递等企业的功能整合,补齐定制化、专业化、精益化服务短板,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商和供应链集成商转变。推动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鼓励货运物流企业与电商、商贸、金融等各类社会资源合作,以运输环节整合和提升产业链。

第七章 构建高水平的智慧绿色平安交通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智慧引领

(一)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推动交通运输新基建。推动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铁路、智慧民航建设,构建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感知网络与重大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实现全天候、多要素的状态感知。构建长三角地区智慧公路体系,共同谋划打造连接宁波—杭州—上海—南京—合肥的“Z”字型新一代国家控制网和智慧公路示范通道。构建覆盖合肥市域的高精度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完善交通工程等要素信息,实现对物理设施的三维数字化呈现,支撑全天候复杂交通场景下自动驾驶、大件运输等专业导航应用。统筹智能汽车、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将滨湖新区、经开区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先导区,推动车路协同示范应用。
提升行业治理数字化。完善合肥市综合交通运输平台架构,加强行业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社会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多元数据汇集—智能分析研判—实时管控诱导”的应用闭环。通过对合肥市各种业务信息的高度集成,建立质量高、成规模、成体系的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库群,实现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完善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统筹,推动交通运输指挥中心、水上交通指挥中心、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各业务领域应用系统在一个平台上实质性整合,实现现有基础平台的集约化建设和统一运营管理。依托全面整合的数据资源,建设(TOCC)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中心,实现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能预警、能推演、能联动”。积极落实《长三角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长三角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应用与服务示范工程,与长三角地区既有平台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共同打造一体互联的交通信息大平台,支撑区域一体化。

(二)深化行业科技创新

提升客运服务能力。以MaaS(出行即服务)为导向,发展综合客运一体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模式。鼓励各类交通运输客票系统充分开放接入,打造数字化出行助手,为旅客提供“门到门”的全程出行定制服务。鼓励新桥机场、新合肥西站、合肥南站、合肥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应用电子客票,推动售取票、检票、安检、乘降、换乘、停车等客运服务“一码通行”。推动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手机智能联程导航、自助行李直挂、安检互认等智慧出行服务。加快建设长三角客运联网售票一体化平台,全面推行区域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
加強货运服务水平。推进货运枢纽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物流场站服务示范,鼓励开展仓储库存数字化管理、安全生产智能预警、车辆货物自动匹配等应用。完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引导农村智慧物流网络建设。加快合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站场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争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长三角机场群、港口群信息互联,构建统一的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倡导发展网络货运,总结推广安徽维天运通、迅捷、惠通互联等企业作为国家首批“无车承运”试点的先行经验,将大数据与运力议价机制有效结合,帮助传统运输企业实现高效的车货匹配与调度,降低货主与司机双方的成本。
推动新技术应用。加快5G无限网络技术、区块链、物联网、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推进智能交通系统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在交通管理、道路安全、卫星应用、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推广。完善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等方面智能化建设体系。开展车路协同系统助力智慧公路建设,在车路协同条件下,应用安全预警、信息诱导、自动驾驶、车辆编队等新技术;在合肥港集装箱码头启动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应用项目建设。

二、推进绿色集约循环发展

(一)完善低碳交通发展模式

加强绿色出行引导。加强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的宣传,统筹利用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和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开展专题活动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例如公交月、骑行月、步行月等活动,提高市民绿色交通参与者、监督者与守护者意识,进一步提升公交、地铁等大运量低碳出行方式比重。
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规划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绿色交通中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分层级、分类别、分方式的绿色交通规划体系。研究制定重点区域绿色交通发展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纳入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推动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合理规划港区布局,尽量减少工程项目对滩涂和近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码头尽量选择浮式码头结构,旅游码头全部采用趸船形式。
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逐步构建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等方面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配套制定绿色交通相关建设和评价标准,完善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能耗统计标准。统一长三角地区公路货运车辆污染排放认定标准,开展船舶污染物排放区域协同治理。
提升行业监测监管能力。加强节能减排监测,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统计检测体系,按规定做好各项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统计、监测,按时报送数据,对节能减排各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

(二)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全面推广清洁高效运输装备。严格执行内河船型标准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船舶、老旧运输船舶、单壳油轮和单壳化学品船,推广内河LNG动力船舶技术,设立岸基船用LNG加气站。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铁路货场、港口等领域应用,完善充电加气配套设施体系。加大重点车型标准化治理工作,全面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加快推进敞顶集装箱、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的推广应用。

(三)加强交通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使用交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倡导标准化设计及工厂化预制,加强港口、公路等的生产、生活污水循环利用,大力开展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航道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废旧路面材料冷再生、热再生等循环利用技术和施工工艺。
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由单一运输功能向运输、生态、旅游、保护等复合功能发展。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条件。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共享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推行生态环保专项设计,按照建设“和谐交通”的更高要求,统筹规划并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定交通运输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坚持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重,对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港口、枢纽场站等交通运输节点进行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的防治工程。

三、强化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一)深化平安交通建设
推动“品质工程”创建,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实施平安交通建设行动计划,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安全环境。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隐患隧道整治、渡口改造、渡改桥、过河建筑物通航安全设施配备等。开展普通国省道平面交叉道口和重点集镇路段交通环境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密路网监测设施,增强重要路段交通运行、视频图像、重要基础设施运行、路网环境等数据和信息的采集。
提升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防控能力。平安工地建设:实现交通工程在建项目督查覆盖率100%,交竣工项目合格率100%,继续加强公路水运工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出台公路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平安渡口建设:现有渡口全部实现标准化、全天候实时监控。平安公路建设:实施公路安防工程,全面完成公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规划工作,健全完善严查车辆超限超载的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平安航道建设:推动航道船闸安全生产标准建设,规范航道临河、跨河、过河建筑物和专设编制的许可管理。平安车船建设:强化源头准入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把控农村交通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市场的安全标准。严把从业人员资质准入关,严格安全生产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平安港站建设:严格港口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关,制定完善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许可等制度,加强堤岸保护措施。
加强科技兴安。强化运输生产动态监控,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动态安全监管平台,重点加强“两客一危”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加强内河水运信息化监管,充分发挥VTS、AIS、CCTV等现代化监管系统的集成作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加快推进主要河湖区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加强危险品码头监管,更新完善可燃气体探测、防雷防静电装置、紧急切断阀等关键性安全设施,加快应急锚地、避风锚地和危险品锚地建设。

(二)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在政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下,协同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组织机构及专业队伍,加强各类应急救援之间的协作联动,进一步完善涵盖公路、水路、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应急指挥体系。
加强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统领,进一步强化公路管理、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轨道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公路网、内河干线航道网以及主要港口的运行监测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客运枢纽、公共汽车、轨道交通日常运行状态和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加快构建交通运输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体系,并建立预警快速发布机制。推进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排查水上隐患事故风险点,建立事故、隐患风险点清单,实施分级管控、闭环跟踪治理。
完善应急救助网络。构建功能完善的全市应急救助网络,合理布局应急运输装备集结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危险品应急救援中心和医疗救助站。加快建设肥东白龙通用机场,建立省级航空救援中心。建立公路紧急运力动员调用机制,组建应急运输保障车队,加快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与救援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内河搜救体系建设,以安徽省搜救基地为基础,继续推动在重点水域建立县(市)水上搜救分中心,完善水上搜救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危险品运输船舶安全监管,整合防污染应急资源和力量。加快航标灯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技术的应用,提高航标维护正常率,使航标助航导航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强化安全监管能力

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扎实推进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任务,坚持依法治安和科技兴安,注重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常态化推进“铸安”行动,开展“两客一危”、水路运输、港口作业、交通工程建设、公交轨道运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
深化和完善超限超载治理。通过收费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为正常装载合法运输车辆提供更高效的通道,通过降本提效方式吸纳更大的货运车辆,提升物流效率,疏导普通国省干线与县道的货运交通。


第八章 构建高效能的交通运输治理体系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对现行分散型执法体制进行改革调整,整合机构和执法资源,构建“大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长三角地区执法、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着力解决执法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门类共享难题。
加强法治交通建设。建立健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推进综合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以及新业态规范发展等领域立法工作。加强市级立法与国家、省级立法的衔接,并体现合肥特色,以法治建设打好精细化管理基础。在超限运输治理、城市公共客运、危险化学品运输、内河水域交通秩序等领域,继续加强与公安、安监、环保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推动联合执法形成常态,巩固提升治理成效。
完善交通规划机制。提升交通运输规划跨部门间协调对接水平,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规划部门的沟通衔接,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工作。完善省、市交通运输规划对接机制,积极向省级部门反馈具体诉求。提升交通运输规划呼应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的水平,研究探索跨区域层面交通运输规划高效协同协作机制,在城市群、都市圈交通运输规划上取得新突破。
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权责清单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修改情况以及“三定”方案中明确的职能,全面梳理各部门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完善行政权力清单。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交通行业信用制度。进一步推进安徽“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要求,积极参与长三角全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体制建设,聚焦运输服务、工程建设、公路治超、港航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完善信用监管制度,紧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评价、奖惩等关键环节,构建统一规划、统筹管理、适应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信用评价机制,打造“信用交通城市”。贯彻落实《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红黑名单、交通信用分、异议投诉和信用修复机制。广泛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对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状况实施动态监测,跟踪监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状况,做出风险提示,建立信用检测预警机制。
加强交通建设市场信用监管。强化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工程建设约谈制、履约考核、信用评价挂钩制,切实提升建设市场督查实效。以“制度+科技”的方式,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建设市场监管机制。有效应用信用信息评价结果,切实发挥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积极参与长三角交通运输市场信用联网管理平台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组织人员做好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的事项认领和检查类实施清单编制工作。融入省级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交通·安徽”网站,加大信用信息共享、公开力度。打破行业信息归集共享内部壁垒,加快与发改、公安、铁路、民航等部门沟通协调,努力打通“大交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在交通出行与物流领域加强信用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加快构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提升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平台服务能力。
推进信用行业服务创新。引导、鼓励第三方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参与交通运输信用建设。根据工作需要授权信用服务机构按照统一标准认定交通运输行业红黑名单,协助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做好资质名单、红名单、黑名单、重点关注名单等名单的认定和梳理。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加强对交通行业公共信用信息和非公共信用信息整合,形成多样化的信用服务产品。

三、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构建紧缺人才激励的机制,完善切合用人单位实际的薪酬体系和绩效工资制度。邀请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开展项目合作、客座访问以及参与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指导。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力度,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重点工程一线任职挂职,深入推进“三项机制”建设,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
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探索联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模式。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人才评价发现、人才选拔任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有效提升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健全高层次人才管理、考核与退出机制。举办交通运输创新论坛、高级研修班以及各类科技交流活动,从全行业选拔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题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申报国家“万人计划”、省“江淮英才计划”,提升自身发展层次、拓宽发展空间。
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构建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安全“教育云服务+培训一体化”系统,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从业人员能力评估模型,结合试点应用,构建从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与培训精准匹配模型。开展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将现代声光电、AI全息等高科技展示手法融入体验环节,打造集优质培训资源、高新技术手段、新型宣教装备于一体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四、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持续提升公路养护品质。重视和加强日常养护,定期开展公路养护巡查,及时修复灾损、病害公路及其设施。强化大中修养护工程,加大养护工程资金投入,全市差次路每年实施大中修比例不低于85%。高速公路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大于9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平均PQI大于80。
贯彻落实《合肥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合政办秘〔2020〕60号),着力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加大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实施力度,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的规范化、标准化、日常化,及时修复灾损、病害公路及其设施,加快完善农村公路防护设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提升港航管养质态水平。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航道养护管理规定》,在航道维护方面,做到及时制订航道维护计划、及时提升航道维护标准、及时航道信息发布航道水位、及时做好航道清障扫床工作,确保航道畅通、船舶航行安全。在航标管理方面,推行航标标位坐标化、航标灯光数量化、日常维护经常化、备用标志管理规范化、备用标志管理规范化、航标保修自立化管理。

五、加强文化品牌建设

实施交通文化创建工程。深化文化品牌、服务品牌、诚信品牌等建设,加大先进典型培养力度,优化配置交通运输文化资源,丰富交通场所文化元素,提升交通职工文化素养,把交通文化设施、文化项目、文化产品建设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扩大交通运输文化品牌效应,提升交通运输“软实力”。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效应。加强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的新媒体宣传,引导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支持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交通法治宣传教育,建设交通法治文化,营造交通领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倡导安全、绿色出行理念,提升全体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养,使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管理和文明执法蔚然成风。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