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浙江】柯桥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2-02-09 其他 浙江

一、现状与环境
(一)“十三五”以来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柯桥区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 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发展总体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1. 总量规模稳步增加,工业质效日益提升
“十三五”以来,全区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稳固,工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为全区工业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73.97亿元,同比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470.8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绍兴重返“三十强”、柯桥奋进“十强区”的“压舱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全区劳动生产率达到20.68万元/人,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水平不断提升。
2.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柯桥区大力构建“5+3+4”现代产业新体系,建立“十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立足打造若干个“百千亿级”的中高端产业集群,以纺织印染产业为主的结构优化尤为突出。柯桥区抢抓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和纺织制造业改造提升两大省级试点契机,全面推进“低退高进、集聚提升、机器换人、两化融合”,传统纺织印染制造业改造提升效果显著。目前,全区印染企业数量由集聚前的212家整合成109家,并全部落户滨海工业区,印染产业形成了具有明显产业特色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印染产业集群。坚持“引大”“引好”“引新”并重,强化新兴产业引进、新动能培育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4.9%和1.6%,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1%,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项目相继落地,对柯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3.创新资源加速汇聚,产业发展动力充沛
“十三五”期间,柯桥区已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规模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R&D经费支出规模和研发强度持续提升。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8.1%,专利申请6844件,发明专利申请1526件,专利授权5990件,发明专利授权871件,申请PCT专利80件。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30个,使用创新券585.65万元。以“公司+联盟”的形式积极争创国家级印染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际人才运营中心、东华大学柯桥纺织创新研究中心、江南大学柯桥轻纺产业技术中心、西安工程大学绍兴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与中科湾区(浙江)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启迪科技园、凤凰创新园、美国波士顿孵化器等一批重大创新园区建设。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累计达到200人,数量全市第一。2019年,柯桥区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中排名第11位,比上年度提升1位。
4.产业主体梯队优化,企业综合实力增强
自2016年以来,柯桥区积极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创建,深入推动“小升规”工作,引导并推动小微企业聚焦“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方向,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通过“廿展千企”柯桥纺织全球行活动,打响“柯桥•中国轻纺城”区域品牌。以市场美誉度建设、商标品牌培育、花样版权保护、知名商号认定及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商标+版权+信用(荣誉)”三位一体的大品牌指导体系。实施“标准化+”质量提升工程,制订发布了全国首个绿色印染团体标准。2020年,新增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6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8项,实际新增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0项,培育“品字标”企业8家;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4项,培育“品字标”企业23家。全区新增国内注册商标5028件,累计全区有国内注册商标 28317件,新申报注册商标5375件。2020年共计350个工业新产品列入省级工业新产品计划;捷众科技的64S007001高精度汽车后雨刮电机注塑齿轮、梅轮电梯的ML-K超高速有机房乘客客梯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越剑智能装备YJ-10VF系列四层卷绕加弹机、捷众科技高精度高强度新型汽车门锁蜗杆、精工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产品被认定为2020年“浙江制造精品”。
5.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柯桥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十三五”期间,柯桥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工程,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培育了环思智慧、印染大脑、精工建筑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4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7家。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模式,累计培育省级行业云平台3家、上云标杆企业4家、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2家,上云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推进示范创建,累计列入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1个、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1个;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5家、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资源池4家,累计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5家。
6.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制造成效显著
柯桥区围绕“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积极放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两大省级试点效应,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功创建首批市级绿色工厂4个、绿色园区2个、绿色产品6个,迎丰科技和三力士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工厂。“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率不断提升,2016-2020年分别实现下降率3.90%、2.90%、8.10%、7.7%和5.3%,其中,化学需氧量削减比例分别为4.38%、10.92%、9.6%和7.4%;氨氮削减比例分别为6.54%、17.85%、4.5%和12.1%;二氧化硫削减比例分别为8.86%、8.0%、13.0%和4.2%;氮氧化物削减比例分别为6.12%、6.12%、9.4%和4.7%。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202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5.65亿块标砖,累计产量31.16亿块标砖。
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层次不高,质效水平仍需提升。柯桥工业以传统产业、中低端制造为主,大纺织业中的印染、化纤、圆机织造等产能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领域,产能总体过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效率相对较慢。2019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4.9万元/亩)及亩均增加值(122万元/亩)均低于全省平均亩均税收(30.5万元/亩)和亩均增加值(130.0万元/亩),亩均效益不高问题仍然突出。二是新兴产业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十三五”期间,大纺织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依然在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相对较低,新兴产业规模实力依然较弱。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受土地指标等影响,落地进度滞缓,产能释放还需一段时间。三是大企业数量不多,龙头带动力不强。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大规模企业明显缺乏,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规模仍然偏小,重点工业企业引领全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四是创新能力不够强,高端人才要素短缺。“十三五”期间,柯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和研发强度虽然在波动中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人才结构上存在金字塔型的结构性缺陷,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尤其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不足。
(二)“十四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既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期,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期。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制造业是柯桥国民经济的主体,科学制定和实施“十四五”时期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新理念谋划新发展,对推动柯桥制造业强链补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柯桥工业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面临很大挑战。从国际看,存在许多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如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变数、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等。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短期和长远影响,新冠疫情对制造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对柯桥制造业稳增长带来一定挑战。“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柯桥区需要用高质量的发展理念来统领制造业发展,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贸易摩擦、资源环境趋紧等困难问题,防控重大风险。
2.中央提出“双循环经济”战略,柯桥工业发展需要在双循环格局中构筑产业新优势。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冠疫情对全球制造业断链断供的冲击前所未有,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从全球化采购逐步演变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制造业发展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注重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攻关。为避免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断链断供风险问题,很多地方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区域产业集群。如何更好地协调经济效率与经济安全之间的矛盾,形成有生命力的双循环,发展现代化产业集群至关重要。“十四五”时期,柯桥区要加强自主创新补足产业链短板,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双循环格局中构筑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
3.长三角一体化升为国家战略,柯桥工业经济发展找准区域竞争合作中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柯桥制造业的发展要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对标上海自贸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先进地区的政策体系,融入大湾区、G60科创走廊等的建设,坚定不移做好融杭联甬接沪大文章,创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地位,强化与长三角其他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柯桥样本。
4.数字经济确立为“一号工程”,柯桥要进一步探明数字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数字产业化是推动动力变革的重点领域,产业数字化是推动质量效率变革的主要路径。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技术正拓展升级,5G时代已然开启,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17年底,省委、省政府将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如何更快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事关柯桥制造业发展能否实现跨越的重大命题,应早做准备。“十四五”时期,柯桥要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一方面需要通过实施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谋划布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做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另一方面亟需通过数字技术对产业体系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不断释放数字化对传统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亩均论英雄”改革纵深推进,柯桥工业发展要积极破解传统产业效益不高等问题。
袁家军书记指出,“亩均论英雄”改革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破解我省发展资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动能转换、提升质量效益的有力抓手。“十三五”期间,柯桥大纺织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依然在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相对较低。2019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4.9万元/亩,比全省平均值30.5万元/亩低;亩均增加值122万元/亩,比全省平均值130万元/亩低。柯桥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等指标全省排名中后位,亟需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评价指标来倒逼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十四五”时期,柯桥区要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从单位资源要素指标向创新要素指标拓展,从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深化,以提升“亩均论英雄”绩效指标为重点,引导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积极推进工业强区战略,通过实施“165”推进路径,即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一条主线,以“3+2+3”为产业发展重点,聚焦六大任务,大力实施“五新”工程(工业强基新行动、数智赋能新制造、企业“码上”新服务、绿色工业新示范、协同创新新平台),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转型发展,构建现代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努力把柯桥建设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名城,在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上领跑全市、竞跑全省,助力我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柯桥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高端发展。坚持把自主创新摆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瞄准产业发展前沿与关键技术突破,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加强联合攻关与协同创新,推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以高价值产品供给引领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量质并举,品质发展。以质效双提升为导向,在推动工业规模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发展效益,健全质量技术标准及管理体系,通过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积极打造柯桥制造精品,引导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柯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赋能作用,深化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管理等环节的融合应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发展融合型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稳步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绿色生态,低碳发展。以绿色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以绿色标准倒逼企业生产方式转型,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将开放合作作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抢抓“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瞄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供应链体系,密切对外交流与产能合作,实现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配置产业资源要素,促进跨区域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全区工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效益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协同创新能力增强,绿色发展成为主流,形成“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崛起、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制造体系,使柯桥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和标杆城市。
——质量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工业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改善,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率明显提高。
——产业发展实现协同创新。创新投入强度不断提高,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逐步建立,新增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水平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实现持续优化。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聚焦纺织制造、高端装备、现代住建等产业打造一批产业竞争力强、国际知名度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0%,省重点项目技改投资增速年增15%。
——绿色制造实现主流发展。工业领域资源节约集约水平上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以及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下降幅度均达到目标,引导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培育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项目,实现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内。
表1:柯桥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20年 2025年 指标
属性
质效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4.5 8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 6.8 7.2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 20.5 25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4.35 32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万元/亩) 122* 170 约束性
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亩) 14.9* 28 约束性
动能转换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7 6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2.2 3 预期性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28 17 预期性
结构优化 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37.2 60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 0.7 5 预期性
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数(家) 0 5 预期性
绿色制造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5.3 完成上级目标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29.03 完成上级目标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 99.7 完成上级目标 约束性
注:*号为2019年数据
三、产业重点与布局
(一)产业重点
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面向国内市场需求开发和国内大循环体系建设,立足本地产业基础,着力构建“3+2+3”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1.聚力发展三大重点制造业
(1)现代纺织制造业
——绿色化纤。加大在汽车、医学、军工等领域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大力发展高强和高模碳纤维、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聚苯硫醚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积极推进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高效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与应用。鼓励引进生物基化纤纤维、再生循环纤维等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生产线及天然纤维的开发利用及再生技术,重点发展聚乳酸(PLA)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可回收聚酯纤维等绿色环保纤维。加快发展差别化纤维,重点研发超细旦差别化、复合化新型涤纶纤维,超仿棉纤维、超仿毛纤维等高仿真纤维,形成高仿真、高品质化的功能复合纤维产业链。
——绿色印染。重点开发高品质印染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积极研发功能性纺织品染整技术、多组份纺织品染整技术、高色牢度纺织品染整技术、新型纤维染整技术,推广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应用,提高染整技术档次,推进柯桥纺织印染产业从粗放生产向绿色制造转变。推动非织造、经编和立体成型编织、功能后整理、复合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积极攻关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张力敏感织物全流程平幅轧染、涤纶织物少水连续式染色、含盐染色废水循环利用等前沿技术,深入发展纺织品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大力推进现有印染生产线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
——绿色织造。积极突破新型功能纤维制备产业化应用技术、新型纺织加工工艺技术、多功能纺织品加工技术等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率纺织技术。大力发展转杯色纺纱、多元彩色混纺纱、转杯纺非棉纱线,积极发展双分梳技术,实现多组分、多色彩转杯纺纱,扩大转杯纺应用领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及功能化的环锭纺技术,积极研发并推广应用针刺、水刺、热贴合、纺粘、熔喷、SMS复合、闪蒸等新型非织造技术,发展高速、数控机电一体化新型无梭织机及针织设备,重点发展纺粘、纺熔、水刺、针刺等非织造布生产装备、新型纺纱织造装备、高速数控针织装备等。
(2)现代住建产业
——绿色建筑。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重点发展轻质高强和保温隔热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环保型功能建筑涂料、新型木(竹)塑复合材料以及大宽度高强土工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进一步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水平,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依托宝业、精工和建业等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建筑工业化配套的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组装及住宅部件,推动建筑工业化配套的节能、环保、智能型门窗、厨具用品系列化、成套化生产。
——钢结构建筑。推广钢结构建筑应用,形成规模化的建筑钢结构产业集群,加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大型公共建筑应用钢结构;有序推进钢结构农房建设;推动工业建筑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广泛应用钢结构,提升钢结构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
——装配式建筑。推行建筑全装修,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率先发展。推行土建、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和厨卫安装一体化,推广装配式装修技术和产品,实现内装部品工业化集成建设。加快发展大型多功能复合墙板、屋面,大型箱梁、钢筒混凝土管道等建筑部品部件,以及模块化、整体式房屋产品,形成以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3)黄酒产业
——黄酒制造。加强对黄酒原料、酿造发酵机理、保健因子、食品安全等基础性研究,以及黄酒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延长黄酒产品的产业链,挖掘黄酒药用、保健养生等附加价值,开展功能类黄酒、黄酒类食品、黄酒类菜肴的开发。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发新风格、新口味和功能性黄酒新产品和高端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群、高端消费群等细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引导黄酒产品向多样化、时尚化、年轻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注重黄酒产品包装设计创新,加强传统图形、文字和色彩与新科技、新材料在黄酒包装上的融合应用,提升黄酒的文化感、艺术感和时尚感。依托绍兴黄酒“会稽山”、“塔牌”品牌优势,以“绍兴黄酒”区域品牌为起点,修订完善工坊黄酒标准规范,引导企业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改造提升黄酒产业。
——黄酒文旅。以打造“世界经典”为方向,大力度开拓黄酒消费市场,推动黄酒制造、黄酒文化、黄酒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高标准推进黄酒小镇建设,以黄酒产业集聚中心、黄酒产品研发中心、工业旅游示范中心、酿酒大师培养中心、黄酒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规划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集产品展示、工业旅游、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黄酒文化产业园。推进实施一批黄酒产业文化交流、工业旅游、遗址保护、文化宣传、黄酒节、技艺传承、黄酒养生等文化旅游项目。
2.提升发展两大优势制造业
(1)时尚产业
——时尚纺织功能设计。重点发展具有时尚元素的高档服装、功能性绿色环保纺织面料、高档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与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纤维混纺、复合、交织面料及纯棉等天然纤维面料,不断提高高档服装、时装及高档家纺面料的供给比重。注重家居用品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智能高效、美观舒适,倡导发展绿色纤维、高感性纤维、功能性纤维等服装服饰面料,积极推动可生物降解、可循环再利用绿色生态纤维及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在时尚创意设计中的开发与应用,突出健康、功能、舒适、环保及高附加值。推动时尚创意设计与科技结合,如智能材料、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仿生技术等,以提升纺织产品的科技含量。
——时尚文化创意设计。发挥“中国轻纺城”区域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时尚纺织服装设计产业。把握世界流行趋势,重点关注服装设计过程流行材料、面料、色彩、款式、花型和配饰等时尚元素,推进纺织服饰产业时尚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形成涵盖面料研发、款式设计、服装制造、品牌营销、定制服务的全产业链。立足绍兴本土文化支撑下的时尚创意设计,深化本土文化的发掘、再设计和再利用,将绍兴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时尚创意设计与品牌概念构建之中,丰富时尚创意产品品类,提升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市场价值。
(2)智能制造产业
——智能纺织印染装备。顺应装备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智能印染装备、高效智能化纤和碳纤维自动化生产线等纺织装备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推进高速、智能、功能型机电一体化产业用纺织品制造设备以及智能纺织印染装备关键部件及高精密配件发展。积极研发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纱成套设备,重点发展短流程纺纱设备及智能化细纱机。加快推广全流程智能型印染自动化生产线,重点加强高速数码印花机的研发力度,开发适应于新品种织物印染加工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印染设备。大力研发大容量、精细化、智能化、全流程自动化的化纤成套生产设备。积极发展纺织品再回收装备,研发新型生态纺织品及流行面料在线智能检测仪器。
——汽车配件及先进交通装备。积极培育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航空仪器仪表、精密航空轴承等通航机载设备和零部件、通信设备、减摇装置、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重点在汽车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器材、现代医疗设备与器械、现代农业装备、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可穿戴装备等领域引进实施一批先进装备研制和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汽车变速器及传动机械零部件的自主生产。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发展多关节机器人、特种(消防)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控制系统、节能高效电机、高强度紧固件等基础部件,推进特种数控设备及相关关键部件和智能成套电子装备等领域发展。发展精密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复合加工中心、大型龙门数控铣床、磨床、智能建筑建材专用设备等。支持工业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应用,逐步向高性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检测设备、智能成套装备等领域拓展。
3.培育发展三大新星产业
(1)新材料产业
——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高洁净环保、超耐磨、耐腐蚀等新型铜合金材料及特种加工工艺铜合金材料,积极开发应用先进加工工艺及装备,加大在石化、电力、军工、轨道交通、汽车、风电、船舶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钛合金紧固件材料、3D打印烧结用铝合金、钛合金、高强耐磨铜合金、汽车轮毂用镁合金新材料,推动金属新材料制造向轻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中高端金属新材料制品方向发展。积极发展保温隔热节能型建筑用铝材、高性能通用航空设备配套铝合金等型材,以及高品质不锈钢产品、汽车工业用高品质特殊钢材、游艇、轴承、弹簧、压力容器、热交换器等专用钢材。
——化工新材料。以高性能、差别化、多功能、复合型绿色环保产品为导向,重点发展有机硅系列、功能性聚合膜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密封材料、特种橡胶等化工新材料,大力发展高端、环保型染料以及环保型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涂料以及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绿色轮胎添加剂、高性能磁共振造影剂等专业化学材料。功能性膜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水处理用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以及渗透汽化膜、有机蒸汽分离膜、工业气体分离膜等特种分离膜、光学膜、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用柔性聚合物膜等。特种橡胶领域重点发展溴化丁基、氢化丁腈、羧基丁苯、氟橡胶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胶,加快发展聚氨酯类、聚烯烃类、聚酯类等热塑性弹性体及共混复合弹性体等。
(2)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
——生物医药。依托“健康岛”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中西合璧分子水平微复方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及临床优势突出的个性化治疗药物、病毒防治、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领域。引育长效重组蛋白、多肽类药物、小分子药物、单抗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紫杉醇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等创新药物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持续加大对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血液制品、老年病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等研发,重点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耐药性病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重大常见多发疾病的新药、重大仿制药以及大品种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等。围绕药材、饮片、成药等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中药标准提取物的研究和产业化生产,积极开展中成药多组分技术、微粒给药技术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开发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黏膜给药系统、透皮吸收制剂、吸入制剂等现代中药新剂型以及黄酒炮制类新型中药。
——医疗保健器械。重点聚焦医学成像、体外诊断、人体功能状态监测、急救及新型外科手术设备等技术和领域,支持研发光机电一体化大型医疗器械核心部件、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人工器官及组织工程产品等,重点发展集生命信息采集、计算、分析等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与健康监测产品、手术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多功能智能假肢、医用激光治疗设备等,推进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装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符合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趋势的新兴医疗设备,重点支持新型智能化脉诊设备、舌诊设备、红外热像检测设备、体温检测设备、灸疗设备、经络检测治疗设备等医疗设备研发。结合老年人康复与护理需要,研发老年病康复的智能康复器具、医疗服务机器人及相关辅助器械。
——食品保健品。充分发挥柯桥的动植物资源和现代农业技术等综合优势,重点发展植物提取物和新型保健品产业。重点聚焦膳食补充剂、体重管理和运动营养细分子等领域,加强新型保健品研发。加大柯桥本地保健品品牌宣传和保护力度,着力做大做强老字号产品,积极塑造绿色健康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支持力博电缆、中信重工、延锋伟世通、迅实科技、杭一电器等发展面向通信电缆、3D 打印设备、无人机等新型装备及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制造。发展先进半导体照明及新型显示产业,支持点金照明、宇光照明、联众光电等企业研发高效 OLED 照明发光材料、新型 OLED 器件和智能照明电器新产品。进一步找准商用照明、景观照明等不同细分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并积极拓宽LED 在智能照明系统、生态农业、医疗保健、汽车照明等新兴领域应用,抢占发展先机。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围绕高端纺织、先进装备、黄酒、现代建筑等行业,重点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工业控制类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积极开发一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工业APP,推动工业技术、工艺经验、制造知识等的显性化、数字化和系统化。鼓励环思智慧、瓦栏文化、鑫隆软件等企业开发面向纺织印染、智能装备等行业及产品的关键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工程工具软件、工业大数据、机器视觉、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突破,推进工业软件开发平台、工业核心软硬件、企业大脑等制造新基础能力建设。
(二)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以全区深化工业厂区“低散乱污”整治提升为契机,推动工业厂区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打造“一核多片”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核”即以“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工业发展核心轴,“多片”即分布于柯桥经济开发区以及钱清、杨汛桥、福全、平水、兰亭、湖塘等镇、街道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小镇。
“一核”:以“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工业发展核心轴,依托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现代纺织鉴湖实验室、时尚创意园等创新平台,重点布局现代纺织、现代住建和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推进中国轻纺城“市场进化”,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多片”:聚力推进传统纺织改造提升、培育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特色领域。重点依托蓝印时尚小镇打造设计“梦工厂”和智造“云工厂”,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纺织印染高质量发展区,同时培育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若干个新兴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集群核心区;依托华舍、齐贤、安昌等柯北区域,发展智能纺织、新型化纤、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承载区;依托华舍、钱清、杨汛桥等柯西区域,重点培育通用航空、临空产业等,打造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依托漓渚、福全、湖塘、兰亭等柯西南地块,打造针织家纺特色区;依托柯岩、夏履、湖塘等柯东南区域,构建一个集金融、工业旅游、创意产业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集群,打造工旅产业融合区。

四、主要任务
   (一)聚焦双循环新格局,培育壮大标志性产业链。
1.全力打造标志性产业链集群
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3+2+3”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全力打造标志性产业链集群建设。充分融合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结合柯桥本地的产业优势和基础,实施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计划,重点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现代住建、黄酒等重点产业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持续提升产业链协调配套水平,构建时尚产业、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抢抓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开发和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机遇,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星”产业集群。
2.全面推进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引
聚焦先进制造业培育需求,按照“延链、补链、育链、铸链、强链”思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行业梳理产业链重大项目、急用先行项目需求清单,通过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和引擎项目,落地一批与柯桥产业适配度高的科技创新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一批高端前沿的重大产业项目,补强高端环节和关键缺失环节,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定期开展项目督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全力提升项目落地率、投资完成率、投产达产率。
3.着力推进产业链价值全面提升
积极推广品质制造,按照“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特性要求,结合柯桥产业特色、技术(制造)优势及市场占有情况,以纺织制造、先进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建立“品字标浙江制造”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品字标浙江制造”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进行集中培育,加快构建覆盖重点行业优势产品的“品字标浙江制造”体系。着力推动一批企业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对标达标,分行业、分阶段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各级标准,着力突破纺织印染产业“浙江制造”标准制定瓶颈,提升行业标准。依托中国绍兴柯桥(纺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提升全区知识公共服务水平,建设要素完备、体系健全、运行顺畅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

专栏1:工业强基新行动推进工程
——实施工业强基2.0版。积极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围绕工业基础再造强链、可替代技术产品供应链重组补链等方面,实施一批强基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标准、质量、计量、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共性技术研发等技术基础平台,加快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创新和应用示范。
——优化“强基”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质量检测中心和CNAS实验室建设,完善开放运行、资源共享和认证认可服务机制。支持行业骨干企业、蓝印时尚特色小镇、纺织制造业创新中心、现代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建包含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制(修)订等功能的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支持共建纺织国家检验检测中心。每年培育一批本地工业互联网集成、工业信息工程、工业设计等服务公司,为广大工业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提升工业强基服务能力。
——夯实工业新基建支撑。在工业领域率先部署 5G、IPv6 等新型网络,落实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推动工业无源光网络、以太网、无线网等新型工业网络的规模部署。加快推动区内重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接入及深度应用,全面支持云制造、柔性制造、共享制造、C2M、D2M 等新制造模式。

 (二)聚焦数字化新制造,推广智能工业发展模式。
1.深入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化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分批次培育认定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未来工厂”,推动柯桥制造企业实现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转型。面向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分类分步推进一批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加快制造业重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普及,规范两化融合进程,提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管控能力。
2.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
聚焦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产业特色及相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搭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行业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协同制造、远程运维等服务。积极融入省“1+N”工业互联网体系,重点支持环思智慧、印染大脑、海士纺织等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涵盖全产业链、全要素的纺织印染产业大脑,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开发一批面向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开展基于工业技术、经验、知识的专业软件库、应用模型库、专家知识库和工业微服务。推进精工钢构等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数据采集互联体系和数据中心。
3.构建以数据为驱动的新制造模式
积极推进工业大脑在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传统优势行业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等新兴行业中的深度应用。实施“数据中台”推广计划,鼓励恒鸣化纤、金蝉布艺、精功科技等龙头企业带头,推广应用“业务+数据”中台核心技术,统一全产业链数据标准,推动企业数据自由流通、自动化流转、有效管理和充分应用,构建大数据资源池,形成数据智能、数据驱动的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围绕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主导产业,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智慧型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共享主数据、订单、物流、财务和云服务技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专栏2:数智赋能新制造推广工程
——推进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应用示范。面向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分类分步推进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全面提升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强化典型引领,推进一批智能工厂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的“未来工厂”。
——推进百项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实施。围绕机器换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等方面,每年实施100项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推进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加快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培育一批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和工业互联网方面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和企业。
——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计划。聚焦重点优势行业,对全区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提升企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分行业、分区域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服务。充分运用政策补助、奖励等形式,加强对本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资金扶持和引导,降低企业享受政策的门槛。培育一批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服务公司,为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三)聚焦大中小新梯队,促进企业主体融通发展。
1.壮大一批产业链领军企业
充分发挥政府“推”、市场“逼”、企业“创”的三支力量,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提升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等开展并购重组,壮大一批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扶持”的原则,分产业、分层级扶持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和五十亿级企业梯队。加快推动实施“凤凰计划”和“雄鹰计划”,鼓励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视企业股改上市,助推一批企业上市。推进龙头骨干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完善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培育品牌示范企业和浙江制造精品。
2.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面向“3+2+3”产业重点,按不同细分领域筛选出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较快、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实行动态滚动管理,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形成小而精的行业隐形冠军。聚焦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产业领域,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隐形冠军”企业全覆盖,打造一批国家级“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主体梯队。持续实施“鲲鹏计划”,深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全覆盖”,实现科技型企业“双倍增”。
3.强力扶持一批中小微企业
实施“放水养鱼”行动,创新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激发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动力,引导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深化“雏鹰行动”,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深耕行业细分领域,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快推进东盛慧谷、壹迦、优创、宝业等通过M0新型产业用地建设一批科技类小微企业园,深入推进恒生·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北大青鸟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类小微企业园建设,促进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以企业码为切入口,聚焦高频涉企服务事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形成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的“企业码”服务生态。
4.着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建设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围绕供应链稳定和产业链安全开展全方位合作,深入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化合作、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等活动。支持龙头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联动中小企业,围绕供应链整合、创新协作、数据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推广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品牌共建等新型融通模式。引导行业骨干企业主动调整剥离非主业,将一般的低附加值、非关键配件及半成品等外包给中小微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资金融通等,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协作配套生产体系。鼓励一批有特色的纺织印染企业主动对接国内外品牌服装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

专栏3:企业“码上”新服务推广工程
——“以码为链”搭建企业数据底座。打通市场监管、人力社保、金融机构、税务、信用等重点涉企数据,整合形成拥有区企业有效数据的“数据湖”,构建以企业码为重要节点的数据汇集共享平台。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清洗、聚类、分析,为企业码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推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建立与全省“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小管家、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等省市区平台间的数据联系,并通过企业码扫码连接线下场景,推动多部门、多业务协同,形成以企业码为重要节点的数据汇集共享,实现涉企服务高频事项“只用一个码、一次不用跑”。
——“以码为媒”拓展涉企服务新应用。以高频涉企服务事项为突破口,上线“码上直办、码上融资、码上合作、码上政策”等功能,贯通“三服务”小管家、省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等涉企应用,形成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的“企业码”服务生态。以企业码为入口,动态获取企业运行各类数据信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智能化精准决策辅助。建立企业码与各涉企监管系统的连接通道,企业可随时掌握自身运行异常情况,及时制定应对举措,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以码为轴”强化新机制协同。以企业码功能优势助推“三服务”“专班+专员”机制高效落实,建立专员驻企服务扫码打卡机制,实现走访情况实时掌握,有效提升监督考评的精准度与时效性。通过与“三服务”小管家的平台对接,专员扫一次码,即可完成走访打卡、事项直报、问题处置实时查看等全链条服务。借助企业码开辟帮难解困满意度评价通道,畅通企业满意度反馈渠道,形成企业满意度闭环处置机制,推动服务解难及时高效。

    (四)聚焦生态化新体系,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1.深入实施绿色技术改造升级
以化纤、印染等主要耗能行业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一批绿色技改项目,推动一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不达标的落后设备淘汰,大力推广高效循环、清洁低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升级改造。以传统主导产业为重点,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制造理念,着力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持续推进规上企业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工作,提升企业低碳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争创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基地(园区)试点。
2.推进绿色智造标准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城市、区域、园区、企业、产品”五位一体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以绿色智造的“柯桥标准”引领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省级、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制定,制定形成分行业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标准。结合柯桥特色,重点突破纺织印染等产业绿色制造标准制定瓶颈,大力推广绿色智造柯桥标准。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着力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标准化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大低效企业出清力度。大力实施能效对标提标行动,实现柯桥制造业各行业能效对标全覆盖。
3.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创新发展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构建一个以绿色创业资本、绿色股权交易、绿色债券发行、绿色上市公司等为创新内核的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信贷体系,探索发展能效信贷、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担保方式,拓展抵质押品范围,支持碳排放权、排污权等担保方式创新。推进新能源、建筑节能等绿色产业股改上市,鼓励引导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探索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和碳金融衍生品,着力推进更多绿色产业进入资本市场。

专栏4:绿色工业新示范推进工程
——推进绿色设计示范试点。鼓励企业按照《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要求开展生态产品设计,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环保、节能、长寿命、易回收的绿色产品。支持产品列入《绿色设计产品名录》的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分类推进一批绿色工厂示范试点。
——推进绿色园区示范试点。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园区内开展能源梯级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完善园区产业绿色链。以企业集聚化发展、产业生态链接、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园区。依托园区平台,加快落实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园区绿色制造体系。
——推进绿色供应链创建。在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传统优势行业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等新兴行业中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大、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要求,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推行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优先将绿色企业纳入为采购对象。推动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五)聚焦高能级新平台,健全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1.积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建设省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深入推进浙江省先进印染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建立覆盖高端印染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为全行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的战略支撑平台。支持浙工大之江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等高校建设,培育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承接绍兴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落实,赋能柯桥经开区提升发展,聚焦优化经开区提升发展,优化经开区产业结构,通过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打造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探索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体现柯桥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加快蓝印时尚小镇、杨汛桥窗帘窗纱名镇等特色小镇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绍兴柯桥(纺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建设。对接全市科创大走廊,做强金柯桥科技城,高水平打造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深入推进壹迦科技产业园“双创”平台建设,打造金柯桥科技城与东盛慧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2.健全产业链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聚焦化纤、织造、印染、先进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制定和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路线图,加强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一批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创新产品。加强与领先城市、高层次平台的技术攻关合作。依托谢赫曼特诺奖团队、俞书宏院士团队、陈文兴院士团队引进共建西安理工大学柯桥研究院、科大绍兴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研究院等高水平校地合作平台,多形式拓宽本地与院企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研究院所,持续推进“一个产业一个研究院”建设,提升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12家共建研究院服务质量,推动研究院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整合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顶尖纺织类高校以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绍兴中心等研究院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柯桥纺织印染全产业链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加快推进“鉴湖实验室”建设,重点围绕纤维材料与制备技术、纺织成型与绿色创制、纺织装备与智能制造三大方向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突破。重点推进纺织印染、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建设,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合作模式。创新联盟运行机制,推进信息、重大仪器设备、中试设备等资源共享,形成紧密耦合、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专栏5:协同创新新平台建设工程
(1)园区平台
——金柯桥科技城。全面对标杭州未来科技城,全力打造绍兴金柯桥科技城,完善“一城两核多点”功能布局,积极推进人才创新港、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等载体建设,加快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西安工程大学、江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平台入驻。加快搭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创新孵化转化平台、行业技术信息集散发布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民营科技园。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导向,嫁接提升发展青鸟(柯桥)产业园、东盛慧谷、中科湾区(浙江)、恒生·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壹迦科技产业园和德美科技园等一批民营科技园区。引导园区重点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研发、创新共同体。积极推行“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链条,形成线上线下并行,科创成果与民营企业、金融投资、科技服务精准对接的转化机制。
(2)创新平台
——浙江先进印染制造业创新中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绿色工艺、智能装备、新型染料和助剂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开展印染及相关产业链关键瓶颈技术协同创新,打造印染及相关产业领域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知识产权建设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与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基地。
——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鉴湖实验室”。聚焦纺织产业改造提升的前沿技术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纤维材料与制备技术、纺织成型与绿色创制、纺织装备与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与攻关。建成现代纺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和示范区,巩固现代纺织产业领先优势,形成浙江特色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生态。
(3)服务平台
——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立足纺织新材料、时尚高端面料服饰、智能纺织装备等重点领域,围绕协同创新、市场运作和培育孵化等方向,积极构建技术创新服务、政产学研协同、产业创新生态等综合体九大体系。重点打造校地合作研发、质量标准检测、重点企业创新、创意设计交流、产业配套服务、科技成果展示六大创新服务功能区块。
——建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引领型现代建筑技术新高地、示范型现代建筑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体验型现代建筑产业展示中心,推动柯桥区现代建筑产业成为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展示贸易、现代物流、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建筑产业集群。采取建设、运营相分离的综合体运行机制,在绍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框架下,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柯桥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联盟”,以此作为综合体运营机构。
——绍兴黄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按照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路,突出科技创新服务、创意人才集聚、两创集聚提升三大主线,以现有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打造绍兴黄酒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支撑作用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的绍兴黄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3.着力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
深入落实绍兴市“330海内外英才计划”、“鉴湖英才计划”等,通过“政府引、企业聘、人才创”的多种方式,加快吸引全国产业领军人才落户柯桥。依托绍兴金柯桥科技城建设,重点引进纺织印染、化纤、先进装备和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与浙江理工大学等纺织类产业高校合作,建立纺织时尚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纺织时尚专业人才。支持建设大学生见习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合作培训。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一批高水平“柯桥工匠”。
   (六)聚焦跨区域新协同,构筑开放合作发展格局。
1.加快融杭联甬接沪步伐
充分发挥沪杭都市圈桥头堡的功能,以杨汛桥、钱清、华舍三个街道为核心,同时辐射区安昌、齐贤和马鞍三个街道,全力打造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建设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把握沪杭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等的挤出效应,迅速扩容杭绍两地产业合作项目,实现产业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契机,通过与上海、杭州等地探索开展“飞地”合作模式,合作共建科创平台,有效承接优质产业、项目、技术和人才,全面实现与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产业互融、科技互促、要素互补,形成“研发在中心城市,孵化到柯桥”的协作创新体系,为柯桥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新活力。
2.全面融入国内主体大循环
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不断升级的优势机遇,加快推动出口转内销,积极引导进口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由进口自用向进口分销并重拓展,争取设立市内免税店,率先抢占国内消费市场。紧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国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开展“北上”“南下”“东进”“西拓”等形式,不断拓展柯桥产品内销市场。进一步拓宽出口产品内销渠道,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重点推动基于数据的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形成数字化国内营销体系。鼓励柯桥企业加强与国内大型流通、电商企业、小程序提供商的深度合作,通过引厂进店、产品联合开发、设立出口商品销售专区(专版)等方式,提升合作深度和粘性。利用深度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机遇,聚焦优势行业不断强链补链建链,不断丰富制造产品和技术,提升柯桥制造业的供给能力。
3.深化全球产业精准合作
深化“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实施“三海”拓“三市”计划,办好世界布商大会、纺博会、坯布展、窗帘布艺展、墙布展等展会,促进跨区域交流合作,提高柯桥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中的影响力。积极开展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试点,加快推进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柯桥片区建设,支持柯桥企业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巩固提升柯桥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完善“买全球、卖全球”市场网络,落实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提高应对经贸摩擦专业化能力。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引导企业开展全球化布局,加快构建柯桥企业主导参与的跨境产业链和全球价值链,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促进。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推进规划执行。围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目标任务,各部门形成保障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动工作机制,重点推进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事项,有效配置各类要素和资源,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及时协调解决本规划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共性困难,在政策、资金、规划、建设、服务等方面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推进机制。
    (二)加强土地保障。
统筹全区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快促进土地资源要素盘活利用,重点利用通过印染集聚升级工程和工业厂区“低散乱污”整治等腾出的可再开发利用低效土地和厂房,并对不同的土地、不同的盘活利用方式探索建立一整套的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强力推进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工作,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差别化土地计划管理制度,优先保障重点发展产业项目用地,确保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指标。强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土地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化。
(三)创新金融支持。
统筹财政扶持政策和资金,加大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重点面向印染、化纤、面料、家纺等现代纺织产业及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主导产业项目、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等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对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和融合化发展的支持,推动财政资金形成聚焦投入的工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信贷管理、评审和考核制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限,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
(四)深化改革创新。
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加快实施投资项目综合评估审批改革,完善“承诺制+标准地”改革,深化“10+N”便利化行动,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创新实施“掌上办+代办”机制,为企业投资落地提供便利化通道。深入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工作,全面推行对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实行承诺备案管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差别化的资源价格,用地保障、用能配置、排污控制、金融信贷支持和财政奖励补助,扩大行业实施范围,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五)营造良好环境。
    举办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推动合力。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全区党政领导干部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依托柯桥“院士之家”,不定期邀请国内有关院士、工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柯桥考察指导,通过开展“院士行”系列活动,汇聚多方智力资源,全面服务柯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营造全员融入全区制造业大发展、大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